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又双叒多了新品种——科创综指ETF!为什么要选它?
天天基金网· 2025-03-12 19:05
对科创板的整体覆盖度,更全面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上市公司达到581家,总市值达到6.3万亿元 (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 2024/12/31) 。广受资金青睐的科创50指数成份股数量仅50只,市值覆盖度仅有48%,对于板块整体的代 表性就有所下降了。更别说偏小市值为主的科创100指数,市值覆盖度只有25%、和偏微盘为主的科创 200指数,市值覆盖度只有17%,都是不够全面的。即使把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三条规模指数全 部加起来,合计也仅覆盖了约350家样本公司。这样一来,可不就缺了一只能够全面体现科创板整体表 现的指数吗? | 科创板系列指数对比 | | | | | | --- | --- | --- | --- | --- | | 指数比较 | 科创综指 | 科创50 | 科创100 | 科创200 | | 成份股数量(只) | 565 | 50 | 100 | 200 | | 市值覆盖度 | 97% | 48% | 25% | 17% | 今年1月20日,科创综指正式发布。在这之前,已经有了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创业50等相 关指数,怎么又出了个科创综指?这么多 ...
创新无界,登峰有为——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招募开启
投中网· 2025-03-12 12:49
特训营核心定位 - 专注硬科技早期项目 旨在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 助力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跨越 打造全球视野科创领军团队 [3][39][40] - 提供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大咖技术分享 导师实战指引 专家深度洞察 突破商业瓶颈 [2][4] 导师资源与课程体系 - 顶尖导师阵容覆盖半导体 生物医药 AI等领域 包括商汤科技 芯原股份 中微半导体等上市公司创始人及学术领袖 [6][9][12][14][18][20][22][23][26][28][33][34][36] - 课程聚焦三大方向:技术转化路径 商业闭环构建 资本运作能力 涵盖战略规划 团队管理 品牌营销等实战模块 [42][43] 学员价值与资源支持 - 资本对接:浦东科创和海望资本可投资学员企业 加入"六个一"培育计划 投中信息提供数据与资源支持 [37] - 产业资源:开放龙头企业合作 包括技术研发 产业链对接 战略投资等 [37] 目标学员画像 - 行业领域: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形机器人 未来产业等硬科技赛道 需拥有关键核心技术 [47] - 企业阶段:成立不超过5年 天使轮或A轮 估值原则上低于10亿人民币 [47] - 创始人背景:CEO或核心创始人 名校/连续创业/国际巨头高管经历者优先 [47] 主办方背景 - 浦东科创集团管理资产规模500亿元 投资培育近150家上市企业(56家科创板) 科技金融服务超4000家科创企业 [40] - 投中信息为私募股权行业头部平台 通过创投峰会 资本对接等推动技术商业化 [41]
“硬科技”的增量资金有哪些?
一瑜中的· 2025-03-11 19:27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4)一级市场,发改委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或可带动1万亿投资; 5)资本市场,对于股权融资,科技企业上市或"更具包容性",且2025年来A股融资有所回暖;对于债,将 设立"科创板",2024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净融资已超5700亿。 报告摘要 (一)企业:自发加大资本开支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韩港(微信 HGK1366) 核心观点 本文关注"硬科技"的资金来源,包括 : 1)企业自有资金,预计阿里+腾讯+字节+三大运营商,2025年AI投资或超4900亿、增量约1800亿; 2)财政,参照第一本账中的科技支出,预计2025支出1.24万亿,增量为959亿元、增速为可比分项中最 高; 3)间接融资,主要是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提额+降息+扩面,从数据上看,2024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 贷款余额达3.27万亿元,全年增长6900亿,2025年或高于这一数值; 代表性企业如阿里, 据新华社报道"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 施",即 2025-2027 ...
