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

搜索文档
重磅!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重要配套业务规则: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
梧桐树下V· 2025-07-13 16:30
科创板新规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3项业务指引及2项修订指南,自发布日起实施 [1] - 改革聚焦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型企业包容性,解决发行上市痛点,适应科技创新需求,采用"新老划断"安排 [3] - 市场反馈40余条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如明确预先审阅适用情形及调出指标计算口径 [4] 科创成长层实施细则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即纳入 [5] - 调出机制实施差异化:存量企业以首次盈利为条件,新企业需满足更高标准(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 [5][12] - 调出程序需在2个交易日内完成,同步加强异常交易监管 [5] - 强制披露要求:未盈利企业需在年报首页显著位置提示风险,并分析对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影响 [12] 预先审阅机制设计 - 适用对象为因过早披露可能影响经营的科技企业,需提交必要性专项说明 [8][14] - 审阅程序参照正式审核流程,但不代表对上市条件的预先确认 [15] - 文件要求:申请文件需标注"预先审阅文件",保荐人需完成质控内核程序 [14][15] - 信息披露规则:审阅过程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同步披露问询回复文件 [10][16] 投资者与监管安排 - 个人投资者门槛维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仅新增未盈利企业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6][13] - 特殊标识管理: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加"U" [13] - 持续督导要求:保荐机构需在跟踪报告中专项评估未盈利风险 [13]
科创板重磅!刚刚,上交所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7-13 15:56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及配套规则,明确科创成长层定位、调出标准及投资者认定条件,自7月13日起施行 [1] - 改革重点包括坚守科创成长层定位、调出条件"新老划断"、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3] - 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无额外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直接进入,新注册企业上市即纳入 [3] 科创成长层实施细节 - 股票简称后加"U"标识,新注册企业标签为"成",存量企业标签为"成1"以区分 [3] -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仍以首次盈利为调出标准,新注册企业调出条件提高以促技术研发 [3] - 调出流程提速,符合条件的企业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完成调出 [3] 投资者参与机制 - 个人投资者门槛维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但需签署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专门风险揭示书 [4]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明确:需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企业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企业 [9] - 持股要求:IPO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不少于5亿元投资金额 [9] 预先审阅机制优化 - 预先审阅适用于因过早披露可能影响经营的科技型企业,现有咨询机制仍保留 [6] - 审阅过程不公开,但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及回复内容,涉密信息可申请豁免 [7] - 完成预先审阅的企业将获审核程序加速 [6]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发行人可自主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但认定结果仅作审核参考,不降低标准或影响进度 [10] - 认定范围包括私募基金、政府基金、链主企业投资机构等,需满足治理健全、规模大、诚信记录良好等条件 [9] - 制度旨在通过资金与声誉绑定,帮助识别高成长性企业,减少低质企业混入 [10]
周末重磅!上交所发布,事关科创板“1+6”
证券时报· 2025-07-13 15:16
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3项业务指引和2项修订业务指南,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政策核心目标是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1][2] 科创成长层制度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规则实施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即进入[2] -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标准为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3] - 调出流程:企业公告符合条件后,上交所原则上2个交易日内调出[3] - 行情终端区分存量(标签"成1")和新注册股票(标签"成"),股票简称后加特殊标识"U"[4][5] IPO预先审阅机制 - 试点引入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且过早披露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6] - 申请需说明必要性,文件准备参照正式IPO要求,包括保荐人内核程序、证监会辅导验收等[6] - 预先审阅不公开,但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及回复文件,审核标准不降低[7]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认定标准包括: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企业[8] - 持股要求:申报前24个月至申报时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8] - 制度参考港交所18A/18C章节,截至2024年底港股18A公司平均每家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约21%[9]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有利于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识别工具[5] - 预先审阅机制可提升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增强制度竞争力[7]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借助市场力量识别优质企业,降低"鱼目混珠"风险[10]
