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从拼自主走向拼“性价比”,龙芯新一代处理器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5:24
产品发布 - 龙芯中科发布基于龙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3C6000系列、工控及移动终端处理器2K3000/3B6000M芯片 [1] - 新一代处理器实现性能与成本优化突破 性价比成为服务器领域选用主因 [1] - 3C6000系列单核/多核性能达到英特尔2021年16核至强Silver 4314和32核至强Gold 6338水平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 [1] 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设计优化实现14nm工艺达到7nm性能 [1] - 系统掌握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基础软件设计核心技术 进入大力发展AI处理器新时期 [2] - 基于自主龙架构实现全场景产品矩阵 推动产业生态跨越式发展 [3] 市场应用 - 3C6000系列满足通用计算、智能计算、存储等多场景需求 已获央企/金融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采用 [2] - 48家企业发布基于3C6000的服务器/存储/工控设备 部分产品核心元器件100%国产化 [2] - 产品将应用于党政、国防、金融、能源、电信、云计算、AI等关键领域 [2] 产业生态 - 北京市汇聚3400余家信创企业 构建"龙芯+统信"主流技术路线 [3] - 海淀区集成电路企业2025年1-5月营收同比增长20% 提供最高1500万元流片补贴 [3] - 自主指令集架构突破国外授权依赖 推动信息技术体系底座升级 [3]
获主办方认可 华为擎云HM940成天津夏季达沃斯中方办公支持电脑
环球网· 2025-06-24 15:13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华为擎云HM940 - 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吸引超过2000位政商学界领袖参与 [1] - 华为擎云HM940被选为中方办公支持电脑 体现对鸿蒙电脑创新能力的认可 [3] 华为擎云HM940的安全特性 - 搭载HarmonyOS5 系统内核获CCEAL6+认证(操作系统安全最高等级之一) 通过星盾安全架构构建分层分级保护体系 [4] - 提供硬件级全盘加密 数据安全访问 文件加密分享三重防护 支持设备查找功能(关机状态下仍可定位) [6] - 超级隐私模式可禁止应用访问摄像头 麦克风 位置服务 系统级AI助手"小艺"提升办公效率 [7] 技术创新与产品设计 - 跨设备协同技术实现与平板 手机互联互通 机身重量970g 厚度13.5mm 长续航快充设计 [7] - 鸿蒙生态设备数突破10亿 覆盖终端 生态 云的全场景安全体系成型 [8] 行业影响与产业启示 - 事件超越"办公设备"属性 展现中国在操作系统 基础软件 生产制造 生态建设的完整创新链路 [8] - 华为擎云通过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教育 医疗 金融 政务)推动自主创新商用终端发展 [8] - 中国科技企业以"安全+生态"双轮驱动重塑全球商用设备市场竞争规则 [8][9]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商业的“形神”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6-24 12:46
商业模仿与创新 - 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揭示商业法则:模仿是起点,但止步于形似将导致失败 [1] - 索尼和三星通过"学其神"成功,而山寨企业因"仿其形"被市场淘汰 [1] - 华为剥离荣耀成为观察中国企业从模仿到超越的样本 [1] 荣耀的转型策略 - 独立初期荣耀陷入"华为影子"困境,产品逻辑和技术路径与华为高度趋同 [1] - 荣耀开始探索高端化、全球化,加速AI战略,将AI融入影像优化、续航管理等 [3] - 荣耀致力于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3] 中国企业的进化路径 - 中国企业经历从代工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随西方到定义东方的转变 [3] - 华为引领全链路国产化,比亚迪全球销量登顶,展示品质、设计、科技的跃迁 [4] - 中国消费者不再只认低价,开始为品质、设计、科技、情感价值买单 [4]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 中国市场用40年走完西方200年的消费启蒙,催生独具特色的中国式营销 [5] - 中国商业的进阶之道在于"神形兼备",在全球化版图上开垦中国智慧生态 [5]
从 “工业重镇” 到 “数智引擎”:武汉软件产业增速领跑全国的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7:42
武汉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汇聚1200名行业精英,签约项目金额超45亿元 [1] - 武汉软件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萌芽,已从"打工仔""包工头"主导蜕变为"创新者""领军者"主导 [1] - 武汉锚定"国产替代+技术跃迁"双轨战略,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 [1] - 软件产业成为武汉撕掉重工业标签的重要抓手,有望推动GDP突破三万亿大关 [2] 产业规模与增速 - 2024年武汉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500亿元,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全国14个软件名城 [3] - 新登记软件企业超4.3万户,同比激增56.8%,占中部六省软件规模53% [3] - 武汉软件产业年均增速近20%,远高于全国平均10%的增速 [5][6] - 目标到2030年软件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跃居全国第一梯队 [5] 核心竞争优势 - 武汉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全国前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提供人才支撑 [3] - 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如达梦数据从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而来 [3][4] - 政策吸引"华科系""武大系"企业回流,形成人才"回流效应" [4] 开源生态建设 - 2024年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与武汉RISC-V生态创新中心相继落户 [7] - 武汉完成"操作系统+芯片指令集"双开源基座布局,构建自主创新生态 [7] - 