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资本南渡潮:解码香江金融春汛2025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8
全球经济形势 - 全球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债务危机阴云笼罩 [1] - IMF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2 8%,较年初预测回落0 5个百分点 [1] - 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逆势崛起,近三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15%以上 [1] 香港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五月港交所迎来117家IPO申请企业,新股首日破发率同比下降23% [1] - 港股打新申购人数激增47%,市场复苏信号明确 [1] 资本趋势 - 全球资本正在转向主动创造转机而非被动承受压力 [2] - 资本逻辑转向开拓新生疆域而非固守旧有格局 [2] 行业活动 - 格隆汇将于7月4日举办中期策略会,主题为"新衣冠南渡"时代的资本迁徙与港股机遇 [3] - 策略会设置收费环节,早鸟价前排席位688元/人,普通席位388元/人 [7] 专家背景 - 格隆博士为金融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横跨港股、美股、A股市场26年 [6] - 曾担任三大公募基金投资负责人及中国最大海外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 [6] - 著有《中国金融大辞典》《H股投资指南》等业界影响深刻的专著 [6]
万亿资本南渡潮:解码香江金融春汛2025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全球经济形势 - 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和债务危机三重压力[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8% 较年初预测回落0.5个百分点[1] - 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近三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15%以上 成为对冲传统经济下行的新引擎[1] 香港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五月港交所迎来117家IPO申请企业[1] - 新股首日破发率同比下降23%[1] - 打新申购人数激增47% 市场复苏信号明确[1] 投资策略转向 - 全球资本正在从被动承受压力转向主动创造转机[2] - 资本从固守旧有格局转向开拓新生疆域[2] 行业会议信息 - 格隆博士将在7月4日中期策略会解构新衣冠南渡时代下的资本迁徙与港股机遇[3] - 格隆博士为金融学博士 著名经济学家 横跨港股美股A股三大市场26年[6] - 7月5日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设置688元早鸟价前排席位和388元普通席位[7]
上海市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发布,光伏ETF基金(516180)配置机遇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13 13:35
光伏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下跌1.66%,成分股中固德威领涨2.20%,迈为股份领跌4.50% [1] - 光伏ETF基金(516180)下跌1.49%,最新报价0.53元,近1周累计上涨0.56%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2%,隆基绿能以10.11%权重居首 [12][14] - 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1.7倍,低于近3年86.88%的时间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动态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下跌1.47%,成分股中先导智能领涨2.70%,恩捷股份领跌5.57% [1] - 新能车ETF(515700)下跌1.30%,最新报价1.6元,近1周累计上涨0.43% [1] - 新能车ETF近1周规模增长965.25万元,融资余额达5116.10万元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76%,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占比较高 [11] 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下跌1.77%,成分股中英利汽车涨停10.09%,金杯汽车领跌5.04% [5] - 汽车零件ETF(159306)下跌1.54%,最新报价1.09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13% [5] - ETF近1周规模增长330.58万元,份额增长300万份,新增规模/份额均居可比基金前列 [5][6]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86%,汇川技术、福耀玻璃等为主要成分 [10] 新材料主题指数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下跌0.86%,成分股中中兵红箭领涨5.94%,恩捷股份领跌5.53% [9] -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下跌0.82%,近1年累计上涨2.09% [9] - 指数覆盖先进钢铁、有色金属等新材料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4% [9][10]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上海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建设方案,涉及19个风电/光伏项目,12个位于崇明区 [2] - 东兴证券指出光伏抢装带动Q1利润修复,但下半年分布式项目投资意愿可能下降,关注电池片、辅材龙头及储能PCS领域 [3]