创业邦2025新青年创投榜调研启动
创业邦· 2025-03-07 18:19
青年创业者与投资人影响力 - 青年创业者正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疆域重构文化产业黄金律,如《黑神话:悟空》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将中国故事打造为世界级文化地标 [1] - 科技创业先锋如宇树科技和DeepSeek正在构筑技术主权壁垒,重写全球科技叙事坐标系 [1] - 中国新青年势能崛起成为全球创新经济重要推力,涵盖半导体、合成生物等领域 [1] - 投资人构建技术商业进程战略支持体系,将创业者梦想照进现实 [1] - 创业邦持续关注新青年群体,2025年是"30岁以下创业先锋"评选第15年和"40岁以下投资人"评选第13年 [1] 创业与投资评选活动升级 - 2023年创业邦将"30 Under 30"升级为"30 Under 30+",年龄上限由30岁延至35岁 [2] - "35岁以下创业先锋"旨在发掘创新思维的新生代商业领军者,往届获奖人包括饿了么张旭豪、泡泡玛特王宁等 [2] - "40岁以下投资人"旨在寻找创投前沿的资本伯乐,往届获奖人包括源码资本曹毅、真格基金方爱之等 [2] - 2025年度评选活动已正式启动,往届数据显示创业者估值超650亿元,投资人平均回报近22倍 [2]
IPO批文发放节奏提速,今年以来平均15天注册生效
互联网金融· 2025-03-07 17:37
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以来,拟IPO企业获得注册批文的时间提速。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至3月6日,共有15家拟IPO企业获得注册批文,剔 除2家"钉子户",13家企业从提交注册到获得注册批文的平均时间为15天,而去年同期注 册生效的企业,即使剔除期间排队百天以上的企业,平均耗时也达到43天。 平均15天注册生效 今年以来获得批文的15家拟IPO企业中,有4家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注册生效的间隔时间不 超过10天。 这4家企业分别为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前3家均耗时9 天,第4家则刚好耗时10天。上述企业均是在2025年1月份或者2月份提交注册的。 还有8家企业从提交注册到获得IPO批文的间隔时间,在11天~21天之间。 其中,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蛇年首家过会企业,在排队两年后于2025年2月13日 过会,4天后的2月17日提交注册,11天后的2月28日注册生效。 另外,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也是提交注册后,11天就拿到I ...
AI概念“吸金”,多只硬科技主题基金发“限购令”
证券时报· 2025-03-06 19:30
多只硬科技主题绩优基金发布"限购令" - 随着AI投资热潮持续升温,多只重仓AI产业链的绩优基金业绩亮眼,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硬科技主题绩优基金纷纷发布限购公告 [2] - 基金限购背后是国产AI大模型突破带动科技股价值重估,年初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大模型引爆市场热情,带动相关基金净值上涨 [2] - 基金经理调整持仓重仓布局AI硬件、算力、智能驾驶等热门赛道,以捕捉行业成长红利,AI技术不断落地推动智能终端、医疗科技等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2]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于3月3日起在全渠道实施限购,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万元 [4] - 截至3月4日,该基金近一年收益达75.66%,超额收益47.97%,银河证券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业绩排名同类前1% [4] - 基金成立于2022年,规模2.14亿元,持仓包括恒玄科技、中芯国际等,紧扣"AI硬件创新"主线,股票仓位89%,制造业占比49% [4] 嘉实科技创新基金 - 嘉实科技创新于3月5日发布公告,自3月7日起暂停大额申购,限购金额100万元 [5] - 基金成立于2019年,规模15.38亿元,截至3月4日近一年收益率59.90% [5] - 持仓包括理想汽车、小米集团等,股票仓位超92%,制造业占比41%,信息技术占比23% [5] 平安新鑫先锋基金 - 平安新鑫先锋自2月26日起限购,限制大额申购金额1000万元 [5] - 基金成立于2015年,规模5.92亿元,截至3月4日近一年收益率23.69%,远高于业绩基准8.64% [5] - 持仓包括沪光股份、伯特利等,股票仓位87%,制造业占比95% [5] 国产AI大模型引爆资本市场 - 2025年开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引爆全球资本市场,科技板块成为热点 [7] - 截至2月27日,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累计上涨38.9%,万得人工智能指数累计上涨27.4% [7] - 