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年轻化
icon
搜索文档
TOP6酒企相继召开业绩说明会,白酒行业真要变天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11:48
行业整体趋势 - 头部上市酒企(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集体切换至低速发展模式 一季度TOP6酒企业绩增速显著放缓:茅台、古井贡酒营收/净利润维持两位数增长但增速回落 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 洋河营收与净利润同比降幅超30% [1] - 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30.8万千升 同比减少7.8% 可能迎来连续第八年产量下滑 [1] - 一季度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营收1963.04亿元(同比+0.38%) 利润总额580.07亿元(同比-0.73%) 行业或进入零增长时代 [3] 头部酒企战略调整 - 发展目标转向"稳定"与"稳中有进":茅台锁定9%营收增速目标 五粮液计划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泸州老窖提出"稳中求进" 汾酒强调"稳健增长" 古井贡酒规划"稳健增长" [4] - 市场布局精准化:古井贡酒实施"三通工程"聚焦核心省区 汾酒完善"一体两翼"机制重点开发长江以南空白市场 [6][8] - 渠道优化措施:洋河推进大商培育计划 泸州老窖动态调整渠道政策保障利润空间 古井贡酒优化费用投放结构 [8] - 产品策略调整:汾酒实施"四轮驱动"(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增量) 茅台统筹投放资源平衡五个量比关系 [8][10] 行业结构性变化 -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从2024年989家降至2025年887家 减少102家 显示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3] - 渠道库存改善:五粮液社会库存处于低位 部分终端"零库存" 泸州老窖库存安全可控 洋河库存水平已降低 [10][11] - 头部酒企倡导"竞合发展":茅台提出与兄弟酒企探索差异化路径 共同满足不同价格带需求 [10] 年轻化战略布局 - 年轻消费群体占比显著提升:95后占白酒消费者18% 25-40岁群体占比达38%且同比增长8.2% [14] - 头部酒企年轻化实践:泸州老窖构建"酒+"跨界体系 五粮液组建年轻化专班研究5大维度(度数/外观/酒体/容量/定价) 汾酒推出"7个年轻化"战略(颜值/产品表达/品质表达等) [14][16] - 渠道创新:茅台/泸州老窖加快布局即时零售赛道 [16] 产品创新方向 - 低度化趋势明显:38度国窖1573年营收超百亿 五粮液将推出29度新品 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0% [18][20] - 代际创新产品受重视:汾酒青花26将实现增量 洋河第七代海之蓝定位百元价格带超级单品 代际新品具有自带IP属性优势 [20] 中小酒企发展启示 - 年轻化策略需差异化:应深度解构目标客群特征 结合地缘优势开展场景化营销 [17] - 产品创新路径:低度酒市场是确定性赛道但需构建品质壁垒 代际产品开发可延续品牌基因并创造新增价值 [18][20][21]
搜狐酒馆第22期|蔡学飞:年轻化的核心是文化渗透而非讨好式营销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6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政务消费占比已不足5%,白酒市场以商务和民间消费为主,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品牌格局稳定 [3] - 资本市场初期反应敏感但短期下跌后趋于平稳,实际影响未达"崩盘"预期,市场担忧更多源于历史阴影及行业自身问题如产能过剩、库存积压 [3] - 禁酒令对政务场景饮酒影响显著,但多数消费者感受不明显,因白酒消费已完全市场化 [4] 消费转型与渠道调整 - 企业需聚焦民间消费场景如婚宴、升学宴及大众光瓶酒市场,以高性价比和场景适配性吸引普通消费者 [5] - 电商渠道成为核心流量入口,直播电商、本地即时零售(如19分钟送达)可有效触达用户,部分白牌产品通过电商实现高销量 [5] - 行业需平衡传统经销与数字化新零售,摒弃"电商=线上经销商"旧思维,自建运营团队并接受电商促销引流常态 [6][7] 年轻化与国际化的策略 - 年轻化需通过文化渗透如酒厂文旅、混饮文化培养认知,而非讨好式营销,产品需利口化与健康化如低度酒、果味酒 [6] - 茅台邀请张艺兴代言契合品牌调性,通过明星影响力触达Z世代,结合音乐、体育等年轻人关注领域弱化酒桌文化标签 [8] - 国际化需借力国家影响力如"一带一路"和中餐全球化,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造如调整酒体口味,参考日本清酒路径 [12] 行业周期与产品创新 - 行业处于"三叠加"周期(经济放缓、消费转型、产能调整),名酒凭借品牌韧性和刚需属性有望2025年底触底,2026年反弹 [10] - 梅见青梅酒销量几何级增长显示行业转向"味道竞争",传统白酒需打破陈规如开发一人饮小酒、健康功能酒 [11] - 茅台股东大会以自助餐形式举办反映行业转向务实转型,传递"少饮酒、多沟通"新风向 [9] 未来趋势与破局方向 - 白酒消费属饮食文化范畴,国际化需依托中餐出海,在海外中餐馆推广白酒搭配中餐 [12] - 行业需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借鉴新酒饮逻辑如灵活饮用场景、地域特色产品开发 [11][12]
五粮液等酒企业绩说明会密集召开,传递了白酒行业哪些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9:29
