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 支持北京提振和扩大消费 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11-19 08:14
实施方案明确,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 利率,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首次购买、以旧换 新、二手车等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鼓 励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居家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金融需求,通过多种形式 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提供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等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在扩大消费供给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发挥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辖内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 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消费领域提供差异化、特色化、便捷化的金 融服务。鼓励辖内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支持,创新优化服务消费领域信贷产品, 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服务消费企业多 样化金融需求。支持辖内金融机构提升对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在确保覆盖经营成本和商业可持续 前提下自主理性定价,合理适度扩大客户支持范围,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 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 ...
广发证券(01776.HK):11月17日南向资金增持73.08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1-18 03:35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南向资金增持73.08万股广发证券(01776.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 增持的有4天,累计净增持570.88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增持的有13天,累计净增持 1791.14万股。截至目前,南向资金持有广发证券(01776.HK)10.0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 58.77%。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证券业务的中国公司。该公司通过五个分部开展业务。投资银行 分部从事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财务顾问和企业解决方案等。财富管理分部从事零售证券经纪、期货经 纪、金融产品代销、融资融券及回购交易融资服务、融资租赁等。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分部主要从事为 机构客户提供证券研究、资产托管服务、销售及投资交易(包括自营和其他对客交易服务)、另类投资 等。投资管理分部从事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私募基金管理等。其他分部主要为公司总部运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 交易日 | 持股总数(股) | 持股变动(股) | 变动幅度 | | --- | --- | --- | ...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4:1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预计“十五五”期间将推动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持续提升,促进股权债券双轮驱动,为企业提供灵活多元的融资渠道,提升创新资本形成与配置效率 [1] 股权融资市场发展 - 中国股权融资市场呈现新局面,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为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企业提供包容高效的融资平台 [1] -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任务是以科创板、创业板为抓手,推动更多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2] - 未来将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在募资端拓宽耐心资本来源,投资端聚焦硬科技赛道,退出端完善多元化渠道以提升资本循环效率 [2] - 需完善差异化上市标准与估值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重点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专精特新”企业与“独角兽”企业 [2] 债券市场功能强化 - 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从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和绿色债券等方面入手,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 [3] - 应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和基础设施,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丰富债券品种以满足不同融资需求和投资者偏好 [3] - 随着科创债市场不断完善,市场体量或快速增长,市场结构或向美国等成熟市场靠拢,表现为发行期限拉长、发债主体信用资质多元化、高科技行业发行主体增多 [3] 股债联动与金融创新 - 股债联动展现出协同效应,案例如科创可转债项目落地、REITs产品热销,目的在于优化风险分担与融资结构 [4] - 未来需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工具、完善风险对冲机制,为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企业融资,帮助成熟期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4] - 相关部门将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推动符合条件企业通过科创债融资,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4][5] - 将稳步发展REITs和资产证券化,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 [5]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10:09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任务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1]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1]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市场生态优化 - 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2]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2] -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与能力建设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恶性违法行为 [2]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 [3] 资本市场生态与法治环境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3]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3]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3]
吴清发声!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21:41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旨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1] - 新“国九条”落地实施以来,资本市场总体保持回稳向好势头,2024年实现投资者现金分红2.4万亿元 [2]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必须始终践行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更好统筹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并以市场稳定运行为重要保障 [4] 资本市场发展基础与现状 - 我国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7亿多基金投资者,资本市场是人民群众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2]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 重点任务举措:支持科技创新与融资 - 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6]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 [6] 重点任务举措: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 [6]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6] - 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6] 重点任务举措:投资者保护与财富管理 - 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2] - 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2] - 要紧紧围绕市场所需、群众所呼推进制度改革,更加有力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5] 重点任务举措:中长期资金引入 -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 [7]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7]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落地,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7] 重点任务举措:资本市场监管 - 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提升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 [3] - 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7] - 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7] 重点任务举措:市场开放与生态建设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 [8]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 [8] - 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 [8][9]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8]
吴清最新发声,创投迎新机
FOFWEEKLY· 2025-10-31 14:53
