Workflow
创新药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医保局再传利好,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完全剔除CXO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超2%!近6日大举吸金超1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1 10:45
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超2%,盘中成交额突破15亿元,近6日净流入超13亿元 [1] - 该ETF最新规模超119亿元,刷新历史纪录,规模和流动性领跑同类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石药集团涨超5%,康方生物涨超3%,中国生物制药、荣昌生物涨超2%,药明生物、三生制药涨超1% [3] 创新药政策支持 - 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支持创新药在上市初期取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 [3] - 对高水平创新药设置价格稳定期,并优化挂网流程,实行"联审通办"模式以加速新药上市 [3] - 政策导向从"控费主导"转向"鼓励高质量创新",近期《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 [3] 创新药行业动态 - 国产创新药竞争力提升,BD出海加速,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协议,首付款5亿美金,里程碑金额120亿美金 [6] - 石药集团与Madrigal签署最高约21亿美元授权协议,大额BD交易持续催化行情 [6] - 集采政策优化,第十一批集采初步确定55种药品,部分品种因竞争格局未纳入,医保局强调不再以最低价为主要参考 [6]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看好创新药产业链,重点关注新一代免疫疗法、ADC、TCE双抗、GLP-1产业链 [5]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海内外重磅BD和并购交易推进,如阿斯利康潜在150亿美金交易,PD(L)1*VEGF赛道热度攀升 [6] 指数与ETF特性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剔除CXO后纯度达100% [7] - 该指数2025年初至今涨超109%,领跑港股医药类指数 [7] - 标的指数近5年涨幅分别为88.80%(2020)、-21.59%(2021)、-25.60%(2022)、-22.80%(2023)、-10.50%(2024) [8]
单日狂揽4.65亿元,高人气创新药“新势力”——520880规模升值9.8亿元!标的指数官宣剔除CXO
金融界· 2025-08-01 10:06
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 - 7月31日场内价格一度涨逾3%但收跌1.6% [1] - 单日资金净流入4.65亿元 近3日净流入合计6.59亿元 [2] - 规模升至9.86亿元 较7月7日上市之初暴增140% [2] 指数表现与比较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01.58% [6] - 较恒指(23.50%)和恒科指(22.05%)分别超额78.08和79.53个百分点 [6] - 指数发布以来年度涨跌幅:2021年-22.72% 2022年-16.48% 2023年-19.76% 2024年-14.16% [7] 指数编制调整 - 剔除主营业务在CXO的公司 专注于创新药研发型企业 [8] - 成为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 [8][10] - 调整后有效规避CXO对创新药行情的扰动 [1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 总金额超480亿美元 [12] - 创新药行情受出海订单和商业化盈利兑现驱动 [12] - CXO作为服务商无法直接反映中国创新药国际竞争力 [12]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2.5%,创新药与医疗器械板块估值修复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42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近期持续上扬,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7.84%,跑赢沪深300指数4.13个百分点 [1] - 细分板块中医疗研发外包和原料药分别上涨14.23%和9.30% [1] - 行业PE(TTM)约52.93倍,仍处于近几年来相对低位 [1] 创新药领域动态 - 国内创新药公司经过多年研发投入已进入收获期,新药出海授权金额创新高,业务开始贡献业绩 [1] - 创新药情绪带动叠加投融资数据改善,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居前 [1] - 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投资机会 [1] 生物医药ETF及指数 - 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CS生医指数(930726),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CS生医指数主要涵盖在生物科技与医药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 [1] 基金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006757)和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006756) [1]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盘中涨近1%,机构: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38
