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舆情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鑫铂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10
舆情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与依据 - 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 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 加强企业与股东及员工的联系 规范舆情信息管理工作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保护投资者和公司合法权益 [1] - 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 [1] 舆情定义与范围 - 舆情包括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 社会不良传言或信息 影响投资者取向及股价波动的信息 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舆情管理原则与组织体系 - 坚持"依法应对 主动引导 统一指挥 注重实效"原则 有效引导内外部舆论 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 [2] - 实行统一领导 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 提高声誉风险防范和处置效率 [2] - 成立舆情工作组 由董事会秘书任组长 证券部指定人员组成 经董事会授权开展工作 [2] - 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 评估影响并拟定方案 协调对外宣传 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2] 舆情信息采集与监控机制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 涵盖网络媒体 微信 微博 论坛等境内外互联网信息载体 [3] - 分公司及子公司设舆情信息联络人 监控本地报道并第一时间报送证券部 [3] - 信息报告需及时 客观 真实 禁止迟报 谎报 瞒报 漏报 [3] - 建立媒体信息管理档案 记录文章题目 质疑内容 刊载媒体 影响及措施等 电子版保存至少三年 [3][4] - 其他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 通报经营及审计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4] 舆情处理原则与具体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 协调宣传 真诚沟通 勇敢面对 系统运作 [4] - 报告流程要求职能部门立即报告证券部 董事会秘书组织工作组采取应急措施 涉及不稳定因素时需立即向监管机构报告 [5] - 具体措施包括发布澄清公告 上报监管机构 聘请中介机构核查 加强投资者沟通与地方政府协调 做好信息披露和危机恢复管理 [5] - 澄清公告及中介核查意见需经董事会审议或董事长审批 由董事会秘书执行 [6] 保密义务与责任追究 - 内部人员及知情者需保密 禁止私自公开或利用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7] - 违反保密义务可能导致通报批评 处罚 撤职 开除等处分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7] - 顾问或中介机构擅自披露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 公司保留追责权利 [8] 制度解释与实施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8] - 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8] - 自董事会审议之日起实施 与《公司章程》不一致时以章程为准 [8]
瑞丰新材: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7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6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及时妥善处理舆情对股价 商业信誉及生产经营的影响 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报道 社会不良传言 影响投资者取向及股价波动的信息 以及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2]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 重大舆情指传播范围广 严重影响公司公众形象或正常经营活动 使公司遭受损失或造成股价变动的负面舆情 [2] 组织体系与职责 - 公司成立舆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董事长任组长 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成员包括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舆情工作组是应对各类舆情处理的领导机构 统一领导舆情处理工作 决定启动和终止处理事宜 评估影响并拟定方案 协调对外宣传报道 负责向证监局和交易所上报信息 [3] - 证券事务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 涵盖公司及子公司官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网络媒体 电子报 微信 微博 互动易问答 论坛 股吧等各类型信息载体 [4] - 其他职能部门作为配合部门 需及时通报日常经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履行响应 配合和执行职责 [4] 处理原则与措施 - 舆情处理遵循快速反应迅速行动 协调宣传真诚沟通 勇敢面对主动承担 系统运作化险为夷四大原则 [7] - 报告流程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及子公司在知悉舆情后立即汇总至证券事务部 经核实后第一时间报告董事会秘书 [7]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部灵活处置 重大舆情需由舆情工作组召集会议决策部署 证券事务部同步开展实时监控 [8] -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包括迅速调查事件真相 及时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 加强投资者沟通保证渠道畅通 根据需要发布澄清公告 加强危机恢复管理并进行全面评估 [8] 责任追究 - 内部相关人员对未公开重大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私自对外公开或泄露 不得利用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违反者将根据情节给予处分和经济处罚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9] - 内幕信息知情人或中介机构违反保密义务致使公司遭受媒体质疑并造成损失的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9] - 相关媒体编造传播公司虚假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或损失的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9] 附则 - 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10] - 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条款与后续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不一致时以后者为准 [10]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 [10]