行业现状与调整 - 白酒行业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包括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及企业自身周期 [2] - 行业进入存量期,消费供需结构转移分化,酒企业绩增速普遍放缓 [2] - 2024年五粮液营收891.75亿元(+7.09%),净利润318.53亿元(+5.44%);2025Q1营收369.40亿元(+6.05%),净利润148.60亿元(+5.80%) [2] - 泸州老窖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3.19%和1.71%,部分酒企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 [2] 企业战略调整 - 头部酒企制定更理性目标:茅台2025年收入增长目标9%,五粮液强调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一致,泸州老窖提出"稳中求进" [3] - 行业普遍采取控货挺价策略,五粮液第八代产品社会库存已处于低位 [1][4] - 洋河股份表示去库存仍是重点工作,泸州老窖称渠道库存安全可控 [5] 市场表现与策略成效 - 五粮液控货挺价行动成效显著: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增30%,电商平台增21%,千元价位段与竞品拉开价差 [4] - 五粮液三大主品动销稳中向好,宴席场景开瓶扫码量实现增长 [5] - 低度化趋势明显,泸州老窖低度国窖1573销售占比已近50% [6] 产品创新与年轻化布局 - 泸州老窖采取三大年轻化举措:低度产品开发、Z世代营销、"酒+"跨界体系构建 [6] - 五粮液已推出39度产品及青梅酒等年轻化产品,计划加快渠道建设并推出新低度产品 [7] - 五粮液2025年将重点投资原粮育种、发酵机理等技术攻关以提升产品力 [7]
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同日举行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7:3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 [2] - 汾酒在长江以南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促销活动 [3]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6:4,计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策略与年轻化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 [4] - 汾酒2025年启动年轻化1.0版本,包含7个维度:产品颜值、表达、品质、文化、传播形式、意见领袖和渠道的年轻化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同时扩大古8、古5等大众产品份额,研发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创新产品 [4] 行业发展现状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 [2] - 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增长,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 [5] - 全国白酒产量呈连年下降趋势,在人口增长放缓和存量竞争下,降速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5] 公司未来规划 - 汾酒2025年将开启复兴纲领第二阶段,坚持稳中求进,以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4] - 古井贡酒将继续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市场建设,聚焦核心省区,落实"抓动销、去库存"方针 [5] - 两家公司均未公布具体增长目标,仅提出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 [5]
两大白酒同日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汾酒长江以南下沉县级空白市场 古井贡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9:5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优势市场主要在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长江以南市场是近年开拓重点 [2] - 汾酒针对长江以南机会型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消费培育和终端促销活动 [2]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已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为6:4,计划借鉴省内经验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与品牌策略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核心驱动产品为青花30组合、青花20、玻汾、老白汾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群体,同时扩大古8、古5、献礼及老名酒等大众产品份额 [4] - 汾酒启动"7个年轻化"探索1.0版本,涵盖产品颜值、品质表达、文化传播等维度,目标建立年轻消费者共情 [4] - 古井贡酒实施"白酒+"战略,结合新消费场景研发创新产品,通过体验式营销融合品牌与文化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白酒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汾酒计划通过清香品类优势和全国化布局实现稳健增长 [2]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竞争激烈等问题,全国白酒产量连年下降,古井贡酒将聚焦"抓动销、去库存、拓渠道、稳价格"方针 [5] - 汾酒未披露具体增长目标,强调"稳健经营、科学营销"的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计划通过文化深耕、产能提升、数智赋能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4] 投资者关注焦点 - 省外进展为两家公司共同被关注的问题,汾酒省外扩张策略与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成焦点 [2][3] - 汾酒明确暂无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否认通过收购兼并扩大清香型市占率的可能性 [5]
