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周期调节
icon
搜索文档
前十家券商瓜分七成IPO,上半年投行格局生变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29
A股IPO市场格局变化 -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受理IPO项目共177个,38家券商参与竞争,头部券商座次发生变化[1] - 国泰海通以26单IPO受理项目位列第一,中信证券22单退居第二,中信建投14单,中金公司10单[2] - A股IPO募资总额357.9亿元,中信建投以84.31亿元募资规模居首,国泰海通44.07亿元,中信证券和华泰联合各约30亿元[2] - 前十家券商集中了超70%IPO受理项目和超80%承销金额,行业马太效应加剧[1] 境外上市市场表现 - 中资企业境外IPO完成55单募资134亿美元,前十中介机构承销78亿美元占比58%[3] - 港股市场42家企业融资137亿美元,中金公司以27.42亿美元承销规模排名第一,华泰联合17.12亿美元第二[3] - 中金公司境外市场承销11.6亿美元居首,华泰联合7.16亿美元第五,国泰海通6.04亿美元第九[3] - A股排名靠后的中金公司、华泰联合在境外市场表现突出,而国泰海通、中信建投相对落后[4] 中小券商竞争策略 - 超20家中小券商A股IPO受理项目不足3单,其中7家仅2单,14家仅1单[5] - 东兴证券以4单IPO和25.45亿元募资位列第五,民生证券、招商证券等募资超10亿元[6] - 国联民生证券通过"区域深耕+产业绑定"策略以9单IPO位列行业第五[6] - 部分中小券商聚焦北交所业务,如第一创业独家保荐2单北交所IPO,首创证券完成大额可转债项目[7]
★四月金融总量上行 平稳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金融总量数据增长 -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增速较3月末高0.3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2]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3月末高1.0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3] -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 [1] 人民币贷款与债务置换 -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10.06万亿元,与2024年同期大致持平 [1] - 2024年四季度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2万亿元,2025年前4个月发行近1.6万亿元,对应置换贷款约2.1万亿元 [1] - 地方债务置换有利于减轻化债压力,长远利好经济发展 [2] 政府债券发行与社融支撑 - 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6.34万亿元,同比多3.61万亿元 [2] - 前4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万亿元 [2] - 4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增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0.3个百分点 [3] M2增速回升因素 - 4月末M2余额325.17万亿元,增速回升受低基数效应、金融数据"挤水分"、理财资金流出流入三因素影响 [3] - 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 [3] - 存款向理财分流减少,部分资金回流存款账户 [3] 融资成本与信贷结构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同比低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同比低55个基点 [4] - 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8.5% [5] - 2020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占比从5.1%升至9.3%,消费类行业贷款占比从9.6%升至11.2% [5] 未来金融总量展望 - 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积极作用 [1][5] - 短期外贸不确定性、地方债务置换及传统信贷"小月"可能影响有效信贷需求 [5] - 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稳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1][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702
国证国际· 2025-07-02 18:02
报告核心观点 - 《大而美法案》短期对市场有振奋作用,但需关注美国赤字及债务去向;电视广播公司24FY业务回暖EBITDA转正,通过深化湾区合作等未来有望利润转好估值回归 [7][9][14] 国证视点 - 港股假期前连跌三日,恒指收报24072点跌0.87%,恒生科指跌0.72%,大市成交2422亿港元降12%,港股通成交1341亿港元占27.7%,北水净流入52.2亿港元增71.9% [2] - 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4涨8跌,医疗保健等4板块涨0.78%-0.16%,综合企业等领跌1.08%-0.71% [3] - 人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不变,将坚持支持性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融资成本下降等 [3][4] - 6月制造业PMI升至49.7,非制造业升至50.5,综合产出升至50.7,经济景气整体扩张但需求不足问题仍突出 [4][6] - 美国参议会通过《大而美法案》待众议院表决,美股反应正面,但法案将影响美国财政赤字、债务等,若利率中枢超预期或触发“财政危机” [7] 行业/公司点评 电视广播(511.HK) - 24FY收入32.58亿港元降2%,EBITDA转正至2.95亿港元,归属股东亏损缩至4.91亿港元 [9] - 香港电视广播业务收入16.38亿港元占50%增17%,广告收入14.64亿港元增14%,EBITDA转正至1.1亿港元 [9]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8.51亿港元占26%增17%,合拍剧收入4.64亿港元增69%,EBITDA增100%至1.26亿港元 [9] - OTT串流业务收入3.45亿港元占11%微跌3%,数字广告收入1.16亿港元增30%,EBITDA升8%至0.91亿港元 [10] - 国际业务收入2.97亿港元占9%下滑16%,EBITDA下滑至0.01亿港元 [10] - 电商业务收入1.27亿港元占4%下滑74%,EBITDA亏损减至0.33亿港元 [10] - 6月12日TVB与腾讯音乐等5家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涵盖影视创作、技术研发等领域 [11] - 后续香港广告业务回暖,内地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优化成本深化合作,未来有望利润转好估值回归 [14]
