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产品,最新榜单揭晓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47
债券市场表现 - 4月债券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9个基点至1.62% [1] - 高票息信用债、长久期利率债较受机构欢迎 [1] - 国际投资者重估中国资产,红利价值、内需+自主可控等板块受关注 [1] 银行理财产品榜单分类 - 榜单分为7类产品:定期开放6个月以内"固收+"、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上"固收+"、定期开放纯债固收类、定期开放混合类、最短持有期"固收+"、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最短持有期混合类 [3][5][7][9][11][13][15] - 产品运作类型包括每日开放、定期开放和最短持有期 [20] - 投资性质包括现金管理类、纯债固定收益类、固收+类和混合类 [20] 定期开放6个月以内"固收+"产品 - 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和波动率均较3月上涨 [3] - 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12.61亿元 [3] - 通过持有多样化资产和配置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的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3] - 持有的资产类型包括委外投资、代客境外理财、指数基金及黄金ETF等 [3] 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上"固收+"产品 - 上榜产品期末平均规模约2.01亿元 [5] - 平均规模、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基本持平 [5] - 投资组合以债券为核心,辅以委外投资、持有代客境外理财及黄金ETF等 [5] 定期开放纯债固收类产品 - 15只上榜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 [7] - 加权年化收益略低,下行风险明显降低 [7] - 债券类资产平均配置比例环比下降,信托贷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仓占比有所提升 [7] 定期开放混合类产品 - 上榜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三级(中风险) [9] - 期末平均产品规模为3.24亿元,较3月显著上升 [9] - 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上升,沪深300ETF、港股通互联网ETF等指数基金被多只产品配置 [9] 最短持有期"固收+"产品 - 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下降 [11] - 期末产品平均规模增长至27.06亿元 [11] - 资产配置以债券投资为核心,持有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的产品数量增加 [11] 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产品 - 上榜产品的加权年化收益率较3月略有下降 [13] - 平均产品规模增加至61.98亿元 [13] - 超半数上榜产品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超过30% [13] 最短持有期混合类产品 - 上榜产品平均规模约为30.91亿元,较3月大幅上涨近三倍 [15] - ETF和指数投资受青睐,配置黄金ETF、中证红利低波ETF、优先股等资产的产品较多 [15] 榜单评价方法 - 采用2023年9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总计20个月的银行理财市场公开数据 [19] - 通过年化加权收益率、收益波动、下行风险、购买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月度综合分析 [19] - 数据库包含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超过26.80万亿元 [19] - 入围榜单的理财产品规模原则上需达到8000万元及以上 [19] 产品评价指标 - 纯债固收类产品评价指标包括年化加权收益(65%)、波动率(15%)、下行风险(15%)、购买成本(5%) [22] - 固收+类产品评价指标包括年化加权收益(70%)、波动率(15%)、下行风险(10%)、购买成本(5%) [23] - 混合类产品评价指标包括年化加权收益(65%)、波动率(15%)、下行风险(15%)、购买成本(5%) [23]
下限跌破1%,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集体跳水
华夏时报· 2025-05-21 19:13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 - 5月以来已有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密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下限跌破1% [2][3] - 招银理财将招睿季添利(平衡)2号业绩基准从年化1 4%-3%下调至0 9%-2 4% [3] - 中银理财调整23只产品基准,其中稳富(月月开)系列4只产品从1 75%-3 05%下调至1%-3% [3][4] - 4月全市场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12%,环比下跌0 02个百分点 [4] - 4月全市场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61%,环比下跌0 07个百分点 [5] 市场利率环境变化 - 六大国有银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全面跌破1% [6] - 当前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资产收益中枢较前期发生变化 [6] - 资金追逐优质资产导致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 [6] - 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业绩比较基准披露制度,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6] 行业发展趋势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具有必然性,未来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 [2][6] - 理财公司正积极探索拉长产品期限、扩大投资范围,审慎推进权益类产品创设 [7] - 理财公司将对标公募基金,强化管理团队与产品业绩的绑定关系,优化考核体系 [7] - 中信证券指出负债端业绩比较基准下降滞后于资产端利率下行,需优化配置结构应对压力 [7]
恒源煤电: 恒源煤电关于理财产品到期赎回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6:12
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到期赎回申万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券商理财产品,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为146天,到期收益为48.87万元 [1] - 公司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0000万元,实际收回本金91800万元,实际收益490.21万元,尚未收回本金金额为31800万元 [1] - 最近12个月内单日最高投入金额为20000万元,占最近一年净资产比例未披露 [1] - 最近12个月理财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比例为0.46% [1] 理财额度使用情况 - 目前已使用的理财额度为31800万元,已购买国债逆回购产品额度为60000万元 [2] - 尚未使用的理财额度为34200万元,总理财额度为126000万元 [2] - 最近一年净资产和最近一年净利润数据引用自2024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 [2] 理财产品明细 - 博盈系列原油鲨鱼鳍看涨第557期:投入5000万元,收回本金5000万元,收益48.87万元 [1] - 鼎收益凭证4731期:投入5000万元,收回本金5000万元,收益57.08万元 [1] - 定制578期固定收益凭证:投入5000万元,收回本金5000万元,收益52.26万元 [1] - 国债嘉盈新客专享(上市公司)168期:投入5000万元,收回本金5000万元,收益13.51万元 [1] - 黄金鲨鱼鳍看涨第557期:投入5000万元,尚未收回本金 [1]
