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R
icon
搜索文档
市北高新:打造视听静界产业标杆 赋能科技企业领跑未来
财富在线· 2025-06-06 15:16
上海市静安区超高清视听产业布局 - 静安区政府联合多部门印发《协同打造"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28年)》,率先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明确超高清视听产业为市区协同推进的新赛道产业 [1] - 市北高新园区作为首批"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培育出像航科技与域动锐翼两家超高清视听标杆企业 [1] - 园区计划引入更多AR/VR企业,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在混合现实与元宇宙框架下的深度协同 [3] 无介质全息技术领军企业像航科技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专利的无介质全息技术体系,通过新型纳米光学材料实现100%无像差裸眼三维立体实像 [2] - 技术已应用于智能座舱、智慧医疗等场景,累计拥有全球知识产权超500项,工艺与材料全球领先 [2] - 无介质全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将催生创新场景方案,推动行业变革 [2] VR/AR技术代表企业域动锐翼 - VR硬件发展注重性能与舒适度双重提升,沉浸式体验和生产力应用(如3D建模)成为高端设备核心竞争力 [3] - 游戏仍是VR内容核心驱动力,同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实用性显著增强,用户可通过虚拟空间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3] - AR/VR技术将在5G和AI赋能下实现深度协同,成为重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3] 市北高新园区产业生态建设 - 园区已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并加速培育超高清视听新赛道 [4] - 通过龙头企业资源开放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建立数智化产业生态 [4] - 静安区提供千万级专项资金池、技术研发奖励等政策,助推企业实现从产业聚集到生态培育的跨越式发展 [5]
Meta调整开发计划,与苹果AI眼镜新品战略“撞车”
环球网· 2025-06-04 11:15
Meta战略调整 - 公司取消VR产品升级项目"Pismo Low"和"Pismo High",下一代传统设计Quest头显推迟至2027年上市,同时终止Quest Pro 2升级计划 [3] - 加速推进代号"Puffin"的超轻薄开放式头显研发,目标2026年底前推出,设备重量不足110克,采用眼动追踪+手指捏合输入方案,电池和计算模块外置为圆盘型设计 [3] - 新产品定位"虚拟屏幕"场景,运行Horizon OS系统,兼顾娱乐和生产力需求,不配备控制器 [3] - Reality Labs部门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主因Meta Quest销量下降,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增长部分抵消负面影响 [3]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将开发AR眼镜列为首要战略,目标打造可全天佩戴的轻量级产品,但需突破技术、应用生态和价格门槛 [4] - 苹果计划明年推出工艺更精良的智能眼镜,对标Meta的Ray-Ban产品 [4] - 谷歌联合Xreal、Warby Parker等厂商推出基于安卓XR平台的AI智能眼镜,正式加入市场竞争 [4]
千年文明与未来科技共舞:中国联通打造沉浸式儿童节体验
齐鲁晚报· 2025-06-01 10:39
中国联通数智化儿童节活动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融合AI、VR、5G-A等技术的儿童节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1][4][6][8][10][12][13][15][16][18][20] 数字文旅创新 - 东营联通打造全域智能数字底座,支持"一眼千年"文物科技美学展,通过AI+VR技术实现时空穿越体验,包括千年文物语音互动和沉浸式虚拟空间 [4] - 山东联通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部署5G-A三载波聚合技术,提升园区网络承载能力,支持万人同时在线无卡顿 [6] AI数字人应用 - 江西联通基于"元景"平台和DeepSeek大模型,开发全国首个玉羽人形象AI数字人"环环",具备儿童专属知识库和语义解析能力,可实时解答文物相关问题 [8][10][12] - 专题展整合56件文物与21个解码动画,通过五大主题展区实现文物数字化互动 [12] 科技教育实践 - 浙江嘉兴联通推出AI无人机"乐课堂",包含理论讲解、飞行表演和学生实操环节,覆盖200余名小学生 [13][15] - 龙岩联通联合科协开展科普活动,包含5G+无人机演示、VR智慧工厂体验和机器人表演,吸引大量儿童参与 [16][18] 智能硬件推广 - 聊城联通营业厅展示智能设备"智家通通"吸引儿童互动 [20] - 枣庄联通"随身卫士"儿童手表首周销量突破1000台,具备电子围栏、视频通话和精准定位功能 [20] 技术能力展示 - 公司展示5G-A网络扩容能力,实现千亿级连接支持 [6] - 运用大模型技术构建儿童专属AI知识库,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12]