“新禁酒令”又来了?白酒个股闻风下跌,业内认为“无实质影响”| 焦点
钛媒体APP· 2025-05-19 19:45
政策影响分析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烟和酒类[2] - 市场将新规视为"新禁酒令"并引发白酒股集体走低 头部企业领跌[2] - 业内认为政策主要催化短期市场情绪波动 长期对白酒行业无实质影响[5] 历史政策演变 -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和"禁酒令"导致高端白酒股价与产品价格双双暴跌 企业业绩大幅下滑[3] - 近年来各地"禁酒令"已常态化 多省出台升级版措施包括全天候禁酒和含酒精饮料禁止[3] - 公务接待禁酒措施从初始禁止工作日中午饮酒扩大到所有公务活动不分餐别[3] 消费结构转型 - 政务消费在白酒市场占比已极低 2013年后行业成功向商务和个人消费转型[5] - 高端白酒消费主体由公款消费转变为高净值人群和民营企业家[5] - 贵州茅台董事长公开支持新规 认为应让白酒回归"成礼、养老、成欢"的初心[6] 行业现状挑战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放缓 除头部企业外多家酒企营收出现倒退[5] - 2024年一季报显示近半数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倒退 8家企业营收两位数下滑 最大跌幅达80%[6] - 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 2家上市公司因业绩不佳被披星戴帽[6] 未来发展路径 - 行业仍处于探底阶段 2024年二季度预计持续低迷[6] - 破局关键在于年轻化转型 但目前年轻人对白酒接受度仍不高[6] - 能否连接年轻消费群体将决定行业能否走出调整期并重塑新一轮周期格局[6]
观酒周报|新规要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不得供烟酒;茅台本轮回购已完成2/3;富邑集团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8:51
酒业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香烟和酒类,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严格执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 [2] 茅台动态 - 贵州茅台截至5月16日累计回购股份264.21万股(占总股本0.2103%),回购金额达40.5亿元,已完成本轮回购计划(30亿-60亿元)的2/3,最高回购价1639.99元/股,最低1417.01元/股 [3] - 茅台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座谈,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行业周期调整,聚焦白酒年轻化、国际化发展,承诺"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 [4][5] 酒企战略与业务布局 -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瞄准餐饮终端非饮酒消费者需求,利用啤酒渠道协同优势切入火锅、烧烤等场景,预计2027年碳酸饮料市场规模达1622亿元(年均增速8.58%) [10][11] - 青岛啤酒表示不排除整合优质资产(如崂山可乐等饮料业务),强调啤酒主业仍有增长空间,同时布局非啤酒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13] - 泸州老窖否认停货传闻,称渠道正常供货备战端午销售,计划6月推出《三体》联名酒,持续探索年轻化产品如中式果酿酒、精酿啤酒等 [12] 行业趋势与业绩 - 张裕管理层表示国产葡萄酒市场短期未见起色但长期不悲观,公司仍将聚焦主业发展 [15] - 中国规上企业啤酒产量2023年同比下降1.9%,而碳酸饮料市场保持增长,燕京啤酒借汽水业务拓展新消费群体 [11] 国际酒企动态 - LVMH旗下酩悦轩尼诗计划全球裁员1200人(占员工总数10%),因葡萄酒及烈酒部门2025年Q1有机销售额下降9%,运营成本较2019年上涨35% [7] 人事变动 - 富邑集团CEO Tim Ford将离职,Sam Fischer(曾任帝亚吉欧高管)10月起接任 [8] - 上海贵酒副董事长陈琪辞职,仍代行董事长职责,公司正确定新人选 [9] 资本市场表现 - 杜甫酒业港股上市首日股价飙涨80%,公司名称由"中国环保能源"变更为"杜甫酒业集团" [6]
直击业绩说明会|泸州老窖:目前渠道正常供货“备战”端午,预计6月上市《三体》科幻联名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9:42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 [3] - 第四季度营收约68.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为18.