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多点开花!“两区”重点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北京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20:33
金融街重点园区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 [1]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2024年达156.05万亿元,占全市70.3% [1] - 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占全市67.7% [1] - 金融街资产管理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1] 丽泽金融商务区跨越式发展 - 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2] - 落地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等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 [2] - 吸引易付达、路孚特、威立雅等国际领军企业,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格局 [2] 首钢园转型与服贸会升级 - 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 [2] - 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2024年起服贸会调整为"一址举办" [2] - 计划构建综合性会展小镇,引进头部会展组织机构及一站式服务商 [2] 房山区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聚焦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形成两业融合示范区 [3] - 新型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氢能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技术产业 - 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 [4] - 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 [4] - 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及374平方公里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4]
聚力低空产业新赛道,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开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8:52
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3.9亿元,总用地面积1.7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由4栋研发智造空间构成 [3] - 园区设计适配无人机重型需求,核心货运通道宽度达2.4米,并设置两处26米×48米的专属室外试飞场 [3] - 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企业领航公司主导建设运营,整合延庆政策与空域优势,打造研发智造、孵化加速、检测认证等一体化产业中心 [4] 低空技术产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低空技术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技术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 政策法规完善、资金支持加大、空域开放加速,低空技术产业将迈向"万亿蓝海" [3]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真高1098米),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5] 延庆区低空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 延庆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5] - 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延庆 [5] - 产业园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并探索无人机与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融合 [5] 产业园战略定位与服务体系 - 目标打造延庆经济发展新高地和低空产业创新策源地,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成长 [4] - 通过"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政策与空域资源,构建尖端研发与硬科技创新孵化平台 [4][5]
低空技术已用于14大创新场景 产学研共探破局之路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11:41
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 -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解析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并列出14大创新应用场景,包括工业智能化、低空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等 [1] - 无人机已应用于应急救援、能源巡检、农业植保、警用、海事等领域,例如远度科技ZT-120V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参与福建龙岩暴雨、西藏定日6.8级地震救援 [1] - 无人机被定义为空中移动智能体,是机器人与航空产业融合的飞行机器人,成为低空飞行主体 [1]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优势 - 低空资源将转化为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无人机空中飞行环境比地面简单,无需道路建设,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益更优 [2] - 低空经济推动交通范式变革,无人机与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深度融合,形成立体价值网 [2] - 农业场景中无人机通过光谱反演实现精准施肥,但技术难点包括天候影响、标准制定及喷洒精度控制 [3] - 航天时代飞鹏预估低空物流市场规模2027年达7000亿元,已探索城市物流、医疗运输、应急消防等场景 [3] - 美团无人机2017年成立,2021年商业化,业务覆盖办公社区、市政公园、医疗等场景,并在北京延庆开通常态化配送航线 [4] 低空经济人才需求与培养 - 国内6所高校开设低空经济专业,包括北航、北理工等,北航新设专业涵盖智能航行、空域管理等方向 [5][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217.7万架,但有效执照仅24.73万本,操作员缺口超100万,运行管理及复合型人才同样紧缺 [6] - 低空经济需高层次人才制定标准,同时亟需飞手、设计制造等技能型人才 [6] - 校企合作建议共建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实训平台,采用"以师带徒""订单班"模式加速转化 [7] - 大会启动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产学研平台等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技术孵化与产业化 [7]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京开幕
机器人圈· 2025-06-08 09:38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 - 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多位政府高层及行业领袖出席开幕式[1] - 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两项重要成果,涵盖14大应用场景[2] - 启动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加速技术产业化[2] - 成立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3] - 签约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项目,建立行业统一操作员评定标准[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4] - 制定《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专项支持政策[4] - 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和1098米真高飞行条件,配备八达岭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4] - 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应用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4] - 2024年低空飞行项目累计接待1.7万人次,"低空+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4]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技术产业被视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培育新动能的关键领域[4] - 延庆区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市先导区[5] - 大会将持续举办多场专业活动,汇聚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5]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京开幕 共探 “第二发展空间” 新场景
环球网· 2025-06-07 20:52
大会概况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于6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 由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电子学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公司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1] - 大会将持续至6月9日 吸引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移动研究院等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 以及汉王科技 鸢飞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参与 [5] 核心成果发布 - 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 提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 为国家开辟"第二发展空间"的战略路径 [3] - 同步发布《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 覆盖工业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 低空旅游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海洋综合治理与污染处置等14大应用场景 [3] 产业平台建设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 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 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3]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同期启动 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3]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 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前沿 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3] 行业标准化进展 - 中国电子学会与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签署无人机等级考试合作协议 将建立统一的无人机操作员等级评定标准 填补行业空白 [3]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面向8-18岁青少年 是中国电子学会发起的机器人技术能力社会化评价项目 [3] 延庆区产业生态 - 延庆区作为中国民航局首批 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已集聚航天飞鸿 理工全盛 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4] - 形成涵盖研发设计 整机制造 运营服务 反制技术的全产业链条 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4] - 在政策赋能 园区赋能和场景驱动下 产业正向高端化 智能化 集群化发展 目标打造全市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 [4]
低空技术两大平台落地北京延庆
北京商报· 2025-06-07 18:45
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 - 北京理工大学、国彩研究院、延庆区共同打造的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1]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同步启动,旨在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1]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前沿,联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政府资源 [1] - 研究院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的全链条生态 [1] 延庆区低空产业发展现状 -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1] - 区域内构建起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1] 低空技术应用场景 - 延庆区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并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2] - 探索"低空+文旅"融合发展,在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检、表演,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低空飞行成为服务消费新热点 [2] 大会主办方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公司、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主办 [2]
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两大平台启动
新京报· 2025-06-07 18:13
低空技术产学研平台启动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1]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正式启动,聚焦无人机、体育科技等特色产业,集成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在线撮合三大核心功能 [2]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平台将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人才与技术培育平台,并开展"攻防一体"关键技术攻关 [2]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 -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发布,涵盖工业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低空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等14个场景 [3][4] - 在低空旅游场景中,低空飞行器构建立体沉浸式旅游场景;在雪场应急救援场景中,无人机突破地形封锁 [4] - 在载人空中交通场景中,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智能空域系统协同打造城市群点对点低空通勤网络 [4] 低空技术体系与工程发展 - 《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解析低空技术需突破轻量化材料革新、新能源技术颠覆动力供给、数字孪生重塑空域管理三大维度 [3] - 工程层面需实现五网融合推动基建升级,包括智能起降网络、空天通信枢纽等形成立体矩阵 [3] - 通过技术集成与工程协同,将"技术点"编织为"生态网",奠定规模化应用基础 [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区集聚了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 [5]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重点产业集聚区纷纷落地 [5] - 延庆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并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5] 低空飞行服务消费 - 延庆区探索"低空+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广泛应用无人机 [5]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 [5] - 低空飞行成为延庆服务消费新热点 [5]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低空技术两大平台落地延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7 16:52
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 - 北理工、国彩研究院、延庆区共同打造的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1] - 平台将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构建人才与技术培育平台,开展"攻防一体"关键技术攻关,依托延庆场景资源打造试飞基地进行真实环境技术验证 [3]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将推动核心技术在多场景落地,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延庆样本" [3]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前沿,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基础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和1098米真高,2020年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5] - 区域内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5] - 制定《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提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支持 [5] - 落地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和重点产业集聚区,配备生产厂房、研发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5] 低空技术应用场景 - 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6] - 探索"低空+文旅"融合,在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检、表演 [6]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 [6] 行业活动与合作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将持续到6月9日,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等讨论低空产业创新、应用与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