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

搜索文档
国际基建论坛暨展览 六月十至十二日在澳门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05-09 16:26
论坛概况 - 第十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将于6月10日至12日在澳门举办 [1] - 同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 [1] - 论坛以"更好互联互通,更多合作共赢"为主题 [2] 活动规模与参与情况 - 预计举办50余场专题活动 [2] - 邀请220余位业界精英参与 [2] - 已有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 [3] - 参会嘉宾包括60余位部长级官员、20余家金融机构高管、10余家国际组织官员等 [3] - 800多家国际工程及产业链企业参会参展 [3] 论坛亮点与创新 - 首次举办创新成果"首发仪式" [2] - 突出会展结合特点,安排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首发首展 [2] - 将发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25)》和《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 [3] 澳门元素与区域合作 - 突出展示中葡商贸服务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澳门元素 [4] - 继续举办内地——澳门"一带一路"工商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 [4] - 举办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和基础设施合作论坛 [4] - 全面展示澳门"1+4"多元产业发展成就 [4]
九号电动全新Q系列发布,智能化重新定义女性骑行
齐鲁晚报· 2025-05-08 20:20
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全新Q系列新品 瞄准女性市场 从"她视角"解决"她问题" 打造行业首款真正理解女性的两轮电动车产品 [1] - 新品区别于行业传统电动车 摒弃技术惰性 拒绝低效颜值内卷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从指尖到脚尖"的专属体验 [1][3] 女性用户市场趋势 - 2023年两轮电动车销量突破5000万辆 女性用户购买量占比达42% 较五年前增长8% 部分城市女性用户占比超半数 [3] - 行业女性产品仍处于低效颜值内卷阶段 忽视真正痛点 如新手骑行恐惧 坡道场景切换困难 湿滑路面安全担忧等问题 [3] 技术创新功能 - 零力推行功能 智能识别推车场景自动激活 车速跟随人速实时变化 简化操作步骤 解决上坡推行难题 [4] - 陡坡缓降功能 智能识别陡坡自动激活 提供辅助制动 保持低速下坡 用户可灵活调整速度 [7] - 自定义专属护航模式 行业首发 可调节加速度 极速度等参数 满足不同骑行水平女性的个性化需求 [7] - SOS专属紧急呼叫功能 长按6秒可呼叫紧急联络人 推送车辆定位 解决女性单人骑行安全焦虑 [9] 研发基础 - 基于327位女性用户累计8926小时的骑行数据研发 解决真实场景下的用户痛点 [3] - 延续公司智能化技术创新传统 此前已推出解决钥匙 续航 导航等痛点的系列功能 [9]
6家畜牧业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亏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38
今年一季度,畜牧行业在多重挑战中展现韧性。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杨志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仍将保持盈利,但成本差异将加速行业分化,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温和扩 张,而高成本企业可能被淘汰。" 在此背景下,杨志远建议,相关企业要深化降本增效,强化成本管控,推广智能化技术,加强种猪育种 与疫病防控,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成活率和生产稳定性。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17家畜牧上市公司(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中,有10家净利润为正值, 其中,6家公司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7家畜牧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50.8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 3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5.06亿元,同比增长48.14%。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生猪2265.8万头,其 中商品猪1839.5万头,仔猪414.9万头,种猪11.3万头。 记者查阅畜牧业头部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了解到,控制成本是各家关注 ...