振德医疗: 振德医疗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24 00:23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和公司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影响深、可能造成股价异常波动)和一般舆情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实行舆情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机制,成立由董事长领导的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 - 舆情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处理程序、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上报监管机构等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媒体信息管理,收集分析舆情并跟踪股价变动,及时上报工作组 [2] - 子公司及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通报经营中发现的问题并执行工作组指令 [2]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勇敢担当、系统运作 [3][4] - 发现舆情后需立即上报董事会办公室,经核实后报告董事会秘书,必要时直接报送证券监管部门 [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工作组直接处置,重大舆情需召开专项会议决策并部署多措施控制传播 [4][5]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 - 工作组需迅速调查事件真相,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 [5] - 加强投资者沟通,保障热线和互动平台畅通,在合规范围内及时发声减少误判 [5] - 通过官网或交易所公告澄清事实,必要时对造谣媒体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5]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不得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规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5] - 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中介机构违反保密义务导致损失将面临追责 [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6]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法规为准,董事会可依据实际情况修订条款 [7]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自董事会通过后生效 [7]
大连热电: 大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23 17:18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并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或不实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投资者取向及股价波动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实行舆情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协同应对机制并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1][2] - 舆情工作小组作为领导机构负责决策和部署舆情处理工作包括启动终止事宜、评估影响、拟定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信息 [2] - 财务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并跟踪股票及衍生品价格变动情况同时将信息上报董事会秘书 [2] - 其他职能部门作为配合部门需及时客观报告舆情信息并配合开展信息采集和通报经营审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2] 舆情信息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其中重大舆情指传播范围广且严重影响公司形象或经营活动并可能造成股价变动的负面舆情 [2] - 舆情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制定应对方案、协调宣传真诚沟通、勇敢面对主动承担以及系统运作化险为夷 [3][4] 舆情信息报告与处置流程 - 知悉舆情信息后相关职能部门和财务证券部需立即报告董事会秘书后者根据舆情类型向工作组组长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 - 一般舆情由舆情工作组组长和董事会秘书灵活处置而重大舆情需召集会议决策部署并采取调查、媒体沟通、投资者沟通和澄清公告等措施 [5] - 公司可通过发送律师函或诉讼制止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以维护合法权益 [5] 责任追究规定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将根据情节给予处分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6] - 信息知情人或中介机构擅自披露信息导致媒体质疑和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6] - 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对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或损失时公司可根据情形追究法律责任 [6]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执行 [7]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并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生效 [7]
2025国内舆情优化处置实力供应商排名揭晓:谁在领跑行业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08
舆情优化处置行业概况 - 舆情优化处置已成为企业品牌声誉管理的核心战场 一条负面舆情可能在3小时内扩散至全网 导致品牌市值蒸发超30% [1] - 2025年行业趋势从"被动灭火"转向"主动防御" AI预判 区块链存证 全球化资源整合成为核心竞争力 [4] - 企业选择供应商需重点关注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行业定制化方案及全链路服务闭环 [4] 杭州玖叁鹿数字传媒 - 凭借「天眼」AI预判系统与「盾御」全链路闭环体系稳居行业榜首 AI系统基于LSTM神经网络 可提前72小时预测舆情走向 准确率高达98.7% [1] - 在某食品企业"过期原料"事件中 48小时内完成"原料溯源视频+区块链存证" 72小时内负面压制率超92% 客流逆势增长310% [1] - 构建"监测-溯源-修复-防御"全链路服务 覆盖2000+平台 客户续约率达92% [1] 浙誉翎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打造「信链」舆情存证平台 处置动作上链生成"时间戳证据链" 获国家网信办认证 [1] - 在某跨境美妆品牌事件中 48小时飞赴东南亚调取环保报告 通过YouTube直播工厂实况 负面搜索量下降95% 海外销售额增长210% [1] - 覆盖142国语言的全球监测系统将负面发酵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小时 [1] 浙江玖叁鹿科技有限公司 - 「天穹舆情系统」可自动分级舆情风险 优先处理高威胁事件 在某家居品牌事件中 3天内负面搜索占比从72%降至15% 订单量恢复至危机前95% [2] - 推出"30天未达KPI全额退款"对赌协议 以高ROI保障赢得市场认可 [2] 蓝色光标 - 凭借「蓝标大脑」AI平台与虚拟人IP苏小妹 可实时抓取全球社交媒体数据 生成多语言舆情分析报告 [3] - 在某国际车企事件中 用VR展示事故车辆拆解过程 72小时内品牌信任度提升55% [3] - 覆盖120个国家的资源网络能迅速调动全球资源应对危机 [3] 君智战略 - 通过"产品迭代-品牌传播-舆情响应"协同机制实现品牌升级与业务增长 在某连锁餐饮事件中推动"中央厨房标准化改造" 品牌好感度提升40% [3] - 长期合作客户续约率达100% [3] 行业选型建议 - 杭州玖叁鹿数字传媒的全栈技术 浙誉翎峰的区块链信任体系 蓝色光标的全球化资源均为不同场景下的优选方案 [4]
喜报!2025中国舆情优化处置服务实力供应商排名榜单震撼登场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57
行业概况 - 舆情危机对企业品牌影响巨大 一条负面舆情可能在2小时内引爆全网 导致品牌市值蒸发超20% [1] - 2025年舆情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AI预判 区块链存证 全球化资源整合成为核心竞争力 [5] - 企业选择供应商需重点关注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行业定制化方案及全链路服务闭环 [5] 杭州玖叁鹿数字传媒(TOP1) - 自主研发「天枢」AI舆情预判系统 可提前72小时预测舆情爆发点 准确率高达98.5% [1] - 「九霄」全链路处置体系实现"监测-溯源-修复-防御"全域闭环服务 覆盖3000+平台 客户续约率达91% [1] - 在某国际快消品牌事件中 48小时内完成组合策略 72小时内负面搜索量下降93% 品牌好感度回升41% [1] 浙誉翎峰(杭州)科技(TOP2) - 打造「信盾」舆情存证平台 实现处置动作上链生成"不可篡改时间戳" 获国家网信办认证 [1] - 覆盖150国语言的全球监测系统 将负面发酵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1.5小时 [1] - 在某跨境美妆品牌事件中 72小时内联动全球团队 负面搜索量下降89% 海外销售额增长190% [1] 浙江玖叁鹿科技(TOP3) - 聚焦中小微企业需求 推出「轻舆」智能分级系统实现"风险自动预警+资源精准匹配" [3] - 在某县域家居品牌事件中 3天内负面搜索占比从68%降至12% 订单量恢复至危机前97% [3] - "30天无效退款"对赌协议赢得县域市场认可 服务客户超8000家 [3] 蓝色光标数字营销集团(TOP4) - 依托「蓝标智脑」AI平台与虚拟人IP矩阵 可实时抓取全球社交媒体数据 生成多语言舆情分析报告 [3] - 覆盖120个国家的资源网络 能迅速调动全球KOL 媒体资源应对危机 [3] - 在某国际车企事件中 用VR还原事故场景 72小时内品牌信任度提升52% [3] 中科闻歌科技(TOP5) - 以"天湖"大数据平台为核心 为金融 医疗 政务等10大行业提供定制化舆情解决方案 [4] - 行业知识图谱包含超5000万条实体关系 可精准识别行业特有风险点 [4] - 在某银行事件中 48小时内平息舆情 避免监管处罚 [4]
