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罗氏锁定瀚森制药 创新药出海破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09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BD交易 - 翰森制药与罗氏就靶向CDH17的抗体药物偶联物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授予罗氏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2] - 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2] - 此次合作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成功“出海”,此前其B7-H3 ADC和B7-H4 ADC已先后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5]   翰森制药的BD合作与财务表现 - 翰森制药已与GSK、默沙东、再生元就多款创新药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约82.7%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并于7月因授予再生元HS-20094海外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有资格收取最高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5]   HS-20110产品特征与临床进展 - HS-20110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的ADC,由人源化靶向CDH17单克隆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载荷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6] - CDH17被视为潜在的重要肿瘤治疗靶点,该产品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首创药物” [7] - 该疗法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6]   全球及中国ADC市场发展 - 全球肺癌ADC市场在2024年已超过4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超过25亿美元 [8] -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已有五款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肺癌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交易金额≥10亿美元)数量已达到24笔 [8] - 药明合联CEO认为,ADC在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海外,预计今年将有多款产品获批 [9]   中国创新药BD交易趋势与行业意义 - 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15亿美元以上、引进方为TOP20 MNC的交易在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中占比仅6%,翰森制药有3笔交易在其中,居中国药企第一 [4] - 202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BD交易呈现资产从“me-too”转向“First-in-class”,以及合作方从中小型Biotech扩展至跨国Big Pharma两大特征 [14] - 高盛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科技板块涨幅高达78%,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全球创新贡献比重已接近33% [4] - 近期除翰森制药外,普瑞金生物、Dianthus Therapeutics等公司也宣布了与跨国药企的BD合作进展 [12][13]
 罗氏锁定瀚森制药,创新药出海破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43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BD交易 - 翰森制药授予罗氏HS-20110(靶向CDH17的ADC药物)在除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以外全球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益 [1] - 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取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这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成功出海,此前其B7-H3 ADC和B7-H4 ADC已授权给葛兰素史克(GSK) [4]   翰森制药的BD合作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与GSK、默沙东、再生元等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7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达82.7%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并于2025年7月因授予再生元HS-20094海外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有资格收取最高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3]   创新药BD交易的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科技板块涨幅高达78%,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全球创新贡献比重已接近33% [2] - 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15亿美元以上、引进方为TOP20 MNC的交易在国内占比仅6%,翰森制药有3笔交易位列其中,居中国药企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金额≥10亿美元)数量达到24笔 [6]   ADC药物的市场与发展 - 全球肺癌ADC市场在2024年已超过4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超过25亿美元 [5] -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已有五款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肺癌 [5] - ADC药物的发展未来将关注新型载荷(如非拓扑异构酶类)、双载荷和双靶点ADC等方向 [7]   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广泛案例 - 普瑞金生物与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达成合作,获得总计1.20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8] - Dianthus Therapeutics与南京维立志博就DNTH212(LBL-04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9] - 国内创新药BD交易呈现资产从"me-too"转向"First-in-class"、合作方从中小型Biotech扩展至跨国Big Pharma的特征 [10]
 就在今天|国泰海通医药产业一、二级联动论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17 10:46
 论坛活动概览 - 活动主题为政策和产业研究院级联动论坛 聚焦医药产业[2] - 活动将于2025年10月17日下午在深圳福田区深业上城举行[2] - 活动议程包括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和讨论交流环节[2]   核心议题与演讲者 - 首席分析师丁丹将分享创新药出海渐入佳境的议题[2] - 高级分析师张拓将探讨双抗引领投资热情及全球重视程度增加的主题[2] - 讨论交流环节将聚焦中国创新药发展新趋势 由天使基金生物科技组负责人陈默参与[2]
 创新药板块有望持续迎来重磅催化,关注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41
 行业表现与趋势 - 创新药行业是年内重要投资主线,尽管最近一个月回调15%,但年内整体表现依然较好[2] - 今年1-9月中国创新药出海合同总金额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2] - 创新药出海已成趋势,年底预期将有更多BD合作兑现[2]   近期行业动态与催化 - 10月8日诺诚健华与Zenas达成合作,将其自身免疫领域小分子药物奥布替尼进行海外授权,协议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2] - ESMO大会在10月17日召开,将有23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入选LBA,相较2024年的7项大幅增加[3] - LBA汇报包括康方生物AK112、科伦博泰SKB264、荣昌生物RC148联合疗法、恒瑞医药SHR-A1811、百利天恒BL-B01D1以及康宁杰瑞KN026等重点研究[3]   宏观环境与市场观点 -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将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可能结束缩表,市场预计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这对利率敏感的创新药行业构成友好宏观条件[3] - 在当前大盘指数面临阻力、科技成长行情轮动加快的背景下,前期已回调的创新药板块可能是科技成长方面的配置选择[3] - 创新药板块仍以交易BD预期为主,BD重新落地是刺激板块修复的关键,数据统计显示每年四季度BD占比约占全年40%[3]   投资机会与布局 - 近期调整为看好创新药长期赛道的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布局窗口[3] - 可关注聚焦科创板、市值下沉有望展现更强弹性的科创创新药ETF(589720)[3] - 可关注一键布局沪港深创新药龙头的创新药ETF国泰(517110)[3]
 ETF日报:煤炭板块具备周期与红利的双重属性,当前煤炭持仓低位,基本面已到拐点右侧,可关注煤炭ETF
 新浪基金· 2025-10-16 23:33
 大盘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10%收于3916.23点,深证成指跌0.25%收于13086.41点,创业板指涨0.38%收于3037.44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9311亿元,较昨日减少1417亿元,跌破2万亿元关口 [1] - 大盘站上3900点后震荡加剧,向上突破仍需重磅催化推动 [1][2]   行业板块涨跌 - 保险、煤炭、航运港口、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1] - 小金属、贵金属、风电设备、钢铁、采掘、化肥行业跌幅居前 [1] - 科技主线轮动速度加快,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资产受关注 [1]   煤炭行业分析 - 煤炭ETF(515220)今日上涨2.97%,近五日涨幅达7.28% [2][3] - 冷空气导致北方多地气温骤降超10℃,北方多地启动供暖,冬储煤抢运开启 [3] - 2025年10月Q5500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为676元/吨,较上月上涨2元/吨 [3] - 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冷冬概率增加利于冬季需求释放 [4] - 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4] - 国盛证券看好煤炭板块四季度反弹,预计全年原煤产量微降,进口量降幅约16% [4] - 煤炭板块持仓低位,基本面已到拐点右侧,具备周期与红利双重属性 [5]   创新药行业分析 - 科创创新药ETF(589720)今日上涨1.38%,盘中最高涨幅达3.72% [6] - 创新药板块近期回调15%,但仍是年内表现较好板块之一 [7] - 今年1-9月中国创新药出海合同总金额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7] - 10月8日诺诚健华将奥布替尼进行海外授权,协议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 [7] - ESMO大会将于10月17日召开,23项中国研究入选LBA,较2024年7项大幅增加 [8] - 宏观层面预计年内还有2次降息,对利率敏感的创新药板块形成利好 [8] - 四季度BD交易占比约占全年40%,为板块提供关键催化 [8]   红利相关ETF表现 - 红利港股ETF(159331)今日上涨1.69%,近五日涨幅3.53% [2][3] - 红利国企ETF(510720)今日上涨1.52%,近五日涨幅5.37% [2][3] - 港股国企ETF(159519)今日上涨1.32%,近五日涨幅1.69% [2][3]