科创医药ETF嘉实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5.19%,成交额3059.80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2] - 近1周日均成交额4607.99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年份额增长675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年净值上涨52.17%,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6.41%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3% [2]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百利天恒(5.35%)、艾力斯(4.76%)、泽璟制药(4.53%)、君实生物(4.15%)、博瑞医药(3.60%)、华大智造(3.07%)、益方生物(3.03%) [2] - 权重股当日涨跌幅:百利天恒(+4.41%)、君实生物(+3.45%)、博瑞医药(+3.17%)、泽璟制药(+3.01%),华大智造(-0.97%) [4] 医药板块投资建议 - 创新药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且具备成长空间的子行业,全年维度仍为投资主线 [5] - 中报季关注CRO&CDMO、GLP-1景气赛道、困境反转的器械及原料药等超预期个股 [5] - 建议布局逐步走出拐点的细分板块,如CRO&CDMO、科研上游、特色原料药 [5] - 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股价估值处于相对底部,政策面基本面逐步改善,建议持续重视并加配 [4]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 [6]
恒瑞医药拿下大单,医疗创新ETF(516820.SH)现涨0.79%
新浪财经· 2025-07-28 10:32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医药板块震荡走高 医疗创新ETF(516820)上涨0.79% [1] - 成分股海思科上涨10.00% 恒瑞医药上涨6.21% 兴齐眼药上涨1.74% [1] - 华东医药和惠泰医疗等个股跟涨 [1]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协议 - 恒瑞医药将HRS-9821项目全球独家权利及至多11个项目全球独家许可选择权授权给GSK [1] - 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 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约120亿美元 [1] - 协议涵盖肿瘤、呼吸、自免和炎症等治疗领域创新产品 [1] - 协议有助于拓宽海外市场并提升公司创新品牌和海外业绩 [1] 行业业绩展望与投资方向 - 中报季预计板块业绩与Q1接近 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趋势可持续 [2] - 创新药处于放量阶段品种收入持续环比增长 创新药产业链公司订单回暖 [2] - 器械板块部分公司基于自身经营趋势有不错业绩表现 [2] - 医疗卫生支出总盘子将实现稳定可持续增长 [2] - 创新、消费升级、高端制造是超额投资收益核心来源 [2] - 创新是医药行业永恒主题和长期上行驱动力 [2]
高景气延续,持续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7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药高景气,推荐价值有望重估的 Pharma、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且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受益创新且景气度修复的 CXO 及制药上游、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和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等投资主线 [1][2][5] - 2025 年 7 月第三周,A股 医药板块表现领先,港股医药板块表现突出,美股医药板块弱于大盘 [2][7][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及产业链 - 看好价值有望重估的 Pharma,如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制药、华东医药,关注康哲药业 [2][5][24] - 看好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如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 [2][5][24] - 看好受益创新、景气度修复的 CXO 及制药上游,包括百普赛斯、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 [2][5][24] - 看好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如惠泰医疗、南微医学 [2][5][24] - 给出相关标的盈利预测估值表,包含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市盈率等信息 [6] 2025 年 7 月第三周 A 股医药板块表现领先 - 2025 年 7 月 14 - 18 日,上证综指上涨 0.7%,SW 医药生物上涨 4.0%,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 位 [2][7][25] - 生物医药板块中表现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化学原料药(+7.0%)、化学制剂(+6.8%)、生物制品(+3.7%) [2][11][25] - 个股涨幅前三为博瑞医药(+42.3%)、力生制药(+41.7%)、南新制药(+35.0%);跌幅前三为浩欧博(-16.8%)、启迪药业(-12.7%)、永安药业(-12.4%)(剔除特定个股) [2][14][25]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8 