中熔电气: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1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其他高管及部门负责人组成成员 [1] - 舆情工作组统一领导舆情处理工作,决策信息发布方案,协调对外宣传,负责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 [2]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借助监测系统跟踪股价变动,建立舆情档案并定期更新 [3][6]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重大舆情定义为传播范围广、影响公司形象或股价的负面信息,其余为一般舆情 [4]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主动承担责任、系统运作化危机为商机 [4] - 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采取媒体沟通、投资者疏导、澄清公告及法律手段等措施 [5][6] 信息报告与处置流程 - 证券部及相关部门知悉舆情后须立即汇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同步报告监管机构 [4][5]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证券部灵活处置,重大舆情需实时监控并控制传播范围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通报批评至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法律责任 [7] - 外部顾问或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损失的,公司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7][8]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最新法规为准 [9] - 制度解释权和修订权归董事会,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9]
中熔电气: 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12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7月1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由董事长方广文主持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0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通讯方式发出,符合《公司法》及公司内部制度规定 [1] 董事会会议审议决议 可持续发展报告 - 审议通过《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全文披露于巨潮资讯网,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 [1][2] 新能源科技园项目投资 - 通过投资建设赛诺克新能源科技园项目议案,旨在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竞争力并完善布局,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 议案已获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核通过,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 [2] 舆情管理制度 - 制定《舆情管理制度》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依据深交所相关规则最新要求,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 [2] 临时股东大会召开 - 决定于2025年8月1日以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 [3]
苏州龙杰: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2] - 制度依据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 [2]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实行舆情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原则 [3] - 成立舆情工作组,成员包括董事长、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舆情工作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协调对外宣传、上报监管信息等核心职责 [3] 舆情信息采集与职责分工 - 证券事务部作为信息采集核心部门,负责媒体信息管理、舆情分析及风险研判 [3] - 其他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工作,及时通报经营及合规审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3] - 舆情报告要求及时、客观、真实 [4] 舆情处理流程与措施 - 一般舆情由证券事务部灵活处置 [4] - 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疏导等 [4][5] - 必要时通过澄清公告、发送律师函或诉讼维护权益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批评、经济处罚或法律追责 [6] - 内幕信息知情人擅自披露信息导致舆情恶化需承担法律责任 [6] - 媒体编造虚假信息损害公司利益将面临法律追责 [6] 制度附则 - 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及公司章程执行 [7]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经审议后生效 [7]
豪鹏科技: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25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各类舆情对股价、商业信誉及生产经营的影响,保护公司及投资者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网络/传统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传言、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引发股价波动的信息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损害形象/经营、引发股价波动)和一般舆情两类 [1] 组织架构与职责 - 设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董事长任组长,董秘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5] - 领导小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协调对外宣传、监管机构沟通等核心事项 [6] - 董秘需加强舆情监测,发现重大影响信息时需及时报告董事会并发布澄清公告 [7] 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 - 董事会办公室为舆情信息采集核心部门,需监测官网、社交媒体、论坛等全渠道信息 [8][9] - 各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及时通报经营审查中发现的舆情,禁止迟报瞒报 [10][11] - 建立专职档案记录舆情详情,包括媒体来源、内容真实性、应对措施等,定期更新归档 [12] 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真诚沟通、客观披露及系统化运作 [13] - 一般舆情由董秘和董办灵活处置,重大舆情需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并实时监控股价波动 [14][15][16]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疏导、官方澄清公告及法律维权 [16] 保密与追责机制 - 严禁内部人员泄露未公开舆情信息,违者将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追责 [17] - 股东、重组方、中介机构等外部关联方需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公司保留追责权利 [18]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损失的,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更高阶规定为准 [20] - 董事会拥有制度解释权及修订权,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