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中国
icon
搜索文档
创单季营收纪录 阿迪达斯品牌全球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66亿欧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8:4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全球营收达66亿欧元,创下单季营收最高纪录,在货币中性下同比增长12% [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7.36亿欧元,同比增长23%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全球营收达187.35亿欧元,同比增长14% [4] - 基于第三季度强劲表现,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品牌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利润预计增长至20亿欧元 [5] 分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运动表现与运动时尚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以ADIZERO系列为代表的跑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 [4] - 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 [4]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业绩连续十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连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4] - 第三季度大中华区实现营收9.47亿欧元,同比增长10% [4] - 前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达27.74亿欧元,同比增长12% [4]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重心是顺利过渡到2026年体育大年,产品覆盖运动表现、运动时尚及舒适三大领域,全球市场对三大细分赛道需求持续增长 [4] - 在中国市场构建从赛场到街头、再到秀场,而后回归赛场的良性循环,品牌热度持续攀升 [4] - 大中华区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在品牌热度、产品、渠道均实现突破,持续强化体育基因并推动中国创造 [5]
阿迪达斯品牌2025年Q3营收66亿欧元,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10%
财经网· 2025-10-29 17:1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营收达66亿欧元,创单季营收历史最高纪录,货币中性下同比增长12%(剔除Yeezy因素)[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36亿欧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1]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营收累计达187.35亿欧元,同比增长14%[1]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品牌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利润将达20亿欧元,此前预期为17亿至18亿欧元区间[2] 分业务表现 - 运动表现与运动时尚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1] - 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以ADIZERO系列为代表的跑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1] - 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第三季度营收为9.47亿欧元,同比增长10%,连续十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连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1] - 大中华区前三季度营收达27.74亿欧元,同比增长12%[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本土思维的全球品牌”战略被指为业绩核心动力,公司正聚焦2026年体育大年进行布局[2] - 大中华区业绩增长源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落地,未来将深化本土需求洞察[2] - 公司通过举办“足篮盛夏”活动、发布2026年世界杯比赛用球“三重浪”、上海创意中心大秀亮相上海时装周等举措构建品牌传播循环,并依托上海创意中心推进本土化设计[1]
阿迪达斯三季度营收66亿欧元创史上单季新高:大中华区业绩实现“十连增”
IPO早知道· 2025-10-29 17:09
作为阿迪达斯品牌最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大中华区业绩连续十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连 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今年第三季度,阿迪达斯品牌大中华区实现营收9.47亿欧元,同比增长 10%。 今年前三季度,阿迪达斯品牌全球营收达187.35亿欧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大中华区营收达 27.74亿欧元,同比增长12%。 阿迪达斯全球CEO古尔登表示,"我对团队在第三季度的营收表现感到无比自豪。阿迪达斯品牌12% 的增长推动总营收达到66.3亿欧元,创下了有史以来单季度的最高营收纪录。运动表现产品在各品 类及各市场均实现强劲增长。我们的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产生了良好的共鸣。成为一个拥有本土思维 的全球品牌,是在全球取得成功的正确战略,也是亮眼业绩的核心动力。目前,我们的重心是顺利过 渡到2026年——这将是又一个令人振奋的体育大年。作为一家连接体育和街头文化的体育公司,我 们的产品覆盖运动表现、运动时尚及舒适三大领域。我们看到全球市场对这三大细分赛道的需求都在 持续增长,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中华区业绩连续十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 ...