 10月16日大盘简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1:54
 大盘指数与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1%收于3916.23点,深证成指下跌0.25%收于13086.41点,创业板指上涨0.38%收于3037.44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9311亿元,较昨日减少1417亿元 [1] - 保险、煤炭、航运港口、银行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贵金属、风电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1]   煤炭行业投资机遇 - 冷冬预期增加,冬季需求释放为高股息煤炭板块带来季节性投资机遇 [1][2] - 政策端发布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公告,有助于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2] - 下半年用电量增速有望高于上半年,各环节库存压力缓解支撑煤价反弹 [2] - 供应收缩预期抬高煤价底部,旺季需求释放或打开煤价上行空间 [2] - 煤炭ETF(515220)最新规模已超过120亿元 [2]   创新药板块投资机遇 - 创新药板块再度领涨,政策端药审改革深化,第四季度医保谈判临近 [3] - 产业端中国创新药“出海”进程加速,ADC、双抗等技术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3] - 事件端10月ESMO大会、ASH会议将公布重磅临床数据,为板块注入短期弹性 [1][3] - 科创创新药ETF(589720)凭借专注科创板、市值下沉等特点有望展现较强弹性 [3]   市场整体展望 - 大盘突破3900点后面临阻力,短期波动率可能加大 [1] - 科技主线轮动速度加快,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资产值得关注 [1] - 前期回调的创新药板块或再度迎来配置机遇 [1]
 华丽家族参股企业海和药物与大鹏药品达成授权合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1:41
 合作事件概述 - 华丽家族参股企业海和药物与日本大鹏药品就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达成日本地区独家许可协议 [1] - 协议内容涵盖瑞索利塞在日本的开发、生产与商业化 [1] - 大鹏药品获得瑞索利塞在日本的独家权利 海和药物将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权利金 [1]   合作历史与背景 - 此次合作是海和药物与大鹏药品继MET抑制剂谷美替尼后的第二次深度合作 [1] - 谷美替尼已在中國和日本兩國獲批上市 成為中國本土藥企主導研發並成功登陸日本市場的標杆性創新藥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连续合作印证大鹏药品对海和药物研发实力的认可 [2] - 彰显海和药物"中国原创、全球布局"战略的有效性 [2] - 华丽家族通过参股海和药物 为其研发投入与全球化布局提供了资本助力 [2]
 医药板块延续涨势,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今日获近3000万份净申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0:41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2.3%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1.6% [1]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均上涨0.4%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获近3000万份净申购 [1]   主要指数及ETF概况 - 生物科技ETF(159837)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头,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等的公司股票组成,指数日涨跌幅0.4%,滚动市盈率60.8倍,估值分位数77.7% [3] - 医药ETF(512010)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该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业龙头,由沪深300样本中医药卫生行业公司股票组成,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指数日涨跌幅0.4%,滚动市盈率32.2倍,估值分位数54.8% [3]   行业竞争力与前景 - 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国家政策积极鼓励行业创新,全球流动性改善利好创新药企业定价 [1] - 中国医药行业在出海层面具备制造与供应链优势,同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长期看好行业走出全球性大公司 [1]
 重磅会议召开!新一轮催化即将展开?
 格隆汇APP· 2025-10-16 19:20
作者 | 深鹏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就在AI科技回调之际,创新药却出现逆势上涨。 创新药"纯度"100%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2.81%,低费率的港股通医药ETF(513200)涨1.32%。 消息面上,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定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举 行,该会议有望成为国内药企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以及新一轮BD授权落地的窗口。 虽然创新药在经历大涨之后有所回落,BD预期也回归理性,但产业向上趋势未改变,加上10月~11月为 BD交易传统旺季,诺诚健华重磅交易已打响第一枪,潜在交易有望持续落地,验证产业长逻辑。 创新药板块,能否藉此机会,迎来新一轮催化? 01 成绩亮眼 大家可能未必很清楚ESMO、ASCO这样的顶级学术会议的意义,实际上,它们都是全球创新药价值的 试金石和放大器。 中国药企在此类舞台上发布数据,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可以获得全球学术界认可,可以吸引潜在BD伙 伴,还可以指引未来市场空间。 本次ESMO大会上,市场正在密切关注康方生物、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公司带来的最新突破性数据, 这些数据有可能成为相 ...