周末重磅!上交所发布,事关科创板“1+6”
证券时报· 2025-07-13 15:06
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3项业务指引和2项修订的业务指南,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政策旨在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1][4] - 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规则实施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日起进入[2] 科创成长层制度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4] -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4] - 企业发布符合调出条件公告后,上交所原则上2个交易日内调出[4] - 行情终端区分存量和新注册股票:新注册股票标签为"成",存量股票标签为"成1"[5][6] IPO预先审阅机制 - 试点引入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特定情形企业,避免过早披露影响经营[7][8] - 申请需说明必要性,提交文件需经保荐人内部程序及证监会派出机构辅导验收[8] - 预先审阅不公开,但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9] - 机制可提高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增强科创板国际竞争力[9]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于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帮助识别科创属性[10][11] - 认定标准包括: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企业[11] - 需在IPO申报前24个月至申报时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11] - 制度参考境外成熟市场实践,如港交所18A章节[12]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设立有利于市场稳定,为增量改革提供"试验空间"[6]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可借助专业机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13] - 上交所将强化规则实施,推动典型案例落地,扩大示范效应[13]
解码科创板分层:盈亏不是风险唯一标准,长期价值至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0:20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新一轮科创板改革加速未盈利企业审核 多家企业如禾元生物 北芯生命 摩尔线程 沐曦集成等取得进展 [1] - 科创板设立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 摘U率达40% [1] - 新上市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 需满足"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才能调出 [1] 科创板上市标准分析 - 科创板设置"5+2+2"多元包容上市条件 除标准一外均不要求盈利 [2] - 未盈利企业采用最多的是标准四(17家)和标准五(17家) 其次是标准二(13家) [2] - 标准五上市的20家企业中有3家(荣昌生物 欧林生物 金迪克)在上市前已盈利 [3] - 标准四 标准五 标准二摘U率分别为52.94% 35.29% 38.46% 红筹股摘U率50% [3] 企业盈利与风险关系 - 475家按标准一上市企业中 3家2024年营收低于1亿 2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标准五上市的金迪克2024年营收0.81亿(-39.96%) 净利润-0.94亿(-31.71%) 面临退市风险 [5] - 32家未盈利企业中有3家(海创药业 首药控股 智翔金泰)营收低于1亿 面临2026-2027年退市考验 [6] 商业化落地关键因素 - 高质量研发和特色产品是商业化成功关键 需满足市场需求 弥补现有产品不足 [7] - 百济神州2024年营收272.14亿(+56.2%) 亏损49.78亿 研发投入142.8亿 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20亿(+106%) [7][8] - 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 亏损4.57亿 受益AI产业发展 市值增长超300% [9] 长期价值评估 - 未盈利企业中百济神州市值2247.76亿 寒武纪市值2190.06亿 18家企业市值超百亿 [7] - 市场更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而非短期盈亏 [9] - 已有优质产品或服务且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易面临退市风险 [9]
20cm速递|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超1.4%,机构称科创板改革深化提振交投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3:36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深化 切实服务科技创新 [1] - 2025年市场交投维持高位叠加权益市场上行带来的基本面修复是券商股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 [1] - 并购重组主线新进展和金融科技新变化是板块重要催化 [1] 证券行业盈利预测 - 中性假设下 预计2025年证券行业净利润同比+17.2% [1] - IPO融资规模同比+15% [1] - 增发融资规模同比+612%(扣除四大行定增后同比+80%) 显示一级市场边际回暖 [1]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 央行拟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 简化准入流程以适应CIPS业务发展 [1] - 未来支付体系升级将带动区域性银行和国际业务成熟的跨境银行受益 [1]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在发行制度改革和交投活跃的双重推动下 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1] - 科创综指ETF国泰跟踪的是科创综指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科创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是全收益指数 覆盖科创板内广泛的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覆盖领域包括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等 旨在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1]
上半年A股IPO新受理177家,国泰海通数量超“一哥”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1:20
