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并购
搜索文档
年仅24岁,江苏首富之子拟任400亿市值公司董事
第一财经· 2025-08-06 20:22
公司董事会换届 - 董事会拟提前换届选举 提名陈建华 陈汉伦 王孝海 史玉高 张恩国 王月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实际控制人陈建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31亿股 2001年1月至今任恒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 - 陈汉伦为陈建华与范红卫之子 24岁 应用金融硕士 曾任普华永道(新加坡)税务咨询顾问 2024年3月起任恒力集团副总裁 [1][4] 恒力集团背景 - 恒力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 2024年总营收达8715亿元 [4][8] - 陈建华夫妇以801.2亿元持股市值蝉联江苏首富 较去年增长119.9亿元 胡润百富榜财富值1250亿元排名第20位 [8] - 集团旗下除*ST松发外还拥有A股上市公司恒力石化(600346.SH) [8] 公司经营动态 - 2023年8月恒力重工与瑞士MS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新造船 发动机 船舶修理等业务 [4] - 2024年12月陈汉伦出席恒力绿色船舶发展大会并致辞 2025年2月以集团副总裁身份参加吴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 [4] - 2025年3月随陈建华拜访中国船舶集团 [5] 资产重组与业绩 - 2018年10月恒力集团通过股权受让入主*ST松发 [5] - 2024年10月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拟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 [5] - 2025年5月重组完成 管理层调整 6月办公地址迁至大连 [5]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8-7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5] 股权结构与市值 -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由苏州中坤投资 陈建华 恒能投资等共同持股 注册资本1.24亿元 [5] - 截至8月6日收盘价48.19元/股 涨幅3.59% 总市值约415亿元 [6][7] - 流通股本1.24亿股 总股本8.62亿股 市盈率(TTM)为-477.59 [7]
跨界并购,知名A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5:23
收购交易概述 - 罗曼股份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武桐高新39.23%股权 交易完成后成为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建鸣及孙凯君 标的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4] - 上海八荒以33.21元/股受让罗曼股份550万股(占总股本5.0455%) 总对价1.83亿元 交易完成后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6]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股权转让方武桐科技与股份受让方上海八荒同属上海武创大智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体系[7] 业绩承诺与担保安排 - 武桐高新2025年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4亿元 若未达标由武桐科技与上海八荒现金补偿 不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若仍未补足由孙建鸣及罗景投资先行偿付[7] - 上海八荒将其所持全部550万股罗曼股份质押给孙建鸣及罗景投资作为担保[8] 标的公司情况 - 武桐高新成立于2023年12月 成立时间不足两年 主要从事AIDC算力服务器与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业务[9][11] - 标的公司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仍处于发展阶段[1][11] 收购战略与风险 - 收购旨在优化整合资源 完善产业布局 拓展业务领域 提升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预计不影响现有主业及财务状况[8] - 公司坦言无算力行业管理经验 运营管理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将面临考验 存在收购整合风险[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12.70%) 净亏损34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53.93万元)[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9.44%) 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下降20.68%)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12] 市场反应 - 8月6日公司股价高开5.03%后迅速下挫 盘中跌近7% 午市收盘报35.49元/股(下跌6.09%)[12] - 当日换手率5.21% 成交金额2.04亿元 总市值38.45亿元[13]
跨界并购!知名A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4:59
收购交易概述 - 罗曼股份拟以现金收购武桐高新39.23%股权 交易对价上限为2亿元[1] - 交易完成后成为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 实控人变更为孙建鸣及孙凯君 标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4] - 上海八荒以33.21元/股受让550万股(总股本5.0455%) 总价1.83亿元 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6] 业绩承诺与担保安排 - 武桐高新2025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4亿元[7] - 未达标时由武桐科技与上海八荒现金补偿 孙建鸣及罗景投资承担连带偿付责任[7] - 上海八荒将所持全部550万股质押给孙建鸣及罗景投资作为担保[8] 标的公司背景 - 武桐高新主营AIDC算力服务器与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9] - 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 成立时间不足两年 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1][11] - 业务规模较小仍处于发展阶段[1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12.70%) 净亏损34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53.93万元)[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8亿元(同比增长49.44%) 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下降20.68%)[12] - 公司坦言无算力行业管理经验 面临收购整合风险[10] 市场反应 - 公告后首日股价高开5.03%后迅速下挫 盘中跌近7% 午市收盘报35.49元/股(下跌6.09%)[12]