与众家族首款轿车亮相工信部 金标大众家族矩阵逐渐成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3:26
产品战略与定位 - 与众07是金标大众首款轿车,标志着公司从“SUV单线推进”向“SUV+轿车双线并行”的战略升级 [1] - 该车型旨在填补公司在轿车市场的空白,强化市场覆盖能力并推动品牌持续向上突破 [1] - 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3款新车,包含SUV和轿车,标志着从“单一车型布局”迈入“全矩阵覆盖”的新阶段 [13] 产品设计与规格 - 与众07采用“破风设计”,车身长度为4853mm,轴距为2826mm,呈现流畅舒展的轿跑姿态 [6] - 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与贯穿式日行灯组合,灯组熏黑锐利并配有三段式导流槽设计,削弱传统燃油车的厚重感 [6] - 动力系统搭载最大输出功率为170kW的单电机,采用后驱布局,并使用国轩高科的高效能磷酸铁锂电池方案 [8] 技术架构与智能化 - 与众07是首款搭载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采用集中式控制单元,彻底摒弃“全球架构本土化改造”的传统模式 [6][8] - 该技术架构提升了车机响应速度、场景化功能开发能力,并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更广阔发挥空间,使其成为公司在华“最智能”的车型之一 [8] - 智能功能如自动泊车、车道保持将更精准适应中国城市复杂路况环境 [8] 市场影响与品牌战略 - 与众07的推出是公司“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体现,旨在以更彻底的本土化策略破局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 [4][13] - 该车型将为中型纯电轿车领域注入新活力,为用户提供无需在“小众个性”与“大众可靠”或“智能配置”与“实用体验”间权衡的选择 [3] - 公司通过金标大众和与众系列快速布局,展现出应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决断力,旨在重塑用户认知并寻求新增长 [11][13] 品牌基因与未来规划 - 与众07传承了大众汽车可靠、优质、安全的DNA,并通过严谨测试、扎实用料和卓越底盘调校体现品质追求 [10] - “与众”智能纯电新品类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旨在满足从功能属性到情感连结的需求跃迁 [11] - 除与众07外,金标大众首款全时互联纯电全尺寸SUV——ID.EVO概念车已在2025上海车展完成首秀,标志着新一轮智能网联汽车攻势的开启 [13]
快时代,慢功夫 齐泽凯书写大众品牌中国新答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2 12:38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 - 齐泽凯博士于今年1月1日加入大众集团,担任中国产品与战略执行副总裁,并于7月1日起就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 [1] - 公司已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定位,并通过体系化变革进行落地 [5] 中国市场洞察与定位 - 中国正积极引领全球创新,不仅是创新强国,也引领着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技术与体验的需求成为全球新标杆 [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2025年将继续增长,市场节奏更快,竞争更加激烈 [4] - 中国市场约65%的销量来自置换用户,表明市场正从增量转向存量,“品牌信任度”价值愈发凸显 [11] 研发与本土化创新 - 大众集团在德国以外设立了最大研发中心——大众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标志着研发理念的根本转变 [5] - 与地平线、小鹏等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是深度融合的联合研发,而非简单的技术采购 [5] - 通过建立以研发为主导的组织体系,中国团队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未来产品上市周期将缩短30%、成本优化40% [7] 产品规划与技术平台 - 从明年起,大众汽车将迎来产品大年;到2027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21款新能源车型;至2029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31款 [11] - CEA电子电气架构被称作“中央大脑”,能将电子控制单元的复杂度降低约30%,并大幅提升软件迭代效率,甚至能在一至两天内完成软件问题修复 [7][9] - CEA平台不仅应用于纯电车型,也将逐步扩展到大众MQB平台燃油车,实现“油电同智” [7] 品牌核心与竞争策略 - 公司强调在产品上市前充分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消费者得到成熟可靠的产品,而非单纯追求高频率的软件更新 [9] - 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长期可靠、可安心使用的产品,强化品牌信任度 [9][11] - 公司通过严苛测试体系保障可靠性,如淋雨测试雨量达到全球记录最高雨量的3倍,以及30万公里整车测试等,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1] 全球车型引入与油电平衡 - 对于ID Buzz等全球经典车型的引入,公司持开放务实态度,但强调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聚焦打造更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 [13] - 公司正大力推进产品阵容的数字化与电动化,但同时坚定投入燃油车业务,因燃油车业务为投资新技术提供资金,且预计到2030年全球仍有超千万辆汽车配备内燃机 [15]