在上海车展品味睿、实、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17:41
车展概况与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首发逾百款全新车型,智能化技术成果显著,多项战略合作协议落地 [2] - 新能源新车占比从2020年北京车展的38.4%提升至本届上海车展的69.1% [8] - 行业从"营销主导"转向"安全优先",消费者从"被蒙蔽轻信"转向"理性认知" [14] - 市场竞争从价格战转向多元化竞争,包括技术、配置和自动驾驶能力 [14][16] 智能化技术进展 - 长安启源Q07搭载自研天枢智驾,具备高速和城市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4] - 极氪9X混动车型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算力高达1400TOPS,采用5激光雷达 [4] - 小鹏G7支持12分钟补能至80%,CLTC续驶里程702km,搭载AI鹰眼视觉方案 [5] - 上半年中国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预计2025年末达65% [13] 电动化技术突破 - 荣威D6纯电动续驶里程450km和520km,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4] - 比亚迪、华为推出兆瓦级超充方案,解决续驶里程焦虑 [16] - 奔驰MMA纯电平台打造全新纯电动长轴距CLA和Vision V概念车 [7] - 雷克萨斯ES或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已申请ES 350e、ES 500e等商标 [7] 自动驾驶发展 - 广汽计划年内启动3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 [16] - 小鹏汽车下半年将实现3级自动驾驶软件能力和体验 [16] - 主管部门强调不得夸大辅助驾驶功能,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 [11][12] - 车企修改宣传用语,将"高阶智驾"改为"辅助驾驶"以符合规范 [13] 企业战略与合作 - 宝马为中国市场开发DeepSeek功能,基于阿里大语言模型定制AI智能体 [10] - 奇瑞展示50余款车型及自研技术,包括猎鹰驾驶辅助700和AI数字底盘2.0 [9] - 上汽大众ID. ERA概念车瞄准理想L8/L9,填补增程式领域空白 [7] - 广汽丰田铂智7与华为、Momenta在智能座舱和驾驶方面深入合作 [8] 行业规范与安全 - 工信部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 [11] - 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可能面临5-10倍广告费罚款,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 [12] - 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社会关注 [12] - 行业倡导"安全可验证、责任可追溯"的智能驾驶发展路径 [12][13]
研判2025!中国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快速增长,技术升级与场景化需求双轮驱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6 09:33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73.52亿元,同比增长6.62%,反映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对高效充储电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1] - 快充技术普及率提升,百瓦级快充成为旗舰手机标配,无线充电领域磁共振技术突破功率瓶颈,车载和家居场景渗透率提高 [1] - 智能家居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充储一体站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加速落地,技术升级推动产品溢价能力提升 [1] 行业分类 - 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分为充电类(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充电模块等)和储电类(移动电源、便携储能电源、储能电池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00-2010年萌芽期:智能手机兴起带动充电需求,以基础有线充电器为主,储能设备多为简单移动电源原型 [4] - 2011-2015年成长期:智能终端普及,快充技术出现(功率从5W提升至20W),充电宝流行,无线充电技术初步应用 [4] - 2016-2020年成熟期:快充成为手机标配(功率达40W+),无线充电效率接近有线充电,储能产品多样化 [5] - 2021年至今创新期:物联网和AI技术深度融合,光储充一体化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智能充电桩,向全场景延伸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金属、塑料)、电子元器件(芯片、电容、无线充电模块等)、技术研发(快充、无线充电、新型电池材料) [8] - 中游: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生产制造 [8] - 下游: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等领域 [8] 市场规模与细分领域 - 202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786万台,同比下降3.79%,倒逼企业转向差异化技术创新(如氮化镓快充) [10] - 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2%,5G和AI技术驱动换机周期缩短,折叠屏激活高端市场 [10]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318.2万辆,同比增长50.4%,销量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政策红利和技术迭代驱动需求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奥海科技:2023年手机充电器市占率近17%,全球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5.46亿元(+27.40%),归母净利润3.01亿元(-13.77%) [18] - 天宝集团:2024年总营收53.86亿元(+11.66%),毛利10.48亿元(+15.54%),新能源分部收益同比增长37.3% [20] - 小米、华为等智能终端制造商通过品牌和渠道优势拓展充储电产品业务,加剧市场竞争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快充技术向200W以上发展,无线充电突破效率瓶颈,智能化技术实现自适应功率调节和设备状态监测 [22] - 市场需求多元化:车载快充、智能家居储能系统、户外移动电源等场景化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23] - 竞争格局演变:头部品牌市场份额集中,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或退出市场,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海外布局 [24]