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 A 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 86.8% [2][16][25] 2025 年 7 月第三周港股医药板块表现突出,美股医药板块弱于大盘 - 2025 年 7 月 14 - 18 日,港股恒生医疗保健 +12.0%,港股生物科技 +13.6%,同期恒生指数 +2.8% [2][21][25] - 港股个股涨幅前三是三叶草生物 - B(+64%),乐普生物 - B(+62%),德琪医药 - B(+47%);跌幅前三是同源康医药 - B(-4%),固生堂(-3%),华润医疗(-2%) [2][21][25] - 2025 年 7 月 14 - 18 日,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 -2.5%,同期标普 500 +0.6% [2][21][25] - 标普 500 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是强生公司(+4%) ,KENVUE(+3%) ,碧迪(+2%);跌幅前三是 ELEVANCE HEALTH(-19%),沃特世(-19%),MOLINA HEALTHCARE(-17%) [2][21][25]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3.6%,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医药行业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53
医药生物行业政策与技术驱动 - 医药生物行业正迎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2025年措施标志着创新药支持政策迈入2.0阶段,或将激活创新药产业链新一轮机遇 [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与港股18A双融资通道重启互补模式,有望激活医药企业全周期融资 [1] 医疗器械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核心趋势,高端医疗器械监管升级正驱动创新转化与产业突围 [1] - 国内IVUS市场加速成熟,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1.1亿元 [1] - 冠脉直接测量FFR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1.2亿元 [1] 心血管疾病市场需求 - 心血管疾病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潜力巨大 [1] 创业板医药ETF与指数表现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创医药指数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创业板医药卫生行业整体表现 [1]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解读点评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公募基金行业 - **公司**:易方达、招商、景顺长城、中欧、富国、华夏、前海开源、嘉实、东方红资产、南方基金、兴全、渤海汇金、国泰、广发、大成、诺安、中信保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发行与存量规模 - **主动权益基金**:2025 年二季度新发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平均募资规模达 5.2 亿元,红利价值和科技成长是布局重点;老产品赎回致整体份额下降 2.2%,规模持平于 3.33 万亿元;数量达 4260 只,同比增 3.5%,环比增 1.2% [1][2][5] - **固收加产品**:规模超越 2023 年下半年水平,达 2.16 万亿元;偏债混合 FOF 扩容幅度领先,一级债基单季度扩容超 10%;二季度发行 27 支新基金,募集总规模 392 亿元,平均单支 15 亿元 [1][2][7] - **FOF 产品**:延续一季度高位,新发规模 186 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 FOF 基金规模 1662 亿元,环比上升 10%;普通 FOF 增长最显著,前十大管理人占比有所下降 [1][4][8] - **被动指数产品**:二季度发行 109 只,首次破百,再创历史新高;平均单支产品发行规模回落至 3.97 亿元;富国、南方和汇添富基金募集规模领先;基本面主题、宽基主题、跨境中国香港主题及行业主题产品发行规模较领先 [9] 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出色,偏股基金指数涨幅 3.1%,跑赢宽基指数;创新药产业链领涨,红利低波资产优势显现;量化选股优势凸显,小盘成长与小盘价值产品表现突出 [1][19] - **固收加基金**:二季度所有细分品类均实现正收益,转债基金业绩最佳;整体调升股票仓位,增配港股资产 [1][22] - **FOF 产品**:2025 年至今 FOF 指数录得 3.19 个百分点的总回报,在各大类基金指数排名靠前;98%的 FOF 产品实现正向回报,偏股混合性 FOF 基金领涨 [24] 基金布局调整 - **固收加基金**:二季度整体调升股票仓位,但幅度不大;增配港股资产,尤其是港股红利和热门港股新消费领域;转债方面,不同细分品类表现分化;纯债端需关注科创债 ETF 交易拥挤度问题 [25] - **主动权益产品**:截至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 87.3%,环比微降 0.1%;重仓持有港股的产品数量增加,比例提升至 17%;通信、金融等行业获增配,消费和制造板块被减持 [26][27] 被动指数产品市场 - **整体表现**: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整体规模达 5.79 万亿元,环比增速 12.6%;债券型 ETF 增速高达 76.2%,商品型 ETF 增长 48.3%,LOF 和场外指数基金环比上升 