 毕马威中国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第三届)
 毕马威· 2025-10-16 1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为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榜单,非传统投资评级报告,旨在发掘和展示在生物科技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和突破的企业 [1][16]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在技术突破与政策优化的双轮驱动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成效显著 [8] - 中国生物科创行业展现出强劲的逆周期韧性,企业聚焦细胞及基因治疗、AI制药等新兴赛道,以颠覆性创新力量引领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协同创新 [9] - 政策驱动下,中国生物科技领域形成以全链条协同创新、资本生态重构、审评审批提速、支付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四大支柱,构建创新驱动政策助推器 [8][40]   上榜企业总体概况 - 评选对象为有融资经历(A轮融资后)的尚未上市公司,从技术产品前沿性、产品管线、团队、产业化前景等六个核心维度进行评估 [17][20][24] - 上榜企业数量较上一届增加7家,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七个细分领域 [26]   上榜企业细分领域分布 - 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比32%,位列第一;医疗器械以及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类企业各占比28%;体外诊断类企业占比6% [8][26][28] - AI制药、医药外包组织及中药科创等新兴领域企业崭露头角 [8][19][26]   上榜企业地域与城市分布 - 65.3%的上榜企业来自苏州、北京、深圳和上海,苏州上榜企业首次位居第一,较上一届增加4家,占比19% [29][30] - 长三角地区表现亮眼,上榜企业占比达51%;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占比21%和20% [29][30] - 北京上榜企业增加至13家,当地政策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带动100亿元以上社会基金投资 [29]   上榜企业成立时间与融资轮次 - 93%的企业成立3年以上,其中成立5-10年的企业数量为31家,占比43%,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或进一步加剧 [32][33] - 融资轮次以A轮(37%)、B轮(26%)为主,共占比63%,显示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趋势持续加强 [34][35] - 共有9家企业(占比13%)未进行融资,部分企业拥有充足自有资金和稳定现金流 [34]   行业发展趋势一:政策红利与创新药发展 - 2024年7月国务院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标志着创新药发展进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新阶段 [40][41] - 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等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包括医保准入周期缩短至1年、80%新药实现上市2年内进保等 [42][43] - 2025年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政策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科创板优化制度,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成功上市 [46]   行业发展趋势二:CDMO战略转型 - 中国医药CDMO服务市场规模2024年为956亿元,预计到2030年增至3,1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9%,全球市场占有率从15.8%提升至19.8% [55][56] - 行业从成本竞争迈向价值创造,通过应用连续流反应、AI技术等先进工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55][58][59][60] - 企业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2024年上市CDMO企业海外业务收入比重为64.7,并在ADC、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深耕 [55][69][70]   行业发展趋势三:AI重塑研发范式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2023年为88亿元,预计至2033年达3,1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1% [74][76] - AI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传统新药研发需26亿美元和12-15年,而AI辅助的临床试验阶段成功率可达80%-9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65% [82][83] - AI在基因编辑、医学影像等精准医疗领域应用深化,如某系统使儿童遗传病确诊周期缩短70%,基因编辑准确率从85%提升至98%以上 [90][91]   行业发展趋势四:外资企业重构对华投资 - 政策开放与市场扩容形成合力,2023年取消医药领域合资股比限制,2025年新版目录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领域 [97]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同行的30%甚至20%,结合人口老龄化(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带来的市场需求,形成强大吸引力 [98] - 外资企业战略从轻资产销售升级为研发-生产-商业化全链条嵌入,如罗氏在上海张江投资20.4亿元建设生物制药基地 [99]   行业发展趋势五:多元化全球化出海模式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金额从2015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 [106][107][109] - NewCo模式成为新路径,2024年达成7件交易金额突破600亿元,2025年1月即发生5起交易金额超55亿美元 [112][113][114] - 出海目的地从集中欧美市场转向"一带一路"国家,2024年中国人用疫苗出口前三大市场为摩洛哥、巴基斯坦和埃及,占比近40% [11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