研判2025!中国室内儿童游乐园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3-6岁消费者占比最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8 09:45
行业概述 - 室内儿童游乐园是为儿童提供娱乐、教育、社交等服务的封闭式商业场所,通常位于商场、社区、景区等客流密集区域,具有安全、舒适、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 [2] - 按主题可分为卡通动漫主题、科普教育主题、童话主题等类型,按规模可分为大型和小型室内儿童游乐园 [2] - 2024年我国室内儿童游乐园行业市场规模达356.5亿元,同比增长23.31% [1][11] 市场政策 -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室内儿童游乐园行业发展,包括《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等 [4] - 政策内容涵盖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更新游乐设备、优化亲子游乐服务等方面 [6] 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滑梯、攀爬架、旋转设备、模拟体验设备、VR/AR设备等游乐设备供应商,以及游乐园设计机构 [7] - 下游为消费者,主要面向0-12岁儿童及其家长 [7] - 3-6岁学龄前儿童占比最大达40%,6-12岁儿童占30%,1-3岁婴幼儿占25% [9] 消费者需求 - 安全性是消费者最核心考量因素,占比达85%,其次为地理位置占75% [9] - 家长需求逐渐多元化,从单一游乐体验向综合娱乐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教育功能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代表企业包括万达宝贝王、永旺幻想、华侨城文化集团、奥飞娱乐等 [13] - 万达宝贝王年接待入园客流1.8亿人次,会员超2180万人 [15] - 上海卡童尼儿童乐园注重打造亲子同乐场景,强调家庭互动体验 [17] 发展趋势 - VR、AR、AI等技术将更广泛应用,如打造结合AI互动剧情的主题乐园 [19] - 更多教育元素将融入游乐项目,如结合STEAM课程、艺术启蒙、科学探索等 [19]
这家13年前就做出千万流水游戏的广州公司,现在在做什么?
36氪· 2025-05-22 08:15
公司发展历程 - 谷得游戏成立于2011年3月,最初团队仅13人,后因《世界OL》成功扩大至20人 [5] - 2012年《世界OL》成为国内首个月流水超千万的手游,安卓玩家占比从首月5%跃升至次月50%以上 [5] - 2013年公司扩张至100多人,但快速复制产品《江湖》仅获500万收入,促使转向精品化路线 [6] - 2015年公司搬迁至自有办公楼,员工达240人,设立7个工作室,形成"小而精"策略 [15] - 2017年后重心转向VR业务,2021年VR线下门店达104家,2023年扩张至150家但年底收缩明显 [44][48][50]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早期成功产品《世界OL》累计流水超5亿,2013年人均产值达1200万 [5][6] - 后续产品多采用"先单机后联机"模式测试市场,如《世界2》单机版用户超100万后再推网游版 [16] - 2015-2016年推出5款单机游戏均未成功转型联机版,包括《安魂曲》《萌宠大冒险》等 [21][23] - 近年手游《空匣人型》《神角技巧》分别运营10个月和不足3年即停运 [54] - 新作《无声冲突》上线两周TapTap评分5.6,iOS畅销榜未进TOP200 [74] 业务转型与现状 - 2016年涉足VR领域,2017年开设首家VR体验馆,自研70多款VR游戏 [42][44][48] - VR业务高峰期单店两年半盈利320万,但2023年后门店数量从150家锐减 [50] - 手游业务持续萎缩,《代号:复生者》等项目中止研发,仅《银河掠夺者》重启运营 [52][56] - 当前仍保留休闲游戏事业部,招聘三消类岗位但未出爆款 [59] 产品设计特点 - 《无声冲突》融合弹幕射击与卡牌养成,单局时长30秒-2分钟,但养成体系过重导致负反馈 [60][62][68] - 美术采用美式写实+二次元风格,场景细节丰富但存在素材复用问题 [65] - 商业策略保守,安卓免费+iOS付费1元冲榜,福利不足引发玩家不满 [72][74]
康冠科技:创新类显示产品延续高增长,1Q25毛利率同环比改善-20250519
国信证券· 2025-05-19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1Q25营收31.42亿元(YoY +10.8%,QoQ -25.1%),归母净利润2.15亿元(YoY +15.8%,QoQ -22.0%),毛利率13.36%(YoY +0.75pct,QoQ +1.76pct),各类产品延续增长趋势 [1] - 1Q25智能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31.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出货量增长主要由拉美等新兴市场区域客户拉动 [1] - 1Q25创新类显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63.