10.8%,货币型 ETF 环比上升 9% [11] - **品类结构**:宽基权益类环比上升 8%,达到 2.27 万亿元,占比小幅上升至 57.6%;跨境类权益受益于港股火热行情,以 13.5%的增速成为最大品类,总计 6713 亿,占 17.1%历史新高;行业主题中科技与制造板块领先,制造板块增长最快,为 12.5% [13][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欧和南方基金**:2025 年二季度管理规模分别为 132 亿元和 101 亿元;东方红资产凭借二季度大规模新发的偏债混合型产品,管理规模位列全市场第五 [8] - **LOF 和场外指数组合**:头部集中度增加,白酒基金 LOF 仍最大,为 397 亿,与第二名南方 7 - 10 年国开债差距不足 50 亿;前十大多为债券指数组合,仅白酒基金例外 [16] - **三季度跟踪指标表现**:三季度各类型指标增长前十包含四个股指、一黄金五债券;沪深 300 领涨 1203 亿,再次破万亿关口 [17] - **竞争格局**: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继续领跑,被动非货管理人前十均有增长且排名稳定,总体集中度 CR5 从 47.9 提升到 48.3,中部机构竞争加剧长期难逆转 [18] - **FOF 产品配置**: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得到各类 FOF 显著增配;低利率环境下偏债混合型 FOF 对短债基金加仓约 3.4 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 FOF 增配偏股混合型基金约 3.07 个百分点;平衡混合型 FOF 及目标日期型 FOF 整体加仓债券型基金及 QD 股票基金 [34] - **重仓次数较多产品变化**:混合债券一级基金和指数型基金被重仓次数提升明显;2025 年二季度增配次数较高的产品包括诺安多策略(17 次)、中信保诚多策略(14 次)以及可转债 ETF(14 次) [35] - **FOF 产品直投股票比例**:截至二季度,149 只 FOF 直接配置股票;偏股混合型、目标日期型及股票型 FOF 直投股票比例均有所降低,其他类型 FOF 直投股票比例小幅上升 [36] - **ETF 资金流向**:二季度 ETF 资金流向显示,债券 ETF 延续大规模净流入趋势,宽基指数产品如沪深 300 资金净流入突出,恒生科技及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资金净流入靠前,红利指数录得较高资金流入 [3][37]
医疗ETF(159828)涨超1.6%,政策预期改善提振创新药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1:07
政策影响分析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 有效化解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 为创新药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 [1] - 政策明确性提升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 推动产业从"政策扰动期"迈向"规则明确期" [1]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与集采政策协同 缩短创新药商业化周期 加速市场渗透 [1] 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 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核心趋势 [1] - 高端医疗器械监管升级 政策驱动创新转化与产业突围 [1] 投资工具 - 医疗ETF(159828)跟踪中证医疗指数(399989) 覆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领域上市公司 [1] - 中证医疗指数反映中国医疗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侧重医疗主题行业配置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012635) [1]
创新药引领医药板块大涨,下半年投资主线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8: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对于医药投资人,尤其是港股医药投资人来说,今年上半年是比较扬眉吐气的。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覆盖A股市场的医药大类指数年内上涨26.74%,而港股方面更为突出,恒生 医疗保健指数前六个月涨幅达47.89%。 回顾2025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行情,政策红利与业绩分化构成股价核心驱动逻辑。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赵 伟捷表示,1-4月医药板块整体承压,受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4.7%,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达11.0%。此外,4月关税政策扰动,CXO、原料药、医疗器械等出口强相 关的领域在情绪面上承压显著。 5月起医药板块实现强势反弹,创新药与CXO表现突出。一方面,国内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组合拳支 持,从研发、审批到支付、商业化,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年内药企BD交易持续 升温,截至6月初累计交易金额突破500亿美元。多重利好共振下,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链相关的创新 药、CXO板块成为领涨主力。 6月医药板块震荡上行。月初行业内部催化频繁,包括创新药底部小票的边际变化、ADA会议带动GLP- 1多肽产业链表现亮眼、药监局、医保政策频频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