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

搜索文档
千年河畔“运河音乐生活节”,中国星谱写济宁非遗新韵
齐鲁晚报· 2025-05-27 11:12
文旅活动与品牌营销 - 中国星文旅中国探索计划第三季活动驶向济宁 以"三孔"为魂 运河为脉 结合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打造"乐在济宁"运河音乐生活节 [1][5] - 活动包含运河音乐会 非遗市集 孔府雅韵 梁山武韵等环节 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展现文化魅力 [10][11] - 推出"运河十二时辰色"车色大秀 星瑞只此青绿版和星越L东方青等车型色彩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17] 产品技术特点 - 中国星东方曜双车搭载2.0TD高功+爱信8AT动力总成 最大功率175kW 峰值扭矩350N·m 百公里加速6.6秒 [24] - 智擎双车搭载1.5TD涡轮增压四缸混动专用发动机 热效率达44.26% 最大功率120kW 最大扭矩255N·m 油耗进入4升时代 [23] - 采用CMA线控底盘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采埃孚DP-EPS转向系统等技术 提供赛车级制动性能 [24] 智能科技配置 - 全系标配L2级驾驶辅助系统 配备单目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等 支持15项ADAS主动安全功能 [22] - 星瑞东方曜搭载14.6英寸高清中控屏 Flyme Auto车机系统 星越L东方曜配备12.3英寸液晶三连屏和高通骁龙8155芯片 [23] - 星越L东方曜支持25.6英寸AR-HUD四屏联动 银河OS 2.0系统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23] 市场表现与产品更新 - 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50万辆 是10-20万级首个且最快突破百万辆的中国品牌高端系列 [25] - 2025年1-4月星瑞 星越L累计销售179924辆 同比增长36.1% 保持A级燃油轿车及SUV市场中国品牌双冠军 [25] - 2025年3月推出星瑞东方曜惊鸿版+ 今朝版和星越L行云版 东方曜今朝版等新车型 提升豪华配置 [26]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启,专家热议文化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6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 论坛主题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中华文明被定义为文化生命体,强调中华民族作为其现实主体 [2]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需求,需从自身生命体中生长出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 [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超越西方国族建构,中国是"文明型国家" [3] - 中华民族不仅是民族实体,更是政治和文明实体 [3] - 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成"新的中国学"和"中华文明学" [4] 数智技术与文化发展 - 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是时代大潮,文化建设需答好数智之问 [5] - 数智化是生存发展必答题,需注重人的创造能力提升而非依赖技术 [6] - 文化和科技融合进入"奇点时刻",需构建双螺旋创新能力 [7][8] 主流媒体转型 - 主流媒体需靠传播力、影响力等支撑地位,平台建设是关键 [7] - 湖南广电平台矩阵2024年占收入和利润比重均超70% [7] - 数字化智能化是突围核心引擎,需重构"文化+科技"发展基因 [8] AI与文化产业融合 - AI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头雁"效应 [9] - 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规范AI在文化领域应用 [9] - 应研发垂域大模型,拓展AI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场景 [10] 城市文脉与治理 - 全球超80%GDP产生于城市,城市是文明新形态策源地 [11] - 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变量,需嵌入现代生活 [11] - 城市治理是情感治理,需保护市民记忆和情感 [12]
辽宁展团何以“圈粉”
辽宁日报· 2025-05-27 09:17
科技赋能 - 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机甲金钱豹采用20多项仿生机械技术,成为展馆"顶流" [2] - 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仿生机器人以李白和杜甫身份出现,提供个性化情感互动和沉浸式体验 [2] - "古画里的中国"元宇宙数字孪生博物馆等科技融合产品展示辽宁文旅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 文化产业增长 - 辽宁规上文化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三 [3] - 辽宁文化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3] 非遗与传统文化 - 辽宁展区展示皮影戏、满绣、剪纸、玉雕等非遗技艺,岫岩满族自治县建立版权保护机制护航非遗传承 [4] - 《簪花仕女图》舞蹈表演和文创产品吸引大量观众互动体验 [4] - 辽宁省博物馆创意台灯结合名画元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4] 文化产品创新 - 辽阳市将金陵十二钗形象刻在印章上,吸引参观者定制首山石印章 [5] - 《红楼梦》画册等文化产品通过创新表达展现勃勃生机 [5] 文体旅融合 - 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展示烧烤主题文创产品,包括"老雪花"啤酒和美食盲盒 [7] - 千余种文创产品通过创意注入提升消费欲望,如辽宁鼎籍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开发的趣味性产品 [7] 品牌与精品打造 - 辽宁展区集中展示各地美景和地域特色文体旅融合产品,吸引海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8] - 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组团出击,增强辽宁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8]
