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
搜索文档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财联社· 2025-08-26 10:2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研究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至脑死亡人体的案例,该成果被国际专家誉为异种肺移植领域的里程碑,有望缓解肺移植供体短缺问题 [1][2] 研究团队与实验设计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率领团队实施手术,将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至脑死亡者体内,模拟临床单肺移植 [1] - 供体猪的基因编辑旨在降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风险 [1] - 研究方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脑死亡受试者家属无偿支持医学进步 [2] 实验结果与功能表现 - 术后监测数据显示移植肺维持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长达9天,期间未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也未发现活跃感染迹象 [1] - 研究在第9天时应家属要求结束 [2] 行业意义与专家评价 - 异种器官移植是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此次成果标志着异种肺移植迈出关键一步 [1] - 国际专家指出异种肺移植面临更大挑战,因肺的生理平衡微妙、接受大量血流且持续暴露于空气,中国团队的成果是相关领域的里程碑 [2] 未来发展方向 -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基因编辑策略与抗排异治疗方案,以延长移植器官存活及功能维持时间 [1] - 团队将把自主研发的无管技术应用于异种肺移植试验,以减少机械通气对供体肺的损伤,推动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 [1]
Nature Medicine:世界首例!我国学者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人体内
生物世界· 2025-08-26 08:00
异种移植技术突破 -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脑死亡人类患者体内 移植肺存活9天并发挥功能 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或感染迹象[4][5] - 供体猪经过六基因编辑改造:删除GTKO、CMAH和B4GALNT2三个猪抗原基因 加入hCD46、hCD55和hTBM三个人类保护基因[7] - 移植后24小时出现严重水肿 第3天和第6天出现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第9天部分恢复[9] 肺移植特殊挑战 - 肺移植因解剖学和生理学复杂性面临更大障碍 包括强烈免疫排斥 缺血再灌注损伤高敏感性 器官相容性问题及感染风险[10] - 肺部毛细血管网络易发生微血管血栓和凝血功能障碍 需进一步基因改造改善[11] - 肺部大量常驻巨噬细胞在免疫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需引入人类CD47减轻吞噬清除[11] 技术改进方向 - 需引入额外人类转基因如EPCR和vWF改善凝血失调 提高移植物存活率[11] - 针对免疫检查点通路或过表达抗炎分子如HO-1 可调节强烈炎症反应[11] - 需优化免疫抑制方案和改进供体猪基因编辑 预防免疫介导排异[9]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科学家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移植(存活10天)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人体移植[4][12] - 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患者已长期存活近6个月且状态良好[12] - 异种肺移植临床应用道路比其他器官(如肾脏)更艰难[10]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6篇Cell论文:RNA编辑器、植物细胞图谱、修饰腺苷的解毒机制、植物免疫、通用型CAR-T细胞、生物凝聚体
生物世界· 2025-08-23 16:00
将IscB和Cas9转换为RNA编辑器 - 耶鲁大学可爱龙教授团队将Cas9祖先IscB及Cas9从RNA引导的DNA编辑器改造为RNA引导的RNA编辑器[5] - 通过删除TID/PID结构域实现功能转换 其性能媲美甚至超越Cas13且更具安全性[7] - 该技术在可变剪切干扰 反式剪接及RNA碱基编辑中展现应用潜力 为RNA疗法和基因调控提供新选择[7] 世界首个维管植物整合细胞图谱 - 中国科学院团队突破植物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难点 绘制首个维管植物整合细胞图谱[9][12] - 系统鉴定维管植物各类细胞的底层基因 突破基因高效挖掘瓶颈并发现新调控因子及细胞类型[12] - 为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全新范式 加速基因发现进程[12] 修饰腺苷的解毒机制 -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证实三种RNA修饰腺苷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肌苷一磷酸以减轻细胞毒性[14][17] - ADK磷酸化后由ADAL酶脱氨 Adal敲除小鼠体内N6修饰AMP积聚并抑制AMPK 扰乱葡萄糖代谢[17] - ADK缺乏会提高修饰腺苷水平 导致小鼠早亡 过多m6A/m6,6A/i6A损害溶酶体功能并扰乱脂质代谢[17] 系统素拮抗肽调控番茄免疫机制 - 研究揭示番茄天然小肽系统素拮抗肽可特异性抑制系统素活性 避免植物过度免疫导致的发育异常[19][22] - 该肽成为植物免疫稳态调控的关键刹车机制 为抗病虫作物设计提供重要理论基础[22] 新型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 - 研究通过CRISPR全基因组筛选锁定糖基化调控基因SPPL3 敲除后T细胞表面形成致密糖基化修饰层[24][27] - 基于此构建SPPL3敲除同种异体CAR-T细胞 相当于穿上隐身衣 躲避免疫杀伤并减轻GvHD[27] - IIT临床试验证实安全性和潜在治疗效果 推动通用型CAR-T疗法迈向现货时代[27] 生物凝聚体调控神经系统 - 南方科技大学团队发现突触后致密区凝聚体形成软玻璃材料 依赖支架蛋白多价相互作用网络渗流[29][31][32] - 破坏Shank3的SAM结构域寡聚化会使PSD凝聚体软化 损害突触可塑性并导致小鼠自闭症样行为[31][32] - 揭示PSD凝聚体物质特性对神经元学习记忆功能的关键作用[32]