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目标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7] - 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资本市场是2亿多股票投资者和7亿多基金投资者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7] -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7]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4][12]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4][12]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12]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和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4][12]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4][12]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健全进退有序的市场生态[4][12] 营造中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5][13]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5][13]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5][13] 提升资本市场监管效能 - 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5][14]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14]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5][14] 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参与便利度[5][14] - 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和投资银行[5][14] - 促进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4]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15]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15]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15]
吴清明确任务清单,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证券时报· 2025-10-31 13:15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六方面重点任务举措,旨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1][5] - 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基础,拥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7亿多基金投资者,2024年实现投资者现金分红2.4万亿元,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丰富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5] - 提高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必须践行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统筹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市场稳定运行为重要保障 [8]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2][11]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11] - 持续提升中介机构高标准专业化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11] 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2][11]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2][11]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11] 营造“长钱长投”制度环境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2][12]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2][12]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2][12] 提升资本市场监管效能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2][12]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2][1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2][12] 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 [3][13]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3][13] -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3] 营造规范包容市场生态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3][13]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3][13]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3][13]
中证协发布典型案例 引导证券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0: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报告总结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成效 展示行业对外开放实践成果 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1] - 中资券商加速国际化布局 国际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外资券商经历从合资到独资的路径 深耕中国市场 [1][4] 中资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 - 行业国际化总体格局为:地域上以香港为枢纽辐射全球 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国家 业务上以投行和经纪为支点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发展模式上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并举 [2] - 头部机构依托全牌照优势与规模效应领跑 中小机构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破和发展 [2] - 境内券商设立38家境外一级子公司 其下设间接子公司或海外分支机构 持有国际牌照开展业务 境外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稳步提升 [3]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5%左右 成为证券公司新增长引擎 [3] - 垂直一体化管理成为主流 多数公司建立一体化穿透式管理机制 从股权、风险、合规等多维度提级管理 [3] - 2024年中资券商服务64家企业在港上市 融资864亿港元 2025年1月至9月服务65家企业在港上市 融资金额达1874亿港元 [3] 外资证券公司在华发展 - 全行业共有16家外资证券公司 其中外资控股11家(含外资全资5家) [4] - 外资券商分为三大类:以高盛(中国)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系 以渣打证券、星展证券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系 以及基于CEPA框架的合资券商如申港证券 [4] - 外资券商业务范围由传统证券交易、承销保荐拓宽至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领域 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4] - 头部外资机构依托全牌照和全球网络优势 提供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多元化服务 [4] 典型案例与未来展望 - 报告遴选了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8家中资机构和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2家外资机构的典型实践案例 [5] - 案例涵盖助力中资企业出海、服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引入海外资金、满足居民资产配置需求、跨境风险管理、双向交流合作等方面 [5] -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 引导行业通过专业高效金融服务贡献金融强国建设 [5]
野村(NMR.US)第二财季净利润下滑6% 股票交易营收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6:32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第二财季净利润为921亿日元(6.1082亿美元),同比下降6%,上年同期为984亿日元 [1] - 上半财年批发业务表现强劲,税前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3% [2] - 投资管理业务部门税前利润同比下降4%,导致整体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2] - 财富管理业务部门整体销售额较第一财季有所下降,因部分高净值投资者选择观望 [2] - 公司ADR今年以来涨幅高达30%,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 [1] 核心业务部门分析 - 批发业务主要由全球市场和投资银行两大板块构成 [3] - 全球市场业务向机构客户提供固定收益、股票相关的做市、销售与交易服务 [3] - 投资银行业务提供并购顾问、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服务,顾问费用随交易活动回升而增长 [3] - 公司在日本市场2025年并购榜单中保住头名,参与重大交易如黑石以约35亿美元将TechnoPro Holdings私有化 [3] - 批发业务盈利受市场波动负面影响多年,近几个季度在全球股市牛市驱动下实现更持续利润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筹备规模大于1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政策,对日本股市构成重磅利好 [1][4] - 日经225指数突破5万点关口,今年以来涨幅高达25%,领涨发达市场 [2] - 全球股票市场交易活动及IPO融资活动大幅回暖,与创纪录的股票交易业务营收相吻合 [2] - 高市早苗内阁政策组合对券商、资管、投行行业显著偏利好,预计将推动股权融资与并购活动持续复苏 [4] - 金融市场出现“早苗交易”,预期政策将重启以“安倍经济学”为核心,体现为日本股市飙升、日元贬值及套利交易重启 [5] 公司资产与市场地位 - 截至9月底,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创下101.2万亿日元的新纪录 [2] - 公司是日本最大规模的券商、投资银行和资管巨头,在三大领域均占据领先地位 [1][4]
广发证券(01776.HK):10月24日南向资金增持86.12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5 03:31
南向资金持股情况 - 10月24日南向资金增持广发证券86.12万股 [1] - 近5个交易日中有2天为减持,累计净减持154.98万股 [1]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6天为增持,累计净增持2003.95万股 [1] - 截至10月24日,南向资金持有广发证券9.81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57.63% [1] 近期持股变动详情 - 10月24日持股总数为9.81亿股,较前一日增加86.12万股,变动幅度为0.09% [2] - 10月23日持股总数为9.80亿股,较前一日减少292.08万股,变动幅度为-0.30% [2] - 10月22日持股总数为9.83亿股,较前一日减少395.68万股,变动幅度为-0.40% [2] - 10月21日持股总数为9.87亿股,较前一日增加293.52万股,变动幅度为0.30% [2] - 10月20日持股总数为9.84亿股,较前一日增加153.14万股,变动幅度为0.16% [2] 公司业务分部 - 公司业务分为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投资管理及其他五个分部 [2] - 投资银行分部从事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财务顾问和企业解决方案等业务 [2] - 财富管理分部从事零售证券经纪、期货经纪、金融产品代销及融资融券等服务 [2] - 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分部主要为机构客户提供证券研究、资产托管及投资交易等服务 [2] - 投资管理分部从事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等业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