全自动伺服工字型封箱机市场发展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4-29 08:19
全自动伺服工字型封箱机市场发展趋势 核心观点 - 全自动伺服工字型封箱机正逐步替代传统人工封箱方式,成为行业热门选择,主要受益于自动化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长及环保理念融入 [1][13] 市场需求 -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包装行业需求增长,企业重视提升包装效率与降低成本,全自动伺服工字型封箱机因高效稳定特性成为首选 [3] - 消费者对包装质量要求提高,促使企业选择封箱效果优良的设备 [3] 技术创新 - 伺服驱动技术显著提升封箱机速度和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确保封箱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 [4] - 智能化技术引入实现自我诊断和故障排除,减少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4] 设备适应性 - 可高效封箱纸箱、塑料箱等多种包装材料,可调节封箱高度和宽度设计适应不同规格产品 [5][7] - 灵活性帮助企业快速调整生产线以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 [7] 环保性能 - 设备设计和材料选择向环保方向靠拢,如采用可回收材料、减少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9] - 环保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9] 成本效益 - 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运营中显著降低综合成本,通过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大利润空间 [10] 竞争格局 - 需求上升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涌入推动技术迭代和价格合理化 [11] -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1] 全球市场 - 设备在国内市场广泛应用并拓展至国际市场,全球化进程为制造商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12] - 国际市场对高效可靠包装设备需求持续增加 [12] 未来趋势 - 设备将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大数据优化生产过程 [13] - 个性化定制需求推动设备向多功能和可定制方向发展 [13]
长城汽车(60163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4业绩承压,新车周期叠加海外布局加速发展可期
开源证券· 2025-04-28 2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产品换代、新车型上市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等影响,Q1业绩有所承压,小幅下调公司2025 - 2027年业绩预测,但考虑到坦克及海外业务持续开拓,多品牌新车周期强势开启,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当前股价22.91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3.34/21.55元,总市值1960.99亿元,流通市值1422.54亿元,总股本85.60亿股,流通股本62.09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0.13% [1]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报营收400.19亿元,同比 - 6.6%;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 - 45.6%,业绩承压因产品换代影响销量、新车型上市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大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9.72(-4.71)/169.78(-2.70)/189.95(-8.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4.0/11.6/10.3倍 [3] 销量与费用率情况 - Q1销量同比小幅下降6.7%,哈弗/坦克/欧拉品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4%/14.6%/54.3%,海外销量同比小幅下降2.0%,魏牌销量在蓝山带动下同比增长38.7% [4] - Q1单车均价同比小幅提升0.02万元 [4] - Q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76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19pct [4] 未来发展趋势 - 新车周期:哈弗将迎来二代大狗及猛龙改款车型,魏牌高山7/8/9开启预售、新旗舰SUV后续有望上市,新款坦克500等也有望推出 [4] - 海外业务:发布全新ONE GWM战略,推进南美、右舵及东盟、中东非洲等市场布局,已在泰国、巴西等地布局整车工厂 [4] - 智能化:实现自研与外部供应商方案竞争机制,魏牌蓝山全场景NOA全国开城,后续魏牌新车型都将搭载,2025年坦克品牌部分车型应用蓝山系统,15万级及以上哈弗车型用性能相近但成本略低智驾系统 [4] - 直营体系:后续有望发挥效能,推动魏牌及坦克高端车型销量增长,引领公司品牌向上及盈利能力提升 [4]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73,212 | 202,195 | 238,426 | 269,368 | 293,339 | | YOY(%) | 26.1 | 16.7 | 17.9 | 13.0 | 8.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022 | 12,692 | 13,972 | 16,978 | 18,995 | | YOY(%) | -15.1 | 80.8 | 10.1 | 21.5 | 11.9 | | 毛利率(%) | 18.2 | 19.5 | 19.9 | 20.4 | 20.5 | | 净利率(%) | 4.1 | 6.3 | 5.9 | 6.3 | 6.5 | | ROE(%) | 10.3 | 16.1 | 15.0 | 15.6 | 15.1 | | EPS(摊薄/元) | 0.82 | 1.48 | 1.63 | 1.98 | 2.22 | | P/E(倍) | 27.9 | 15.5 | 14.0 | 11.6 | 10.3 | | P/B(倍) | 2.9 | 2.5 | 2.1 | 1.8 | 1.6 | [6]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238426百万元,营业利润14690百万元等 [8]