2025广州医博会8月22日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22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办 [1] - 展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共同筹办 [1] 展会规模与展区设置 - 展览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 共设置3个展馆及18个展区 [1] - 覆盖研发 转化 生产 临床应用 第三方服务及金融支持等全产业链环节 [1] 前沿技术展示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核药 3D打印 生物制造及合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成果 [1] 参与机构与地域分布 - 安徽 四川 福建 重庆 新疆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团参会 [1] - 广州实验室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参展 [1] - 超50家本地三甲医院受邀参展 [1] 参展企业构成 - 大型医药企业包括华润 国控 广药等 [1] - 创新型企业包括百济神州 康方生物 一品红等 [1] - 通信企业包括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等 [1]
北大医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6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9.57亿元,同比下降5.0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5.5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0.77万元,同比下降55.19%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83元/股,同比增长15.51% [2] - 总资产为23.2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44% [2] 行业发展概况 -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 [2] - 利润总额为1766.9亿元,同比下滑2.8% [2] - 行业呈现弱周期性特征,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 [3] - 政策导向以"鼓励创新、规范发展、提升效率"为核心 [4] - 创新药领域政策持续加码,医保制度改革深化,集采政策常态化推进 [4]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业务 [2] - 主要产品包括抗感染类、镇痛类和精神类药品 [4] - 研发模式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方式 [5] - 销售模式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驻地化精细营销管理,主要集中于医院终端市场 [6] - 公司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6] 研发与产品进展 - 研发投入为1183.36万元,同比增长28.26% [12]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盐酸昂丹司琼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7] - 在研项目100余项,涵盖抗感染类、镇痛类、精神类等多个领域 [6] - 拥有约10000平方米的小试、中试基地 [5]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西南地区一家重点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镇痛类核心产品为切入点 [8] - 探索"产品+学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精准服务零售终端患者需求 [8] - OTC营销已全面启航,在连锁药房、诊所等终端多点发力 [8]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87.96万元 [1][1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 [18] - 公司注重股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21][22] 投资与子公司情况 - 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新优势(重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13] - 新优势(重庆)与深度运筹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度运筹,注册资本500万元 [13] - 主要子公司包括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北大医药武汉有限公司等 [14]
横琴房贷拟“商转公”;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上市丨横琴财报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8:36
珠海笛思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珠海笛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珠海笛思科技")近期获得盈富泰克科创基金的战略投资。 此前,珠海笛思科技已经拿下多轮融资,天使轮融资中,以格力集团、方信资本为代表的多家机构参 投。Pre-A轮则获得近亿元融资,由信科资本、诚美资本、高易创投、横琴金投等四家机构联合投资。 珠海笛思科技成立于2022年,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一家4G/5G移动通信系统核心芯片的研发、 设计、销售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无线通信系统核心信号处理芯片、有线基础设施核心芯片为主要开发 管线。 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获批上市 近日,由百诚医药研发持有的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百诚稳心颗粒(无蔗糖),正式获得澳门 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此次获批的稳心颗粒(无蔗糖),不仅是采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的 中成药,更是首个属"澳门监制"的同名同方药。这一创新模式依托澳门药品注册制度优势与横琴先进产 业优势,实现注册与生产协同赋能。 百诚医药(澳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同年在横琴设立百诚医药(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澳资子公 司,重点围绕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药领域,重点打造创新型全链路国际医药服务平台,提 ...