4月理财规模超31万亿元,固收产品收益率明显回暖
财经网· 2025-05-20 22:09
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 4月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4605只,环比3月小幅减少143只 [2] - 32家理财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3700只,占比79%,94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905只 [2] - 兴银理财新发理财数量领先,4月发行360只,华夏理财、平安理财分别发行310只、239只 [2] - 银行机构中新发数量前三为天津银行(111只)、杭州联合银行(32只)、上海农商银行(32只)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共计4507只,占比超96%,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 [2] - 混合类产品新发81只,环比增长42%,权益类产品新发6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新发11只 [1][2] 业绩比较基准变化 - 4月理财公司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为2.66%,环比下跌0.1个百分点 [3] -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连续5个月下调,从2024年12月的2.41%降至4月的2.08% [4] - 封闭式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77%、6.00%,环比上涨0.11个、2.16个百分点 [4] - 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趋势未改,主要因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高票息资产稀缺等因素 [4] 理财规模增长 - 4月银行理财规模上升2.1万亿元至31.3万亿元,环比增长7.35%,同比增长6.83%,基本回归历史高位 [1][5] - 4月理财规模增幅超过2021-2024年同期1.99万亿的平均增量,几乎处于历史最高位 [5] - 季节性因素和债市表现是规模增长主因,3月季末回表资金在4月初重新回流理财市场 [5][6] 固收产品收益率 - 4月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上涨1.94个百分点至3.69% [1] - 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3.23%,环比上涨1.53个百分点 [6] - 3月下旬债市好转带动纯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回升至3.05%,4月进一步回升至3.35%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银行理财子加强债券、股票等投资管理能力,推出更多有吸引力产品 [3] - 存款利率及固收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投资客户对混合类理财的青睐上升 [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凸显理财产品相对收益优势,"存款搬家"现象或助推理财规模进一步增长 [7] -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后,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资金,年内规模可能突破33万亿元 [7]
银行理财4月报:6个月以上期限固收类产品业绩基准明显下滑,长短期限定价持续“倒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8:47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情况 - 4月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0.96%,较3月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至0.45%,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破净率分别上升0.28和5.26个百分点 [4]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破净率保持为0 [2] 新发理财产品情况 - 4月31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2,192只产品,环比增长6.05% [5] - 新发产品募集规模均值环比涨超80%至4.47亿元,3只产品募集规模超70亿元 [6] - 固收类产品占新发产品数量96.8%,混合类产品57只,权益类仅1只 [5] 理财产品到期表现 - 4月到期封闭式产品1,015只,环比下降31.43% [8] - 固收类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82.67%,中枢达标率46.77% [9] - 3年以上期限固收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值最高达3.56% [10] 存续理财产品结构 - 截至4月末存续产品26,503只,固收类占比92.37% [11] - 开放式产品占比53.36%,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 [12] - 3个月以内短期限产品占比继续增加 [12] 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 前4个月固收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0.76%,权益类0.7% [13] - 杭银理财固收类产品前4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0.98%位列第一 [14] - 信银理财混合类产品前4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1.78%最高 [14] 产品期限与定价趋势 - 6~12个月期限产品占比提升至26.72% [6] - 除1~3月期限外,其他期限产品定价普遍下滑 [7] -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出现倒挂仅为2.50% [7]
降准降息落地,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01
本次降息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降低0.25个百分点。这一调整将直接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 担。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经过此次调整,5年以 上首套房贷款利率由2.85%降至2.6%,借款人的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 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据悉,此次利率下调后,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的利率。此前已发放的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 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 对存量房贷借款人而言,月供减少相当于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 新发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能够有效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有助于激发居民购房积极性,进一步释放 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带动上 下游产业链发展。 5月初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降准0.5个 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等 3类10项措施。 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 ...