瑞达期货沪锌产业日报-20250630
瑞达期货· 2025-06-30 18:06
| | | 沪锌产业日报 2025-06-30 运行,下游消费逐渐转淡叠加企业前期低价采买较多,库存出货速度减慢,现货升水明显下调,国内社库 研究员: 王福辉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3381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9878 持稳运行;不过海外LME锌升水上涨,库存延续下降,带动国内价格走强。技术面,持仓小增多头偏强, 突破MA60压力,预计短线震荡偏强。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 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 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 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 | 沪锌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 2 ...
重点是企业盈利:6月经济综述
红塔证券· 2025-06-30 15:01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中国经济数据展现较强韧性,二季度GDP增速有望维持在5.2%左右,全年完成5%的增长目标难度不大,但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1%,较上月下滑2.5个百分点,从基本面量的企稳转化为企业利润回升面临多重挑战,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价格回升,政策信号明确前债券具配置价值,股票市场稳健慢牛趋势依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1][2][7] 经济数据表现与企业利润现状 - 5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8%,二季度GDP增速维持在5.2%左右可能性高,全年完成5%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1][7] - 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1%,较上月下滑2.5个百分点,从基本面量的企稳转化为企业利润回升面临挑战 [1][7] 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分析 - 价格低迷挤压企业盈利能力,1-5月PPI累计同比-2.6%,5月单月同比-3.3%,1-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下跌4.24% [2][9] - 供给端,过去几年制造业投资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新兴制造领域去产能执行难度大 [2][12] - 需求端,外需受美国库存回补、总需求不确定性和关税率提升影响扩张受限,内需消费高增长依赖以旧换新政策和“618”前置,下半年财政刺激力度边际减弱,房地产修复动能趋弱拖累经济增长 [2][15][16] 政策应对与市场影响 - 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价格回升,修正宏微观预期等背离 [2][19] - 政策信号明确前,债券具配置价值,股票市场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情绪修复,但稳健慢牛趋势依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2][19]
期指:驱动逻辑微调,或震荡偏强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30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期指驱动逻辑微调,或震荡偏强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指期现数据跟踪 - 6月29日四大期指当月合约涨跌互现,IF下跌0.79%,IH下跌1.13%,IC上涨0.23%,IM上涨0.2% [1] - 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IF总成交增加22463手,IH总成交增加18901手,IC总成交增加6389手,IM总成交增加2805手 [2] - 持仓方面,IF总持仓增加10216手,IH总持仓增加8622手,IC总持仓增加5734手,IM总持仓增加7771手 [2] 期指前20大会员持仓增减 - IF多单净变动8885,空单净变动8917;IH多单净变动6554,空单净变动6905;IC多单净变动3983,空单净变动3652;IM多单净变动5240,空单净变动6965 [5] 趋势强度 - IF、IH趋势强度为1,IC、IM趋势强度为1,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 [6] 重要驱动 - 中国央行Q2货币政策例会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我国经济向好但面临需求不足等困难 [6] - 美财长暗示“关税大限”或延至9月1日,特朗普称可随意调整,标普创历史新高 [6] - 特朗普称将挑选希望降息的人作美联储主席,贝森特淡化提前提名 [7] 市场表现 - 欧美股市标普500指数涨幅0.52%,道指涨幅1%,纳指涨幅0.52%,欧洲STOXX 600指数涨幅1.14% [7] - A股沪指跌0.7%,深成指涨0.34%,创业板指涨0.47% [7]
和讯投顾高璐明:周末重磅消息,带来向上反攻机会
和讯财经· 2025-06-30 09:14
中美贸易协定 - 中美达成最终贸易协定 最大风险事件已基本过去 短期对市场和经济形成利好[1] 半导体行业投资 - 大基金计划投资500亿美元发展国内半导体短板 包括光刻机及芯片设计EDA等领域 有望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1] - 该投资表明国内发展自主可控技术的决心 可能推动半导体行业短期及中长期利好[1] 交易所制度改革 - 深交所和上交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提升至10%[1] - 该改革将对ST板块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利好券商及金融IT行业[1]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 - 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继续支持证券基金及保险互换便利[2]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联合交易所发布财务造假处罚措施 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2] - 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及配合者 重点监测异动风险警示股[2]
2025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回顾及中期展望:稳固基础,波动改善