基金经理邵洁表示中欧智能制造重仓的AI景气共振存储和芯片设计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亮眼 [7] - 基金经理王贵重观察到中国科技制造业越来越强,国产算力、半导体先进制程、汽车高阶智驾有显著突破 [7] - 基金经理张晓泉聚焦加仓成长方向,包括低空经济、医疗设备、机器人等板块 [7] 2025年投资策略与AI产业链展望 - 邵洁表示将挖掘确定性AI硬件行业,关注业绩趋势反转的生命科学行业,寻找AI应用最先落地的商业模式 [8] - DeepSeek等AI大模型快速普及推动AI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发展,从智能驾驶到医疗研发等市场空间和渗透率快速提升 [8] - AI硬件相关标的大幅上涨后估值不便宜,但后续产品销量增长和利润提升趋势尚未充分验证 [8] - AI和AR眼镜若获消费者认可可能迅速达到千万级水平,市场规模达千万级以上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将增长 [8] - 2023年AI市场规模超2000亿美金,未来潜力巨大,AI智能终端领域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或达39% [9] - AR或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一亿台有望形成数千亿规模市场,若2030年行业成本降低近一半将更具爆发潜力 [9]
科创综指:把握硬科技浪潮,共享创新成长红利
天天基金网· 2025-03-05 18:54
为什么选择科创综指?——解码四大核心价值 国之重器,战略高地 01 科创板汇聚半导体、高端装备、创新药等关键领域龙头,超80%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 大战略产业。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企业构建起自主可控的科技长城,在国 家"卡脖子"技术攻坚中扮演关键角色。 当人工智能改写生产逻辑、生物医药突破生命边界、量子计算重塑信息时代,科技创 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经济版图。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科创板 作为"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已成为承载国家战略的核心战场。 投资科创综指的三重赋能 趋势赋能——乘政策东风 《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研发投入强度年均提升7%写入纲要,科创板作为创新资本枢纽,持 续受益于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绿色上市通道等政策红利。 组合赋能——优化资产配置 相较于个股投资,科创综指基金一键布局2 0 0+科技领军企业,有效分散风险。 研发引擎,成长沃土 02 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远超主板,高强度的创新投入正在转化为增长动能,无论是营收复 合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科创板都表现出非常强势的成长爆发力。 资本热土,资金虹吸 03 机构资金持续加码科创板,根据2024年4季度最新基金持仓显示, ...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05 11:42
每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中国未来一年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投再一次被"力挺"——" 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 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这 确立了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重要的历史定位,有利于推动股 权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这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说,释 放了重要的支持信号与利好。 先来看"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这在政策层面,对创投基金给 予了大力支持,健全差异化监管一直是一级市场的呼声。 我们关注到,2 0 2 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2 0 2 4年6月1 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 称为" 创投国十七条 ",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 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2 0 2 4 ...
