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运营

搜索文档
金融街: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保障现金流安全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5:28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改善,金融街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亏损增加,2025年公司将立足稳定发展战略,通过去化和转型实现平稳经营,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1][7]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政策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出台,房地产市场发展得到有效改善 [1] - 经过长期调整,房地产市场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进入筑底阶段 [2] - 供给侧改革深化、大宗消费定位升级、市场交易向好,上市房企推动转型意愿强化,后续政策有望向供需两端发力,利好“开发 + 商业运营”双轮驱动型地产公司 [7] 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 整体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190.75亿元,同比增长51.74%;经营现金流净额59.98亿元,连续6年为正;但受部分项目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增加 [1] 销售去化 - 紧盯市场变化,通过多元化销售策略加速项目销售去化、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94.5亿元,签约面积约121.2万平米,签约额排名提升至第47位,部分项目实现整售变现,房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167.20亿元,同比上升65.98% [2] 资管业务 - 依托自持物业经营优势,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和经营策略,写字楼和商业板块重点项目出租率和租金领先,强化文旅板块内容建设,资管业务营业收入22.9亿元,息税前利润约12.4亿元,经营稳定 [3] 资金管理 - 加强精细化资金管理及多元化渠道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严控费用支出,有息负债同比下降约23亿元,货币资金余额约128亿元 [3] 业务转型 - 资管业务聚焦核心城市优质资产,多个写字楼、购物中心出租率超90%,物业租赁业务营业收入17.29亿元 [5][6] - 文旅板块成为新增长引擎,慕田峪景区升级改造,接待游客211万人,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28%,物业经营业务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5.52% [6] 公司2025年发展规划 稳健经营 - 强调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健,加大产成品销售去化力度,盘活存量资产,控费用、降成本,开源节流,保证平稳经营 [1][4] 业务转型 - 持续加大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等业务转型发展力度,推动现有项目规划、内容建设和体验提升,挖掘存量项目价值,推动文旅业务转型试点 [1][6]
实探北京养老社区: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变老?
第一财经· 2025-04-29 13:50
老龄化趋势与养老需求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预计2035年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1] - 家庭结构小型化推动养老模式从传统家庭养老转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元融合模式居家养老为重点机构服务不可忽视[1] - 新老人群体需求从"养老"转向"享老"注重多层次高品质个性化服务市场向失能失智照护倾斜[17] 房企养老业务探索案例 - 远洋集团旗下椿萱茂形成CLRC长者社区CB老年公寓CBN护理院三大模式运营总床位超11000个[7] -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为北京首个A61养老用地项目由首创城发与远洋合作开发2021年开业采用持续生活退休社区(CLRC)模式[3][4] - 社区配备适老化设施如一键呼叫系统轮椅友好设计并按健康等级分区管理提供标准化+个性化服务[6] 养老行业运营模式与盈利 - 养老机构盈利周期需3-5年稳定入住率后盈利可持续北京天津项目已实现盈利[8] - 轻资产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包括咨询代建委托运营等椿萱茂首次开放品牌授权开展轻资产合作[12][13] - 行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一线团队呈现"三低三高"特征(低学历低薪酬低认同高年龄高强度高流动)[10] 市场竞争与行业变革 - 供应端从开发商外资转向险资国资康养集团城投公司等集中部分开发商收缩退出[11] - 低价竞争导致服务缩水优质机构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服务品质建立差异化优势[11] - 椿萱茂引入日本介护技术美国失智照护方法打造"忆路同行"非药物解决方案形成专业壁垒[15] 技术应用与创新服务 - 智慧康养系统实现健康数据实时同步异常自动报警助力早期疾病筛查[16] - 线上智慧服务+居家上门服务拓展产业机会智慧化提升运营效率[15] - 红外感应+智慧系统辅助人力监测异常行为优化安全管理[6]
荣盛发展平稳运营,轻资产转型写入年报战略
中证网· 2025-04-28 02:06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80.09亿元,利润状况与同行平均水平持平,符合预期 [1] - 在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公司实现平稳运营,债务规模持续下降,债务结构优化 [1] - 公司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增强酒店、商管等轻资产运营能力,提前布局非房新业务,实施战略升级转型 [1] 债务重组方案 - 公司计划通过搭建"挚享平台"及"至启平台"两大轻资产运营主体,以平台股权抵偿约160亿元债务,涉及酒店、代建、商业管理及产业服务等业务板块 [1] - 资产优化与风险降低: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高价值轻资产板块,降低重资产运营风险 [1] - 债权人共赢机制:以股抵债方案为债权人提供股权增值空间,同时保留核心资产运营控制权 [2]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加速推进"轻重并举"业务结构,重点发展代建、酒店管理、产业服务等板块 [2] - 代建业务形成"政府代建+商业代建"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承接项目金额同比增长45% [2] - 酒店管理板块通过品牌输出与数字化运营,2024年RevPAR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0% [2] 行业趋势与政策驱动 - 2025年地方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购房补贴加码等政策为行业回暖提供支撑 [2] - TOP50房企中已有38家布局轻资产运营,代建业务规模三年增长470% [3] - 公司转型契合行业从"土地红利"向"管理红利"的逻辑转变 [3]
