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上半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大增54.1%!财政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25 23:54
财政收支概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 公共财政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支出结构向民生和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1] - 二季度税收收入逐步回升 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27个省份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1][4] - 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同比下降 地方同比增长1.6% 其中东北地区增长最快达5.7% [4] 税收表现 - 上半年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 6月同比增长1% 增值税、消费税、个税分别增长2.8%、1.7%、8% 企业所得税下降1.9% [4]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长32.2% 计算机通信设备增长9.2% 电气机械器材增长6.3% [5]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大幅增长54.1% 反映市场预期改善和股票成交额放大 [6] 政府债券发行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35.28% 平均发行利率1.52%下降43个基点 [10]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用作项目资本金部分同比增长16% [1][11]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预拨1620亿元 第三批690亿元已下达 剩余资金10月下达 [8] 财政政策方向 - 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 [2] - 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 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8] - 置换债券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90% 有效减轻流动性压力 支持融资平台转型 [11]
财政部: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完成年初预算的89.8%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23:43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1] - 重点领域支出增长显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 [1] 财政政策与资金拨付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 [2] - 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2]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2] 民生保障与消费提振 - 支持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3] - 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3] -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支持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 [3] - 分两批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补贴范围 [3]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支持地方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3]
中国财政部官员简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28
财政政策实施 - 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加快预算下达 用好债券资金 保障基本民生 提振消费 保障地方财力等措施加强政策供给和资金拨付管理 [1] - 3月底前完成中央部门预算批复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占年初预算的89.8% [1] - 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 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1] 特别国债与资金支持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 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 [1] - 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完成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工作 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 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7.5% 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 [1] 民生保障与消费提振 - 支持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支持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 [2] - 快速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支持地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2] - 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月和4月已分两批累计预拨1620亿元 近期下达第三批690亿元 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2] 资金监管与政策推进 - 提高资金政策效能 强化资金监督管理 对资金分配 兑付和使用等情况加大抽查检查力度 严防资金挤占挪用 骗补套补 [2] - 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 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 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供给 [2]
下半年“国补”资金地方额度已定,提振消费增量政策蓄势待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1:21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财政支出维持高强度 [1] - 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其中4月份增长1.9%,5月份增长0.6%,6月份增长1% [2] 债券发行与财政政策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 [1] - 上半年地方隐性债务置换债券发行1.8万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90% [1] - 上半年发行地方新增专项债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1] - 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对应赤字规模为5.66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合计新增政府债券规模为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 [3] - 上半年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 [4] 消费与以旧换新政策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6] -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半年已分两批下达1620亿元,第三批下达690亿元,剩余690亿元将在10月份下达 [1][6] - 下一步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消费新热点 [7] 行业与税收表现 - 上半年出口退税规模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去年同期多退1322亿元 [2] - 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增长较好,与低迷的房地产等传统动能形成鲜明对比 [2] - 上半年非税收入增速回落,税收收入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财政收入质量提升 [3]
财政部:10月下达690亿“国补”资金,加快出台消费增量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08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29万亿元下降1.2%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增长3.7%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万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7万亿元增长1.6%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中央支出1.99万亿元增长9%地方支出12.14万亿元增长2.6% [1] 税收收入结构 - 国内增值税3.64万亿元增长2.8%企业所得税2.49万亿元下降1.9%国内消费税8980亿元增长1.7%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8729亿元下降6.1%个人所得税7945亿元增长8% [3]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长32.2%计算机通信设备增长9.2%电气机械器材增长6.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3.8%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8.6% [4] - 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税收收入增长 [4] 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万亿元增长9.2%教育支出2.15万亿元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1.1万亿元增长4.3%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增长9.1% [4] - 节能环保支出2556亿元增长5.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38亿元增长5% [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0%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2.43万亿元资金支出 [5] 国债发行情况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平均发行利率1.52%同比下降43个基点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550亿元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5000亿元已发行完毕 [7] - 三季度计划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 [8] 消费刺激政策 - 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已下达1620亿元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0.7%通讯器材类增长24.1% [8] - 近期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9] - 将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打造消费新热点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9] 地方债务管理 - 2025年2万亿元隐性债务置换债券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90%已使用1.44万亿元 [10] - 置换政策降低债务利息支出和偿还压力释放资金资源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10] - 上半年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4648亿元用于存量项目 [11] 专项债改革 - 在10个省份及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赋予地方更多灵活性和自主权 [11]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由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上半年用作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11]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及下半年展望:年内隐债置换基本完成,二季度发行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联合资信· 2025-07-24 