多家银行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应声下调
证券日报· 2025-05-14 23:53
银行理财市场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政策推动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银行间同业存单收益率跌破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2.8%降至2025年5月2.1% [1] - 唐山银行、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下限低于2% [1] -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监管部门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估值,禁止隐性刚兑,产品收益率需与底层资产实际收益挂钩 [1] 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化原因 - 市场利率走低,央行降准降息释放大量资金导致债券等底层资产收益下滑,难以支撑原有较高业绩比较基准 [1] - 监管部门规范业绩基准展示标准,明确责任边界,理财子公司需按新规和产品实际运作下调基准 [1] - 预计未来3个月至6个月内超过70%的理财产品将主动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2] 理财子公司投资策略 - 华夏理财建议考虑持有短债类理财以把握流动性红利带来的机会 [2] - 农银理财表示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红利和政策利率调降利好存单、短期信用债等短债资产,建议优先布局短债类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 [2] 银行机构应对策略 - 银行机构需推进产品迭代,开发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如30天期理财以匹配客户避险需求 [2] - 银行需强化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考虑发行同业存单置换高成本存款降低负债端压力 [2] - 可运用利率衍生工具如利率互换对冲债券组合的久期风险以稳定净值波动 [2]
评评“理”第34期:建行APP业绩榜第一产品狂吸金;宁波银行APP热推产品收益率从4.56%降至3.32%丨银行热销理财产品测评系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05
产品表现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日开13号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1%,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2.72%,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41%,打败93.19%同类产品 [1][8][13] - 该产品在573只同类产品中总分86分,排名前4%,收益表现得分65分,风险控制得分100分,风险调整收益得分56分,综合费率得分84分 [5][7][13]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0,索提诺比率12.99,反映下行风险控制优异 [13][15] 规模与资产配置 - 产品规模从成立时的5000万元增长至一季度末的14.72亿元,两次上调规模上限至300亿元 [5] - 穿透后资产组合中债券占比63.33%,公募基金26.72%,现金及银行存款9.45%,未直接投资权益类资产但可能通过基金间接配置 [16][17] - 固收增强策略允许不超过5%的权益类资产和20%金融衍生品配置,一季度持仓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含少量可转债 [5][9][17] 发行机构与行业对比 - 交银理财2024年末管理规模1.62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94.75%,但一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0.5%在30家理财公司中排名第23 [18] - 同类产品对比显示,宁银理财某产品分数从70分降至66分,年化收益率从4.95%降至2.75%,而民生理财某产品分数从39分升至47分 [25] 产品特性 - 7天持有期设计提供较高流动性,综合费率0.27%低于81.24%同类产品 [8][14] - 业绩比较基准2%-3%,实际年化收益率超基准2.91个百分点,净值走势显示抗波动能力较强 [6][11][19] - 收益表现与2024年10月成立后债市行情相关,2-3月市场下跌期间回撤控制良好 [19]
银行理财稳健前行结构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5-09 05:46
行业规模与发展 - 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行业存续规模达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 [1]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占行业总规模近九成 [1] - 理财产品累计创造收益2060亿元,投资者数量达1.26亿个 [1][4] - 预计2025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元 [3] 产品结构与运作模式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3.62万亿元,占比81.06%;封闭式产品5.52万亿元,占比18.94%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8.33万亿元,占绝对主导地位 [2] - 混合类产品0.72万亿元,权益类0.08万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0.01万亿元 [2] - 专业化经营是未来方向,理财子公司具备更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和灵活机制 [1] 投资者与收益 - 理财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2025年一季度累计创造收益2060亿元 [4] - 理财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40亿元,银行机构创造320亿元 [4] - 理财产品超额收益优势凸显,吸引力增强 [3] - 投资者基数扩大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 [4] 代销业务与监管 - 30家理财公司打通其他银行代销渠道,合作代销机构达575家,同比增加80家 [7] - 代销业务能覆盖更广投资者群体,突破自有渠道局限 [7]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0月施行,强化代销业务规范性 [8] - 新规明确银行、理财公司及第三方机构责任义务,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投资者教育,完善市场环境,推动产品创新 [3] - 应提供个性化、分层次理财产品和资产配置建议,丰富多元化产品供给 [5] -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AI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 [5] - 加强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教育,推广绿色、ESG等责任投资理念 [5] - 需平衡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提升专业研判和资产配置能力 [6]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认购一系列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21:49
理财产品交易 - 公司于2025年3月21日以5283.25万元出售兴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给通威 [1]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以5303.63万元从通威回购兴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1] 兴业银行理财产品持仓 - 截至公告日公司在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未偿付本金总额为2.50亿元 [1] - 包括7000万元大额可转让存单(2024年6月公告披露) [1] - 包括1.30亿元结构性存款(2024年12月公告披露) [1] - 包括5000万元大额可转让存单 [1] 浙商银行理财产品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认购两笔浙商银行结构性存款,每笔2亿元 [1] - 截至公告日公司在浙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未偿还本金总额为5.50亿元 [1] - 包括两笔7500万元结构性存款(2025年3月公告披露) [1] - 包括两笔2亿元结构性存款(根据VI(a)和VI(b)协议) [1] 招商银行理财产品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认购1亿元招商银行结构性存款 [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在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未偿还本金总额为3亿元 [2] - 包括2亿元结构性存款(2025年3月公告披露) [2] - 包括1亿元结构性存款(根据协议III) [2]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认购2.50亿元中信银行结构性存款 [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在中信银行的理财产品未偿还本金总额为4亿元 [2] - 包括1.50亿元大额可转让存单(2024年12月公告披露) [2] - 包括2.50亿元结构性存款(根据协议II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