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苏超”将赛事“流量” 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新华日报· 2025-07-01 08:46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事两个月内持续火爆,成为江苏激发消费潜力、彰显城市风采、挖掘经济动能的重要引擎,形成"全时赛场、全域主场、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 [1] - 苏州队对阵扬州队比赛吸引43617名观众,刷新上座纪录,赛前两轮抢票人数累计达144万人 [2] - 赛事带动文旅联动效应显著:苏州同里古镇对扬州市民免票,连云港对苏州市民免国有A级景区门票,常州天目湖景区对光头游客免门票 [2] 文旅产业联动 - 淮安推出"自驾+赛事+文旅"主题活动,球迷凭票根兑换小龙虾等美食,连云港开通异地球迷"零换乘"直通车 [3] - 社交平台热梗转化为消费热点:"恐龙妹妹"IP玩偶3天预售破万个,徐州博物馆"汉代金缕玉衣"特展参观人数同比增长380%,宿迁项王故里景区门票收入增长217% [3] - 飞猪数据显示6月以来江苏过夜游客数量显著增长,省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 [5] 消费链激活 - 南通组织"啤酒嘉年华""足球夜市",宿迁"优品市集"派送4万余份福利,拉动现场零售消费超百万元 [6] - 扬州早茶惠民券5分钟抢光9000张,美团"苏超"主题餐饮套餐热销,连云港海鲜啤酒活动带动销量激增超50% [7] - 无锡队与常州队比赛期间,球场周边餐馆上座率高达150%,特色小吃日销量突破5万份,酒店入住率达92% [7] 经济辐射效应 - 盐城队比赛吸引深圳60多人后援团,其中40人为高企高管,赛前考察当地机器人及无人车项目 [9] -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0] - 常州1—5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2.9亿元、同比增长4.7%,徐州前5个月28个工业行业产值正增长,淮安1—5月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8.42个百分点 [10] 政策协同推动 - 南京发布《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淮安推出《推动"品质江苏"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宿迁出台促进首发经济实施方案 [10] - 各地构建"赛事核心层—产业关联层—经济辐射层"三级传导机制,撬动文旅消费活力 [9] - 省级文旅部门推动资源衔接、游客出行便捷、区域协同联动,强化"文旅+体育"融合 [5]
免疫治疗已发展到2.0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7-01 07:19
会议主题与背景 - 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以"创新、精准、聚力"为主题,聚焦消化系统肿瘤的精准诊疗与转化研究 [1] - 会议旨在推进创新诊疗模式和新药研发,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 [1]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理事长贺福初院士提出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计划),目标包括绘制人体蛋白质组层次结构图谱、构建蛋白质组状态空间图谱、建立元人体数字模型、预测疾病状态与风险 [1] - 蛋白质组学驱动的肿瘤精准医学为消化道肿瘤诊断与治疗带来显著突破 [1] 上消化道肿瘤治疗研究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提出"B to B"双向转化研究模式,针对HER2、EGFR和CLDN18.2等靶点探索新治疗方案 [2] - 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取得进展,免疫治疗从1.0时代发展到2.0时代,扩大上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受益人群 [2] - 研究需关注肿瘤微环境复杂性,精准筛选靶向治疗受益人群并强化疗效监控 [2] - 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疗效提升是重要研究方向 [2] - 临床—转化—基础全链条双向研究体系可推动上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与应用 [2]
全国首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后,发生了什么
新华日报· 2025-06-30 20:4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5] - 中心设立5亿元早期项目转化启动资金池,支持概念验证和孵化,项目成熟后可转化为股权[10] - 出台20项专项政策包括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资产单列管理等,9个月内对接高校成果4300余项,转化落地121项[1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案例 - 北京大学"星智云开"团队利用基因编码膜电位探针技术,研发效率提升百倍,成功注册公司并落地南京[2][4][7] - 南京医科大学的超声波肾周脂肪无创消融技术通过分中心对接4000万元融资,已进入临床阶段[9] - 中国药科大学靶向蛋白药物团队获1700万元融资,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10] 分中心运营与服务模式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为高校团队提供国际标准仪器、专业算法及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资源对接[7][9] - 各分中心组建100人以上专业团队,50%以上为职业技术经理人,采用"一高校一团队"全链条服务模式[13] - 共享创新空间面向全国高校开放,覆盖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等领域[14] 政策与生态支持 - 教育部出台10条举措支持区域中心建设,包括建立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库及定向研究生招生计划[12] - 江苏省将成果转化成效纳入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考核,加权赋分激励科研人员[17] - 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涉及教育、科技、发改、工信、财政、金融等领域协同[17]
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布局大赛启动 奖金总额达360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30 16:06
6月26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在惠州市启动。本 届大赛设置金奖、银奖、优秀奖共60项,奖金总额达360万元;首次增设投资潜力奖、转化运用奖、网 络人气奖等专项奖项50项,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大赛以"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驱动大湾区共同发展"为主题,秉承开放创新理念,深度聚焦战略性支柱 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产业集群,挖掘具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和特色鲜 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产品或服务价值高的商标品牌项目参赛,全方位整合资源助推优质项目高 效落地转化。 活动过程中,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部门相关代表共同启动大赛,并宣布成立"2025年湾高赛知识产权转 化运用服务联合体",强化资源精准对接,探索建立大赛优质项目落地转化长效机制。现场进行赛事宣 讲,对赛事规则、奖项设置等核心信息进行详细讲解。惠州市推介支持产业创新项目落地相关政策,全 方位展示区域投资优势和发展潜力。上届大赛金奖代表发言分享经验,专家学者进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专题分享,为与会者带来前沿洞见。 新赛事将充分吸纳往届大赛的成功经验,高效整合大湾区创新资源,强化赛事平台 ...
