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衡
icon
搜索文档
中國人壽(02628.HK):強勢走高技術面全線轉多,唯高位背離風險不可忽視
格隆汇· 2025-06-11 10:25
截止10點48分,中國人壽(02628.HK)延續了近一週以來的強勢上攻格局,股價報17.16元,升幅1.06%。自16.2的短期支撐位啟動反彈後,股價已穩步升越所有主要 技術均線,包括10日均線16.4、30日均線15.63及60日均線15.23,形成典型的多頭排列結構。技術型態上,這波行情不僅成功扭轉過去橫盤整理趨勢,更朝向第一階段 阻力位17.3穩步逼近。 5日振幅達6.8%,反映近期波動顯著提升,資金參與積極。從震盪型指標觀察,RSI指數來到72,正式進入技術性超買區間,這代表多方買盤短期內已高度 集中。威廉指標與隨機震盪指標均顯示"超買狀態,中立信號",市場情緒過熱的現象開始出現。雖然尚未轉為明確反轉訊號,但提醒投資者短期風險已略有 累積。 整體技術指標綜合評級為"強力買入",信號強度達16分,在所有類別中均獲得明顯多頭支持。MACD方面,已完成黃金交叉且維持擴張走勢,進一步支持中 期向上格局未變。一目均衡表顯示價格成功突破雲層,預示未來一至兩週仍有延伸機會。此外,保力加通道尚未出現明顯壓力區,股價目前位於通道上軌之 下,空間仍具彈性。目前第一阻力在17.3元,突破則上試試18.3元,下方支持位16 ...
将公平放在首位 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多部门协同推进保障改善民生一揽子举措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53
民生保障政策框架 - 政策围绕四大方向提出10条举措:兜牢民生底线、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基础民生普惠性、提升社会服务可及性 [1][2] - 重点包括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公共服务均衡性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资源优化、社区服务便利化 [2] 社会保障扩面措施 - 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者、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研究适配新就业形态的参保政策 [3] - 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实施更灵活缴费方式,推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保 [3] - 扩大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费率政策 [3] - 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参保代缴,确保应保尽保 [3] 社会救助机制优化 - 建设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扩大监测范围至潜在风险群体 [4] - 制定低收入认定标准及家庭经济核对办法,推进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4] - 采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摸排"机制提升救助精准度 [4] 财政投入规划 - 2025年教育支出与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均达4.5万亿元,同比增6.1%和5.9% [5][6]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延续降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6]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上调 [6] 民生基建投资 - 2024年起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社会事业项目支持,预计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 [7] - 采用"项目+政策"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投资换机制强化民生补短板效应 [7]
六部门详解国家版民生“大礼包” 民生建设更加注重“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02:08
民生保障政策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 [1] - 政策强调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扩大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1] -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 [1] 财政投入 - 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接近4.5万亿元,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接近4.5万亿元,增长5.9% [2] - "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社会事业的比重持续提高,预计2023年规模比"十三五"末提高30%以上 [2]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99元/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至700元/年 [4] 教育领域 - 教育部计划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3] - 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3]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教育权利 [3] 医疗健康 - 2025年将持续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建立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 [3] - 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要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3] 托育服务 - 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3] - 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将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3] - 1315个县(市、区)已出台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措施 [3] 社会保障 - 民政部将扩大社会救助监测范围,强化政策供给 [2] - 人社部将重点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参保政策 [5] - 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实施更灵活参保方式 [5] 养老服务 - 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5] - 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5]
六部门解读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最新政策举措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民生保障政策框架 - 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聚焦解决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 - 20多个部门协同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强化跨部门统筹协调,将民生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蓝图 [2] -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预计2023年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30%以上,采用"项目+政策"双轮驱动模式 [2] 低收入群体帮扶措施 - 民政部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并拟出台《社会救助法》 [3] - 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及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实现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精准对接救助供需 [3] - 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分类救助的闭环运行模式 [3] 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 基础教育领域将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重点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4] - 高等教育领域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能力培养 [4] - 推动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扩大,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同等教育权利 [4] 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缓解跨省就医难题,城市医疗集团由三级医院牵头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 [5] - 90%以上县域将建成紧密型医共体,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 [5]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基层儿科、中医等服务能力,重点提升中心卫生院诊疗质量 [5]
【笔记20250610— CCTV-6:《纽约我爱你》VS《情况不妙》】
债券笔记· 2025-06-10 19:51
资金面与货币政策 - 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9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2559亿元[1] - 资金面均衡宽松,DR001利率1.36%,DR007利率1.51%,资金利率延续下行[1] - 银行间回购市场R001成交量70544.63亿元占总量88.29%,R007成交量8195.35亿元占10.26%[2]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期国债利率全天窄幅震荡,开盘1.655%,最低下探1.651%,尾盘回升至1.6575%[3] - 关键债券品种表现分化:250011上涨0.15bp至1.6575,250210上涨0.45bp至1.7045,2500002下跌0.40bp至1.8690[6] - 债市投资者分化为躺平派(持续买入)与投机派(等待利率上行抄底),导致利率呈现横盘格局[4] 中美经贸谈判影响 - 中美经贸会议从日内瓦移师伦敦,议题聚焦稀土与出口管制[3] - 谈判进程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尾盘债市利率因担忧谈判结果小幅回升[3] - 市场传闻谈判细节(如拒绝共同用餐)被解读为潜在风险信号[5] 股市联动效应 - 午后A股突发跳水,与债市利率下行形成联动,10Y国债利率一度跌至1.651%[3] - 市场对股市下跌原因存在多种解读,包括影视节目隐喻(CCTV-6播放《情况不妙》)等非基本面因素[5]
