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
搜索文档
最新!约26亿,首只或提前结募
中国基金报· 2025-06-03 23:27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5月28日起售,5天内整体募集规模达26亿元 [1] - 东方红核心价值基金募集规模达15亿元,接近20亿元上限,或提前结束募集 [1][2] - 天弘品质价值募资超2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嘉实成长共赢、广发价值稳进合计发行7.6亿元 [2] - 目前19只浮动费率产品在售,至少6只募资超1亿元,但部分产品仅募集百万元级 [1][2] 渠道动态与市场反应 - 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为东方红核心价值主要销售渠道,贡献大部分销量 [2] - 中国银行对托管代销的浮动费率产品实施认购费一折优惠 [3] - 招商银行等渠道开始预热6月4日发行的工银泓裕回报等新产品 [3] - 投资者对浮动费率基金咨询较多,但实际销售进度依赖银行渠道安排 [2]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东方红资产管理和天弘基金分别自购旗下浮动费率产品1000万元 [4] - 博时基金自购1000万元投向旗下浮动费率产品博时卓睿成长等 [4][5]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购入中欧大盘智选混合,持有期不低于3年 [5] - 兴证全球基金拟用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 [6] 5月权益类基金市场表现 - 5月新成立95只基金,总募集规模657.59亿元,权益类产品占比45% [7] - 股票型基金募集265.87亿元(占比40.43%),混合型基金募集29.52亿元(占比4.49%) [7] - 被动指数型基金表现突出,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募资19.55亿元,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募资14.48亿元 [7] - 科创、人工智能、芯片、数字经济等主题基金为布局重点 [7]
股票ETF上周净流出200亿,债券ETF继续强势“吸金”,信用债ETF备受资金青睐
格隆汇· 2025-06-03 17:53
市场概况 - 上周A股市场表现分化,北证50指数涨幅最大,为2.82% [1] - 港股市场有所下跌,恒生指数下跌1.32% [1] 资金流向 - 上周ETF全市场净流入194.1亿元,其中债券型ETF净流入153.64亿元,股票ETF净流出200.24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出16.63亿元 [2] - 信用债指数"吸金"居前,沪做市公司债、深做市信用债上周分别净流入87.92亿元和41.23亿元,中证短融指数净流入10.48亿元 [2] - 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全价(总值)指数和沪30年国债分别净流入14.25亿元和8.76亿元 [2] - 股票指数方面,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国证信创和红利低波分别净流入17.19亿元、13.21亿元、8.00亿元和6.59亿元 [2] - 净流出方面,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全价(总值)指数和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财富(总值)指数上周分别净流出12.18亿元、3.42亿元 [2] - 恒生医疗保健、金融科技、中证1000、800消费、CS创新药、300医药、中证医疗分别净流出10.30亿元、5.57亿元、5.45亿元、4.85亿元、4.35亿元、4.11亿元、4.10亿元 [2] - 公司债ETF易方达、信用债ETF、信用债ETF基金、信用债ETF广发和上证公司债ETF上周分别净流入23.88亿元、22.09亿元、22.03亿元、20.18亿元和19.91亿元 [3] - 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易方达基金创业板ETF上周分别净流入17.73亿元和11.60亿元 [4] - 净流出方面,国开债ETF净流出12.18亿元,银华日利ETF、恒生医疗ETF、货币ETF建信添益、消费ETF、医药ETF、金融科技ETF分别净流出10.63亿元、10.06亿元、5.42亿元、4.82亿元、4.11亿元、3.98亿元 [4] ETF涨跌幅情况 - 上周股票型ETF周度收益率中位数为-0.30% [5] - 宽基ETF中,中证1000ETF涨跌幅中位数为0.76%,收益最高 [5] - 按板块划分,消费ETF涨跌幅中位数为1.01%,收益最高 [5] - 按主题进行分类,军工ETF涨跌幅中位数为2.07%,收益最高 [5] - 港股通创新药ETF、金融科技ETF、港股创新药50ETF、港股创新药ETF上周均涨超5% [6] - 港股通汽车ETF、港股汽车ETF、新能源车电池ETF、汽车ETF、电池龙头ETF上周分别跌6.62%、6.55%、5.62%、5.45%、5.44% [6] 新发ETF产品 - 上周内地市场上报股票ETF 7只,新成立股票ETF 6只 [7] - 本周将有工银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博时中证A100ETF、工银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6只ETF发行 [7] 热点新闻 - 贝莱德旗下IBIT过去10日净流入超40亿美元,累计达42.6亿美元,其中IBIT独占96%,净吸金40.9亿美元 [8][9] - IBIT自4月9日起连续33个交易日未见资金流出,管理资产现达720亿美元,年内资金流入位列全美ETF前五 [9] - 以太坊现货ETF也迎来第8日正流,累计流入达3.94亿美元 [9] -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旗下浮动费率新基2000万元 [9] - 汇丰控股将向其私募信贷基金注入40亿美元,目标吸引外部投资者额外资本,五年内打造一个500亿美元信贷基金 [9]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旗下浮动费率新基2000万元
快讯· 2025-06-03 09:49
兴证全球基金自购新基公告 - 公司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基金 [1] - 自购行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 [1] - 自购同时体现对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 [1]
国家队6亿加仓、公募自购超20亿权益产品,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
第一财经· 2025-06-02 17:48
