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AI出海 产业跃迁 深澳分会场集中展示AI新产品
深圳商报· 2025-05-26 06:58
文博会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分会场活动 - 分会场以"AI出海产业跃迁"为主题 集中展示AI新产品 出海新实践及人才新项目 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活动由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主办 深圳市龙岗区珠宝行业协会协办 中华文化促进会 广东省黄金协会黄金珠宝产业国际协作发展中心等多家单位支持 [1] 参与企业与展示内容 - "AI创新项目成果展"集结怪虫机器人 誉和钻石工具 广立进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 展示AI在黄金珠宝与光伏领域的应用成果 [1] - 深圳怪虫机器人公司展示全球首款光伏清洁机器人"堒" 基于视觉定位技术 已在40余个国家应用 [1] - 润记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展示"AI+3D打印技术" 通过智能算法提升珠宝设计效率与创意空间 [2] 行业研讨与人才培养 - 广东省黄金协会黄金珠宝产业国际协作发展中心主任梁伟章发表《全球珠宝贸易格局浅析与中国珠宝国际化思考》主题演讲 [2] - 举办"AI·智造共启出海"圆桌研讨 探讨AI时代下黄金珠宝企业出海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 [2] - 深圳市金声玉振研究院与龙岗区珠宝行业协会签约"文创策划运营专题培训"项目 [2] - 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珠宝学院与誉和钻石工具 广立进科技达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合作 [2] 其他活动内容 - 举办三大主题沙龙 围绕AI在珠宝设计 文创人才培养及光伏新能源中的应用展开研讨 [3] - 展出千余件黄金珠宝国货潮品 包括敦煌联名文创 创新盲盒等 [3]
科技赋能文化新生态 文博会上融合互动“硬控”现场
广州日报· 2025-05-23 21:29
文博会主题与亮点 - 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文化产业全球化与数字化进程 [1] - "文化科技应用厅"和"特色文化创意厅"成为广东展团主展厅亮点,展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力 [1] 华为全场景智慧互联展示 - 华为展出鸿蒙操作系统驱动的折叠屏电脑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18英寸大屏提供沉浸式体验 [2] - 华为鸿蒙智家展区展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包括语音操控家居设备、AI超感传感器实现人来灯亮等交互功能 [2] - 设立天生会画展区,通过数字艺术延续线下艺术热潮,如《春潮》系列还原传统水墨、《航天印象》展现宇宙探索主题 [3] 三七互娱文化出海与科技融合 - 公司通过"自研+投资+代理"战略构建游戏出海生态产业链,推动《斗罗大陆》等中国网文IP及非遗IP全球化 [4] - 联合INMO影目科技和华南脑控展示脑机接口AI头环、专注力训练游戏等数智产品,并推出自研AI生图工具"小七"生成文旅地标图片 [5] - 增设高端人才招聘区域,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吸引技术研发与创意设计人才 [5] 趣丸科技AI技术应用 - 展示AI音乐创作工具"天谱乐",基于多模态配乐大模型实现用户自定义歌曲生成 [6] - AI语音产品"趣丸千音"为广州文旅制作古代文人AI配音视频,实现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7] - 公司聚焦AI语音、数字人、三维生成等领域,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7]
广西馆携四大特色展区亮相第二十一届文博会
广西日报· 2025-05-23 11:06
广西馆参展概况 - 广西参展总面积600平方米 设置四大特色展馆 聚焦文化科技 文化艺术视听 旅游康养 非遗文创等领域 [2] - 展馆以"文链东盟 智启未来"为主题 顶部146块蓝绿色亚克力波浪造型象征广西开放姿态与中国—东盟海洋文明共生共荣 [2] 文化科技展区 - 包含"视听AI""智能科技产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三大板块 展示五菱无人驾驶观光车 AIGC生成柬埔寨微短剧 无人机 AI电子吉他等"广西智造"产品 [2] 文化艺术视听产业展区 - 桂林象鼻山轮廓展墙动态展示"文学桂军"数字化成果 精品出版图书 展播《秀美人生》《留学生公寓》等视听作品 [3] - 呈现广西热门IP动漫形象 实现文化符号从文本到场景的立体转化 [3] 旅游康养展区 - "八桂山水长卷"飘带展墙串联广西14个设区市风光 设置"一键游广西"智能终端提供景区动态信息与民宿资源查询 [3] 非遗文创展区 - 原木展柜打造"非遗街区" 动态演示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 展示壮锦纹样盲盒 桑蚕丝时尚文创产品矩阵 [3] 中国—东盟合作展示 - 设置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展示跨境电商大模型 智能数据标注等跨国合作成果 [3] - 东盟影视译制平台 中国—东盟视听周成果展凸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 [3]
安徽“顶流”集结深圳文博会
新华网· 2025-05-23 09:46
深圳文博会安徽馆参展概况 - 安徽组织79家企业参展 展示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旅游融合 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等四大板块 [2] - 展区面积达1188平方米 主题为"徽风焕彩 皖韵流长" 设置六尺巷创意实景等四个展区 [2] - 连续16年参展 本届重点展示可触摸的前沿科技 可体验的徽风皖韵 可带走的安徽记忆 [4]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亮点 - 科大讯飞展示多语种AI透明屏 支持外国友人无障碍交流 [2][3] - 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时代出版数字精品数据库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推介"北环城"文化科技旅游项目 [3] 文化旅游融合展区创新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推出玉人 玉鹰形象文创产品 [3] - 安庆文旅开发融合黄梅戏 倒扒狮等地方元素的创意雪糕 [3] 历史经典产业展区特色 - 集中展示非遗创新作品 包括八公山豆腐 亳州药食同源茶饮 宿州中草药布鞋 文房四宝等 [3] - 六尺巷实景展区还原青砖小巷景观 黄梅戏演员现场表演《六尺巷》戏歌 [3] 产业招商与品牌推广 - 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招商推介 宣传安徽产业政策与营商环境 [4] - 通过文博会平台提升安徽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 吸引外部投资 [4]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招商“放大招”!