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4%,旗下品牌KTC出货量60万台,同比增长50%,自牌订单占比超5成 [2]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24.1%/24.5%/12.7%至10.35/12.89/14.52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4.9/12.0/10.6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34.47亿、155.87亿、183.21亿、207.37亿、225.52亿元,增速分别为16.0%、15.9%、17.5%、13.2%、8.8% [4]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12.83亿、8.33亿、10.35亿、12.89亿、14.52亿元,增速分别为 - 15.4%、 - 35.0%、24.1%、24.5%、12.7% [4]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87元、1.19元、1.48元、1.84元、2.07元 [4] - 2023 - 2027E EBIT Margin分别为8.2%、3.6%、5.7%、6.2%、6.7% [4] - 2023 - 2027E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8.5%、10.8%、12.4%、14.1%、14.6% [4] - 2023 - 2027E市盈率(PE)分别为11.8、18.5、14.9、12.0、10.6 [4] - 2023 - 2027E EV/EBITDA分别为18.8、36.9、21.0、18.0、15.6 [4] - 2023 - 2027E市净率(PB)分别为2.18、2.00、1.85、1.69、1.55 [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545、3851、2792、2849、3256 [25] - 2023 - 2027E应收款项分别为3859、3705、4349、5268、5481 [25] - 2023 - 2027E存货净额分别为2340、3252、3601、4006、4424 [25]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1799、14110、14334、16425、17375 [25] - 2023 - 2027E固定资产分别为902、1036、1215、1369、1511 [25]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14091、16402、16803、19046、20137 [25]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7143、8710、8452、9938、10200 [25]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分别为6936、7684、8347、9109、9944 [25] 利润表(百万元)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3447、15587、18321、20737、22552 [25]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11049、13596、15686、17660、19105 [25] - 2023 - 2027E销售费用分别为311、394、431、482、525 [25] - 2023 - 2027E管理费用分别为327、338、395、447、486 [25] - 2023 - 2027E研发费用分别为617、647、700、792、862 [25]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254、845、1047、1303、1472 [25]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1271、849、1054、1312、1479 [25]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83、833、1035、1289、1452 [25]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59、240、960、 - 229、1217 [25]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283、307、 - 270、 - 272、 - 285 [25] - 2023 - 2027E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997、543、 - 1749、558、 - 526 [25] - 2023 - 2027E现金净变动分别为 - 1017、1120、 - 1059、57、407 [25]
2025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增长将超四成 高于VR设备增长率
全球XR显示器出货量预测 - 2025年全球XR(AR/VR)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 [1] - AR设备增速达42% 远高于VR设备2.5%的增长率 [1] - 增长动力来自新型AR智能眼镜 支持AI功能应用而非仅媒体消费 [1] 2024年XR设备市场表现 - 2024年XR显示面板出货量大幅下滑 因库存清理和商业计划调整 [1] - Meta Quest3S采用单块LCD面板设计 进一步导致面板出货下降 [1] - 2025年预期增长仅为部分复苏 出货量仍低于2023年水平 [1] 显示技术市场份额 - LCD主导VR显示技术 2025年占比87% 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设备 [1] - AR领域硅基OLED份额预计降至75% 为MicroLED和LCoS技术让出空间 [1] - Meta和Google展示MicroLED智能眼镜 但未公布商业化计划 [1] 2026年市场展望 - 2026年AR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增长38% VR增长2.1% [2] -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若贸易战持续预测值可能下调 [2]