市场动态与基金发行 - A股市场呈现"V"型复苏态势 上证指数自4月8日低位反弹8 1% [2] - 前5个月新成立517只基金 总发行规模达4082 23亿元 股票型基金占比超四成 [2] - 6月基金发行热度延续 57只基金处于募集期 端午假期后首个交易日25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4] "国家队"与机构资金动向 -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斥资6亿元认购三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占总募资规模近三成 [1][3] - 三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合计募资20 91亿元 工银瑞信旗下产品规模最高达9 82亿元 [2] - 嘉实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机构投资者占比77 51% 含上海证券 招商信诺人寿等机构 [3] 公募自购行为分析 - 前5个月权益类产品自购净申购金额超20亿元 基金管理人总自购净申购金额超千亿元 [1][5]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 中欧基金承诺至少出资1000万元认购并锁定三年 [5] - 东方红资管 博时基金分别自购1000万元旗下产品 4月市场调整期多家公募自购近4亿元 [5] 政策与市场信心 - 证监会明确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6]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自购权益类基金规模指标的加分幅度提升50% [6] - 政策与经济基本面共振支撑市场信心 5月国内权益市场明确政策底但外需不确定性仍存 [6]
又一公募宣布自购浮动费率基金;5月以来基金密集增设新份额丨天赐良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8:43
科创债指数基金申报 - 建信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发起式基金申报材料获监管接收 [1] - 中银基金和上银基金旗下同类产品申报材料于5月6日获监管接收 [1] - 截至5月27日,年内已有12家基金公司递交科创债指数基金申请材料 [1] 公募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 博时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各10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博时卓睿成长A和博时卓越优选A [2] - 博时卓睿成长A为5月27日首发的浮动费率基金 [2] - 近期多家公募自购资金集中投向新发产品,如东方红核心价值等 [2] 北证50基金限购动态 - 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5月28日起单日限购5万元 [3] - 东财北证50指数发起式基金同日限购20万元 [3] -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5月27日限购5万元,易方达、鹏扬等同类型基金5月亦实施限购 [3] 基金增设新份额趋势 - 5月公募密集增设C类、D类、E类份额并开通份额转换业务 [4] - 兴银聚丰债券基金5月29日起增设C类及E类份额,原份额转为A类 [5] 高管人事变动 - 蔡路平出任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并增聘为永赢中证A500ETF基金经理 [6] - 蔡路平曾任西部利得ETF投资部副总经理,具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 [6]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平安基金周思聪认为2025年是创新药行业收入放量、业绩跨越及估值抬升元年,看好出海及医保市场双重提振 [8] - 融通基金万民远指出医药板块负面因素消退,看好创新药、医疗器械、零售药店及低市净率品种 [8] 上一交易日ETF市场表现 - 5月29日沪指涨0.7%,深成指涨1.24%,创业板指涨1.37%,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放量1755亿元) [9] - 信创ETF领涨6.41%,金融科技ETF走强,黄金相关ETF最高跌1.07% [9]
公募抄底自家产品!自购数据曝光“买基高手”
证券时报· 2025-05-19 19:15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在市场低位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合计金额近5亿元,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并捕捉市场底部机会 [1][2][4] - 自购行为与市场阶段性底部呈现显著相关性,历史数据显示自购潮后市场往往迎来转折 [5] - 尽管权益类自购受关注,但年内公募自购仍以货币基金为主(占比96%,规模1036亿元),反映风险规避倾向 [7][8] 权益基金自购动态 - 建信基金两阶段自购合计不低于3.53亿元(1.8亿元+1.73亿元),认为沪指已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4] - 新华基金4-5月连续自购新华积极价值超2000万元,该基金规模仅2800万元且面临清盘风险 [4][9]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出资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 [5] 自购行为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每年以约定比例自购权益类基金 [4] - 逆向布局: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在市场底部获取潜在收益,如前海开源多策略自购1.26亿元后净值涨幅近30% [10] - 产品保壳:迷你基金通过自购避免清盘,如新华积极价值 [9] 固收类自购主导 - 货币基金净申购规模达1036亿元,占自购总量96%,主因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货币基金仍能维持稳定收益 [8] - 市场波动加剧促使基金公司通过低风险资产平衡敞口,符合政策合规与风险规避需求 [8] 自购策略效果 - 历史案例显示自购资金在反弹行情中获利显著,如大成内需增长自购758万份后于高位减持 [10] - 自购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投资风格更侧重长线布局 [5]
超20亿元!真金白银自购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13:48
