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驱动,山东晨阳打造新型碳材料产业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11:1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低消耗预焙阳极和通用级碳纤维等碳基新材料 年产能达30万吨 其中出口近15万吨 主要出口美国 俄罗斯 欧盟及东南亚等地区 [1] - 公司煤焦油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 衍生出改质沥青 工业萘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 [3] - 新型碳材料产品浸渍剂沥青和纺丝沥青以50%以上高端市场占有率替代进口 应用于国防军工和核石墨浸渍等领域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消耗预焙阳极产品每吨铝生产可降低碳耗15千克以上 电解槽换极周期延长30% 为客户每吨节约成本50至100元 [2] - 公司设有新材料研究院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两个CNAS认证实验室 建有6个高水平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2] - 主导制定预焙阳极和炭材料国家和国际标准50余项 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 [2] - 建成国内首套百吨级煤系通用级碳纤维和纤维软毡中试生产线 打通从原料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条 [3] 产能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阳极产品市场订单同比增长20% 新增1家国外客户 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 累计创汇4200万美元 [3] - 公司计划三年内预焙阳极总产能突破80万吨 跃居全国前三 整体产值突破70亿元 [3] 战略发展 - 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技术突破加速构建覆盖预焙阳极 煤焦油精深加工 新型碳材料的全产业链体系 [1] - 去年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技术改造 突破低消耗阳极产品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工艺 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 [2] - 投资17亿元推进技改和新建重大项目 加快实施产业倍增计划 [3] - 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化 产品高端化 市场国际化的百亿级新型碳材料产业基地 [2]
广联航空签署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拓展业务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04
合作背景 - 广联航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签署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及"双一流"建设高校 其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专业 [1] - 合作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 合作目标 - 面向海洋探索与资源开发、低空空域活动对先进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 [1] - 整合双方资源推动海洋装备和低空经济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 [1] - 实现成果产业化合作和市场规模提升 解决关键难题和产业升级问题 [1] 合作范围 - 船舶海洋领域:在标准研究、供应链服务、客户拓展及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化合作 [2] - 深海装备领域:依托学院核心技术优势和公司生产经验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2] - 低空经济领域:开展无人机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攻关研发 推动无人机市场拓展 [2] - 建立战略合作协同机制 双方领导及技术团队定期会晤并组织研讨会 [2] - 公司定向提出课题与学院联合研究 共同申报科研计划项目 [2] - 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构建双赢的人才合作关系 [2] - 积极推进合作成果转化并明确收益分配 争取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奖项 [2] - 条件成熟时联合申报省部级创新平台资质 [2] 组织管理 - 联合产业中心设立中心主任1名和副主任2名 实行任期制一届5年 [3] - 成立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和运作等具体事务 [3] 合作期限 - 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有效期为5年 [4] - 到期后协商续签或终止 [4] 合作影响 - 通过深度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构建协同体系 参与相关领域创新实践 [4] - 有望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4] - 为公司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为海洋强国与低空经济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4]
广联航空(300900.SZ)签署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
证券之星· 2025-08-29 09:00
合作框架 - 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签署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 [1]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原则 旨在实现校企合作与产学双赢 [1] - 合作聚焦船舶海洋 深海装备及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装备复合材料应用 [1] 战略方向 - 贯彻高等教育服务于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 [1] - 通过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1] - 共同开拓海空装备复合材料技术的新应用场景 [1]
广联航空签署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29 08:42
合作框架 - 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签署《关于共建"海空装备联合产业中心"合作协议》 [1]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原则 旨在实现校企合作与产学双赢 [1] - 合作聚焦船舶海洋 深海装备及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装备复合材料应用 [1] 战略方向 - 合作贯彻高等教育服务于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 [1] - 双方通过共建联合产业中心共同开拓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 [1]
方大炭素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 国际市场持续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4: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3.27万元 [1] 运营管理 - 纵深推进精细管理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1] - 优化大宗原材料采购管理并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1] - 主要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且设备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1] 研发与技术合作 - 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并在石墨烯等新产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与宁德时代开展战略合作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加速技术迭代 [1] - 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助力科技研发工作 [1] 市场拓展 - 借高附加值产品和精准营销在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 [1] - 成功打入多个新兴市场且出口额实现稳步增长 [1]
创新驱动,全球布局 久立特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年上半年主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6.44%
