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投放
搜索文档
央行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MLF
证券时报· 2025-08-23 06:27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通过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实施 [1]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当月MLF净投放达30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1] - 央行在8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净投放3000亿元,结合MLF操作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净投放规模 [1] 流动性投放背景与目的 - 政府债券持续发行处于高峰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上行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 [1] - 央行通过MLF等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旨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1] - MLF招投标机制优化后,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机构提前安排流动性,多重价位中标模式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市场化定价能力 [2]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自今年3月起将MLF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并持续保持加量续作 [2] -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 [2] - 市场预期央行将持续投放流动性以保障资金充裕环境 [2]
央行开展1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6月11日央行开展1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维持1.40% 当日净回笼509亿元 6月以来累计净回笼8047亿元 [1] - 6月5日央行罕见提前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6月6日开展10000亿元91天期买断式逆回购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买断式逆回购公告节奏前置有助于操作时点透明化 加强央行与市场沟通 稳定市场预期 [1] 流动性管理工具协调 -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节奏可能根据政府债供给压力、存单到期、中长期流动性回笼等变量调整 或与MLF等工具协调配合 [2] - 央行已连续5个月未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1月份暂停操作是为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当前通过其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 [2] - 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国债收益率变化 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2] 国债买卖重启预期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偏低水平 叠加降准后流动性充裕 短期内重启国债买入可能性较低 [3] - 央行购买国债作为低成本流动性投放渠道具有必然性 但需权衡各类工具使用时机 第三季度或是合意窗口期 [3] - 预计8-9月政府债发行将迎年内高峰 银行承接压力加大 重启购债可释放宽货币信号稳定预期 [3]
市场主流观点汇总-20250805
国投期货· 2025-08-05 18: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客观反映行业内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对大宗商品各品种的研究观点,追踪热点品种,分析市场投资情绪,总结投资驱动逻辑,数据截至2025年8月1日,周度涨跌为较前一周五收盘价变动幅度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数据 - 大宗商品方面,原油收盘价527.90,周度涨2.92%;棕榈油收盘价8910.00,周度跌0.29%;豆粕收盘价3010.00,周度跌0.36%等,焦煤和玻璃跌幅较大,分别为17.14%和19.09% [2] - A股方面,中证500收盘价6213.20,周度跌1.37%;上证50收盘价2754.13,周度跌1.48%;沪深300收盘价4054.93,周度跌1.75% [2] - 海外股市方面,富时100收盘价9068.58,周度跌0.57%;日经225收盘价40799.60,周度跌1.58%;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价20650.13,周度跌2.17%等 [2] - 债券方面,中国国债2年期收盘价1.42,周度跌0.87%;中国国债10年期收盘价1.70,周度跌1.83%;中国国债5年期收盘价1.57,周度跌2.75% [2] -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收盘价98.69,周度涨1.04%;美元中间价收盘价7.15,周度涨0.11%;欧元兑美元收盘价1.16,周度跌1.32% [2] 大宗商品观点汇总 宏观金融板块 - 股指期货:采集8家机构观点,3家看多、2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育儿补贴申领开放、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等;利空逻辑包括政治局会议无超预期政策、A股成交额缩量等 [4] - 国债期货:采集7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1家看空、6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等;利空逻辑包括新发债券征税、市场风险偏好积极等 [4] 能源板块 - 原油:采集8家机构观点,2家看多、3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国炼厂开工率高、对俄制裁力度趋增等;利空逻辑包括美国汽油消费低、OPEC+加速增产等 [5] 农产品板块 - 生猪:采集8家机构观点,1家看多、3家看空、4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政策去产能预期强、养殖户扛价情绪回温等;利空逻辑包括大体重猪源供应多、仔猪供应增幅明显等 [5] 有色板块 - 铝: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5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国内铝锭库存低位、需求局部改善等;利空逻辑包括宏观情绪转弱、下游出口承压等 [6] 化工板块 - 纯碱: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5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下游按需补库、有补库需求等;利空逻辑包括产能过剩、宏观情绪回落等 [6] 贵金属 - 黄金:采集7家机构观点,4家看多、0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国非农数据修正、白宫人事变动等;利空逻辑包括美日美欧关税协议达成、鲍威尔表态偏鹰等 [7] 黑色板块 - 铁矿石: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3家看空、5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钢厂利润率好、海外矿石发运回落等;利空逻辑包括国内到货量增加、政策力度低于预期等 [7]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新华社· 2025-08-05 15:28