文博会上邀企业共绘千亿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06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概况 - 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聚集地和文化产业新地标,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49.95米,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 [2] - 战略定位包括主流媒体变革试验田、垂直文创产业园、人才高地和文化传承实验室,旨在构建企业全周期成长生态 [2] - 依托羊城创意产业园现有基础(400亿元产值规模、9家上市企业)和广州国际金融城资源,形成"文化+科技+金融"跨界联动 [2][6] 产业生态与招商策略 - 重点引进数字创意、智能科技领域企业,打造"IP开发-技术研发-内容分发-消费体验"垂直闭环产业链 [2] - 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差异化方案:世界500强可享定制化空间和政策包,高成长企业享首年20%租金减免及股权投资计划,文化科技企业开放数据接口支持新业态开发 [6] - 计划设立岭南数字创意产业基金,覆盖文化IP数字化、AI、电竞等赛道,推出"租金换股权"等创新资本模式 [3] 游戏产业专项布局 - 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落户园区,整合26家游戏企业(总产值约百亿元)及周边200多家文化新业态企业资源 [4] - 服务中心提供从软著申请到运营监管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穗园通"试点实现41项审批事项"一证准营" [5] - 科韵路游戏产业带已形成"东星嘉、西灵感、中途游"的集聚格局,从业人员近2000人 [4] 发展目标与规划 - 短期目标(2025年):完成岭南文化大模型测试,开放30家企业API接口,生成超50万件数字内容,举办行业大会吸引500+企业参与 [7] - 中期目标(2026年):签约率超50%,形成文化大数据与数字技术双引擎,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7] - 长期愿景(2030年):实现千亿产值,建设国家级数字产业示范园区 [7]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广东省出台网络游戏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属地审批流程,设立广深双服务中心提升行政效率 [3] - 园区提供"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支持,包括政府政策、龙头引领(华为/腾讯/米哈游)、资本护航及媒体资源嫁接 [1][2] - 重点扶持50个"岭南文化大数据+"项目,开放跨境数据通道促进数字文博等新业态发展 [6]
广东重磅发布!六大政策礼包引爆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9:28
广东文化产业整体表现 - 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22年位居全国首位[4] - 202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7806亿元 占GDP比重5 75% 较2017年增长62%[5]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2 5万亿元 其中文化制造业占比近50%[6][8] 重点企业及细分领域 - 华立科技为国内最大商用游乐设备发行商 产品覆盖50多国 客户包括环球影城 华侨城等[6] - 广州游戏机产品占全球1/5 东莞动漫衍生品占全球1/4[9] - 2019-2024年大湾区文化产业融资事件95起 总金额528 2亿元 其中1亿元以上融资占比69%[9] 科技融合与创新 - 2019-2023年文化科技融合投资额增长22% 研发人员占比居全国首位[11] - 威斯潮玩整合12家模具企业资源 实现开发周期压缩80% 量产周期缩短83%[8] - 元宇宙 VR AI等技术在文博会广泛应用 推动"智改数转"[10][11] 政策支持方向 影视产业 - 建立选题库 单项目最高扶持2000万元 票房达5000万元影片奖励300-3000万元[17][18][26] - 重点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36] 电竞产业 - 目标2030年广深进入全球电竞最具影响力城市行列 引进2项以上国际顶级赛事[32] - 鼓励游戏企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构建"双核多点"产业布局[37] 网络视听 - 计划打造20个国际竞争力直播平台 30个国家级技术应用案例[33] - 推动广州成为"全球网络直播之都" 深圳成为"数智视听创新之都"[38] 动漫产业 - 对获国际奖项的动画作品最高奖励100万元 重点动画电影扶持最高2000万元[25][26] - 依托东莞制造优势发展"谷子经济" 推动IP出海[39] 产业集聚效应 - 形成影视 电竞 动漫 网络视听四大核心赛道 头部企业集聚效应显著[35][38] - 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包括创作 制作 发行 科技应用等环节[17][25][32]
广东首次出台网络视听新政:培育20个头部直播平台,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17
