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占用
icon
搜索文档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信披违法 维康药业与6名高管被罚1600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21:04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及6名时任高管因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且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1600万元 [2] - 2020年至2023年实际控制人刘忠良通过工程设备商转出资金至个人账户,期末占用余额分别为0.78亿元、0.9亿元、1.47亿元、1.5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5.64%、6.35%、10.43%、10.24% [3][5] - 公司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情况,但实际占用资金包含募集资金5400.05万元 [6] 公司治理变动 - 2024年5月起刘忠良离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孔晓霞由总经理降为副总经理 [7] - 现任董事长为刘忠良之子刘洋,1991年出生 [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8月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0.49亿元、-0.09亿元 [4][9] - 2024年亏损扩大至1.47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0.2亿元,主要因产品追溯码添加和说明书更换导致销售退回 [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0.7亿元同比减少65.1%,净利润-0.1亿元 [11] 业务情况 - 公司核心中药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等,仅益母草分散片为独家品种 [8] - 2024年销售费用2.01亿元占营业收入57.26%,研发费用0.14亿元仅占4%且同比减少66.85% [10]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医保政策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及研发投入周期长未产生效益 [10]
实控人违占资金超1.5亿 维康药业将收千万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26
资金占用违规 - 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虚假记载被处以总计1400万元罚款[1] - 2020年至2023年6月期间通过工程设备款名义转移资金至个人账户累计占用超过1.5亿元最高年份占比净资产超10%[1][2] - 2022年申请发行可转债时仍声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导致申报文件失实[1] 资金占用手法 - 实控人组织公司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经中间账户周转后流入其个人控制账户[2] - 占资规模从2020年7811万元增至2023年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5.64%6.35%10.43%10.24%[2] - 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在2020-2022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2] 业绩持续下滑 - 2020年净利润1.08亿元2021年降至9649万元2022年腰斩至4897万元2023年首度亏损895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1.47亿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跌65.10%至6977万元亏损扩大至985万元[3] - 毛利率从2020年72.41%骤降至2024年42.23%五年间下降30个百分点[3] 业务转型 - 2024年9月剥离医药零售业务聚焦中药研发与灵芝孢子粉大健康产品[4] - 明星产品银黄滴丸获2024零售终端感冒药榜首但未能扭转业绩下行[4] 投资者索赔 - 2021年3月31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买入股票并在2024年12月28日后仍持有或卖出亏损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5]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价报17.04元市盈率-62.59倍总市值萎缩至24.7亿元[5]
ST东时: 关于无法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资金占用整改暨公司股票及“东时转债”停牌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2
公司资金占用及整改情况 - 公司未能在2025年6月19日责令改正期限届满前完成资金占用整改,导致股票及"东时转债"自2025年6月2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月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约为3.87亿元,通过设备采购、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方式占用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归还占用资金0元,占用余额仍为3.87亿元 [3] 复牌及退市风险 - 若公司在停牌期限内完成整改,股票及"东时转债"将复牌 [3] - 若停牌期限内未完成整改,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复牌,复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的,上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及"东时转债"上市交易 [3][4] 其他重大事项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徐雄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批准逮捕,公司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
ST龙宇、ST华微陷财务困局,广济药业、祥源文旅被证监会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1:29