基金管理人自购情况 - 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超过20亿元 [1] - 5月16日新华基金出资1000万元申购旗下基金 4月已出资1051.94万元 [3] - 招商证券资管将认申购旗下权益类基金不低于2500万元 累计投资将逾8000万元 [3] - 安信基金及高管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旗下基金 承诺持有1年以上 [3] - 富国基金及高管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旗下基金 承诺持有1年以上 [4] - 4月以来摩根基金、国金基金、鹏扬基金等多家管理人宣布自购权益类基金 [4] 自购行为影响 - 截至5月18日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达20.38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 [6] - 自购行为释放积极信号 实现与投资者利益捆绑 稳定市场情绪 [6] - 有基金经理自购的产品三年期年化回报率均值超越同类平均水平 [6] - 自购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发展和风险控制 提升业绩稳定性 [6] 政策导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提升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50% [7]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8:51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事项获上交所受理 距离首次发布预案已近两年[1] - 最新预案对募集资金投向进行细化 明显压缩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投入[1] - 天风证券定增事项近期也获受理 其申请已获上交所通过意见 尚需证监会同意注册[1] - 该事件标志着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进程 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和提升抗风险能力[1] - 对券商板块可能引发资金关注 提升板块活跃度 释放市场积极信号[1] 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辞职 - 景顺长城基金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卸任所有在管产品[2] - 此前其管理的8只基金陆续增聘基金经理 已引发市场猜测[2] - 鲍无可具有17年从业经验 曾任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2] - 年内已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 行业人才流动频繁[2] - 短期内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 长期看新基金经理或带来新策略[2] 债基单周吸金超192亿元 - 5月第二周新成立基金23只 总发行份额240.04亿份[3] - 债券型基金表现突出 5只产品吸金192.49亿元 占总发行规模80.19%[3] - 中长期纯债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亮眼[3] - 3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 显示市场对低风险固收类资产的青睐[3] - 反映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追求稳定收益[3] 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 - 二季度以来10多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4] - 年内自购金额合计超过20亿元[4] - 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机构 自购行为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4] - 可能提升基金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4] - 金融和资产管理行业可能因此受益[4]
基金管理人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5-19 02:08
基金管理人自购情况 - 今年以来截至5月18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达20.38亿元远超去年同期 [2][5] - 5月16日新华基金出资1000万元申购旗下新华积极价值混合基金A类份额此前4月已出资1051.94万元 [3] - 招商证券资管5月14日宣布将使用不低于2500万元自有资金认申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持有期不少于6个月目前自有资金投资非货币基金已逾5500万元完成后将逾8000万元 [3] 基金经理及高管自购动态 - 安信基金5月7日宣布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及部门负责人出资不低于500万元合计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3] - 富国基金5月6日宣布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出资不低于500万元合计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承诺持有1年以上 [4] 行业自购趋势与政策支持 - 4月以来摩根基金国金基金鹏扬基金建信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公司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4]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作用 [6] 自购行为的影响分析 - 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释放积极信号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稳定情绪同时专业机构真金白银出手提振市场信心 [5] - 晨星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有基金经理自购的产品三年期年化回报率均值超越同类平均水平且胜率更高自购行为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发展和风险控制 [5]
招商资管自购旗下权益基金不少于2500万元 年内行业自购总额破60亿元
环球网· 2025-05-16 10:27
公司自购动态 - 招商资管宣布将使用自有资金认申购旗下权益类证券投资基金 认申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 持有期限不少于6个月 [3] - 截至目前 招商资管自有资金投资旗下非货币证券投资基金已逾5500万元 本次认申购完成后将逾8000万元 [3] - 截至2024年末 招商资管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2673.92亿元 包含6只公募大集合产品及2只当年成立的公募基金 [3] 行业自购情况 - 4月份安信 博时 招商 兴证全球 建信基金 摩根基金等10多家基金管理人官宣自购旗下公募基金 合计金额接近6亿元 [3] - 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合计自购旗下基金已超过60亿元 [4] 自购基金类型分布 - 货币基金自购金额占比最高 超过30% [4] - 债券型基金自购金额占比超过27% [4] -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自购金额占比之和与货币型基金相当 [4] - 权益基金中自购金额最多的是天弘文化新兴产业 工银优势领航混合 工银悦享混合 天弘创新成长 净申购金额均在1亿元左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