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安银行支持宝鸡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全景网· 2025-09-26 14:15
会议概况 - 会议于9月25日举行 主题为“魅力宝鸡·链动长安——长安银行支持宝鸡高质量发展大会” [1] - 宝鸡市市长王勇与长安银行董事长张全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1] - 宝鸡市副市长杨文斌与长安银行行长叶瑛参加会议 [2] 战略合作签约 - 宝鸡市政府与长安银行签订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1] - 长安银行与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签订产业链合作协议 [1] - 长安银行与宝鸡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国有企业签订集团授信合作协议 [1] - 长安银行与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签订授信合作协议 [1] - 长安银行宝鸡分行与大庄里抽水蓄能项目等市重点项目签订现场金融服务协议 [1] - 长安银行宝鸡分行与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民营企业及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签订贷款合同 [1] - 长安银行向多家省属国有企业授牌“最佳战略合作伙伴” [2] 政府期望与支持 - 政府希望长安银行围绕宝鸡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链提升、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和针对性金融产品 [1] - 政府承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和服务长安银行在宝鸡的发展 [1] - 政府鼓励企业增强金融意识 用好金融工具 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支持 [1] 银行战略与承诺 - 长安银行将紧紧围绕宝鸡“一四五十”战略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长安银行将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1] - 长安银行旨在为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1] 其他活动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谷孟宾在会上作主旨演讲 [2]
五矿集团段文务:打造央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标杆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00:48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聚 焦"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对制造强国、消费强国、金融强国进行了 全方位分析,指出制造强国和消费强国需要金融强国的依托,我国应建立强大的货币和强大的资本市 场;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从不同产业适配不同金融服务的视角,重点分 析了金融如何精准赋能实体经济,指出应鼓励和发展股权融资以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紫金矿业独立董 事、国际矿业领域资深专家薄少川从全球矿业格局出发,分析了初级矿业公司在矿产产业链中的重要地 位,倡导打造中国版初级矿业资本市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长江学者陆瑶聚焦新经济 下股权融资机会与风险,深入探讨了中小企业科创板成功上市的关键因素,以及"上游创新"对产业链发 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五矿资本在论坛上宣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矿业金融 研究联合体,通过"强强联合"的模式整合资源、汇聚智慧,打造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矿业金融研究平 台,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还发布了《中国矿业企业ESG实践发展报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齐聚杭州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22:59
行业背景与会议概况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9月23日至24日在杭州召开联席座谈会 会议由浙商银行承办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出席致辞 [1] 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五五"规划导向展开 重点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1] - 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挑战 需共同规范无序竞争并推动减量提质、降本增效 [1] 发展战略与方向 -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并守住合规管理底线 [1] - 提升资本规划能力 优化机构布局 推动行业坚持长期主义和差异化、专业化发展路径 [1] - 打造特色化竞争优势 为"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17:06
金融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2]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保持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3] 实体经济支持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3] - 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3]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6]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6]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3]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6]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6]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4] -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4] -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4] -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5] 金融开放与服务创新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7] - 为跨境电商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过56亿笔[7] - 国家开发银行为包银高铁提供超过36亿元投融资支持[6]
策略快评报告:“十四五”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万联证券· 2025-09-23 16:20
核心观点 - 报告总结“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业在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及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 “十四五”期间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3]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机构改革圆满收官,“四级垂管”架构有效运转,金融消保统筹工作扎实推进 [3]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立改废释”,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就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3]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3] - “十四五”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3] - “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3] 金融支持科技发展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 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有序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源化债,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相关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4]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 [4] - 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 [4]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十五五”展望 - 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根据宏观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 - 资本市场发展将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4]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发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15:35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 加稳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 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李云泽表示,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 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他还提到,在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该局多措并举稳定融资,为 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同时牵头建立城市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 房人的合法权益。 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 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涵盖主要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交 易、清算和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今天(9月22日)发布。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 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 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27
统计显示,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 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 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我国金融体系着眼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积极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 需求。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 值占比超过1/4,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保险资金 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同时强化科技保险保障,提供风险保 障超过10万亿元。对我国创新发展事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原标题: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金融各部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 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总结我国在此期间金融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四五"时期,金融部门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治理 能力,健全金融机 ...
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7:41
"十四五"时期,金融部门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治理 能力,健全金融机构、市场与产品体系,增强了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 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 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质效大幅提升。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通过深化金 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创新发展,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有效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 道,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 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统计显示,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 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 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我国金融体系着眼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积极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 需求。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7:40
货币政策立场与框架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当前立场是支持性的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3]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 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金融体系规模与稳健性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3] 未来政策方向与目标 - 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 政策目标为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3]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6:52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5年内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27.2%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 [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130% [2] - 金融资源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领域 [1]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新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 [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25%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总和 [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85% [2] - 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2] 金融改革开放进展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2] - 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2]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3]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 [3] - 人民币位列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3] - 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3]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 [3] -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 [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 [3]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3] - 通过调整首付比和房贷利率等政策推动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