能源列国志:阿尔及利亚:摘要Abstract
中信期货· 2025-06-13 11: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阿尔及利亚油气资源丰富,油气产业是经济核心,但面临经济单一化风险,正积极推动多元化转型;过去十年液体燃料总产量下降,天然气产量在 2023 年创新高,煤炭消费量极低,电力消费增长且在开发可再生能源;能源贸易方面,原油出口量减少,天然气主要输往欧洲,煤炭依赖进口,电力有进出口且尝试扩大贸易 [1][2][14][19][23][25][30][36][44][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家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是连接非洲与欧洲的重要枢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沿海属地中海气候,内陆及南部沙漠干旱少雨 [7] - 经济概况:人口约 4663 万,经济以能源产业为主导,油气产业产值约占 GDP30%、税收占财政收入 60%,2024 年 GDP247.63 亿美元,人均 5580 元,正推动经济多元化 [11] - 历史政治:曾被多国统治,1962 年独立成为共和制国家,实行半总统制,议会两院制;奉行独立、不结盟外交政策,与多国建交并开展合作 [12][13] 石油及其他液体 - 生产情况:油田产低硫轻质原油,过去十年液体燃料总产量下降,2023 年产量约 140 万桶/日,低于 2014 年的 170 万桶/日,产量下降因缺乏新油藏发现、成熟油田产量递减 [14] - 炼油厂:国家石油公司独资运营,大多建于 20 世纪 60 - 80 年代,哈西迈斯欧德炼油厂 2025 年 2 月开工,计划 2027 年投产,另两个建设计划停滞 [17] 天然气 - 生产消费:2023 年是全球第六大天然气燃烧国,2014 - 2023 年干天然气年均产量约 3.3Tcf、消费量约 1.6Tcf,2023 年产量达 3.7Tcf 创历史新高,因上游投资及原油产量下降释放更多天然气 [19] - 出口情况:2014 - 2023 年年均出口约 1.7Tcf,2023 年出口约 1.9Tcf,大部分输往欧洲,通过 LNG 和管道运输 [36] 煤炭 - 消费情况:不生产煤炭,2014 - 2023 年年均消费 2.4 千短吨,消费的煤炭全部依赖进口,几乎全为冶金煤,仅少量烟煤 [23][44] 电力 - 生产情况:2023 年净电力消费量约 86GWh,较十年前增长约 61%,发电装机容量 22.6GW,发电量 96.3GWh,近 97%为化石燃料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 [25][28] - 发展计划:政府加速开发可再生能源,目标到 2035 年实现 15GW 装机容量,积极寻求外资引入并取得进展 [29] 能源贸易 - 石油及其他液体:2015 - 2024 年年均原油出口量 53.2 万桶/日,近十年出口量减少约 19.6 万桶/日,2024 年出口 40.2 万桶/日,欧洲是主要出口地;油品贸易进口量远小于出口量 [30][33] - 天然气:出口国内消费剩余的天然气,2014 - 2023 年年均出口约 1.7Tcf,2023 年出口约 1.9Tcf,主要输往欧洲,有两个 LNG 接收站,通过三条跨洲管道出口 [36][37] - 煤炭:消费的煤炭全部依赖进口 [44] - 电力:2014 - 2023 年平均每年进口约 0.5GWh、出口约 1.2GWh,供应能满足内需,正尝试扩大电力贸易 [47]
中国将成为全球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45
发电量与装机规模 - 2024年中国发电量达10.08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占全球发电量的29%-32%,超过G7国家总和[7] - 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风电和光伏合计装机14.1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7][8] - 火电占比从2007年的77.73%降至2024年的43.14%,风电和光伏占总装机比例达42%[7][8] 电气化率与工业应用 - 中国电气化率达30%,高于美国的22%,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0.9%[9] - 高速铁路网络达4.8万公里,预计2030年扩展至6万公里[9] - 内蒙古托克托电厂每分钟输送5.8万度电,70%供应唐山钢铁工业带[3] 电力体制改革 - 2002年"厂网分离"改革打破垄断,2025年将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0] - 1978-2024年发电量从43亿千瓦时增至10.0868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11] 绿色转型战略 - 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2025年20%、2030年25%、2060年80%[12] - 2024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3.58亿千瓦,占新增总量的82.6%[12] - 核电新核准11台机组,装机容量全球首位[12] 特高压与清洁技术 - 建成42项特高压工程,实现数千公里低损耗输电[13] - 风电光伏利用率达95.9%和96.8%,"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全面投产[15] 新兴领域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130%,锂离子电池储能占55.2%[16] - 绿氢产能超12万吨/年,加氢站540座全球第一[18] 全球能源影响 - 向14个国家出口电力,蒙古70%、泰国31%、越南28%电力依赖中国供应[19] - 国家电网提出2050年建成全球智能电网的三阶段愿景[19] 未来展望 - 2025年装机预计突破36亿千瓦,海上风电、氢能等领域将迎来爆发[21] - 可再生能源产值占GDP的10%,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9]