对话阿迪达斯全球CEO古尔登:让中国成为全球运动创新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14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核心战略,全力支持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 [2][3] - 公司计划于明年将大中华区总部落地上海西岸,新总部可容纳逾1500名员工,并将进一步扩大本地化团队规模 [1][4] - 公司赋予本土团队高度自主决策权,以贴近消费者并做出正确决定 [3] - 上海被定位为全球创意网络的关键节点,未来将承接更多全球产品首发活动,类似纽约、巴黎等城市 [4][5] 中国市场表现与前景 - 中国市场目前约占公司全球业绩的15%,是公司全球业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4] - 未来10年,中国市场即使不是全球最重要的体育市场,也将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1][4] - 相较于经济停滞、市场渗透率高且近乎饱和的欧洲市场,中国市场具有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潜力 [4] 产品趋势与行业机遇 - 运动与时尚融合是明显趋势,公司主打“竞速美学”和“复古跑鞋”两大方向 [6] - 全球及中国范围内,跑步和户外运动参与度提升,为公司户外细分赛道带来良好机会 [6][8] - 经典鞋款如Samba、Gazelle、Superstar等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均日益流行 [3][6] - 中国国务院规划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7万亿元,为公司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2][6] 品牌活动与行业观察 - 公司通过赞助上海半马、上海运动节等赛事,并邀请世界顶尖运动员到访,深度参与中国体育事业 [1] - 全球范围内,横跨音乐、娱乐与体育的消费新趋势显现,大型活动门票售罄反映行业蓬勃发展 [8] - 公司通过“雏凤计划”支持中国西部年轻女足运动员,并组织中国运动员访问德国总部等举措响应体育强国战略 [7]
ST深耕中国四十年再出发: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沪上启新篇
半导体芯闻· 2025-08-28 17:55
公司本地化战略 - 公司推进"在中国 为中国"本地化战略 围绕中国设计 中国创新 中国制造三条主线展开[7] - 中国设计指组建本地研发团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中国创新指建立7个技术创新中心和1个封测创新中心 中国制造指实现碳化硅和STM32微控制器等关键产品完全本地化供应链[7] - 公司已构建近5000名员工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与本土合作伙伴共建联合实验室 形成技术-产品-制造-服务完整闭环[9] 汽车半导体行业趋势 - 汽车半导体含量从十几年前300-400美元跃升至目前超1000美元[14] - 汽车市场围绕更安全 更环保 更智联三大方向演进 ADAS辅助驾驶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车联网和智能座舱成为竞争焦点[18] - 汽车厂商成为生态圈核心 半导体企业与整车厂 一级供应商深度协同定义产品创新方向[18] 技术布局与产品优势 - 公司提供电动化解决方案包括电池管理 功率转换器 车辆控制单元 热管理 电驱逆变器和多合一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具备可扩展 创新功能 降低成本 优化体积等优势[22] - Stellar系列MCU基于28纳米ARM架构开发 采用PCM工艺使存储密度比上一代高一倍 支持环网架构并集成网络Switch 具备先进边缘AI能力[29] - STi2Fuse电子保险丝替代传统熔断保险丝 配电箱比机械保险丝减重25% 具备先进诊断功能 在故障时能在小于100微秒内快速切断[28][33] 本地化制造进展 - 与三安光电在重庆成立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工厂 成为率先实现完整本地化部署的国际半导体公司[12] - 委托华虹宏力代工40纳米节点STM32微控制器 实现STM32供应链完全本地化 成为唯一提供双供应链模式的MCU大厂[12] - 投资扩建深圳后端封测厂 该工厂贡献公司超过50%的后端产能[12] 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 上海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配备全套设备和实验能力 覆盖系统方案开发与芯片验证[35] - 自2019年以来已推出34套电动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包括OBC VCU 充电机 智能钥匙等[37] - 为中国市场定制化开发芯片 包括电动化领域BMS的AFE芯片(已开发四代) 自动驾驶电源系列芯片和汽车MCU芯片[37]
阿迪达斯品牌全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4%,Q2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11%