出台全国首个城市化开源建设方案,对优质开源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 [8] - deepin社区拥有750万全球用户,提供开源代码超2500万行 [8] - 目标到2027年突破10项开源技术,孵化300个开源项目,聚集200家开源企业 [9] 国产软件自主创新 - 达梦数据拥有授权专利超320项,软件著作权超370项,解决"硬件瓶颈"和"软件适配"难题 [10] - 益模科技是国内最大专业模具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源自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成果 [11] - 华科系工业软件企业群形成"研发在本地、辐射全国"的产业生态 [11] - 中部六省联合开展工业软件生态合作签约,推动国产软件突围 [12] 前沿领域布局 - 汽车软件领域:亿咖通科技推出车载AI大模型ECARX AutoGPT,技术搭载超870万辆车型 [13][14] - 地球空间信息:依托武汉大学等高校优势,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15] - 网络安全:国家网安基地打造"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 [16] - 区域协同发展:洪山区主攻智慧城市,武昌区拓展北斗和人工智能等 [16]
安踏集团连续三年百万现金奖励"自主创新" 启动行业首个创新加速器
创新奖颁奖典礼 - 安踏集团第三届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总奖金超百万,共有21项创新成果受到表彰,包括8项鞋服产品创新、7项技术创新及6项模式创新 [1] - 获奖项目为集团旗下各品牌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打造市场爆款产品显著提升品牌价值与消费者心智 [1] - 创新奖评选面向集团所有员工,包含旗下各个品牌、事业部和职能部门,奖励以"好商品"为核心的创新成果 [1] - 三年来累计近千个项目参加评选,本届共收到近300个申报项目,邀请50余名内外部专家评委参与评选 [1] - "PG7"大众跑步项目获产品创新金奖,"聚酰亚胺科技"保暖材料项目和"AI仿真引擎"项目获技术创新金奖 [1] 创新战略与文化 - 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吴永华表示公司坚持"创新为本"和"高标准对标"文化,创新奖体现对各品牌创新的最高认可 [2] - 公司认为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必须选择,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目标在2030年成为全球创新标杆 [2] - 同期举行创新周活动,通过校招生创新行动学习、创新管理师培训、创新工作坊和一元创意展览等形式为员工提供创新实践展示舞台 [2] 创新合作项目 - 与璞跃中国启动行业首个体育用品产业创新加速器,公开招募初创企业参与体育科技战略研发与商业应用 [3] - 创新加速器聚焦"突破先进材料"、"领跑数字智能"、"重塑物流智造"三大领域,由璞跃参与项目运营 [3] - 与宇树科技和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就"人形机器人在运动科学领域的研发应用"展开研究 [3] 创新投入与成果 - 过去十年累计创新相关投入达2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再投入200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 [4] - 累计申请专利5830件居行业首位,成为全球行业首个ISO56001国际创新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获创新管理成熟度四级认证 [4] - 实施"1+4+5创新战略",构建全球7大设计研发中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专家、800多家供应商参与的"全球开放式创新生态网络" [4] - 设立2亿元ACTION创新基金,累计立项近百个,孵化出AI仿真引擎等金奖项目 [4]
破解世界难题 见证中国速度
科技日报· 2025-06-20 09:12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1] - 中国高铁成功之道包括坚持建设交通强国目标、自主创新信念和协同创新机制[2] - 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4] 技术创新突破 - 研发团队攻克了轮轨黏着技术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世界领先的轮轨黏着利用系数[3] - 突破高韧性高速牵引系统技术,打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牵引系统产品平台[3] - 全球领先的永磁牵引动力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累计完成150GB试验数据[3] - 全球运营时速最快高铁CR450样车下线,开启"永磁时代"[4] 技术标准体系 - 搭建了兼具创新力、适应力和系统集成的技术标准体系[5] - 高铁技术标准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环境和复杂地形地质条件[5] - 从手绘图纸到全流程BIM三维设计,勘测技术大幅提升效率[5] - 形成了设计、施工、装备和运维的完整产业链[5] 基层创新实践 - 基层建设者研制革新20余种应用于铁路建设的施工设备[6] - 发明"调头神器"解决隧道内施工车辆调头难题,提高施工效率[7] - 创新体现了坚持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7]
五位高铁领域从业者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勇当新征程上的先锋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4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1] - 中国高铁成功秘诀在于"三个坚持":坚持建设交通强国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信念、坚持协同创新机制[1] - 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了2000多家单位、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攻关[1] 高铁从业人员事迹 - 动车组司机孔祥配为提升技能写下近50万字笔记,参加7次全国职业技能竞赛[2] - 铁路职工马小利带领团队获得1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和国家专利[2] - 客运服务人员李元推动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包括免费充电口、书香驿站和儿童游乐区[2] 高铁技术创新 - 打造了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实现不依赖外部技术[1] - 解决了在多火山、多地震地区修建高铁的世界级难题[3] - "复兴号"动车组实现全面自主化[1] 高铁国际化发展 -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单[3] - 雅万高铁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3] - 中国高铁为世界铁路发展作出贡献[3] 行业服务升级 - 铁路部门持续推出新服务举措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2] - 服务创新包括候车室设施改善和文化服务提升[2] - 保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2]