中央重磅民生文件突出“准、实、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4:04
政策框架与核心方针 - 文件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出台综合性民生政策,提出"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八字方针,系统集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制度建设[4] - 政策聚焦四大方向: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3] 社会保障领域 - 明确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调整缴费补贴水平,增加缴费灵活性[6] - 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允许参保人员向亲属跨省转账[6]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延续失业/工伤保险费率降低政策,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扩至社会组织[7]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上调,中央财政加大补助力度覆盖超3亿老年人[7]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 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强调不分城乡/地域/人群均等享有服务[3] - 基础教育领域提出"扩优提质",加快建设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扩大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5] - 医疗卫生领域实施强基工程,目标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5]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学生资助补助809.45亿元,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并扩大覆盖面,推动建立与人口变化协调的教育供给机制[8] 重点民生工程 - "一老一小"服务提出"8080"目标: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10年内大城市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5] - 生育支持政策包括简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鼓励地方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6]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66.8亿元,强化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兜底保障[8] 财政投入规划 - 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保就业支出预算均达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5.9%[7]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提高至99元/年,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增加30元至700元/年[8] - 中央财政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失能老人照护及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加快建立育儿补贴制度[9]
债市早报:资金面均衡偏松,债市整体走强-20250609
东方金诚· 2025-06-09 21:46
核心观点 6月6日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债市整体走强,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收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2]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6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实施满月,截至6月6日全市场发行科创债216只,累计发行规模4012.98亿元,还有7只待发行,计划发行规模152.5亿元 [4] - 6月7日数据显示,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黄金储备报7383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7个月增持 [4] - 6月6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包括推进多项法律、行政法规起草工作,研究制定、修订多项财政规章等 [5] - 6月6日财政部决定发行2025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1.6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1.7%,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6] - 截至6月6日,债券ETF总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成为震荡市场中资金追逐的低波稳健配置主线 [6] 国际要闻 - 6月6日数据显示,美国5月就业人数增加13.9万人,略高于预期,但前两个月就业数据合计下调9.5万人,5月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8000个,运输和仓储业就业增长微弱,联邦政府5月裁员2.2万人;5月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4%,同比增幅3.9%,失业率4.2%,劳动参与率跌至三个月低点62.4% [7] 大宗商品 - 6月6日,WTI 7月原油期货收涨1.91%,报64.58美元/桶,本周累计上涨6.23%;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收涨1.73%,报66.47美元/桶,本周累计涨5.88%;现货黄金下跌1.23%,报3311.34美元/盎司;NYMEX天然气价格收涨3.42%至3.785美元/盎司 [8]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6月6日,央行开展135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当日有2866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资金1516亿元 [10] 资金利率 - 6月6日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DR001上行0.04bp至1.412%,DR007下行1.86bp至1.532%;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定盘利率有不同幅度变动 [11][12]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6月6日债市整体走强,截至20:0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下行1.50bp至1.6525%,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下行1.15bp至1.6960%,各期限国债、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有不同幅度下行 [14][15] - 债券招标情况:25附息国债09(续发)期限10年,发行规模1000亿元,中标收益率1.6875%;25超长特别国债02(续3)期限30年,发行规模710亿元,中标收益率1.884% [16]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6月6日,6只产业债和2只城投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产业债中“H1碧地03”等有涨跌,城投债中“18汝城顺兴01”等下跌 [16] - 信用债事件:碧桂园拟酌情延长境外债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5月合约销售额30.9亿元;平凉城投因担保被执行标的合计2.07亿元,相关债务置换方案正在推进;华润股份取消发行“25华润MTN003A”;牡丹江城投集团国际长期主体评级被撤销;合景泰富集团5月预售额7.38亿元,同比减少37.5%;凉山州发展(控股)被判支付重庆建工工程款等2111万元 [18]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6月6日,A股窄幅整理,上证指数收涨0.04%,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19%、0.45%,全天成交额1.18万亿元;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收涨,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涨0.11%、0.14%、0.09%,成交额695.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8.34亿元,个券多数上涨 [18] - 转债跟踪:6月6日,胜蓝股份发行转债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垒知转债、美锦转债、文科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下修条件;力诺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金丹转债预计触发提前赎回条件 [24]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6月6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2bp至4.04%,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1bp至4.51%;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收窄1bp至47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窄5bp至84bp;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上行2bp至2.31% [20][21][22] - 欧债市场:6月6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3bp、2bp、5bp和2bp [23][25]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6月6日收盘,中芯国际、华南城等债券有不同幅度涨跌 [25]