ST龙宇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及资金占用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履行审议程序的关联交易和缺乏真实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导致财报虚假记载[1] -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累计达9.18亿元,已归还5000万元,仍有8.68亿元未清偿,若未按期收回可能触发强制退市[2] - 审计机构对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否定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导致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2] ST华微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及资金占用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自查发现14.35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涉及资金流出81.39亿元,流入68.52亿元,均缺乏真实商业背景[3] - 资金管理存在重大漏洞,相关行为可能违反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后续监管调查进展将影响公司合规风险及市场信誉[3] 广济药业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曾因会计差错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3] - 2023年公司承认将子公司部分经销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追溯调整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多期报告的财务数据,导致前期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准确[3] 祥源文旅及实控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俞发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违规细节尚未披露[4] - 监管部门将对公司信息披露合规性展开全面核查,目前尚未说明立案事项对日常经营的影响[4]
账期是个老问题(念念有余)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20:30
行业账期现象分析 - 账期形成原因包括上下游地位不匹配和行业竞争惯性[1] - 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厂利用优势地位占用配件商资金长达一年[1] - 房地产行业开发商同时占用消费者预付款和建筑商工程款形成长账期[1] 零售行业账期特征 - 零售商通过占用供应商设备/商品实现低资金启动[2] - 黄光裕时代国美利用超长账期作为扩张工具[2] - 格力/茅台等优势企业实行"先款后货"政策[2] 账期经济影响 - 账期本质是劣势方对优势方的资金补贴[3] - 导致产业链信用扩张但延缓产业出清[3] - 1980年代已出现三角债问题[3] 中小企业账期现状 - 汕头谷饶镇内衣产业全链条依赖赊欠运营[3] - 政府新规要求大型企业付款期限不超过60天[3] - 逾期付款将按年化18.25%计罚息[3] 账期解决方案 - 新政策有望改善中小企业资金困境[4] - 罚息机制对拖延付款形成震慑[3][4]
退市龙宇: 关于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起诉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09
证券代码:603003 证券简称:退市龙宇 公告编号:2025-052 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原告")已就公司控股 股东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关联方苏州名特 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舟山伦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苏州仓粮油脂有限公 司,控股股东关联方哈尔滨茂盛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茂晟合石油 化工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关联方哈尔滨谊和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舟山 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事项,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公司于近日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25)沪 本次诉讼具体信息如下: 一、本次重大诉讼起诉的基本情况 海茂晟合")、被告 2 舟山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舟山信鼎汇") 与原告及原告的控股子公司舟山龙宇燃油有限公司签署多份《销售合同》,约定 由原告及原告的控股子公司向上海茂晟合、舟山信鼎汇采购原油、沥青等商品 ...
ST东时: 关于资金占用责令改正进展暨公司股票及“东时转债”可能停牌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8:39
资金占用问题及整改进展 - 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其关联方通过设备采购、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方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占用余额为3.87亿元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累计归还占用资金0元,资金占用余额仍为3.87亿元 [1][2] - 公司已针对部分占用事项提起诉讼,包括对桐隆汽车未交付AI智能驾培系统的诉讼(尚未开庭)以及对融资租赁公司占用资金的诉讼(案件审理中) [2] 股票及转债停牌风险 - 公司预计难以在2025年6月19日整改期限届满前完成清收,股票及"东时转债"可能自2025年6月20日起被上交所停牌,停牌期限不超过2个月 [1][4] - 若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则可能终止上市 [4] 控股股东还款措施及诉讼进展 - 公司已通过诉讼追讨海合众泰扣款的3,500万元,但一审和二审均被驳回 [3] - 针对千种幻影未交付2,809台VR智能驾驶培训模拟器的问题,公司多次发出《敦促履约函》并要求其提供履约计划 [3] - 公司正积极督促控股股东制定还款计划,要求以现金方式尽快偿还占用资金 [3][4] 公司治理及风险警示情况 - 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且因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徐雄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批准逮捕,但其持股仅占公司总股本的0.03% [6] - 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41%,且全部被司法冻结及标记 [6][7] 信息披露及监管要求 - 公司已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要求整改资金占用问题 [2] - 公司承诺加强董事、监事及高管对证券法规的学习,提升规范运作意识 [7]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网站 [7]
东旭集团财务造假被重罚,金鹰基金实控人兼董事被终身市场禁入!