深蓝汽车邓承浩:“淘汰赛”还在继续,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目标是扭亏为盈,2024年已实现单月盈利,成本控制良好 [1][7] - 当前处于高投入期,渠道、产品、技术、服务投入较大,但产品具备较好毛利 [1][8] - 现金流状况良好,品牌投入是关键期,渠道正全面焕新形象以迎接新车型S09 [6][8]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发布大六座旗舰SUV深蓝S09,售价23 99万-30 99万元,基于超级增程技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3 3,2024年下半年将首批升级至ADS4 [1] - 与华为合作开发ADS SE智驾方案,目标价格从20万元下探至15万元,S09是双方在20万-30万元价位的合作典范 [1][2] - 采用双智驾路线:自研Deepal AD系统与华为乾崑系统并行,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 [1] 华为合作模式 - 定位为华为"最佳CP"而非"第六界",通过投资企业引望(长安系参投)获得技术普惠优势,避免重资产投入 [2][3] - 引望协助产品传播,公司聚焦年轻价格敏感用户群体,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3]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与东南亚为海外重点市场,依托长安现有海外团队、渠道、服务体系轻量化扩张 [4] - 欧洲市场策略强调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转化,将成本红利投入品牌与服务升级 [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行业淘汰赛将持续,差异化产品、领先技术、无短板+长板能力是关键存活条件 [8] - 短期竞争力依赖产品,长期依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 [8]
科力装备:创新研发驱动战略发展 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中国证券报· 2025-04-23 23:0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12亿元,同比增长25 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50亿元,同比增长9 5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 14亿元,同比增长166 7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 51亿元,同比增长17 82%,归母净利润3720 33万元,同比增长2 36%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成功进入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企业 [1] - 陆续成为长城汽车、东风日产合格供应商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93 08万元,较上年增长32 1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 38% [2] - 开展多项研发项目,涵盖智能化零件、吸光涂层、替代镀铬技术等前沿方向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2] - "包边条多工序联动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和"垫块自动化生产技术"被河北省工信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2]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800万元(含税) [3]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股本将增至9520万股 [3] 未来战略布局 - 2025年将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任务展开布局 [4] -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关注新的电池技术和关键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市场发展动态 [4] - 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并关注新的业务机会,研发低空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设备 [4] - 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储备科研成果落地速度 [4] 行业前景与竞争力 - 公司展现了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长期发展潜力 [5] - 未来有望在汽车产业升级浪潮中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
研发驱动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科力装备2025年加码新能源与低空经济新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4-23 20: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 同比增长25.41%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增长9.5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14亿元 同比增长166.7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17.82% [6]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720.33万元 同比增长2.36% [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达13.85亿元 较上年增长121.09% [1] -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8.90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仅为16.61% [1]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93.08万元 同比增长32.19% 占营收比例5.38% [2] - 公司拥有专利84项 其中发明专利9项 实用新型专利70项 外观设计专利5项 [2] - 研发项目涵盖智能化零件、吸光涂层、替代镀铬技术等前沿方向 [2] - 汽车摄像头支架粘接新工艺研发项目成功简化生产工序并降低成本 [2] - 可重复拆装的汽车天窗包边条研发解决了下游客户装配痛点 [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功打入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等全球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的供应链体系 [2] - 拓展至长城汽车、东风日产等整车厂商 [2]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任务展开布局 [3] - 扩大基本盘方面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和市场领先优势 [3] - 布局新赛道包括新能源电池领域和低空经济领域 [3] - 研发新技术方面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 [3]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合计派发6800万元 [1][6] - 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转增后股本将增至9520万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