亮出好项目 签下大订单 豫企文博会收获颇丰
河南日报· 2025-05-27 07:38
5月24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招商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 场,来自河南的两家企业签下大单。 其中,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与比亚迪股份公司签约,携手打造"非遗传承与科技融合创新"全 国示范高地。 河南国脉文化产业园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构建了完 善的综合性研学体系。比亚迪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领 域展开深度合作,打造"文化+科技"的"迪空间",让民众在"迪空间"沉浸式感受科技与中国文化融合的 独特魅力。"迪空间"还将融入木版年画、皮影艺术、传统剪纸、篆刻艺术等研学课程,合作设计开发创 作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中国礼和非遗展演活动及联名的文创佳作。 签约仪式上,河南司母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四川黑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清美(北京)文化旅游发展 有限公司三方签约,签约金额为9800万元。三方将联合出品《护鼎英杰》动漫影视项目。 洛邑古城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留存着文峰塔、河南府文 庙、妥灵宫等历史遗存,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度假于一体。2024年以来,洛 ...
超十二万件文化产品、四千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提升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参展 [1] - 展会现场展出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展示与交易 [1]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展示机器人咏春拳表演、腾讯AI创作平台"AI造物盲盒"、AI机器人咖啡亭等创新应用 [2] - 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的AI同传设备支持40种语言93种口音,翻译准确率达95%,获得旅游行业参展商合作意向 [2]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展示"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体现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3] 参展企业与国际化 - 吸引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近300家头部品牌企业,其中60余家为首次参展,共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 [3] - 珠海借助文博会平台深化与港澳在演艺、展览、非遗等领域的合作 [3] - 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新高 [3] 交易成果与政策支持 - 为期两天的招商会现场签约项目达41个,总成交额创新高,上海沉浸机遇科技与敦煌市政府、携程集团签约 [5] - 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广东发布87条政策举措推动影视、演艺、动漫等6个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6] - 文博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 [6]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01
在政策支持、改革创新、技术赋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今年一 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实现利润总 额2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 坚持自主创新,让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本届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 40%。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支持4K/120帧高格式技术的中影CINITY LED,成为全球唯 一获DCI认证的HDR LED放映系统,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空白。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引领。5月26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向社会发 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从出版到电影,从新媒体到文 旅,骨干文化企业持续迸发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从榜单看,入选企业坚持守正创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奔赴"。 2024年度,本届"30强"企业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 精品内容始终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影市场精品迭出,得到 ...