科创板“全”明星,成长排头兵!东财的科创综指ETF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3-03 18:08
科创综指ETF东财(589060)概述 - 科创综指ETF东财(589060)正式开售,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成长赛道提供新选择 [1] - 科创综指全面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是科创板的"全景星图" [1] 科创综指市值覆盖 - 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大、中、小盘个股,是展现全貌的"广角镜头" [2] - 科创板现有581家上市公司,科创50、100、200等指数仅覆盖350家,科创综指填补了200余家未纳入公司的空白 [2] 科创综指行业覆盖 - 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所有中信一级行业,行业分布均衡,前5大行业为半导体(38%)、电力设备(15%)、机械(14%)、医药(13%)、计算机(12%) [3] - 对比科创50指数62%权重集中在半导体行业,科创综指行业集中度更低,分散单一行业风险效果更优 [3][4] 科创综指ETF投资优势 - 管理费+托管费仅0.20%/年,成本大幅降低 [5] - 通过ETF投资一篮子股票,分散单一个股风险 [6] - 交易灵活,支持二级市场买卖和一级市场申赎 [7] - 持仓透明,每日公开成份和权重,投资门槛低至几十元~几百元(科创板个股需50万资产+24个月交易经验) [8] 科创综指ETF目标投资者 - 长期看好科技创新发展的投资者 [9] - 关注科创板整体增长机会的投资者(以往仅能选择行业权重集中的科创50/100/200指数) [10] - 追求资产配置多样化的投资者,可与债券、高股息资产形成风险收益互补 [10] 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特性 - 科创综指ETF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与沪深300、中证A500等主流指数类型一致 [11] - 价格指数能更准确反映股票价格涨跌,对科创板这类高成长市场尤为重要 [11]
“中国首富”十年浮沉录:杠杆枭雄退场,科技新王登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2-27 18:31
中国首富更迭与产业转型 - 十年间中国首富从房地产转向硬科技领域,标志中国经济结构转型[1][4] - 雷军2025年以3600亿元身家登顶,反映硬科技与全球化成为新财富赛道[3][4] - 首富更迭史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缩影,体现从杠杆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49][51] 雷军与小米生态链 - 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SU7车型获德国NCAP五星评级[8] - 手机业务高端化战略见效,全球500美元以上价位段份额达22%超越苹果[8]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电机、电池、芯片70%自研率,投资490家供应链企业[9] - 造车业务三年累计投入超300亿元,通过供应链股权置换实现成本下降18%[10][11] 黄峥与拼多多模式 - 拼多多用户年均消费为淘宝1/3,但年活买家7.884亿反超阿里[14] - Temu跨境电商单季度GMV超300亿美元,覆盖50个国家[14] - "普惠式造富"模式助农销售额2024年破5000亿元,占平台GMV25%[16] 张一鸣与字节跳动全球化 - TikTok全球用户达20亿,TikTokShop年GMV突破3000亿美元[19] - AI工具渗透好莱坞剧本创作30%,重构品牌广告投放逻辑[20] - 公司估值飙升至2000亿美元,面临欧美数据安全审查挑战[19][21] 钟睒睒与健康消费双轮模式 - 农夫山泉市场份额突破30%,矿泉水毛利率超60%[23][25] - 万泰生物疫苗营收2021年暴涨200%,九价HPV疫苗普及后2023年净利润下降18%[25][26] - "健康消费+生物科技"模式被视为传统产业升级范本[27] 马云与数字经济生态 - 阿里巴巴2020年双十一GMV达4982亿元,蚂蚁集团估值突破3000亿美元[32] - 支付宝用户超10亿,菜鸟网络日处理包裹量占全球60%[32] - 构建电商、支付、物流万亿生态,推动社会进入无现金时代[30][31] 马化腾与腾讯数字基建 - 腾讯市值超万亿美元,《王者荣耀》单季度营收60亿元[35][36] - 投资京东、美团等1200家企业,构建"数字社会操作系统"[37] - 微信支付市场份额达40%,开放算法透明度应对监管[36][37] 许家印与恒大模式 - 恒大2017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元,多产业扩张构筑万亿帝国[41] - 恒大汽车市值曾超比亚迪,恒大财富年化收益率12%[42] - 过度金融化导致崩塌,成为行业出清催化剂[43] 王健林与万达转型 - 万达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文化娱乐巨头,跨国收购AMC等资产[46] - 出售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转型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家[47] - 海外资产占比从70%降至10%,体现地产时代落幕[47][48] 产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硬科技取代房地产成为新财富核心,研发投入成关键指标[51][53] - 全球化能力成为企业必修课,合规与技术创新需平衡[52][53] - 光伏、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领域可能孕育下一代首富[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