财经网· 2025-07-30 19:52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全球营收60亿欧元 货币中性下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5.46亿欧元 同比增长58% 毛利率51.7%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全球营收121.05亿欧元 同比增长14% 营业利润12亿欧元 同比增长70% 毛利率51.9%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1] - 2025年全年营业利润展望维持在17亿至18亿欧元区间 [2] 业务板块表现 - 运动表现业务与运动时尚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第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2%和13% [1] - 鞋类收入同比增长9% 其中跑步业务(以ADIZERO系列为代表)收入增长超25% 服饰业务收入增长17% 配饰业务收入增长7% [1]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第二季度营收7.98亿欧元 同比增长11% 连续九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1] - 大中华区上半年营收18.27亿欧元 同比增长13% [1] 战略方向 - 全球推行"本土思维的全球品牌"战略 通过本地化人才管理和产品适配实现市场增长 [2] - 大中华区执行"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 通过优质产品服务激活体育消费 [2] - 积极拥抱"首发经济" 推出多款新品 跑步业务成为大中华区重要亮点 [2]
为保“中国方案”稳定落地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续约三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1:48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稳定性 - 大众汽车集团提前与贝瑞德续约三年至2028年夏,确保中国战略持续落实[1] - 贝瑞德将继续主持大众在华业务,管理层稳定对实现中国市场战略目标至关重要[1] - 大众正处于转型成果交付关键节点,大批新车即将推出市场[1] - 贝瑞德过去三年主要推进在华产品研发和"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下的系列投资[1] 贝瑞德的职业背景与角色 - 贝瑞德1993年进入大众集团,2020年升任大众乘用车品牌CEO[2] - 2022年8月转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及董事会主席[2] - 成为大众在华全新战略核心人物,负责提升决策效率和研发加速[2] - 新架构赋予中国区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贝瑞德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传递战略[2] 在华业务转型与投资 - 过去三年是"全速推进在华业务重塑"关键过渡期[3] - 总投资达500亿元,重点推动智能电动车本土化研发[3] - 设立合肥研发中心VCTC,与大众安徽构成新总部基地[3] - 与上汽、华为、小鹏、地平线等建立合作关系[3] - 本土化车型平台和电子架构使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3] 产品规划与市场前景 - 2024年转型投资达巅峰,进入战略成果"交付模式"[4] - 2025年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4]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4] - 产品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4] 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 - 2024年从中国合资企业获得投资收益17亿欧元,同比下滑33.5%[4] - 对集团总利润贡献率从30%降至不足10%[4] - 预计对华投资收益将继续触底,承诺2027年迎来反弹[4] 未来挑战与管理调整 - 未来三年是转型落地关键期,将与中国品牌电动车正面竞争[5] - 除贝瑞德外,大众中国董事会其他主要成员均进行了更替[5] - 7月1日齐泽凯接替孟侠担任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CEO[5]
再见!孟侠,你好!Mecha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9 08:50
大众汽车中国战略转型 - 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动"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 强调本地化技术架构和理念转变 这是决定性时刻[8] - 2023年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 2024年2月与小鹏汽车签署合作协议 2024年4月发布ID.CODE概念车 7月发布ID.与众[4] - 2025年4月全球首发三款近量产概念车:上汽大众ID.ERA 一汽-大众ID.AURA 大众安徽ID.EVO 这些车型代表过去工作成果[5] 管理层变动与评价 - 孟侠(Stefan Mecha)将于2025年7月1日调任大众汽车商用车(VWN)CEO 结束3年中国任期[3]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贝瑞德评价孟侠使公司战略以"中国速度"落实 为品牌转型奠定基础[4] - 新任CEO齐泽凯博士将接替孟侠 负责ID系列概念车的量产上市工作[5] 中国市场表现与展望 - 公司认为过去3年并非在中国发展最易时期 但通过团队努力取得多项战略成果[4] - ID系列概念车的推出证明德国总部已认可中国本地化发展方向 战略转型进入关键阶段[8] - 孟侠表示对中国市场理解不断深化 强调必须拥抱本地化才能在中国取得真正成功[8] 企业文化与创新 - 公司高度认可中国市场对创新的激情 认为这种精神力量非凡 计划将其引入德国总部[10] - 管理层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投入 在发布会等场合展现高度热情与活力[8] - 公司强调"中国速度"的重要性 通过快速决策和执行推动战略落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