齐鲁石化: 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9:57
公司信创成果 - 公司成功实现塑料厂核心业务系统与国产操作系统的融合适配,获得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创新经验课题调研组高度评价[1] - 公司构建"三位一体"推进体系,与国内一流科技企业合作探索解决方案,建立信创计算机示范点并成立攻关团队[2] - 公司在塑料厂启动全栈信创适配,覆盖5大核心领域,83个业务系统适配测试通过率100%,响应速度与稳定性均满足生产需求[3] - 公司实现全栈信创工业级应用,核心系统100%国产化适配,鲁油鲁炼项目以国产技术为底座探索出成熟路径[5] 技术突破 - 公司突破底层架构不兼容、驱动缺失等难关,创新性适配方法成功破解长期存在的难题[3] - 生产应用系统在国产终端和生态系统加持下流畅运行,响应速度流畅,调取复杂数据效率不输国外系统[3] - 国产系统与国产硬件兼容良好,支持文档编辑、报表制作等日常办公,跨平台兼容部分Windows专业应用[4] - 公司优化数据库响应速度、适配行业专属应用软件、探索智能化管理方案,攻克多项技术瓶颈[4] 行业意义 - 信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选择,更是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举措[1] - 信创核心是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保障信息安全、推动产业升级[2] - 数字时代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信创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5] - 全面国产替代是数字化转型的新起点,公司将深化"信创+AI"融合打造智能工厂操作系统[5]
明月镜片品牌盛典在西岸漩心举行,引领行业向新发展
观察者网· 2025-06-18 14:26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举办"明见晶彩"品牌盛典,标志着迈入战略新阶段,吸引行业内外高度关注 [1] - 公司从专注技术研发的"隐形冠军"成长为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国产镜片第一品牌 [3]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道路,与外资百年企业同台竞技,未来将转型为科技驱动的酷公司 [5]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过去五年研发累计投入约1.5亿元,未来五年预计不低于3亿元且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 [5] - 取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包括自研1.71折射率、3D内雕技术、独创天视A6膜层等 [13] - 与耶拿大学Jenvis创新研究中心签约合作,加速国际化进程 [1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推出轻松控、PMC超亮、1.71、1.74等高折智薄系列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 [5] - 轻松控Pro2.0经临床研究显示减缓近视加深有效率达73.82% [15] - 中国眼镜协会评价公司为行业龙头企业,证明民族品牌实力和潜力 [5] 青少年近视防控 - 公司与代言人郭晶晶共同启动青少年视力关爱计划 [9] - 发布科学近视管理方案明月轻松控镜片 [9] - 强调医学临床对近视防控手段检验的重要性 [15] 产业布局与规划 - 发布行业首创的眼健康产业园方案,打造集研发、生产、游学、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11] - 产业园将采用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11] - 规划方案展现公司强大实力和宏伟发展蓝图 [11] 品牌代言与合作 - 奥运冠军郭晶晶成为品牌代言人,双方精神理念高度契合 [7] - 代言人形象与公司"冠军"标准的产品打磨理念相呼应 [19] - 公司以"中国人的视觉健康需要中国人来守护"为使命 [5]
“国之战鹰”从这里振翅高飞
科技日报· 2025-06-17 07:39
公司历史与使命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承担歼-8、歼-11、歼-15、歼-35、无人机五大系列共40余个航空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 [2] - 公司创立之初肩负航空救国、航空报国的历史使命,发展与国家需要、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3] - 公司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歼-8战斗机满足高空高速截击作战需求,八十年代升级歼-8Ⅱ系列成为空中力量中流砥柱 [3] - 21世纪初研制中国首型舰载战斗机歼-15强化国家海洋攻防能力 [3] - 2024年底公开新一代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采用"一机多型、空海孪生"设计理念 [3] - 公司在隐身技术、舰载机技术、四代机技术等领域持续预研,推动歼-15系列舰载机及隐身战斗机发展 [5] 创新体系与管理 - 公司建立自主设计体系与研发标准,在技术规范、试验手段、研制方案、管理方法等核心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 [5] - 实行双轮驱动战略:科技创新(预研新技术)和管理创新(建立新型组织架构如"1+3+1"强项目制) [5] - 成立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瘦西湖创新联盟",构建飞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 [6] 成就与未来愿景 - 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成果奖约600项 [6] - 发展愿景从单一设计中心向装备研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能力建设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跃升 [6] - 目标是通过新质技术和跨代能力实现战场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