山西证券· 2025-06-27 21:05
经济现状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5.4%,消费和出口是主力,价格低位徘徊,经济恢复稳定性和持续性待夯实[12] - 2024年GDP增速5.0%,四个季度呈“U型”走势,全年GDP平减指数增速下跌[12] 政策导向 - 2024年9月以来政策从转向积极到更加积极,将GDP增速目标设为5%,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26] - 财政政策更积极,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规模扩大,二、三季度支出节奏加快,注重集成创新[29]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5月7日推出十项措施,预计年内降准仍有空间,降息需“择机”[38] 需求结构 - 消费一季度回暖,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同比2.8%,社零同比增长4.6%,服务消费和新消费空间大[46] - 基建一季度投资增速加快,广义基建同比增长11.5%,狭义基建同比增长5.8%,后续有望继续支撑[53] - 地产一季度销售跌幅放缓,施工和投资增速跌幅收窄,政策围绕稳定预期、释放需求等展开[57] - 制造业一季度投资增速9.1%略有下滑,设备工器具购置和高技术投资是亮点[64] 出口形势 - 一季度出口同比5.8%有韧性,原因包括多元化市场、“抢出口”效应和全球经济扩张[70] -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5月中美关税边际缓和,出口中期仍存不确定性[78] 物价走势 - 2025年一季度CPI同比降0.1%,PPI同比降2.3%,物价预计筑底企稳,政策推动物价温和回升[85]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居民预期不稳、全球贸易环境大幅变化风险[107]
央行大动作,降准降息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47
央行MLF操作与流动性管理 - 6月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到期1820亿元 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 [1] - 叠加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6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180亿元 [1] - 3月起MLF操作方式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美式招标) 取消统一中标利率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 [1] - 5月净投放3750亿元 4月净投放5000亿元 3月净投放630亿元 显示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 [1][2]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与同业存单到期高峰是MLF持续净投放主因 旨在稳定资金面波动和市场预期 [2] -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 推动存量社融和M2增速稳中有升 强化逆周期调节 [2] - 6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投放14000亿元 对冲到期12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月底前再度操作可能性较低 [2] 货币政策展望与财政协同 - 专家预计下半年降息幅度可能达30个基点 降准幅度或达0.5个百分点 国债买卖操作可能重启 [3] - 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 扩大内需稳定增长 财政部将用好增量储备政策 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 [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巩固经济基本面 政策工具箱持续完善 [4]
6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已超3000亿元 预计流动性不会大幅收紧
新华财经· 2025-06-25 13:3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6月25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当月有182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 [1] - 6月累计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对冲12000亿元到期逆回购 叠加MLF操作后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180亿元 [1] - 5月降准释放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 近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净投放 [1] 流动性投放原因 - 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 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处于高峰 需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控制资金面波动 稳定市场预期 [1]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 推动存量社融和M2增速稳中有升 满足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 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国债买入暂停导致央行对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依赖度加深 银行间流动性在三季度支持实体过程中不断消耗 [2] 资金利率变化 - 季末临近 24日R007上行25 9BP至1 82% DR007上行16 1BP至1 67% [2] - 25日盘初DR007继续上涨超30BP至1 86% [2] 未来政策展望 - 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宽松基调 流动性不会大幅收紧 但政府债缴款和税期等时点资金利率可能大幅波动 [2] - 短期央行或主要通过逆回购操作削峰平谷 长期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结合降准投放长期流动性 [2] - 预计下半年综合运用MLF 买断式逆回购及国库现金定存等工具 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状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