跨界并购!知名A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4:55
收购交易概述 - 罗曼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武桐高新39.23%股权,交易对价上限为2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罗曼股份将成为武桐高新第一大股东,实控人变更为孙建鸣、孙凯君,标的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6] - 收购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预计不影响现有主业及财务状况 [8] 业绩对赌协议 - 武桐高新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4亿元,未达标时由武桐科技与上海八荒现金补偿,不足部分由孙建鸣及罗景投资连带偿付 [5][8] - 上海八荒以33.21元/股受让罗曼股份550万股(总价1.83亿元),交易完成后持股5.0455%,并将股份质押作为担保 [8] 标的公司情况 - 武桐高新成立于2023年12月,主要从事AIDC算力服务器与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2][9][10] - 罗曼股份主营业务为景观照明服务,无算力行业管理经验,坦言存在收购整合风险 [10]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罗曼股份营收6.88亿元(同比+12.70%),净亏损34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53.93万元)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8亿元(同比+49.44%),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20.68%),呈现"增收不增利" [11] - 公告次日股价高开5.03%后迅速下挫,午市收盘报35.49元/股(跌幅6.09%) [11] 交易关联性 - 股权转让方武桐科技与股份受让方上海八荒同属上海武创大智高新技术集团控制体系,构成关联交易 [8]
年内两次跨界并购都折戟 慈星股份频繁资本运作难掩主业疲软
第一财经· 2025-08-05 14:28
并购失败 - 公司在三个月内两次并购失败 包括终止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权和武汉敏声控股权 [2][3] - 两次并购失败原因均为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顺义科技涉及国防科技领域 武汉敏声主营射频滤波器产品 [3] - 两家被收购方此前均有独立IPO计划 武汉敏声2021年筹划上市 顺义科技2024年启动上市辅导 [3] - 顺义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177 69万元 业绩呈现恶化趋势 [3] 主业困境 - 公司主营电脑横机业务占比高达86% 2024年营收22 18亿元中该业务贡献超19亿元 [4] - 电脑横机设备生命周期5-8年 市场需求呈现周期性特征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 08亿元同比仅增2 73% 净利润7610 96万元同比暴跌66 46% [5] - 行业受关税政策和终端消费需求影响 下游订单滞缓 利润空间被压缩 [5] 历史并购问题 - 公司自2014年起多次高溢价并购 包括文泰凯捷 苏州鼎纳等 部分交易导致商誉大幅减值 [6] - 2016年以6亿元和4亿元收购优投科技和多义乐 溢价率分别达45 31倍和32 81倍 [6] - 两家公司业绩承诺期后盈利急转直下 2019年多义乐净利润仅807 74万元 优投科技4056 45万元 [6] - 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约6 26亿元 跨界军工领域尝试进展不顺 [2][6] 资产处置困境 - 2021年以1 4亿元收购北方广微35%股权并承接7082万元债务 涉足红外探测器领域 [5] - 2022年拟转让该股权给控股股东宁波裕人 但工商变更因股权冻结迟迟未完成 [6] - 截至2024年仅收到首期2500万元股权款 第二笔2000万元承诺在2024年底前支付 [6] 财务表现 - 公司2012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仅1 66亿元 显示长期盈利能力薄弱 [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 反映主业周期性困境加剧 [2][5]
年内两次跨界并购都折戟,慈星股份频繁资本运作难掩主业疲软
第一财经· 2025-08-05 14:21
跨界并购失败 - 公司终止收购顺义科技75%股权 因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这是年内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失败 此前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也因交易条款分歧终止 [1][2][3] - 两家收购标的均曾筹划独立IPO 武汉敏声2021年有IPO规划 顺义科技2024年5月启动上市辅导 [3] - 顺义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177.69万元 业绩呈现恶化趋势 [3] 主业发展困境 - 公司主营电脑横机业务占比86% 2024年营收22.18亿元中该业务贡献超19亿元 但设备生命周期5-8年导致需求周期性明显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08亿元同比增2.73% 净利润7610.96万元同比暴跌66.46% 主因关税政策及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订单滞缓 [4]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董秘杨雪兰称行业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4] 历史并购问题 - 2012年上市至今累计净利润仅1.66亿元 多次高溢价并购导致商誉减值 如2019年计提6.26亿元商誉减值 [5][7] - 2016年以6亿和4亿收购优投科技与多义乐 溢价率分别达45.31倍和32.81倍 但2019年两家公司净利润均不足2018年承诺值一半 [7] - 2021年1.4亿元收购北方广微35%股权并承接7082万元债务 后因股权冻结等问题 转让给控股股东的交易至今未完成工商变更 [5][6] 跨界战略布局 - 收购武汉敏声旨在切入射频滤波器领域 标的拳头产品包括压电式麦克风及超声传感器芯片 [3] - 收购顺义科技拟切入国防科技行业 标的产品涵盖装备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检测设备 应用领域包括军工及民用工业 [2][3] - 公司试图通过跨界并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但历史跨界军工领域尝试同样进展不顺 [1][6]
301322,宣布重要并购,跨界半导体
证券时报· 2025-08-05 08:12
