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外交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实现多方共赢
快讯· 2025-06-10 15:29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加码中国,体现出外界看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 [1] - 中国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生态展现出澎湃动能,吸引外资企业 [1] - 中国从制造高地向创新引擎转型,为外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1]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外交部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 [1] - 鼓励外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和多方共赢 [1]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快讯· 2025-06-10 15:26
在6月1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我们注意到,近期不少外资企业持续投资中国。中国 丹麦商会、德国商会等表示,欧洲企业对持续投资中国很有动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新 技术都是可以开展合作的蓝海。中国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美企没有撤离中国市场的计划。 很多外资企业也开始加大本地化研发创新。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发言人林剑表示,对此,发言 人林剑表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加码中国,体现出外界看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的确定性,也彰显了中国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生态的澎湃动能。我们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出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 纳入政策红利圈。从制造高地到创新引擎,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机遇,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 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 赴、多方共赢。(环球网) ...
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卸下“超能力”的包袱,共建共生方能行稳致远丨对话资管30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3: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炎炎余纪昕上海报道 近期,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申报一周后火速获批面世。新费率机制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将告 别"旱涝保收"模式,转向与基民"同甘共苦",必须从关注自身短期利益转向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这批产品的创设,源于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文简称《方 案》)。《方案》强调基金公司应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让行 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投资者。 张宏良: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坚持问题导向,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方案》出 台的现实紧迫性。 长期以来,行业总体上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价值,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基本事实。但期 间"单维逻辑的不断强化即对超额收益的过度追逐",再叠加缺乏财富管理视角牵引,当下客观上形成了 基金公司、投资者与销售渠道之间的"三重困局":一方面,无论市场冷热,不少基金公司惯用历史业绩 线性外推来暗示未来收益,业绩达标时自诩"超人",未达标时则沦为基民眼中的"恶人",长此以往势必 损害行业公信力;另一方面,投资者陷入"基金产品高收益"简单定位的认知误区,伴生追逐短期收益的 非 ...
东新环高校创新生态圈迎来首家上市企业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0
公司上市与区域发展 - 派格生物医药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拱墅区2025年首家上市企业及东新街道凤栖智创·东新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培育的首家上市企业 [1] -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 专注于代谢紊乱领域及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 两度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 [1] - 东新街道一季度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4.03亿元 同比增长26.44% 税收等6项指标位列拱墅区第一方阵 [1] 产业生态与企业集聚 - 瑞莱生物总部、玖壹叁陆零医学总部、扬厉生物总部等优质企业相继落户东新 带动浚惠生物、聆微医疗等关联企业发展 [2] - 东新街道2015年提出打造城北体育公园周边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目前形成"一谷两院五平台"发展格局 [2] - 凤栖智创生态圈以高校院所为核心 已促成32家创新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签订59项合作 [2]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引进 - 东新街道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孵化体系 吸引11个项目落地 包括万华化学讲席教授徐颖华领衔的钒电解液项目 [3] - 联动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申报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及研究生联培基地 2024年招引全职博士21人 [3]
外资企业在华以创新助推“在中国、为世界”
新华网· 2025-06-10 09:26
外资企业在华创新战略 - 欧莱雅集团全球研发、创新和科技事务副首席执行官芭芭拉·拉韦尔诺强调在中国建立"创新生态圈"的重要性,推动中外企业共同生长 [2] - 欧莱雅与未名拾光战略合作研发创新生物活性物质并推动规模化生产 [2] - 欧莱雅与凯辉基金和上海静安区合作成立"凯辉创美未来基金",重点投资成长阶段的美妆品牌和相关企业 [2] 外资企业本土化与全球化 - 依必安派特集团在中国销售产品本土化率接近90%,部分产品反向输出全球市场 [3] - 依必安派特集团正在扩建西安工厂三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3] - 明治在中国推进本地开发、本地生产和本地人才体系强化,采用"高附加价值+技术创新"战略组合 [3] 中国市场对全球创新的影响 - 明治依托上海产品开发中心提升新品推出速度,计划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首发地 [4] - 外资企业加快在华战略布局,2024年1-4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832家,同比增长12.1% [5] - 上海出台政策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鼓励集聚研发创新等功能 [4]
广州探路城市更新,专家建言面向年轻人构建未来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3:21