德必集团:2024年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 轻资产运营模式加快版图扩张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0:0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7.73% [1] - 归母净利润3414.72万元,同比增长2.73% [1] - 会员及其他服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6.51%,经营现金流净额8.09亿元,同比增长4.02% [1] 业务模式与增长驱动 - 管理园区数量达83个(同比增长12.16%),运营面积141.7万平方米,包括承租运营64个、参股运营6个、合作运营13个 [2] - 合作运营项目数量从3个增至13个,轻资产模式推动规模化扩张 [3] - 新园区在上海、合肥、苏州落地,匹配高品质办公需求 [2] 增值服务与生态构建 - 会员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53%,占收入比重从19.65%提升至21.08% [5] - 提供企业孵化、资源对接等服务,提升入驻率和满意度 [4] - 战略投资海舶无人船、西席文化等企业,深化产业生态链接 [6] 数字化与国际化进展 - 引入AI客服、智慧安防,与商汤科技、海尔合作升级智慧园区系统 [6] - 海外园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美国硅谷运营多年,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版图 [3] 行业趋势与战略规划 - 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达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文创科创产业成为经济新引擎 [4] - 2025年将推进合作模式标准化、数字化升级(AI招商、能源管理等),强化孵化能力与海外布局 [7]
运营筑基、资本破局,大悦城多元业态重塑商业运营逻辑
和讯网· 2025-04-25 18:29
商业板块业绩表现 - 2024年商业板块销售额达401.3亿元,同比增长16%,客流量突破3.66亿人次,同比增幅22%,平均出租率稳定在95.1% [1] - 全国重点购物中心销售额平均增速约5%-8%,公司商业运营大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1] - 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在2024年四季度基金层面实现收入8606.18万元,各项指标表现良好 [1] 商业版图扩张与战略 - 2024年商业项目总数达44个,其中重资产30个、轻资产14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城市群 [2] - 厦门、三亚、海淀三大悦城重磅开业,三亚大悦城以100%招商率和开业率刷新纪录,首月销售额破亿 [2] - 全国及区域首店引入量超450家,二次元业态门店总数达311家,IP快闪活动创收2.5亿元 [2] - 北京西单大悦城引入45家高质量首店、旗舰店,被评为"全球首发中心" [2] 年轻力品牌与运营创新 - 朝阳大悦城全年招调品牌160余个,其中50余家为首店、旗舰店 [3] - 北京海淀大悦城引入Patagonia全国首家城市概念店等户外品牌,开业首月客单价达行业均值的1.8倍 [3] - 静安大悦城2024年商场客流同比提升28%,全年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1万人次,销售额同比提升近25% [3] 多元业态协同 - 商业轻资产项目14个,占比达31.8%,轻资产模式升级为"资本+运营"双赋能 [4] - 写字楼整体平均出租率达91.1%,标杆项目中粮广场蝉联"中国写字楼品牌价值10强" [5] - 高端酒店与长租公寓业务表现亮眼,长租公寓项目平均出租率95% [5] 资本创新与REITs发展 - 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底层资产出租率98.1%、租金收缴率99.97%,2024年四季度可供分配金额4529.09万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达5% [6] - REITs发行带来超过30亿元募集资金,综合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61%下降至4.06% [6] - REITs打通"投融建管退"平台,推动轻资产管理输出规模持续扩大 [6]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将深化"1123"战略体系,聚焦商业"年轻力"品牌引领与住宅高品质开发 [7] -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探索消费REITs扩容与城中村改造红利 [7]
万科拥有26万间长租公寓,仍要开放加盟?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7 21:01
万科泊寓开放加盟模式 - 公司推出两种加盟模式:项目加盟(为资产方提供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等可勾选服务)和资金加盟(为资金方链接项目资源)[2][3] - 目标客户群体为"有房没钱"的物业持有者和"有钱没房"的投资者[4] - 此举标志着公司从重资产持有向轻资产运营的战略转型[1][21]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长租公寓TOP30总房源量超120万间,开发商系品牌占比近50%,其中万科泊寓以26万间(占TOP20%)位居榜首[17][18][19] - 开发商系品牌早期依赖母公司输血,现逐步转向市场化合作模式(如龙湖冠寓已开展7类合作模式,旭辉领寓推行大社区托管)[10][11][12][13][15] - 创业型品牌如魔方公寓、窝趣公寓等早在2014-2015年已尝试加盟模式[8] 万科泊寓经营现状 - 截至最新数据覆盖29城400+项目,运营房源24.7万间(纳保12万间),出租率95%,自有渠道获客占比85%[19] - 2023年实现营收34.6亿元并首次盈利,前台GOP利润率达89%[19][20] - 人房比1:150优于行业平均,客户满意度95%[19] 战略动因与行业影响 - 突破规模天花板:通过加盟实现持续增长,应对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20][22] - 缓解母公司财务压力:万科集团2024年预亏450亿,国企接管背景下需降低资金依赖[20] - 行业示范效应:头部企业加盟扩张将加速整合,中小品牌面临生存压力[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