2025年绿色材料与制造技术国际会议在剑桥大学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56
会议概况 - 2025年绿色材料与制造技术国际会议(GMMT 2025)于2025年6月23日至25日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 由剑桥大学与东北大学联合主办 [2] - 会议汇聚全球知名高校 研究机构及产业界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绿色材料与可持续制造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创新应用 [2] - 议程包括5场主旨报告 14场特邀报告 圆桌讨论及口头汇报 集中展示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2] 核心议题 - 会议聚焦应对环境与资源挑战 旨在促进绿色 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 - 主旨报告涵盖钢铁行业减排路径 氢经济前景 熔融盐技术 先进材料对净零目标的作用 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应用等突破性研究 [3] - 圆桌讨论深入研讨绿色技术转化中的政策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化挑战等关键议题 [7] - 分会场报告围绕绿色催化 能源存储 生物基材料 废料升级循环等热点议题展开 [7] 会议成果 - 通过跨学科对话 会议凝聚了国际共识 明确了材料创新 工艺升级 全球协作三大关键行动方向 [10] - 会议为加速全球绿色转型 构建可持续未来注入新动力 奠定更坚实的合作基础 [10]
持续构建熊猫IP产业转化生态,“2025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37
大赛概况 - "2025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于6月30日在成都启动 新一届赛事在赛程 奖项设置及产业转化路径上均有明显调整 包括延长作品征集期至半年 新增"最佳品牌视觉设计""最佳空间场景设计"等市场化赛道 创设赛产转化"中试平台"并深化国际合作 [1] - 大赛征稿期从2025年6月30日至2026年1月31日 长达半年 旨在鼓励创作者投入更充分时间进行作品构思与深化 [4] 奖项设置 - 新一届大赛围绕"参赛范围国际化 评审导向市场化 奖项设置成果化 产业聚集场景化"四大方向优化升级 [4] - 保留"5+3"奖项格局 设置五大主要奖项(最佳创意雕塑设计 最佳潮流产品设计 最佳品牌视觉设计 最佳空间场景设计 最佳创新包装设计)和三大特别奖项(最佳数字AIGC创意作品 最佳科幻创意作品 最佳人气作品) [4] - 新增"最佳品牌视觉设计"与"最佳空间场景设计"赛道 前者基于品牌方对熊猫IP形象的合作需求 后者服务于授权门店及展陈空间落地 [4] - 设立"最佳数字AIGC创意作品"与"最佳科幻创意作品"奖项 拓展大熊猫IP在数字艺术 虚拟交互等新领域的表达空间 [5] 评审与激励机制 - 组委会邀请50余位全球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确保评审专业性与市场前瞻性 [8] - 获奖作者可签约成为大赛官方认证设计师和艺术家 参与转化合作并享有版权收益 [8] 产业转化路径 - 创设赛产转化"中试平台" 推动作品登陆米兰设计周等国际舞台 构建从创意筛选到产品孵化再到全球营销的产业路径 [8] - 已孵化8个首推IP形象 开发逾50款创意产品 计划通过线上电商及线下10个核心地标销售点发售 [9] - 与泡泡玛特 阅文集团 华强方特等57家行业头部品牌及供应链企业形成合作 [9] - 与鸿星尔克合作 利用其全国渠道优势推动熊猫IP商业价值转化 [10] - IP融入城市文旅体验 包括"熊猫家园旅游巴士"和"飞天熊猫AI乐园"项目 [10] 国际合作 - 延续"全球共创"机制 中法品牌美学中心推出"海外助力计划" 包括与法国顶尖设计院校合作课程项目 借助"中法品牌高峰论坛"提升熊猫IP国际声量 [12] - 推动包含熊猫IP在内的中国品牌国际推荐 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12]
福建厦门翔安区多项扶持举措助力3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30 13:30
获奖企业技术突破 - 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RFID电子标签技术可批量读取300件以上商品信息,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1]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领域专利采用整流模块与超级电容协同模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风电变桨系统技术空白[1]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体管专利技术解决5G基站射频器件"卡脖子"难题,实现5G核心芯片国产化,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1] 政府扶持措施 -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出台厦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办法,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和服务专班[2] - 该局提供专利挖掘布局、高质量申请撰写、奖项申报材料准备及答辩辅导等全链条服务[2] - 结合"翔安百业贷"项目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知产"转化为"资产"[2] 未来发展规划 -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大专利转化运用引导力度,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2] - 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成果在企业中实现转移转化,助力创新主体提升市场竞争力[2]
打好“四张牌”!探寻绿美广东“林下生金”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32