城市更新核心理念 - 城市更新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焕新阶段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驱动为核心 需要政府 市场 社会多方共识性努力 [1] - 城市更新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城市综合价值 实现城市作为"生命体"的自我更新 促进历史 当下与未来和谐共生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提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有序实施城市更新 [1] 青年群体与城市更新 - 青年群体是城市服务消费者和创新驱动者 城市更新需与年轻人融合发展 [1] - 需研究年轻群体特点 如对新事物敏感 创新创业渴望强 适应大数据时代 通过城市更新提供低成本生活环境 公平营商环境和包容文化环境 [2] - 建议消化存量与增加增量结合 如闲置写字楼改造成廉价公寓 产业园区靠近生活小区以减少通勤成本 [2] 城市更新实施策略 - 城市更新应跳出社区"年轻人化"视野 从城市品牌年轻化更高维度发展 重视青年主体作用与价值共创 [3] - 猎德村更新成功案例显示 保留宗祠与龙舟历史文化 渐进式改造为主导 增设公共空间如网红咖啡馆 潮玩店以吸引年轻人 [3] - 借助数字平台搭建生态治理众包模式 鼓励青年参与生态问题调研与解决方案设计 引导关注生态友好型产业 [4] 文化与产业融合 - 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内涵 结合文化资源 商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地和品质消费体验地 建设文商旅融合圈 [4] - 城市更新核心是"吸引"青年定居发展 激发创造力与归属感 制度化鼓励青年参与更新过程 将其创意转化为实际发展力量 [5] - 广州需在顶层设计 产业高校空间布局 企业化运营 梯级补贴政策等方面纳入"十五五"规划 提供个性居住就业创业空间 [5] 创新参与模式 - 探索青年参与实践路径 通过制度赋权 空间创新 文化激活与治理协同 构建"参与—主导—反哺"的青年发展型更新范式 [5] - 城市更新是物理空间重塑 生命时间线延展 经济增长面拓宽 生态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过程 [4]
从高端住宅到教育标杆 缦云ONE迎来九年一贯制公立名校
财经网· 2025-06-09 11:50
通惠学校战略合作 - 合生创展集团旗下缦品牌与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合作启动全国首个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通惠学校,计划2025年6月6日正式落地[1] - 学校定位为副中心教育升维的重量级配套,旨在通过教育投入量化提升业主生活体验[1][6] - 合作模式创新性结合政府管理与社会资源,由基金会名校长工作室主导校长选聘、课程开发及资源整合[2][3] 教育模式创新 - 采用"项目制学习+能力化培养"核心模式,组建学生项目小组并通过名师指导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4] - 课程设计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真实任务驱动的学习,联动科学教育、家校共育等工作室资源[4][5] - 同步创建"云端学校"实现线上线下多校资源共享,开放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形成社会资源深度链接[5] 品牌与区域价值 - 缦云ONE作为副中心百万方国际住区,通过通惠学校实现"配套先行"战略,补足优质教育资源拼图[6] - 合作推动教育范式转型,强化合生缦品牌"长期主义"定位,构建房子外的多元资源磁场[6] - 名校长工作室整合王铮、刘可钦等教育专家资源,将数十年教学经验注入学校战略规划与空间设计[2][3]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开幕 延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22:27
延庆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如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构建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全产业链条 [2] - 建成北京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2024年八达岭机场低空飞行项目累计接待1.7万人次 [2] - 北京理工大学—国彩研究院—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启动,聚焦以赛促产、关键技术攻关、科研验证服务,打造低空技术试飞基地 [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启动,集成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在线撮合功能,重点服务无人机、体育科技等特色产业 [3] -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提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并发布涵盖工业智能化、低空旅游、雪场救援等14大场景的《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 [4]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国元证券指出低空经济呈现政策标准化、技术电动化、场景多元化、产业集群化、人才专业化五大趋势,未来3—5年有望成为万亿级新赛道 [5]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联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政府资源,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5]
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两大平台启动
新京报· 2025-06-07 18:13
低空技术产学研平台启动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1]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正式启动,聚焦无人机、体育科技等特色产业,集成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在线撮合三大核心功能 [2]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平台将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人才与技术培育平台,并开展"攻防一体"关键技术攻关 [2]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 -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发布,涵盖工业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低空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等14个场景 [3][4] - 在低空旅游场景中,低空飞行器构建立体沉浸式旅游场景;在雪场应急救援场景中,无人机突破地形封锁 [4] - 在载人空中交通场景中,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智能空域系统协同打造城市群点对点低空通勤网络 [4] 低空技术体系与工程发展 - 《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解析低空技术需突破轻量化材料革新、新能源技术颠覆动力供给、数字孪生重塑空域管理三大维度 [3] - 工程层面需实现五网融合推动基建升级,包括智能起降网络、空天通信枢纽等形成立体矩阵 [3] - 通过技术集成与工程协同,将"技术点"编织为"生态网",奠定规模化应用基础 [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区集聚了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 [5]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重点产业集聚区纷纷落地 [5] - 延庆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并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5] 低空飞行服务消费 - 延庆区探索"低空+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广泛应用无人机 [5]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 [5] - 低空飞行成为延庆服务消费新热点 [5]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6:54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其中阿霍指出,科技发展的最终赢家不在于发明最尖端技术的一方,而是在最善于将技术应用于社会发 展的一方。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互联互通技术标准框架、鼓励创新的监管沙盒机制和终身学习 的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新社香港6月7日电 (记者 刘大炜)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7日在香 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 出席。 6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在全体大会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致辞表示,创新是应对时代变局的钥匙。应对全球挑战,我们需要共 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倡导技术无国界,支持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共享和成 果转化。同时也需强化全球科技治理机制,探索设立科技风险预警与应对多边机制;赋能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南方科技合作;积极培育青年和人才网络,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中心。 香港特区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