恒信东方(30008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17:28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011.59万元,较2023年下降21.45%,公司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3]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927,057.48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7,854,919.32元;2024年营业收入375,083,493.33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46,333,011.03元 [3] - 公司将采取深入研究市场、优化运营流程、完善内控体系等措施改善经营业绩 [3] 市场与业务 - 公司将发挥“艺术创意 + 视觉技术”优势,推进“数据资产平台”和“智能引擎”业务中台建设,成为数字文化创意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数字创意行业前景广阔,呈现个性化、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趋势,公司通过双轮驱动战略拓展应用场景,布局新兴业务 [5] - 行业整体业绩存在分化,不同公司业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差异较大 [5] 公司治理 - 独立董事在公司经营战略、重大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保障决策科学有效 [5] 行业前景 - 行业发展前景可参见公司《2024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6]
康冠科技(001308):扣非业绩止跌转增,创新显示放量突破
招商证券· 2025-05-12 21: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5Q1 结束业绩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趋势,扣非业绩同比增长 32%,智能电视业务能力凸显、全球份额上升,自有品牌业务超预期,2025 年 AI 眼镜等智能新品及海外业务有望带动创新显示产品业务规模高增 [1][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 亿元、12.4 亿元、1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7%、17%、19%,对应 PE 分别为 15 倍、12 倍及 10 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 700 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240 百万股,总市值 15.4 十亿元,流通市值 5.3 十亿元,每股净资产 11.3,ROE(TTM)10.9,资产负债率 47.0%,主要股东为凌斌,持股比例 27.06% [2] 股价表现 - 1m、6m、12m 绝对表现分别为 15%、1%、 - 13%,相对表现分别为 10%、7%、 - 18% [4] 业务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1.42 亿元,同比增长 11%,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同比增长 16%,扣非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增长 32%;25Q1 智能交互、创新类、电视收入分别增长 10%、50%和 6%,销量分别增长 16.5%、64%和 31% [6] - 2025 年 Q1 全球前十大电视 ODM 工厂出货量增长 3.5%,康冠销量增幅 31%,得益于全球超级工厂 MTO 海外合作计划及海外建立子公司和合作工厂应对关税风险 [6] - 旗下三大自有品牌 KTC、皓丽、FPD 拓展海外市场,显示器等上架亚马逊、Temu 等平台;国内 KTC 显示器线上份额排名行业前四、电竞显示器排名第三,移动智慧屏生产制造型供应商出货量全球第一,汽车电子布局车载模组产线,FPD 推出 VR 眼镜 - 灵镜系列,KTC 预计推出 AI 交互眼镜 [6] - 洛图预测 25 年交互平板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5%至 266 万台,其中教育场景 166 万台,商用场景 99 万台,未来教育交互显示屏与 AI 融合创新方向明确 [6] 财务情况 - 2025Q1 毛利率同比提升 0.75pct,环比改善 1.76pcts,推测与智能交互及创新显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有关;期间费用率同比优化 1.0pcts,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0.1pct,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3pct/0.4pct/0.4pct,净利率同比提升 0.3pct 至 6.8% [6] - 