全景网· 2025-08-26 17: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05亿元,同比增长26.39% [1] - 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36.44% [1] - 研发投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4.20%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高附加值不锈钢管材收入12.20亿元,占总营收20%,同比增长15.42% [3] - 产品涵盖SG-U管、CRA-OCTG、精密管等高端品类,应用于油气、化工、核电等领域 [2] - 拥有热挤压、冷轧、FFX等先进工艺,形成中高端领域差异化优势 [5] - 新增专利申请10件、专有技术31项 [3] 产能与销售目标 - 2024年具备20万吨工业用成品管材、1.5万吨管件和2.6万吨合金材料产能 [5] - 在建核能及油气用高性能管材项目将新增2万吨产能 [5] - 2025年目标销售成品钢管19万吨(较2024年增长23.7%),管件1.05万吨 [6] 国际化进展 - 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2.94%,复合管营收同比增长219.26% [4] - 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与多数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合作 [2] - 通过EBK公司协同整合海外资源,深化深海油气输送管材技术攻关 [6] 研发与创新体系 - 整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端资源,构建多元化研发体系 [2] - 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 [2] - 参与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推动技术标准化与成果转化 [3] 品牌与荣誉 - 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国家级荣誉 [5] - 在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 [5] - 2024年分红率超过60%,高分红属性提升投资价值 [6] 人才激励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669名员工,持股比例1.72% [6] - 2024年度获得现金分红583.23万元,2025年6月前完成出售 [6]
公司问答丨普门科技:公司积极与国内知名医院、大学开展学术合作
格隆汇APP· 2025-08-26 17:45
产学研合作模式 - 公司积极与国内知名医院和大学开展学术合作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 - 合作单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重庆大学 山东大学 深圳大学等机构 [1] 研发与产业化协同 - 产学研合作为新产品快速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1]
美晨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8.63亿元 非轮胎橡胶业务收入增长17.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5: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1.4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916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9亿元明显收窄 [1] - 非轮胎橡胶业务营收8.4亿元,同比增长17.15% [1]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分为非轮胎橡胶业务与园林绿化业务 [1] - 非轮胎橡胶业务涵盖流体输送系统、悬架减振系统产品 [1] -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储能及充电桩领域 [1] 战略调整 - 拟剥离持续亏损的园林绿化业务以聚焦核心业务 [1] -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非轮胎橡胶业务增强竞争力 [1] - 通过产学研合作储备前沿技术,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减振系统及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1] 技术研发 - 拥有200余种特种橡胶配方实现材料自制 [2] - 采用机器人自动化、激光焊接及精益化流水线提升生产效率 [2] - 累计申请专利423项,授权354项(含发明专利43项),有效维护专利149项 [2] 质量体系 - 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证,配备120台套进口高端设备 [2] - 检测范围覆盖材料至整车全层级 [2] -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及团体标准1项 [2] 创新成果 - 累计申报山东省创新项目105项 [2] - 工艺创新同步降低制造成本并保证质量一致性 [2]
科前生物: 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1.6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4.09%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43.1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亿元,同比增长7.90% [2]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同比增长42.42%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34%,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2] - 获得4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包括国家一类新药"牛支原体活疫苗(HB150株)" [18] - 新增禽用疫苗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H9亚型)四联灭活疫苗 [18] - 宠物疫苗猫鼻气管炎、杯状病毒病、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已提交注册材料 [19] - 建立mRNA疫苗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平台 [2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猪伪狂犬疫苗市场份额连续八年排名第一 [16] - 拥有80个兽用生物制品类产品,产品种类行业领先 [3] - 获得57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及93件国家发明专利 [24] - 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大型养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32] - 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生产线符合2020版标准 [15]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建立CHO、杆状病毒载体和酵母高效表达平台 [20] - 攻克2500L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工艺 [21] - 实现基因工程亚单位抗原2000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 [21] - 运用AI技术辅助疫苗设计与生产工艺优化 [22] - 承担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昆虫替代蛋白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25] 产品管线进展 - 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活疫苗完成新兽药注册 [18] -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丁型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获批 [18] - 反刍动物疫苗布局取得进展,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获生产文号 [20] - 猫细小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通过复核检验 [19] - 犬猫狂犬病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9] 市场与营销策略 - 针对大型养殖集团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 [21] - 对中型养殖场开展"一户一册一方案"战略合作 [21] - 通过技术推广会议覆盖小型养殖户市场 [21] - "直销+经销"模式覆盖全国数百个重点养殖县 [31] - 技术服务团队具备畜牧兽医专业背景 [31] 行业发展趋势 -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销售额从2018年132.92亿元增长至2023年162.76亿元 [12] - 非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占比从2015年40%提升至2023年68.18% [13] - 行业研发投入从2009年4.44亿元增加到2023年20.11亿元 [14] - 养殖行业规模化推进对动保企业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提升 [13] - 产学研合作成为行业主流研发模式 [14]
新纽科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稳中有进
证券之星· 2025-08-25 22: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133.7百万元 同比增长8.8% [1] - 软件开发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18.7百万元 占总收入88.8% 同比增长13.3% [1] 业务拓展 - 业务成功落地香港 与金融、能源、零售、贸易、文旅行业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并签署战略协议 [1] - 智能客服系统、虚拟卡系统、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解决方案在香港完成本地化部署和实施 [1] 战略发展 - 持续深化创新技术应用 提升业务影响力和资产配置效率 [1] - 推行核心区域渗透与新兴市场培育双路径发展策略 [1] - 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 组建联合实验室并设立共同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