科技感与烟火气交融,看见四川万千气象
四川日报· 2025-05-27 05:12
三星堆、大熊猫、"哪吒",还有几万年前濛溪河的核桃等代表性元素汇聚,超高清直播、VR体 验、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亮相……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 交易会上,四川展馆以"文旅融合展形象万千气象看四川"为主题,呈现了一场充满巴蜀韵味和无 限活力的文旅盛宴。 深圳文博会是国内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的展会,站上这个"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平台,四川展 馆搭建了观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文脉深厚、资源富集的四川,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强省 旅游强省建设,文化产业各项发展指标均稳居西部地区第一。同时,四川向海内外宾朋发出关注 四川、走进四川、投资四川的盛情邀约:这里,机遇广阔。 深圳文博会四川展馆的表演者和观众一 起跳起沙朗锅庄。 泸州市江阳区毕六福伞业有限公司展台 展出的油纸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文黄潇/图 发自深圳 ●近千平方米的四川展馆内,搭建了重点场景展示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展示区、文化和旅游融合 展示区及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四大区域,汇聚全省73家重点企业和众多非遗代表性项目,营造出 既有烟火气又有科技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在为期五天的展览中,四川展馆保持高人气,前来参 观、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收官 220万人次参与 文博会再拓“朋友圈”
广州日报· 2025-05-27 03:2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提升 [1] - 展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模式,设置8大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 [1][4] - 主场馆、52个分会场吸引220多万人次参与,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展示交易投融资项目超4000项 [1][4]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汇聚60余家AI领域头部企业和新锐品牌,展示机器人弹奏钢琴、人机对弈等"黑科技" [2] - 推出AI吉祥物"小水滴"及"AI+文创""AI+导览""AI+研学"三大创新模式,标志文化数字化转型加速 [2] 国际化与文创发展 - 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参与度创历史之最 [2] - "文创中国"展区面积由1300平方米扩大至3000平方米,100余家机构携重磅IP亮相,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等产品成爆款 [2][4] 创新活动与交易转化 - 举办超200项新品发布活动,推出多项"首发首秀",新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演艺出海推介舞台"展示50余项演艺项目 [2][4] - 首次设置"离境退税专区",结合"消费季"与线上热销榜单推动文化内容从"看展"向"消费"转化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延伸 - 广东省发布多项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出文商旅系列活动延伸会展经济链条 [3]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 “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 推动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17
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融合 -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文化建设,文化与AI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时代潮流 [1] - 人工智能已发展到大数据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阶段,数据、算法与算力结合奠定技术基础,近20年经历判别式AI和生成式AI两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将是协理式AI(AI Agent)[1] - 协理式AI以智能体为代表,推动AI从虚拟世界走向真实世界的自主交互,反映技术从"软件智能"向"具身智能"延伸 [1]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AI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催生文化产业发展新场景、新范式、新业态 [2] - 文化建设引导AI健康有序发展,"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文化价值观为AI注入"灵魂",对通用AI发展和新型文化范式重构有深远意义 [2]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建议 -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规范AI在文化领域应用,保护创作者权益,建立AI伦理规范 [2] - 加快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AI技术,突破文化理解、情感感知、创意生成等技术瓶颈 [2] - 拓展AI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探索AI在文化产业链各环节应用场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精准把握新一代AI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形成文化繁荣发展新动力,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筑牢基础 [3]
首次全景式呈现南山“机器人谷”产研生态 深圳展区机器人已经“非常像人类”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14
深圳文博会深圳展区概况 - 深圳展区以"美好生活·深圳创造"为主题 位于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 凭借沉浸式互动体验和前沿科技应用成为必打卡景点 [1] - 主展区设置人工智能 数字创意 文化旅游 天桥秀场四大板块 联动南山区打造12个特色分会场包括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南头古城 华强方特集团等知名文化地标 [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示 - 优必选 普渡科技等企业机器人以智能交互矩阵形式全景式呈现南山区"机器人谷"产研生态 [1] - 数字华夏仿人机器人"夏澜"配备29个电机 可实现7类22种表情 具备拟人面容 自然表情变化 流畅交流互动功能 [1] - 数字华夏总经理表示该机器人可识别情绪 讲方言 支持脸部定制 中东客户已采用个性化定制方案 [1] - 越疆科技 优必选等企业展示智能机器人产品 包括可完成冲泡拉花全流程的"机器人咖啡师" [2] - 深圳感音科技展出无实体鼓空气架子鼓 吸引海内外观众体验 [2] 智能科技应用场景 - 实时翻译耳机支持多语言互译 准确率达98% [2] - AI无人机和XR技术让观众体验"微短剧主角"拍摄乐趣 [2] - 云天励飞"噜咔博士"AI视觉玩具 跃然创新"BubblePal"智能对话球通过视觉识别和语音交互技术提供儿童寓教于乐体验 [2] - 商汤科技推出"AI围棋机器人挑战赛"提供个性化教学 [3] - 泽芯未来科技通过"竞速无人机发布会"展示最新技术突破 [3] 数字创意与文化科技融合 - "赛博时尚巡游"设置"天桥秀场" 真人模特与机器人共同展示深圳品牌文创服装 [3] - "微短剧观影区"展示前沿科技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微短剧作品 [3] - "游戏电竞体验区"提供热门游戏试玩 邀请知名电竞选手与市民同台竞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