美国正式发布《通过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以维持美国优势法案》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21
科技战略 - 美国签署《通过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以维持美国优势法案》,要求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每年向国会报告出口管制许可情况,包括许可证申请、执法行动等 [2] 半导体与AI芯片 - 日本软银斥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每股23美元购买2%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显示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信心 [3] - 英伟达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中国特供"AI芯片B30A,单芯片设计性能强于H20芯片,配备高带宽内存和NVLink技术,计划9月提供测试样品 [3] - 英伟达还准备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AI推理芯片RTX6000D [3] 量子计算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采购IQM公司2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计划2025年交付并集成至高性能计算系统 [4] - 欧洲研究团队开发新型量子材料,利用磁性相互作用提升量子比特抗干扰能力,解决环境噪声问题 [16] 生物技术与医疗 -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肽分子设计大模型PepMLM,仅需蛋白序列即可设计靶向肽,无需结构信息 [5] - 哈佛大学与杰克逊实验室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模型中精准修正儿童交替性偏瘫致病基因突变 [7] 能源技术 - 美国Equatic公司开发海水制氢技术,可同时实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采用特殊阳极涂层避免氯气产生 [8]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 - 美国海岸警卫队设立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加速无人系统在边境安全、贸易保障等领域的应用 [9] - 美国船级社与Saronic Technologies合作推进自主水面舰艇技术规范化 [10] - 美国OPT公司升级AI驱动的Merrows海事感知系统,增强持续监视能力并与自主平台协同部署 [11] 航空与航天 - 美国奎托斯公司推出"克隆游侠"隐形无人机,模块化设计,航程3518-4074千米,可携带弹药和传感器 [12] - SpaceX推出每月5美元的"星链"无限流量服务,速率限制在500kbps以下 [13] - 美国蓝源公司公布"火星通信轨道器",计划2028年发射,构建火星与地球高速通信网络 [14] 新材料与制造 - NASA研发3D打印金属合金GRX-810,耐1077摄氏度高温,用于航天发动机部件 [15] - 美国迪瓦金特科技公司与雷神公司合作,应用AI驱动的3D打印系统优化海军装备生产 [17] 智能穿戴设备 - Meta公司将于9月推出内置显示屏的智能眼镜"Hypernova",售价800美元,配备单目抬头显示和神经腕带控制 [18]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生物世界· 2025-08-18 16:30
韩春雨团队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2016年5月韩春雨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NgAgo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宣称该技术可编辑真核生物基因组并引发全球关注[3] - 因实验结果无法被重复,该论文于2017年8月撤回,但调查显示无主观造假行为[3] 新技术研发动态 - 2022年1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Cas6FC技术,实现活细胞内RNA高灵敏度荧光追踪[4][5] - 2024年4月在bioRxiv预印本发布Ago-PCR技术,突破性实现65°C恒温核酸扩增[7] Ago-PCR技术核心创新 - 筛选改造嗜热菌CalAgo蛋白,通过D552A/D622A双突变获得稳定结合DNA能力的dmCalAgo[8] - 三酶协同系统:Tte UvrD解旋酶解链、dmCalAgo靶向锚定、Bst聚合酶复制模板[9] - 用蛋白介导靶向结合替代传统PCR温度循环,首次实现全程恒温扩增[11] 技术性能优势 - 灵敏度达3拷贝/反应,检测速度较qPCR提升1倍(30分钟内完成)[13] - 支持环状/线状/质粒等各类DNA模板,在55-75℃宽温区保持活性[13] - 仅需普通恒温设备(如水浴锅)即可完成高精度检测[14] 商业化进展 - 技术专利已申请(CN116479095A),应用场景覆盖病原检测/基因分型/现场快检等领域[15] - 研究署名单位变更为杭州微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显示产业化推进[7]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8月18日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07:01