中国人民银行7月流动性投放情况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1] - 短期逆回购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实现净投放1880亿元 [1]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1] - 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7月央行MLF净投放1000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8:54
流动性投放工具操作概况 - 7月整体流动性操作呈现结构性调整 SLF净回笼3亿元 MLF净投放1000亿元 PSL净回笼2300亿元 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零操作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回笼200亿元 [2]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明细 - 常备借贷便利(SLF)投放14亿元回笼17亿元 实现净回笼3亿元 [2]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2]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 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2]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4176亿元回笼4188亿元 净回笼12亿元 [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细节 - 短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显著 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 净投放188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 净投放2000亿元 [2]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月未实施 [2]
7月23日电,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2000万港元流动性。
快讯· 2025-07-23 07:04
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投放 -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系统投放2000万港元流动性 [1]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46.7亿港元流动性。
快讯· 2025-07-08 18:51
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操作 -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体系注入46 7亿港元流动性 [1] - 此次操作显示金管局正积极维护银行间市场资金稳定 [1]
国泰海通|固收:“软连接”下的政策利率和资金利率——年中货币政策展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4 16:10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通稿中"择机降准降息"被替换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新措辞更偏中性 避免市场短期过度交易双降 符合克制使用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思路 [1] - 央行在流动性调节思路上持续微调 将政策利率和一般性流动性投放工具区分 前者引导市场定价 后者影响资金供需 买断式逆回购和改革后MLF均为"央行定量 市场定价"且功能互补 [1] - 2025年央行延续对货币政策框架优化 宽货币层面相对谨慎 流动性投放层面淡化价格信号方向明确 [1] 货币政策行动边界 - 克制宽货币背后是货币政策行动边界 总量货币政策操作思路体现两点 一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 二是维护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核心是稳银行息差 避免长债利率过低 [2] - 存款搬家核心逻辑是"收益差" 国内负债搬家长期方向有确定性 但短期节奏受多种因素影响 当前阶段特征包括债市利率制约存款利率调降 权益市场表现扰动资金出表节奏 资金出表影响不集中 [2] 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机制调整 - 5月初双降落地后资金宽松兑现节奏平缓 源于流动性调节框架修正 体现在两个典型变化 一是降准释放资金机会成本不低 当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保持1.62%未随广谱利率调整 二是中长期投放定价与政策利率变为"软连接" 成本下行可能先于或慢于政策利率 [3] 长债利率突破逻辑 - 1年期存单利率若突破前低至1.5%附近 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向下突破 存单利率下行牵引长债利率有两点逻辑 一是存单走低印证资金长期宽松 负carry担忧缩减 二是1年期存单与10年国债关联性强 均曾以1年期MLF利率为锚 [4] - 货币政策操控框架调整后 短资金利率先下 长资金利率后下或成常态 存单大概率持续下行并带动长债利率突破 [4]
央行昨日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75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28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7月1日央行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 当日实现净回笼2755亿元[1] - 上周(6月23日至30日)央行累计开展20275亿元逆回购 实现净投放10672亿元[1] - 6月以来央行对资金面保持积极呵护态度 预计7月份有望延续[1] 7月流动性展望 - 预计7月政府债整体净融资约12000亿元 流动性缺口约1万亿元[1] - 7月为纳税大月 财政因素将对资金面造成较大影响[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发行 政府债供给规模依然较大[1] 央行政策工具运用 - 央行可能通过重启国债买卖实现流动性投放 1-5月已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2] - 即便不重启国债买卖 央行仍可通过综合调配各项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2] - 7月流动性宽松状态有望延续 央行呵护意愿不会明显减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