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揭秘“复兴号”动车组研发背后,中国科学家破解世界性难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19:17
高铁技术发展 - 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商业运行速度最快的代表[2] - 高铁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和控制,即"心脏"和"大脑",牵引与控制系统是关键技术突破领域[2][4] - "复兴号"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牵引动力、速度、加速度等关键指标国际领先[4][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科研团队攻克轮轨黏着技术世界性难题,实现世界领先的轮轨黏着利用系数[4] - 突破高韧性高速牵引系统技术,打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牵引系统产品平台[5] - 永磁牵引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牵引功率提升20%,重量下降20%,应用于全球最快时速400公里动车组[5][6] 国际竞争力 - "复兴号"技术不仅应用于国内列车,还装载于出口国外的大功率机车,通过严苛试验并获得国际同行赞誉[5] - 永磁牵引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启"永磁时代",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6] 科研历程与成果 - 科研团队从零开始研发永磁牵引技术,克服资源紧张和试验极限工况等挑战[5] - 2024年6月,"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5] - 科研团队坚守自主创新信念,助力中国高铁持续领跑全球[6]
中证高铁产业指数下跌1.12%,前十大权重包含内蒙一机等
金融界· 2025-06-19 18:05
中证高铁产业指数表现 - 6月19日中证高铁产业指数下跌1 12%报1257 9点成交额66 2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2 06%近三个月下跌3 75%年初至今下跌7 44%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样本涵盖高铁基础工程、整车、电气工程、通信设备、信息系统及营运等业务以2012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 [2] - 前十大权重股:京沪高铁(15 18%)、大秦铁路(15 13%)、中国中车(14 95%)、中国中铁(10 81%)、中国铁建(6 95%)、特锐德(3 19%)、隧道股份(2 61%)、中国通号(2 53%)、内蒙一机(2 31%)、时代电气(2 1%) [2] - 市场板块分布:上交所占比84 89%深交所占比15 11% [2] - 行业分布:工业(96 10%)、通信服务(2 09%)、原材料(1 81%)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调整比例通常不超过20%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会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送旅客达10亿人次
新华网· 2025-06-19 09:37
哈大高铁运营成果 - 截至6月17日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1] - 为旅客出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保障 [1] 高寒高铁技术突破 - 作为世界首条高寒高铁,沿线冬夏最大温差超过70摄氏度 [1] - 公司全面掌握高寒高铁运营和维护技术,实现全列车厢恒温 [1] - 攻克高寒地区铁路路基"冻胀"控制问题,实行"冬夏一张运行图",全年按时速300公里运行 [1] - 形成应对严寒和冰雪天气的安全运营组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完善冰雪预警处置措施 [3] 区域经济与旅游带动 - 激活东北地区"短途游""周末游"等旅游项目 [3] - 开行"研学专列""赏花专列""赶海专列""民族风情专列"等主题列车,满足旅客多元化出游需求 [3] - 形成以哈大高铁为纵贯南北主轴,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 [3] - 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为东北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3]
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送旅客超10亿人次
辽宁日报· 2025-06-19 09:05
哈大高铁运营成果 - 哈大高铁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含跨线、直通)[1] - 线路全长921千米,共设22座车站,其中15座位于辽宁省[1] - 作为世界首条高寒高铁,沿线冬夏最大温差超过70℃[1] 高寒高铁技术创新 - 公司全面掌握高寒高铁运营维护技术,实现全列车厢恒温,攻克车厢连接处低温难题[1] - 解决高寒地区铁路路基"冻胀"控制问题,全年保持时速300公里运行[1] - 建立包含基础设施、移动设备、综合检测等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填补多项世界技术空白[1] 东北高铁网络发展 - 哈大高铁作为南北主轴,已衔接哈齐、哈牡等3条高铁,连接长珲城际等5条线路[2] - 年内将与沈白高铁衔接,形成沈阳、长春等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和北京3小时商旅圈[2] - 线路融入全国高铁网,实现东北与华北、华东等地区主要城市的"无缝"联通[2]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高铁促进沿线省市支柱产业快速流动整合[2] - 客货运产品丰富带动常规旅游项目发展,激活"短途游""周末游"业态潜力[2] - 有效释放既有线路运输压力,缩短地区间"经济距离"[2]