中办、国办印发!重磅民生文件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6-09 18:37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12]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保补贴 [12] - 推动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连续参保和零报销人员可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支付限额 [1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12][5] -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 [13][8]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行动,优先吸纳低收入人口就地就业 [13]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 细化分地区分领域基本服务项目清单,推动供给与人口变化协调,优化服务设施布局 [14] - 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提供灵活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婚姻登记等事项全国通办 [14][8] - 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农业转移人口可享迁入地户籍同等权利 [15][8] - 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15][5] 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高中条件,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16][9]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16][9]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推广远程医疗服务 [17] - 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满足多层次用药需求 [17][9]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推动大城市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18][9] -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支持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 [18] 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 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推动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19][9] - 支持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建设全民阅读设施 [19][9] - 加大保障性住房中青年公寓供给,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 [20][9] - 鼓励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完善残疾人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20]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磅民生文件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7:38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 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如个体户、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纳入社保覆盖范围,健全相关社会保险制度 [1][9]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9] -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推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9] 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 运用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摸排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10] - 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合理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0]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优先吸纳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10] 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 - 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 [12]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12] - 2024年城镇常住人口占比67%,但户籍人口仅50%,近3亿人口无法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13]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13]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13] 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 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14] - 支持高水平医院人员、技术向基层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专业建设 [14]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6][14] "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发展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15] - 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实现嵌入式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15] - 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增量资源向社区倾斜,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15] 社区服务与生活品质提升 - 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普惠社会服务进社区,允许经营主体租赁普通住宅设置服务网点 [16] -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增加体育场地供给 [16] - 推动文化场馆夜间开放,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16] 包容共享发展 -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落实儿童优先原则,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机构能力 [17] - 加大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清理限制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不合理政策 [17] - 鼓励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全面推进城乡公共空间适儿化、适老化改造 [18]
中办 国办发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全文)
新华社· 2025-06-09 17:05
社会保障公平性 -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提高城镇就业人员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 [1] - 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健全多缴多得机制,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社保补贴 [1] - 推动医保缴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提高连续参保人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推进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1] - 加强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制定认定办法,合理调整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挂钩 [2] - 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 [2] 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 细化分地区分领域基本服务清单,推动供给与人口变化协调,优化设施建设 [3] - 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灵活服务供给 [3] - 推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同等权利 [4] - 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4]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计划,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全覆盖 [6]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6] - 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6] - 深化产教融合,高校建设"微专业"强化就业能力 [6] 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7] - 支持高水平医院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基层专科建设 [7] - 建立远程医疗网络,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 [7] "一老一小"普惠服务 - 扩大低成本场地供给,完善普惠养老托育价格机制 [8]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8] - 10年内推动大城市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纳入职工福利体系 [8] 社区与生活服务 - 整合社区便民资源,支持普惠服务进社区 [9] - 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推动文体旅业态融合 [9] - 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 [9] 包容共享发展 - 落实儿童友好理念,提升儿童福利服务能力 [10] - 加大青年公寓供给,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岗位 [10] - 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残疾人补贴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