市场概述 - 美国经济数据压制美股涨势,芯片指数跌超2%,拖累标普和纳指齐跌,但英特尔涨近3%[2] - 被巴菲特等大佬抄底的联合健康收涨12%,创五年最大涨幅,力挺道指逼近纪录高位[2] - 光伏股Sunrun涨近33%[2]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两周新高,美元跌幅扩大、创逾两周新低,比特币盘中跌超2000美元[2] - 黄金一周跌超3%,创三个月最大周跌幅,美油一度跌2%,靠近两个月低位[2] - A股全线上涨,超4600股飘红,券商集体爆发,港股下跌,南向资金净买入创新高[2] 中国宏观经济 - 中国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11][12] - 7月经济数据不及前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放缓至3.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产销售同比下降12%[13][19] - 70城房价:一线二手房价格环比、同比降幅扩大,各线房价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9] - 中共中央发文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决破除市场准入障碍,解决拖欠账款问题[22] 美国宏观经济 - 美国7月零售销售环比增0.5%,实际零售销售连续第十个月实现增长[15] - 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意外回落,长短期通胀预期攀升[15] - 特朗普威胁两周内宣布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达300%[15] - 美债海外需求有韧性,外国投资者6月持债创新高,三大美"债主"均增持[16] - 美联储将停止加强银行与加密货币审查的项目[2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腾讯强劲财报后共识目标价大幅上调,分析师认为AI正成为其高质量增长核心引擎[23] - 中国神华拟超2500亿元并购国家能源集团及西部能源资产,总资产超2583亿元[23] - 摩根大通看好三大运营商H股,认为其具备5-6%股息率和AI潜力[23] - 东方财富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8.65%,净利润增37.27%[24] - 寒武纪定增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拟募资40亿元加码AI核心赛道[24] - 英伟达91.36%公开持仓押注Coreweave,总投资额达39.6亿美元[17] - 礼来上调英国减肥药售价高达170%,回应特朗普抱怨价格差异[28] 投资动向 - 对冲基金二季度增持微软120亿美元至470亿美元,桥水为最大增持方[17] - 段永平Q2豪赌AI,谷歌持仓暴增75%,英伟达加仓近50%[18] - 对冲基金大佬Tepper抄底联合健康230万股至7.64亿美元[21] - Ackman押注AI,首次建仓亚马逊价值12.8亿美元[21] - 巴菲特建仓美国住宅建筑商D.R. Horton和Lennar,市值合计近5.9亿美元[26] 科技与创新 - OpenAI CEO希望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数万亿美元",有意收购Chrome[16] - GPT-5发布不及预期,引发对AGI技术瓶颈质疑[20] - 量子计算产业处于关键转折期,2025-2030年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30] - 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发展,适应症范围扩大至6000多种疾病[30] -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路径持续清晰,技术革新推动规模化生产[31] 国际政治与地缘 - "特普会"后普京称俄真诚希望冲突结束,特朗普称暂未达成协议[14] - 特朗普提议俄乌"直接达成和平协议",而非仅停火协议[19] - 媒体曝光俄罗斯停火筹码:要求乌克兰"用土地换和平"[19] - 欧洲领导人将与泽连斯基一同与特朗普举行重要会谈[19]
“基因魔剪”携手AI提升DNA编辑精度
科技日报· 2025-08-13 18:00
基因编辑技术创新 - 瑞士苏黎世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比利时根特大学合作开发出结合AI的基因编辑技术,显著提升DNA编辑精确度 [1] - 新技术通过"基因魔剪"与AI结合,为模拟人类疾病机制和精准基因疗法奠定基础 [1] - 关键技术挑战在于避免基因编辑过程中的意外变异并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1] AI工具Pythia的功能 - Pythia能高精度预测基因编辑结果,尤其是CRISPR/Cas9切割后细胞的DNA修复方式 [1] - 团队基于Pythia设计微型DNA修复模板,可引导细胞完成精确基因修改或插入 [1] - 该工具利用可学习的DNA修复规律,实现非随机化编辑 [2] 技术验证与应用 - 修复模板在人类细胞培养体系中验证,实现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和外源基因整合 [2] - 方法在非洲爪蟾和活体小鼠等生物模型中测试成功,包括大脑等非分裂组织的细胞编辑 [2] - 技术适用于非分裂细胞(如神经元),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途径 [2] 技术扩展功能 - 除基因修改外,技术可用于蛋白质标记(如荧光标记),观察蛋白质在健康与疾病组织中的动态行为 [2] - 技术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各类细胞类型 [2] - AI预测细胞对基因干预的响应,类比气象学中的天气预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