收购交易概述 - 绿通科技拟以4.5亿元收购大摩半导体46.92%股权,并以8000万元增资取得7.6923%股权,合计交易金额5.3亿元,完成后将持有大摩半导体51%股权 [3] - 大摩半导体股东权益评估值为9.64亿元,增值率超300% [4]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 [3] 收购标的业务情况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是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检测修复设备、维保技术服务、量检测设备配件等 [3] - 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占半导体设备市场整体的13% [3] - 公司产品适用于6至12英寸晶圆产线,已向中芯国际、台积电、Global Foundries等全球龙头供货或提供服务 [3] 标的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78亿元,净利润6493.4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13.21万元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净资产2.25亿元 [4]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8000万、90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 [4] 收购战略动机 - 通过收购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寻求多元化布局 [3] - 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降(2.63亿→1.42亿,降幅15.64%→45.98%),主因美国市场竞争加剧及贸易摩擦 [6] - 公司计划利用21.01亿元IPO募集资金(其中超募16.96亿元)进行外延扩张 [6] 其他投资活动 - 公司曾合作设立绿通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领域 [7] - 2024年通过该基金完成对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27.5%股权的战略投资 [7]
日播时尚:跨界并购布局双主业 拓宽盈利增长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20:09
交易概述 - 日播时尚提交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茵地乐7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 重组工作稳步推进中 [1]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情形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茵地乐为国内锂电池粘结剂龙头企业 专注锂离子电池专用粘结剂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2024年国内锂电池PAA类粘结剂市场中茵地乐市占率达49% [1] - 茵地乐2023年净利润1.81亿元 2024年净利润2.04亿元 [1] 战略影响 - 公司将形成服装+锂电池粘结剂双主业经营格局 [2] - 重组有助于拓宽盈利来源 提高核心竞争力 实现业务拓展和利润增长 [2] - 并购符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背景 有望推动公司可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2]
年内两次重组失败 慈星股份跨界梦难圆
经济观察网· 2025-08-03 08:30
终止并购顺义科技 - 公司于8月1日公告终止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的交易 [1] - 5月19日曾公告拟通过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顺义科技股权 [2]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就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3] 顺义科技业务背景 - 顺义科技成立于2012年 是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健康管理系统 智能检测设备等五大产品领域 [3] - 2024年5月曾启动上市辅导 被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原计划通过并购切入国防科技行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前期并购武汉敏声情况 - 1月14日公司公告拟收购半导体企业武汉敏声股权 但2月5日即宣告终止 [4] - 武汉敏声主营射频滤波器产品 是华为供应商 并购旨在进入射频滤波器和MEMS行业 [4] - 终止原因同样系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18亿元(同比+9.16%)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148.82%)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08亿元(同比+2.73%) 归母净利润7610.96万元(同比-66.46%) [4] 未来发展战略 - 将继续夯实针织机械主业 开发手套机 织领机等细分机型 [5] - 聚焦智能针织设备行业 探索智能可穿戴 医疗织物等非服科技领域 [5] - 积极寻找转型升级机会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5]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1日收盘价8.17元/股 总市值64.89亿元 [1]
沐邦高科财务造假被立案:2.28亿资金缺口背后的资本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7-28 17:2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1] - 违规行为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 [1] - 公司连续两次发布《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反映出此前披露的相关报告财务信息不准确 [2]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6项公告文件存在多处错误,暴露出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 [2]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在2022年以9.8亿元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光伏赛道 [2] - 豪安能源原股东承诺2022-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1.6亿、1.8亿和2.0亿元 [2] - 2024年实际业绩未达承诺,触发了对赌协议中的9.8亿元全额补偿条款 [2] 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公司通过预付货款、工程款将募集资金转入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账户 [3] - 资金以"往来款"形式回流用于偿还借款等非募投项目,构成违规使用 [3]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累计被司法划扣募集资金超2.27亿元、账户冻结资金2686.27万元 [3] 监管处罚 - 公司及其实控人廖志远、财务总监汤晓春等责任人已被江西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4] - 若财务造假坐实,公司可能面临最高1000万元罚款 [4] - 实控人或被处以500万元至1000万元罚款,并可能涉及市场禁入甚至刑事责任 [4] 行业警示 - 跨界并购不是"灵丹妙药",财务造假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4] - 公司曾以"玩具+光伏"双主业为卖点的跨界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