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3] - 公司将2025年的经营目标设定为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 [4] 行业趋势 - 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明显转移和分化,市场进入存量期,行业伴随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阶段 [3] - 行业正从粗放向精细、从数量向质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市场竞争将步入白热化阶段,各企业面临加速分化 [4] - 白酒产业迈入深度调整期,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成为众多白酒企业亟待解决的挑战 [4] 渠道与库存管理 - 公司保持渠道正常供货,为端午节庆销售做好充分准备 [1][5] - 公司与经销商密切合作,围绕消费者开瓶为核心动态调整销售指标及市场政策,保障客户合理利润空间 [4] - 以终端配额制为基础开展渠道库存管理,现阶段渠道库存情况安全可控 [4] - 2024年境内和境外经销商数量均出现同比下滑,未来将推进五大单品全国化立体化布局,适时补充优质客户 [5] 数字化战略 - 数字化改革的核心是管理体系的重大革新,推动销售体系从以渠道推力为主的"左侧策略"向增强消费者开瓶扫码拉力的"右侧策略"转变 [5] - 以产品数字化为抓手,依托渠道数字化、消费者数字化、人员数字化等运营工具提升营销体系运营管理能力 [5] 年轻化与产品创新 - 公司顺应行业年轻化、低度化、时尚化、健康化趋势,重视新生代消费需求研究 [7] - 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开展多形式推广,如窖主节、冰joys、澳网等品牌活动 [7] - 推出艺术新春酒、"三体"科幻联名酒、中式果酿酒、精酿啤酒等创新产品,《三体》科幻联名酒预计6月上市 [3][7] - 2020年打造动漫科普IP"窖小二",推出科普内容400余期,并制作《天神下凡》《来得及》《逐光而行》等动漫微短剧 [9]
增长与茅台平行,这家“黑马”徽酒有点猛
新浪财经· 2025-05-15 17:19
行业对照的"高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1.46亿元、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8%和12.78%,增速与茅台(营收+10.5%、净利+11.6%)接近 [1][3]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16.41%和20.22%,增速远超口子窖(0.89%)、迎驾贡酒(8.46%)等同区域对手,也高于泸州老窖(3.19%)和剑南春(3.74%) [4] -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但2024年未实现年初设定的营收244.5亿元(同比增长20.72%)、利润总额79.5亿元(同比增长25.55%)的目标 [5] 业绩驱动因素 -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成效显著,2024年省外营收占比达42%,河南、江苏等战略市场增速超30% [6] - 主力产品集中于100-600元价格带,中低端表现强劲,年份原浆系列占营收70%,均价从120元/瓶提升至180元/瓶 [6][8] - 通过"古井小罍"切入30-50元光瓶酒市场,2024年大众酒销量增长超40% [8] - 年份原浆系列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75%,增速达17.3%,成为业绩增长关键 [8] 面临的挑战 - 高端化进展缓慢,年三十系列在高端市场存在感弱,未形成独特品牌叙事 [11] - 全国化布局尚未突破,2024年华中地区收入占比仍高达85%,华北、华南、国际市场增速分别为7.4%、11.16%、2.87% [12][14] - 年轻化定位缺失,相比同行在年轻消费群体拓展方面动作较少 [16] - 多品牌战略成效不彰,收购项目占用大量资金但对品牌和营收贡献有限 [16] - 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增加13.70%至61.82亿,其中广告费同比增加18.87%,综合促销费同比增加22.7% [16] 行业对比 - 公司管理层平均年薪281万元,常务副总年薪496万元,远高于泸州老窖(108.47万)和汾酒(100万) [11] - 经销商数量突破5000家,地推人员超万人,终端网点覆盖率三年翻倍 [11] - 与行业龙头相比,公司处于上升期,但品牌全国化和高端化仍有差距 [8][9]
泸州老窖的“不确定性”之战
新浪财经· 2025-05-15 10:22
业绩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20.34%骤降至3.19% 净利润增长仅1.71% 显著低于同行贵州茅台15.66% 五粮液7.09% 山西汾酒12.79%的增速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3.52亿元 同比增长1.78% 净利润45.93亿元 同比增长0.41% 增速持续低迷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4.1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0.43%降至9.48% [5] 产品结构与动销问题 - 中高档酒类销量同比增长14.39% 但收入仅微增2.77% 毛利率同比下降0.42% 显示价格倒挂现象 [6] - 低端酒类销量微增3.54% 库存量同比大增81.7% 头曲产品库存积压问题突出 [6] - 核心单品国窖1573市场价格860元/瓶 低于930元/瓶出厂价 特曲60版价格420元/瓶 低于478元/瓶定价 [7][9] 战略转型挑战 - 年轻化战略面临挑战 调查显示仅38.6%年轻消费者选择白酒 低于葡萄酒41.9%和啤酒40% [13] - 国际化进程缓慢 2024年境外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5.07% 仅占总营收0.6% [15] - 公司压缩销售费用 广告宣传费同比下降4.08%至15.48亿元 促销费大降25%至11.1亿元 [15][17] 行业竞争与调整 - 全行业面临消费疲软压力 头部企业增速普遍放缓但泸州老窖降幅最为显著 [3][6] - 中档酒市场竞争白热化 300-500元价格带崛起 低端市场已被玻汾 绿玻西凤等爆款占据 [19] - 公司采取停货控价策略 试图消化渠道库存 但短期对业绩和股价造成压力 [18] 品牌与产品力评估 - 国窖1573稳居200亿阵营 但中低端产品缺乏知名度 新推"窖系列"聚焦次高端价格带 [11][19] - 作为浓香鼻祖具备品质优势 但品牌营销创新不足 单粮浓香特色未充分传播 [18][19] - 需从消费需求底层逻辑出发重构护城河 而非单纯追求"重回前三"或增速目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