2023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34.47 亿元、155.87 亿元、174.57 亿元、191.30 亿元、207.85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6%、16%、12%、10%、9%;营业利润分别为 12.54 亿元、8.45 亿元、10.88 亿元、13.49 亿元、16.06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4%、 - 33%、29%、24%、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83 亿元、8.33 亿元、10.59 亿元、12.42 亿元、14.7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15%、 - 35%、27%、17%、19% [7] - 2023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17.8%、12.8%、14.0%、14.7%、15.4%;净利率分别为 9.5%、5.3%、6.1%、6.5%、7.1%;ROE 分别为 20.0%、11.4%、13.1%、13.8%、14.8%;ROIC 分别为 13.0%、5.7%、7.7%、9.1%、10.2% [13] -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0.7%、53.1%、44.0%、41.4%、39.2%;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28.3%、35.0%、22.7%、19.6%、17.6%;流动比率分别为 1.7、1.6、2.0、2.1、2.2;速动比率分别为 1.3、1.3、1.4、1.5、1.6 [13] - 2023 - 2027E 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1.1、1.0、1.1、1.2、1.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4.9、4.9、4.4、4.4、4.3;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4.6、4.3、4.8、4.8、4.7;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5.0、5.4、5.9、5.9、5.9 [13] - 2023 - 2027E EPS 分别为 1.83 元、1.19 元、1.51 元、1.77 元、2.10 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 0.37 元、0.34 元、0.12 元、0.40 元、0.72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9.90 元、10.97 元、12.15 元、13.47 元、15.05 元;每股股利分别为 0.59 元、0.33 元、0.45 元、0.53 元、0.63 元 [13] - 2023 - 2027E PE 分别为 12.0、18.4、14.5、12.4、10.4;PB 分别为 2.2、2.0、1.8、1.6、1.5;EV/EBITDA 分别为 16.6、26.3、18.7、15.7、13.3 [7][13]
富春股份(300299)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7:28
公司业务概况 - 以“数字文化 + 通信信息”为主营业务 [2] - 数字文化领域从事移动游戏研发、发行运营、IP 运营,推进技术融合,深耕海外市场 [2] - 通信信息领域是“数字福建”主要咨询企业,转型为多层次数字赋能综合提供商 [2][3] 核心游戏产品情况 - 《仙境传说 RO:新世代的诞生》在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流水好,2024 年 9 月、11 月上线中国大陆、日本,新增区域运营稳定,2024 年总流水超 7.5 亿元,入围 2024 年游戏“金狮奖—优秀出海游戏奖”,正筹备欧美发行 [4] 游戏业务竞争优势 - 深化“精品游戏 + 知名 IP”战略,拥有《仙境传说 RO》等众多优秀 IP [5] - 有丰富游戏 IP 运营、研发经验,推出多款游戏产品 [5] AIGC 技术对游戏业务的作用 - 推进 AIGC 工具与游戏研发融合,实现降本增效 [6] - 探索 AI 与游戏玩法创新结合,推进智能交互玩法研发,2024 年将 AI 宠物融入《仙境传说 RO:新启航》 [6] 自行发行运营的游戏产品 - 子公司上海骏梦运营团队 2024 年承接运营《秦时明月》《仙境传说 RO:复兴》等,推动核心运营数据上升 [7][8] 改善业绩措施 游戏业务 - 2025 年夯实存量市场,提升研发与发行能力,探索 IP 联动新模式 [9] - 自主负责《仙境传说 RO:新世代的诞生》欧美市场发行运营 [9] - 推进小游戏合作产品测试调优,完成《秦时明月》小游戏立项筹备 [9] 通信业务 - 巩固传统通信业务优势,深化与头部机构合作,深挖核心市场潜能 [9] - 聚焦数据中心技术服务,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9] - 开拓文旅、气象等创新业务领域,积累经验推动业务转型 [9]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8,342.03 万元,同比增长 63.66% [11] -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9.63 万元,同比增长 171.97%,因游戏产品 2024 年下半年上线新地区,收入增长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