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共受理177家IPO申请 较2024年同期35家增长405.71% [1][2] - 北交所成最热门上市地 115家企业选择北交所 占比64.97% [2] - 上交所受理30家(主板9家 科创板21家) 深交所受理32家(创业板11家 主板11家) [2] - 6月单月IPO受理量达150家 占上半年总量84.75% 其中130家集中在6月18日证监会新政后 [2][3] 交易所特点 - 北交所财务要求更宽松 侧重"专精特新"企业 审核效率高周期短 [2] - 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属性 6月18日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 [3] 券商竞争格局 - 38家券商参与177个IPO保荐 4家保荐超10家:国泰海通(26家) 中信证券(22家) 中信建投 中金公司 [4][5] - 华泰联合以9家位列第五 "三中一华"格局稳固 国泰海通重组后挑战中信龙头地位 [5] - 中信证券保荐项目募资总额497.61亿元 显著高于国泰海通208.26亿元 [5] - 募资前三项目:华润新能源(245亿) 惠科股份(85亿) 摩尔线程(80亿) 中金和中信主导大额项目 [6] IPO终止情况 - 上半年74家IPO终止 涉及32家券商 国泰海通(9家) 中信证券(7家)终止数居前 [7] - 五矿证券2024年以来保荐4家全终止 其曾保荐的广道数字涉财务造假面临退市 [8] - 东海证券2025年2月保荐项目撤回 成"蛇年首家"终止案例 [8]
债市早报:资金面边际收敛;多重利空影响下,债市明显走弱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36
债市要闻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1+6"政策宣介会,推动科创板改革措施深化,支持创新发展[2] - 国家发改委以"两重""两新"资金为抓手,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2] - 美联储理事沃勒考虑7月降息,认为当前联邦基金利率过于限制性[3] 大宗商品 - WTI 8月原油期货跌2.19%至66.88美元/桶,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跌2.2%至68.64美元/桶[4] - COMEX黄金期货涨0.38%至3333.67美元/盎司,NYMEX天然气价格涨4.96%至3.365美元/盎司[4] 资金面 - 央行开展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328亿元[5] - DR001上行0.56bp至1.323%,DR007上行1.78bp至1.495%[6] 利率债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45bp至1.6595%,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上行1.40bp至1.7380%[8] 信用债 - "H1碧地02"跌超34%,"23亦庄06"涨超11%,"20泗阳佳鼎债"跌超18%[9] - 龙光集团21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全部通过[10] - 江苏南通三建有息债务逾期74.16亿元,占净资产-2736.53%[12] 可转债 - 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涨0.40%、0.40%、0.45%,成交额683.77亿元[17] - 新上市华辰转债涨停57.3%,路维转债涨超34%,塞力转债涨超15%[17] 海外债市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bp至4.35%,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2.66%[19][22] - 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1bp至49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窄2bp至93bp[20]
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 上交所召开投资端机构宣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5:47
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介会 - 上交所组织召开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专题宣介会 旨在推动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打造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适配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1] - 包括公募基金 证券公司 保险资管 银行理财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近百人参会 市场各方对科创板改革举措高度认同并积极响应 [1]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 - 科创板指数产品成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 助力保险 银行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硬科技"企业 [1] - 科创板是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占科创板整体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达8.3% [1]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 新发13条科创板指数 总数达29条 新上市56只科创板ETF 较发布前增长近2倍 [1] - 已上市科创板ETF达85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长超60% [1] 科创板政策框架与市场展望 - 在科创板"1+6"政策框架下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为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 - 市场各方将积极投身科创板市场建设 发挥投资端改革示范引领作用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上交所将继续推动科创板改革措施走深走实 加快构建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 [2]
上交所面向投资端机构召开科创板“1+6”政策宣介会
快讯· 2025-07-10 15:15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面向资本市场投资端组织召开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专题宣介会,包括公募基 金、证券公司、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等在内的三十余家市场机构代表近百人参会。下一步,上交所将 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和政策宣贯,凝聚市场共识,继续推动科创板各项改革措施走 深走实,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支持。(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