大国总师一席谈|中国中车冯江华:为中国高铁铸造“奔腾之心”
新华社· 2025-06-17 20:48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主导了从"中华之星""和谐号"到"复兴号"的牵引技术迭代,实现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 1997年国家立项支持高速列车自主研制,"中华之星"项目创造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冯江华团队打造中国第一代交流牵引与控制系统平台 [1] -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公司基于"中华之星"技术积累攻克电机控制等难题,实现高铁自主动力技术从无到有 [2] 关键技术突破 - 2012年启动"复兴号"牵引系统研发,2017年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全球高铁新标杆 [2] - 永磁牵引技术布局始于2003年,2011年首次应用于地铁,2015年完成时速350公里装车考核,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 2023年永磁动力试验列车创造双向交会时速891公里世界纪录,2024年时速400公里CR450样车发布 [3][4] 未来技术布局 - 当前团队正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应用 [4] - 公司提出"更高速、更智能、更绿色"的CR450八大顶层要求,持续巩固世界领跑优势 [3][4] - 技术研发坚持前瞻性布局,如永磁牵引系统提前18年启动研究 [3][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 [3] - 高铁网络覆盖国内外多地,技术输出体现国际话语权提升 [4] - 牵引系统作为高铁"心脏"和"大脑",直接决定列车性能上限 [1][2]
连续“零增长”,这个中部大省开始发力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37
高铁建设进展 - 长赣高铁湖南段站前工程和施工监理招标启动 计划7月30日开工 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 - 长赣高铁正线全长429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总投资830亿元 铁路建设基金 湖南省 江西省和银行贷款出资比例分别为15.75% 19.71% 34.54% 30% [8] - 湖南在建高铁项目包括邵永和铜吉两条 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待建项目有长赣 宜常 黔吉 广清永 益娄 澧张 衡柳7条 另有中长期规划项目怀桂高铁 [12] 湖南高铁现状 - 截至2023年底湖南高铁总里程2501公里 全国第五 中部第二 [4] - 湖南高铁路网密度118.08公里/万平方公里 低于江西134.15公里/万平方公里和河南135.9公里/万平方公里 [5] - 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 投产新线3113公里 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 湖南连续两年新建高铁里程为零 [2] 区域经济影响 - 长赣高铁建成后长沙至赣州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长沙至厦门从7小时缩短至约5小时 [15] - 长赣高铁连接赣深高铁形成通往深圳的第二通道 邵永高铁与广清永高铁相连新增广州通道 [15] - 深圳有1/6外省人口来自湖南 湘粤两地人员往来频繁 [15] 枢纽建设规划 - 长赣高铁是长沙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关键一"捺" 实现西北-东南向通路 强化枢纽地位 [19] - 长赣高铁配套三条联络线(长沙南站 西南 沪昆高铁) 将高铁引入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 [20][21] - 长沙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专家建议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22][23] 发展挑战 - 湖南高铁建设面临跨省协调难度大 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地质复杂 生态保护限制等问题 [10] -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和长九高铁因线路之争进展缓慢 [10]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签署交通协同发展合作倡议 但实施难度较大 [11]
“这是梦吗?”欧洲议员分享中国高铁之旅,外国网友惊了
观察者网· 2025-06-16 11:48