21: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5.4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8%,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年内隐债置换基本完成;三季度发行节奏预计与一、二季度变动不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快落地;短期看,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下降空间受限,且存在阶段性波动可能性;未来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态势仍将持续,化债思路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化债资源及地方投融资空间或将进一步分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政策梳理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规范推动土储专项债工作,提高财政赤字率至4%左右,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4.4万亿元,加快资金下达拨付 [4][5] - 推动地方落实隐性债务置换政策,2024 - 2026年每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九成,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6] - 健全地方债务监测体系和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穿透式监管,明确不新增隐性债务为“铁的纪律”,加快剥离平台政府融资功能 [8]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回顾 发行概况 - 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上半年累计发行1086支,金额5.4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8%,新增专项债及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二季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提速 [11] - 专项债券占比78.52%,新增债券发行2.61万亿元,同比增长43.09%,再融资债券发行2.88万亿元,置换隐债专项债券发行1.80万亿元,净融资额4.41万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35.69% [11][12] - 10年期及以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占比大幅增长,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15.88年,广东、福建等经济活跃区域为新增债券发行主力,重点省份发行仍以再融资债券为主 [16] 利率与利差分析 - 2025年2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小幅回升,二季度有所下行,一季度和二季度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1.94%和1.85% [22] - 2025年一季度及二季度平均利差环比继续走阔至11.28bp和12.01bp,省份之间利差走势分化明显,二季度平均发行利差最高的省份为内蒙(19.02bp) [2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 专项债募集资金投向中基建领域仍是主要发力点,多地市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前三大投向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及铁路轨道,发行金额占比合计达48.43% [30] 地方政府债券未来展望 - 三季度发行节奏预计与一、二季度变动不大,各省市三季度计划发行2.7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49万亿元,7 - 12月地方政府债务理论新增空间上限为4.24万亿元 [33] -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快落地,赤字率突破至4%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4.40万亿元,财政支出增加1.2万亿元,下半年建设项目加速或将带动社会投资 [33][34] - 短期看,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下降空间受限,且存在阶段性波动可能性,后续股市行情、财政发力与债券供给放量可能扰动短端利率 [36] - 地方化债思路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未来化债资源及地方投融资空间或将进一步分化,严监管态势持续,同时支持地方在发展中化债 [37][38]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过半 为“两重”“两新”项目提供及时资金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8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和(五期)上市交易 总规模1230亿元 [1]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发行1.3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3000亿元 [1] - 截至7月18日已发行6780亿元 发行进度达52% [1] - 2025年首发时间为4月24日 较2024年提前近一个月 [1] 发行特点 - 发行进度快 单次发行规模大 [1] - 二季度发行9期 规模5550亿元 [2] - 三季度计划发行11期 其中7月3期 8月和9月各4期 [2] - 三季度发行进度预计保持较快增长 [2] 资金用途 - 涵盖20年期 30年期和50年期 [1] - 为"两重""两新"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 - 支持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发展 [2] - 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居民消费 [2] -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 [2] 经济影响 - 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增量 [3] - 助力稳就业和保障基本民生 [3]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为下半年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奠定基础 [3]
★今年地方债发行已逾4万亿元 专项债收储土地提速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地方债发行规模与结构 - 截至6月12日地方债发行规模达44834亿元,新增专项债占比近四成(16457亿元)[1] - 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冷链物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交通基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1] - 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规模1083.48亿元,占新发行专项债资金用途的7.75%[1] 土地储备专项债特征 - 土储专项债集中在经济与债务情况较好的地区,均为"自发自审"试点省份[2] - 三四线城市收储积极性高,收购金额占比75%,回购主体多为城投平台[2] - 土地折价收购常态化为出让价的80%-100%,有助于城投回笼资金化解债务[2] 隐性债务置换进展 - 前5个月已发行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6568亿元,占计划总额82.8%[2] - 21个省区市完成额度发行,12个省区市仍有余额[2] - 全年计划发行2万亿元置换隐债再融资债券[2] 未来发行节奏预测 - 6月新增地方债计划发行5364亿元,环比同比均增,预计当月总规模达1万亿元[3] - 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预计1.2万亿元,三季度将进一步提速[3] - 新增专项债投向聚焦基建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3]
三季度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财政靠前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7-02 08:53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三季度将共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有4只发行时间明显提前 [1] -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原计划7月24日提前至7月14日发行 提前10天 [1] -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原计划9月24日提前至9月10日发行 提前14天 [1] - 两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分别从9月12日和26日提前至9月5日和19日发行 [1] 提前发行的政策背景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2] - 财政部提出要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支持"两重""两新"等工作 [2] - 部分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用完 市场呼吁加快相关国债发行进度 [2]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 将制定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2] 资金用途与发行进度 - 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 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3] - 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3] - 截至上半年全国已发行5550亿元 剩余7450亿元将在下半年发行 [3] - 下半年发行集中在三季度 四季度仅有一只定于10月10日发行 [3]
关于中央决算,重磅报告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7-01 17:33
中央财政收支决算 - 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同比增长0.9% [1] - 收入总量108844.06亿元,包括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482亿元、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00亿元、上年结转资金5000亿元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与2023年基本持平 [1] - 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与预算持平 [1] 财政支出结构 - 中央本级支出40720.18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国防支出16652.08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619.09亿元,债务付息支出7573.15亿元 [2]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335.72亿元,同比下降2.4% [2] - 一般性转移支付87161.4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174.28亿元 [2] - 增发国债结转资金5000亿元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2] 债务管理 - 2024年发行国债125673.61亿元,年末国债余额345723.62亿元 [3] -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务98042.14亿元,其中专项债务77260.98亿元 [3] - 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024年完成2万亿元置换,利率下降超2.5个百分点 [3] -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75401.25亿元,低于限额527874.3亿元 [3] 超长期特别国债 - 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1400多个重大项目 [4] - 3000亿元支持"两新"政策,包括汽车报废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 [4] - 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6200万台,带动销售额超1.3万亿元 [4] 民生保障 - 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1100亿元 [5] - 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近2000万人 [5] - 基本养老金调整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月 [5]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 [5] 2024年1-5月财政执行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万亿元,同比下降0.3% [6]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2% [6] - 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 [6] - 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 [6]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03万亿元,占全年安排10.34万亿元的87.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