21专访|花旗集团Jason Rekate:建议企业保持流动性、资产结构稳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0: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中美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前两大经济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全球经济局势的影响广泛。不 可否认的是,两国经济正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以银行业为例,中国的银行业正处于"降息"周期,存贷 款利率持续下行;而美国的银行业则处于"高息"周期,贷款利率长期处于高位。 美国房屋抵押银行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6日当周,符合贷款余额标准的30年固定利率抵押贷款 的平均合同利率涨至6.93%。 在此背景下,跨国银行面临着怎样的息差问题,又如何满足跨国企业的投融资服务?近期,花旗集团企 业银行全球联席主管Jason Rekate来访中国,向记者解答了上述问题。 Jason Rekate在2002年进入花旗银行之后,长期负责对公领域的业务,并且在纽约、巴黎、苏黎世、上 海、香港等多个城市任职,目前管理花旗集团企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 21世纪: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过程中,关税政策依旧存在极大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中国企 业的金融需求有何变化? Jason Rekate: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花旗的商业模式、全球网络和强劲的资产负债表是我们为客户 提供服务的实力基础和稳定性支柱 ...
工业硅:以空配思路为主,多晶硅:现货弱势,盘面具下行驱动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3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业硅以空配思路为主;多晶硅现货弱势,盘面具下行驱动 [1] -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 -1,多晶硅趋势强度为 -1,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2 表示最看空,2 表示最看多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拉克电力部与沙特 ACWA Power、阿联酋 Masdar 谈判,将在伊拉克境内建设总计 2GW 的太阳能电站项目,有助于伊拉克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市场**:工业硅 Si2507 收盘价 7455 元/吨,较 T - 1 跌 105 元/吨;成交量 309628 手,较 T - 1 减 190329 手;持仓量 121504 手,较 T - 1 减 25532 手。多晶硅 PS2507 收盘价 33585 元/吨,较 T - 1 跌 670 元/吨;成交量 65591 手,较 T - 1 减 14270 手;持仓量 61698 手,较 T - 1 增 1499 手 [1] - **基差**: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25 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 41.8 元/吨;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3105 元/吨。工业硅现货升贴水对标华东 Si5530 为 +670 元/吨,对标华东 Si4210 为 +420 元/吨,对标天津 99 硅为 +520 元/吨;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 N 型复投为 -690 元/吨 [1] - **价格**:华东地区通氧 Si5530 为 8150 元/吨,云南地区 Si4210 为 9900 元/吨,多晶硅 - N 型复投料为 36000 元/吨,硅片(N 型 - 182mm)为 0.91 元/片,电池片(TOPCon - M10)为 0.245 元/瓦,组件(N 型 - 182mm)为 0.671 元/瓦,光伏玻璃(3.2mm)为 19.5 元/立方米,光伏级 EVA 价格为 10000 元/吨,DMC 为 11100 元/吨,ADC12 为 20000 元/吨 [1] - **利润**:硅厂利润(新疆新标 553)为 -3771 元/吨,硅厂利润(云南新标 553)为 -6936 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5.0 元/千克,DMC 企业利润为 -571 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为 -650 元/吨 [1] - **库存**: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库存)为 57.2 万吨,企业库存(样本企业)为 23.6 万吨,行业库存为 80.8 万吨,期货仓单库存为 29.2 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为 27.5 万吨 [1] - **原料成本**:硅矿石新疆为 390 元/吨,云南为 365 元/吨;洗精煤新疆为 1350 元/吨,宁夏为 900 元/吨;石油焦茂名焦为 1400 元/吨,扬子焦为 1760 元/吨;电极石墨电极为 11050 元/吨,炭电极为 6850 元/吨;三氯氢硅为 3350 元/吨,硅粉(99 硅)为 8800 元/吨 [1]
Voltalia SA: Total number of shares and voting rights in the share capital as of May 31,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6-12 00:3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企业,生产销售自有运营的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储能设施所发电能,运营和在建发电容量超3.3GW,开发项目组合总容量达17.4GW [2] - 公司是服务提供商,为投资者客户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阶段提供支持,从设计到运维 [3] - 作为企业市场先驱,公司为私营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包括绿电供应、能效服务及本地自发电 [3] - 公司超2000名员工,业务覆盖3大洲20个国家,能为全球客户服务 [4] 股权与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中股份总数为131318716股,理论投票权数量为220409933,可行使投票权数量为220004140 [1] - 公司在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受监管市场上市,股票代码FR0011995588 - VLTSA,被纳入Enternext Tech 40和CAC Mid&Small指数,还被纳入MSCI ESG评级和Sustainalytics评级 [5] 日程安排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额信息将于2025年7月23日收市后公布 [1]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邮箱为invest@voltalia.com,电话为+33 (0)1 81 70 37 00 [5] - 媒体联系人是Jennifer Jullia,邮箱为jennifer.jullia@seitosei-actifin.com,电话为+33 (0)1 56 88 11 19 [5]
2025年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比重下降【组图】
前瞻网· 2025-06-11 12:28
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历程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简单的物理隔热时代,加强隔热成为基本规则[1] - 20世纪中旬出现季节性能源储存系统,60年代热负荷数据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1] -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低热量住宅"和"零能耗屋"概念出现[1] - 20世纪80年代技术进步催生首个"智能建筑"[1]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建成首座能源自主住宅[1] - 21世纪初至今进入零能耗建筑时代,关注智能电网和Plus能源建筑[1] 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市场规模 - 2017-2023年全球建筑节能投资规模总体增长,2018年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下滑,2023年降至2437亿美元[4] - 2022年建筑物可再生能源占比仅6%,2030年目标需提升至18%,年均复合增速需超15%[4] - 按15%增速测算,2024年全球建筑节能投资规模约2803亿美元[4] 全球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 - 2022年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占全球34%,二氧化碳排放占37%[5] - 2023年建筑物能源消耗占比降至28%,碳排放占比降至26%,是唯一碳排放下降的行业[5][7] - 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35年建筑行业将占全球减排潜力11%,相当于4.2 Gt CO₂e避免排放[5] 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分布 - 2022年全球建筑能源消耗达132EJ,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可再生能源规模小[8] - 2023年能源消耗降至130EJ,占全球能源需求32%[8] - 2023年建筑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幅下降,天然气消费降超4%,电力需求占比升至37%[8] 全球建筑碳排放细分份额 - 2023年住宅建筑间接碳排放占比10%(降1%),非住宅建筑和制造过程碳排放各占8%(均降1%)[11]
今天(6.11)中国人口日,关注城镇化推高能源结构调整与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6-11 10:42
中国人口日与城镇化 - 中国人口日设立于每年6月11日,旨在唤起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015年后宣传主题从控制人口转变为鼓励生育 [1] - 中国总人口从13亿增长至14亿,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提升至2023年的66.16% [2] - 2025年城镇化率预计达70%,城市人口增加将推高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需求 [2] 能源需求与结构 - 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达55-58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1.5-2%,低于GDP增速 [3] - 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或突破9.5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0%以上 [3] - 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0%以下,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或超12亿千瓦 [4] - 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0%,天然气超45%,新能源车普及或抑制石油需求增长 [4] 能源转型驱动因素 - 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用能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或达30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激增 [6] - 城镇化与生活水平提升推高空调、家电等用电需求 [7] 光伏能源发展 - 清华大学2019年启动"2035年每人一千瓦光伏"试点计划,推动农村清洁能源转型 [8] - 杭州临安区实现人均光伏装机1.1千瓦,成为首个达标区县,全区装机达71.06万千瓦 [10] - 临安创新"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整合政府、企业、专家资源推进光伏示范区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