行业政策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9条政策举措,旨在强化竞争优势并解决现存问题 [1] - 政策聚焦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产业园区升级、内容供给提升、全产业链布局、直播经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大湾区协同及人才引育等领域 [1] 产业布局 - 构建"双核引领、多园支撑"格局:广州定位"全球网络直播之都",深圳打造"全球数智视听创新之都",并推进智慧视听云产业园及"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建设 [2] - 支持佛山、韶关等6地市建设差异化省级网络视听园区,目标培育2-3家国际知名视听领军企业 [2] - 强化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联动央视共建文化元宇宙空间及AIGC超高清内容生成平台 [2] 技术创新 -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鼓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智慧广电领域应用,增强微短剧等内容吸引力 [2] - 推广"视听+"在文旅、教育、医疗等垂直场景的沉浸式、交互式应用 [3] 区域协同与国际拓展 - 建立湾区网络视听产业联盟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通过国际节展(如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助推内容"破圈出海" [3] - 创新"湾区国际节展+精品推介团"模式,包括大湾区短视频展播及创作者大会等活动 [3] 直播经济 - 依托广州商贸底蕴及广交会平台,打造湾区特色直播电商经济带,目标吸引国际平台落地并形成20个头部直播平台 [3] - 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文化消费融合创新 [3]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47
资金扶持与金融支持 - 创新支持方式通过资金扶持、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优质内容创作、前沿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引进等关键领域 [1] - 鼓励广东平台企业对接金融市场进行各类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中小视听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对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项目给予代偿损失补助 [1] -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 产业园发展 - 深入推进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强化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2] - 发挥"视听双子引擎"驱动效应,将广州打造为"全球网络直播之都"、深圳打造为"全球数智视听创新之都" [2] - 优化"1+N"视听产业园区孵化体系,推动建设"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支持地市建设差异化省级园区并提供租金减免、设备共享等服务 [2] 内容供给 - 扶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视听精品佳作,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3] - 鼓励融合创新,运用前沿技术增强作品表现力,设立"湾区网络视听好节目"评选计划,重点扶持创新性、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的项目 [3] - 对聚焦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3] 产业链布局 - 支持高科技文化装备基地建设,构建"一基地一平台多园区"的装备产业空间布局 [4] - 打造文化元宇宙空间、AIGC超高清视听内容生成平台,推动超高清大小屏融合传播 [4] - 依托超高清技术创新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沉浸式技术在内容生产、平台推送、终端交互中的深度开发与应用 [4] 网络直播经济 - 推动建设集直播孵化、供应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集聚区,形成湾区特色的网络直播及电商产业经济带 [5] - 吸引全球知名直播电商平台在粤设立区域总部、数据中心和创新实验室,推动打造20个全国领先的头部直播平台 [5] - 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消费新模式,支持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高品质直播品牌 [5] 文化科技融合 - 鼓励原创科技攻关,对新设国家级(省级)广电视听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给予奖补 [6] - 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对租用省内公共算力进行影视后期制作或视听大模型训练的企业给予奖补 [6] - 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人等技术在智慧广电、智慧校园等领域的应用,支持打造30个国家级示范案例 [6][7] 湾区产业协同 - 推动建立"湾区网络视听产业联盟"和"湾区网络视听产业促进会" [7] - 办好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节展活动,支持组建"湾区视听精品推介团"参展 [7] - 鼓励广东平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海外设点、合拍、版权输出的优质项目给予奖补 [7] 人才引育 - 重点引进核心技术研发、内容创作运营等网络视听领域高层次人才 [8] - 鼓励高校、文化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支持重点平台企业与影视艺术类院校合作构建实训体系 [8] - 支持重点平台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联动行业协会加强政策服务类培训 [8] 政府服务优化 - 深化"主动、移动、贴近"的服务理念,为网络视听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9]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建设"数字资产(网络视听)湾区交易服务平台" [9]
从重生文学到动漫大片,广东文化IP让老外直呼上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07
