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中信金融资产发盈喜,预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5%至16.3%
智通财经· 2025-08-18 21: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预计达人民币60亿元至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至16.3% [1] - 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3.9%至28.2% [1] - 当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非上市资产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人民币218亿元 [1] 业务战略与运营 - 公司落实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1] - 持续强化主业能力建设,纾困盘活业务与股权业务收入增长明显 [1] - 融资能力加强且融资成本同比下降,资产回报率稳步提升 [1] -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1] 中长期发展目标 - 2025年是实现"三年质效显著提升"目标的关键年 [2] - 下半年将推进"一三五"战略,完成"两年三步走"最终阶段 [2] - 战略目标包括打造不良资产行业标杆,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能力 [2]
央行释放货币政策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3]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结构性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 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M2同比增长8.3%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5]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5] 信贷结构优化方向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4]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贷款占比从2016年基建地产主导的60-70%提升至同等水平[5] - 近十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 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5] - 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6] 未来政策重点领域 - 普惠金融领域将持续提升服务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高质量发展[8] - 科技创新领域通过"科技板"债券市场创新丰富融资渠道 配套政策推动科技贷款量增价降面扩[8] - 服务消费领域聚焦供给端改善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 金融将支持高品质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能[9] - 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防范资金空转和汇率超调风险[9]
【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新华财经· 2025-08-15 22:02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1] - 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 信贷与融资数据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3]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 [3]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3] 结构性支持措施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2] 汇率与金融市场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3]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2] 政策导向与目标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5] -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5]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5]
重磅信号!央行最新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20:1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 [4] 货币政策措施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3]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60个基点 [4] 信贷结构调整与支持重点领域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3] 汇率与金融稳定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3][4]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3] 未来政策方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6]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6]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6]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
央行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更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新京报· 2025-08-15 20:16
货币政策基调与方向 - 央行明确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物价目标[1] - 货币政策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稳定在合理水平[1] - 政策注重逆周期调节,上半年推出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十项举措[2] 政策工具与实施效果 - 上半年累计实施12次降准、9次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15个、130个基点[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M2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3] - 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45个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4] -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资金供给结构[6][7] - 金融总量已突破43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330万亿元(M2余额),政策转向盘活低效资源、提升资金效率[6] 经济环境与政策展望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国内经济基础稳固,长期向好趋势未变[5] - 下一阶段政策将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强化利率汇率均衡,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与风险防范[5] - 政策传导效果将持续显现,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6]
央行: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8-15 18:26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经济回升创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2]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 信贷与融资数据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6万亿元 [4]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 [4]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3] 汇率政策与表现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功能 [3]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4] -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7] 政策导向与工具运用 - 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7]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6] 风险防控机制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 评估 预警体系 [4]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7]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7]
央行: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8:09
人民财讯8月15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保持融资和货币总 量合理增长。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 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 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金融时报· 2025-08-15 09:09
央行逆回购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此前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当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中期流动性 [1] 流动性管理措施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 [1] - 另有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到期 [1] 政策信号解读 - 央行在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操作规模较6-7月2000亿元投放量明显加码 [2] - 释放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信号以推动宽信用进程 [2] 市场背景分析 - 8月5日起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回笼 [2] - 税期临近和超长债发行压力抬升 [2] - 存单到期压力上行促使央行选择净投放模式 [2]
央行再出手!今日将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8-15 07:39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将于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累计有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加上8月8日已开展的7000亿元3个月期限操作 本月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1] - 央行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 6月以来打破月末公告惯例 改为月初、月中提前预告操作 [1] 货币政策背景 - 当前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央行操作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8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券保持较快发行速度 [1] - 8-9月政府债券缴款依然偏多 央行大概率维持协同思路 营造适宜货币环境 [1] MLF操作预期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市场预期将加量续作 [2] - 自3月MLF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方式以来 已连续5个月加量续作 [2] - 央行维稳流动性态度不变 货币"总闸门"相对偏松 8月流动性将保持整体平稳 [2] 政策导向 - 央行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预计央行将通过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2]
5000亿元,央行再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8-15 06:32
央行将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8月14日提前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15日以固定数 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6个月(182天)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8月有累 计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而8月8日央行已开展过7000亿元3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月买 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自6月央行打破月末公告惯例以来,央行持续在月初、月中提前预告并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出 央行坚决呵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提前预告的方式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8月15日操作后,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 时报记者指出,当前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将流动性充裕,有 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后,8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券继续保持较快发 行速度。"在8月至9月政府债券缴款依然偏多的情况下,央行大概率维持协同思路,营造适宜的货币环 境。"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目前来看,8月还有3000亿元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