搜狐财经· 2025-06-09 14:51
东旭集团财务造假及处罚 - 东旭集团及实控人李兆廷因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多项违规行为被河北证监局合计罚款16.6亿元 [2] - 2015年至2019年期间系统性财务造假虚增收入645.85亿元,虚增利润207.83亿元 [2] - 东旭光电通过虚假采购等名义向集团输送资金超200亿元 [5] - 东旭光电2017年以造假数据骗取75.65亿元定增,东旭集团2018年发行35亿元债券亦属欺诈发行 [5] - 截至2023年底东旭集团及关联方仍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资金合计169.59亿元 [5] 东旭系上市公司状况 - 东旭光电、东旭蓝天两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导致退市 [2] - 嘉麟杰成为东旭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2024年净利润从2022年的9316万元骤降至1911万元 [7] - 嘉麟杰市值仅20.87亿元 [7] 金鹰基金股权及治理 - 东旭集团持有金鹰基金66.2%股权,但该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超3.4亿元 [2] - 李兆廷作为金鹰基金董事被终身市场禁入,可能影响其任职资格 [11] - 金鹰基金2017年转为民营资本主导,东旭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10] 金鹰基金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资产规模660.47亿元,较2023年9月峰值下降25.87亿元 [12] - 产品结构以固收类为主,货币基金占比35.83%,债券基金占40%,权益类仅占25.1% [12] - 42只基金近3年跑输业绩基准,28只跑输逾10% [12] - 混合型产品规模从2022年一季度末的177.45亿元下降89.94亿元 [12] 基金经理业绩及调整 - 基金经理欧阳娟管理的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近3年累计收益率为-60%,跑输业绩基准65.91% [12] - 投资总监韩广哲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分别亏损4.54%、29.82%、43.95% [16] - 2025年多位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卸任产品,显示公司正在进行投研团队调整 [19][20]
*ST龙宇董事长辞职 中小股东联名举报实控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8:42
在举报信中,中小股东指出,*ST龙宇大股东为徐增增一家3 人,大股东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尚有8.68亿元未归还,"背 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涉嫌"恶意退市"等问题。 作者:张晓晖 封图:图虫创意 2025年5月29日晚间,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603003.SH,下称"*ST龙宇"或"龙宇股份") 公告表示,因为个人及身体原因,公司实际控制人(下称"实控人")之一徐增增女士申请辞去公司 董事长、董事、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等职务。 徐增增现年73岁,是*ST龙宇的创始人,与刘振光、刘策一起为该公司的实控人,其中刘振光是徐 增增的丈夫,现年74岁;刘策是徐增增的儿子,现年48岁,在该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 公告显示,2025年5月30日,*ST龙宇因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条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决 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6月10日,*ST龙宇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目前有两拨*ST龙宇的中小股东提出诉求,合计持股份额超过11%。一拨中 小股东委托律师,提 ...
*ST龙宇董事长辞职 中小股东联名举报实控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8:09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徐增增辞去董事长、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等职务,原因为个人健康及年龄因素(73岁)[2] - 徐增增与丈夫刘振光(74岁)、儿子刘策(48岁)共同构成公司实控人三角,刘策现任董事兼总经理[2] - 辞职后徐增增计划专注解决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公开信强调将推动年轻管理层接班[4] 退市相关事件 - 公司因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及内控否定意见,触发终止上市条件,股票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 - 两拨合计持股超11%的中小股东采取法律行动:一拨要求改组董事会,另一拨42名股东(持股1.22%)联名举报涉嫌"恶意退市"并计划提起行政诉讼[3][7][9] - 若行政诉讼立案,将成为A股首例股东诉请撤销退市决定的案例[10] 资金占用争议 - 控股股东关联方累计占用资金9.18亿元,已偿还0.5亿元后仍有8.68亿元未归还,资金用途未披露[11][12] - 2024年10月公司首次承认资金占用,此前6月曾否认该情况,审计机构无法核实资金性质[11] - 中小股东指控大股东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三项罪名,认为监管存在纵容[1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14.05亿元(同比降55.02%),净利润亏损3.32亿元(同比降602.85%)[13] - 公司历经多次业务转型:从燃料油(2012年)扩展至大宗商品贸易(2014年)及IDC数据中心(2015年起),2023年更名"龙宇股份"[12] 管理层回应 - 独董发出《敦促函》,要求控股股东提交书面还款计划并警示法律后果[14] - 董秘回应徐增增辞职"与中小股东举报存在关联性",但未解释公开信被撤原因[5][14] - 总经理刘策未回应记者询问,控股股东龙宇控股股权结构为刘策45%、徐增增夫妇5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