核心观点 - 广东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5][6][8][9][10] - 2024年广东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241万亩,产值5271亿元,并培育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 [23][24][25][26][27] - 广东通过政策引领、深化改革、产业多元化和品牌建设"四张牌",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3][38][64][89] 政策支持 - 广东自2012年起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林下经济提供顶层设计 [29][30][31] - 2024年启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支持油茶、竹子、森林药材等全链条发展 [34][35][36] - 2024年5月发布《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三权分置"和森林经营创新 [49][50][51] 资源基础 - 广东林地总面积162亿亩,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均的两倍 [6] - 全省拥有1361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全国第一 [7] - 超过九成的林地归集体所有,通过林权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2][43][44][45] 产业发展 - 形成多元化模式:林下种植(灵芝、竹荪、油茶)、养殖(蜜蜂、走地鸡)、森林康养等 [15][16][65][66][75][76] - 科技驱动发展,如始兴县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竹荪、灵芝等产品的科技含量 [80][81][82]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如乳源县投入78万元修建油茶运输道路 [84][85][86] 品牌建设 - 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包括"粤林油茶"、"粤林山珍"等公共品牌 [97][101][102] - 通过林业博览会、经济林丰收节等活动推广优质林产品 [100][101] - 化州橘红、新会陈皮、龙川油茶等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103] 改革成效 - 集体林地流转活跃,如佛冈县流转50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魔芋种植 [55][56][57] - 鹤山市作为全国林权登记试点,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61][62][63] - 林权登记与金融服务结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 [62]
一半温柔,一半坚韧——小白站经理180天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 2025-06-30 10:02
加油站数字化转型 - 通过视频平台线上引流解决新老客户流失问题 国内视频平台日活用户高达数亿 高峰时段达5亿人 晚间8-9点覆盖近40%潜在客户[2][3] - 内容策略聚焦"加油省钱"、"车辆实用知识"热点 单条短视频浏览量突破18.6万 通过直播突击队11天实现5800笔订单 汽油销量提升23%[4][5] - 私域流量转化成效显著 3400名线上客户转化为线下会员 核销自动触发兑换券机制提升二次消费[5] 非油品业务创新 - 采购策略转向质优价廉的"平替"商品 保温杯采购成本27.5元较电商平台低29% 带动充值笔数提升38%[8][10][11] - 义乌商贸城供应链开发形成"车载场景+生活刚需"矩阵 三个月售出1.3万件新品 降低营销支出8万元[11] - 选品模式从被动赠送转为客户参与式决策 单月兑出227个保温杯[11] 汽车后服务转型 - 开发"便利养车"新业态 依托零场租和现有人力优势 提供30步精洗服务 单次定价19.9元仅为城区价格的40%[13][14] - 试验店30天完成286次精洗和76次雾化杀菌 新增500客户中160人转化为会员 带动汽油增量2.8吨[14] - 服务范围扩展至汽车知识咨询、更换雨刷片等 形成非油毛利8000元增量[14] 加油站经营策略 - 精准测算"优惠幅度+投流成本<油品毛利空间"的营销模型 实现流量有效变现[5] - 建立"未言先懂"的客户需求预判机制 通过车载场景商品与生活刚需品组合提升客户黏性[12] - 将员工转型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 养车顾问等新角色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13]
25项国家级硬核技术在广西“变现”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7
日 市 h the stage F AP the L 观众沉浸式感受科技新产品。(自治区科技厅供图) 参会者在现场体验人工智能互动产品。付玮烨 摄 口 U 口 0 le) ( te (e) ( ( (@ ed] t 19 | 治区科协 解码AI 捆抱 t d 十年 明日 理论坛 发布时报 发生 中国 服务服务服务的需要 0481 8441 (334) 1584 1938 – 1949 (844) AMS 科学院百项重大 产销) "我们持续关注中国科学院这项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科技成果,主动找研发团队对接洽谈,今天已成功签约,很快就可以在抗衰老产品等合成生物学产 业领域大展身手,开辟大市场。"6月24日康盈红莓(防城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彩科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签约后信心十足,马上 着手科技成果转化事宜。 在展示区热情推介科技成果的多名中国科学院专家告诉记者,科研工作繁忙,但大家都挤出时间来南宁参加本次活动,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广 西生根开花,更好地服务广西。 与中国科学院专家一样热情奔赴此次活动的还有广西各市组队,其中,广西9个设区市的副市长带队参会。"中国科学院13位所领导、10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