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6] - 每天约有800万人乘坐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远高于德国的28万人[6] - 北京至香港2439公里高铁行程仅需8小时10分钟,准点率高[2] 高铁服务体验 - 车厢内温度控制在25度,乘务员提供茶水服务并定期清洁[2] - 乘客可通过手机APP预订中式餐食,热餐会在下一站送达座位[2] - 列车行驶平稳安静,与欧洲列车体验形成鲜明对比[5] 国际对比与反响 - 欧洲议会议员体验后感叹"我们正在慢慢与现实脱节"[1][2] - 马斯克评价中国高铁"史诗般"的体验,让美国铁路服务显得"尴尬"[7] - 德国网友自嘲本国列车晚点37分钟、空调故障、网络覆盖差等问题[5] 公众认知与讨论 - 部分欧洲网民对中国高铁普及程度表示难以置信[6] - 实际数据显示中国高铁已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非富人专属[6] - 曾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士证实高铁体验"超棒"、"像做梦一样"[4]
榴莲价格便宜了 原来和这条专线有关
央视新闻· 2025-06-15 18:27
榴莲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榴莲价格近期明显下跌,出现"腰斩"现象,从"贵族"水果变得亲民 [1] - 价格高位出现在五一和端午期间,当时泰国东部榴莲大规模上市,市场需求旺盛 [3] - 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供应量大幅提高:泰国东部榴莲产量增长超过30%,越南、马来西亚榴莲同步涌入 [5]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热带水果量日均已超2000吨,1-4月榴莲累计进口量超过10万吨 [5] 中老铁路对榴莲供应链的影响 - "澜湄快线"冷链班列日均开行列数从2列增至4列,运输时间从汽车7天压缩至26小时 [7] - 运输成本较传统陆运降低60%,国内市场终端价格平均下降30% [11] - 昆明中心站鸿运国际物流港提供"一站式"服务,新投用的冷链运输车和背包式冷藏箱配备智能温控系统,降低损耗率 [9] - 铁路部门与海关加强协作,对冷链班列实行优先编组,压缩等候时间 [9] 铁路运输创新带来的行业变化 - 中老铁路开通后,东南亚水果运输时效大幅提升,5月以来通过铁路运输的热带水果总量超过6.3万吨 [11][12] - 高铁用于荔枝运输,广州始发列车每日预留4节车厢,实现"朝发午至",半天内送达武汉等城市 [14] - 京津城际铁路8个站点实现社保卡刷卡乘车,"社保卡+高铁出行"功能使用人次近千 [16] - 内蒙古推出首款旅游计次票产品,"一票游三城",郑州东站推出6条通勤旅游线路计次票 [17] - "郑州+洛阳+开封"计次票9天内可往返一次,比直接购票优惠24元 [19]
“618”电商热浪起 “寻味武隆·云端盛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搜狐财经· 2025-06-14 22:28
"618"电商节点燃消费热情,区商务委主办的"寻味武隆·云端盛宴"乡村振兴公益直播月同步启幕。这场 持续推进的直播活动中,18位本土主播接力上阵,覆盖乡镇街道,以带货农特产品为切口,串联乡村振 兴、旅游、民宿及高铁机遇,书写武隆发展新篇。 直播阵容里,全国电商公益大使专业引领,村支书、驻村干部熟稔家乡脉络,退伍军人、残疾人、战胜 病魔者则以特殊经历传递奋斗温度。从芙蓉街道到大洞河乡,乡镇街道依次"登场",主播们各展所长, 或详解农特产品溯源,或分享乡村旅游见闻,或讲述民宿改造故事,借高铁贯通契机,把"武隆元素"打 包呈现。农产、文创、仙女旅游资源……在主播连轴直播中,一一解锁。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变 身"带货主播",带着对乡土的熟稔,详解乡镇特色:有的推介生态农产品,追溯种植养殖故事;有的宣 传乡村旅游,细数民宿、景点亮点;有的借高铁贯通契机,勾勒"交通+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干部站 台,既为产品"背书",更传递乡镇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每一场直播,都是乡镇特色的推介会。农特产品带货是基础,羊角豆干、武隆苕粉等借直播间走出大 山。乡村旅游与民宿宣传是延伸,主播们带着镜头逛村落、看民宿,让网友直观感受武隆山水魅力 ...
15年花70 亿美元,“世界最大烂尾工程”命悬一线
商业洞察· 2025-06-14 17: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财经 ,作者凤凰网《风暴眼》 凤凰网财经 . 你好,我们是凤凰网财经,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传播最有价值的财经报道,你值得关注!欢 迎访问:http://finance.ifeng.com/ 更有网友开启 "扎心对比":与中国相比,这是一个笑话,中国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在美国可能 需要2年。 作者: 凤凰网《风暴眼》 来源: 凤凰网财经 加州的高铁项目简直是现实版 "大型迷惑行为现场"。 上周,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直接开炮,把加州高铁管理局喷成了 "显眼包": 过去15年狂花 近70亿美元,结果连一英尺铁轨都没铺出来。 这操作直接给网友看傻了。 有人嘲讽说:"也许文书工作还没有完成"。 还有人痛心疾首地表示:"这对美国纳税人来说是一场悲剧"。 对于这些指控,加州高铁管理局发言人表示,该部门坚决反对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的报告,指其 结论存在误导性,未能反映加州在推进高铁建设中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01 成了"夹心饼干" 达菲的批评并未就此打住,还甩出 "王炸" 威胁: 加州高铁办公室必须在7月11日前作出解释, 否则特朗普政府将撤回约4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早在今年2月份,达菲就启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