中国文化产品出海热潮 - 中国文化产品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广泛欢迎,包括国产动画《雄狮少年》《熊出没》、游戏《王者荣耀》、网文和短剧等 [1] - 第21届文博会成为文化出海的重要平台,吸引上万海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会 [3] - 广东企业成为文化出海的"头雁",文化产业是广东支柱产业之一 [3] 广东文化产业实力 - 广东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占全国七分之一 [3]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连续20年保持全国领先 [5] -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占全国近四成,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文化出口格局 - 形成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特色的文化出口格局 [8] - 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影视内容成为文化出海"新四样" [8] - 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逆势增长9.9%,其中99%来自移动游戏 [10] - 游戏主要营收来自日本、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11] 短剧和影视出海表现 - 深圳枫叶互动ReelShort短剧APP在海外一炮而红 [13] - 粤企光盒动力登上"TIKTOK短剧承制服务商榜首",计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好莱坞 [15] - 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广东国漫IP登陆海外主流平台 [16] -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有约十家粤企参与 [16] 产业链和生态出海 - 文化出海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产业链和生态出海 [18] - 东莞潮玩企业将IP热度转化为订单,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共建"方特卡通动漫园" [18] - 酷狗音乐面向印尼、越南等开启数字版权出海业务 [18] 科技赋能文化出海 - 2019-2023年广东文化科技融合投资额增长2倍 [20] - 文化制造研发人员占比达22%,居全国首位 [20] - AI、AR等技术已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和分发运营 [20]
文博会上的大湾区:6大千亿产业齐聚,超2万个产品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1:5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期5天 [1] - 广东展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大湾区馆),展馆面积2万平方米,主题为"向新图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1] - 组织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200多家文化企业、超2万件文化产品参展,协同香港、澳门及紫荆等文化央企 [1] 参展规模与布局 - 大湾区馆共有5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涵盖6大千亿产业集群、30多个产业门类,展示超2万个技术含量高、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 [1] - 全馆采用"一轴两线"整体布局,"两线"分为"产业线"和"地区线" [1] - 产业线设置"1+6"产业矩阵,包括先进文化制造、文化体育、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影视出版印刷、新闻信息服务等6个板块 [1] - 专门设置"文化体育·十五运主题"板块,展示文体领域热点应用场景 [1] 地区线与政策支持 - 地区线组织全省21个地市参展,重点展现农文旅体教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岭南文化"双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 [2] - 广东选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包"并于5月22日发布 [2] 重点项目与人才引进 - 发布"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新闻发布会""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等重点项目活动 [2] - 精选"大湾区演出长期发展项目""亚太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影视基地"等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2] - 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等平台发布头部文化企业招聘信息,吸引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文化科技应用厅"和"特色文化创意厅"为广东展团主展厅亮点,超过50家链主企业进驻 [3] - 设置"文化与机器人""文化与AR/MR/VR""文化与智能出行""文化与智慧家庭""文化与数字出海""文化与链主企业"6个板块 [3] - 展示华为鸿蒙智能座舱、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影石AI眼镜、腾讯视频出海等引领型产品应用场景 [3] 农文旅体教融合 - 展区创设农文旅体教融合新空间,重点推介精品旅游线路、优质民宿产品等创新案例 [3] - 通过展示全域融合、农文旅融合试点、东坡文化主题展等方式呈现广东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新图景 [3] 交易与活动安排 - 举办"十五运特许商品新品发布会""广汽传祺新车品鉴会"等50余场交易洽谈会 [3] - 优化"在线"平台,畅通扫码直购通道,"粤文购"专区上架商品超2000款 [4] - 开展"中国潮玩""乡村振兴"等5个主题共27场直播活动 [5] - 搭建"粤文购"、信息服务、功能专区及直播四大交易平台,组织超70场推介会、签约、演出、直播等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