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

搜索文档
新加坡政府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压力
经济日报· 2025-05-03 06:09
经济韧性工作组 - 新加坡政府成立经济韧性工作组 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领导 成员涵盖多个政府部门及商界工会代表 [1] - 工作组下设3个小组 分别负责信息共享 应对眼前挑战和长期战略规划 [1] - 信息共享小组促进政府 企业和雇员间的定期沟通 及时传递政策动态和企业诉求 [1] - 应对挑战小组精准定位企业和雇员面临的痛点 评估并强化现有支持举措 [1] - 长期战略规划小组聚焦长期战略规划 助力把握新机遇 增强经济韧性 [1] 财政金融支持 - 推出企业援助配套措施 允许企业将税款缴纳期限延长6至12个月 [2] - 雇佣补贴计划按企业受关税影响程度分级补贴 重点行业给予最高达月薪40%的人力成本补助 [2] - 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注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 为企业获取低息贷款提供信用支持 [2] - 红点设计通过延期支付企业所得税解决现金流断裂危机 [2] - 新加坡航空借助雇佣补贴维持关键航线运营 避免大规模裁员 [2] 市场拓展与合作 - 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依托星耀樟宜机场资源举办国际化展会 吸引超千家采购商 [3] - 加速推进自贸协定网络建设 2025年初与东盟国家达成升级版自贸协议 [3] - 电子产品关税平均降幅扩大至7.5% 物流成本降低15% [3] - 海洋集团通过展会与越南连锁商超签约 东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7% [3] 产业升级与创新 - 设立数字化转型基金 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 [4] - 对采用工业物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50%的设备采购补贴 [4] - 精密工程公司引入数字化技术 提升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 [4] -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南洋理工大学研发新型生物医药材料 [4] 政策服务体系建设 - 加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跟踪与研究 及时提供最新政策信息和市场动态 [5] - 搭建关税智能预警平台 运用AI技术实时解析美国关税变动 累计发布1200余份风险评估报告 [5] - 开设24小时多语言咨询热线 联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律所组建专家服务团 [5] - 绿色科技在咨询活动中获得优化贸易路线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建议 [5]
全球点对多点微波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29 17:08
微波回程系统概述 - 微波回程系统通过无线频谱(如微波频段)实现数据传输,解决偏远地区或光纤部署成本高昂区域的网络连接问题,为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高效、经济的传输解决方案 [1] - 点对多点微波回程系统主要用于连接一个中心站点与多个远程站点,能够高效分配和传输数据,满足多个用户或设备的通信需求 [1] 点对多点微波技术发展 - 点对多点微波技术正逐步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支撑,凭借高频段、高容量及灵活组网能力满足多样化场景下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3] - 在毫米波(60GHz)与Sub-6GHz频段,技术集成度高,涉及射频架构、动态频谱调度、抗干扰处理等多个维度,显著提升通信系统整体性能 [3] - 预计2031年全球点对多点微波市场规模将达到35.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4% [3] 市场驱动因素 - 5G与即将到来的6G网络建设对高带宽、低延迟链路的迫切需求促使运营商采用多频段、多波束微波系统替代部分传统光纤路径 [5] - 智能网联汽车与工业物联网等垂直场景兴起,对定制化、高可靠无线通信方案的依赖增强 [5] - 各国加码绿色低碳政策,鼓励采用低功耗、高能效的通信设备,推动微波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比重 [5]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点对多点微波生产商主要包括Ubiquiti, Inc.、CamBium Networks、Ceragon Networks (Siklu)、Intracom Telecom、Cambridge Broadband、Ericsson、HUAWEI、Aviat Networks (Redline)、RADWIN、Mikrotik等 [8] - 2024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有大约68.0%的市场份额 [8] 企业竞争策略 - 构建竞争优势需围绕核心技术的自主化、产业生态的深度协作及未来场景的战略布局 [8] - 突破射频芯片、智能波束成形等关键技术瓶颈,降低外部依赖并强化产品壁垒 [8] - 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例如将西部研发能力与珠三角制造优势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闭环 [8] - 抢占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增长点,引入AI进行智能运维系统开发,实现从硬件供应商向系统方案集成商的价值跃升 [8] 市场细分 - 产品类型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 [10] - 应用领域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10]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 [10]
信通电子深主板IPO,客户集中度较高,毛利率存在波动
格隆汇· 2025-04-29 16:11
公司概况 -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主板IPO注册稿,保荐人为招商证券,总部位于山东淄博[1] - 公司为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服务电力、通信行业,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1] - 淄博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33家,在山东省排名第三,仅次于青岛(57家)和济南(47家)[1] 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信通有限成立于1996年,由李全用、王乐刚、王丙友三人共同出资设立,初始经营范围为仪器仪表、低压电器等[4] - 201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李全用现持股47.27%为控股股东,王乐刚持股11.74%,王丙友持股9.21%[4][6] - 创始团队均为60后,李全用曾任淄博无线电七厂技术员,王乐刚曾任淄博电器厂采购部经理,王丙友曾任淄博第二棉纺厂计量科科长[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2024年营收占比64.88%)、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15.24%)和移动智能终端(8.39%)[9][10] - 电力行业营收占比从2022年70.39%提升至2024年83.37%,通信行业占比从24.25%降至11.18%[11] -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市场占有率预计行业第二,仅次于智洋创新[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2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4亿元、1.43亿元[11]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7.21%、32.99%、33.03%,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39.34%、39.30%)[12][13] - 预计2025年Q1营收1.5-1.65亿元(同比+2.47%-12.71%),净利润650-730万元(同比+3.08%-15.77%)[11] 客户与研发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51.53%升至2024年57.27%,其中国家电网占比达47.30%[15]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从2022年3.92亿元增至2024年6.75亿元,占营收比例从50.11%升至67.21%[1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2.09亿元占营收7.7%,研发费用率(7.06%-8.75%)低于行业均值(16.98%-17.18%)[16][17]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9: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业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6] - 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技术指标已达到SEMI G5标准要求,是LCD、OLED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 [1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604.95万元,同比下降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4.96万元,同比下降16.46% [18]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拟以总股本199,558,38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3,902,843.60元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02%,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5]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2024年工信部将"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列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目录 [7] - 下游显示面板行业逐步回暖,2024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2.37亿片,同比增长5.1%;平均尺寸增至49.6英寸 [11] - AMOLED面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2028年将占显示面板市场收入的43%,而TFT LCD份额将降至55% [11] - 2024年全球面板企业总营收预计达1,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中国大陆地区营收占比提升至49% [14] 关联交易情况 - 2025年预计与关联方临江热电、电化集团等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4,020万元(不含税) [22] - 关联交易主要包括采购蒸汽、生产配套服务、数字化智能配套服务及餐饮服务等 [34] 高管薪酬方案 - 2024年度公司董事长薪酬为80万元,总经理薪酬为70万元,独立董事津贴为10万元/人 [39]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拟维持每人10万元(含税) [40] 主要经营数据 - 2024年显影液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8,123.3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8.11% [44] - 主要原材料异丙醇2024年均价为7,856元/吨,同比下降12.34% [44]
信通电子IPO:产能利用率下滑仍募资扩产 两度卷入专利与商业秘密诉讼
新浪证券· 2025-04-23 17:57
2025年4月22日,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通电子")主板IPO提交注册。 招股书显示,信通电子系一家以电力、通信等特定行业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 决方案提供商。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信通电子近年来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却还要扩产。2022-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 分别为100.02%、93.06%、85.37%。 信通电子IPO期间两度卷入专利与商业秘密诉讼。一个是智洋创新诉商业秘密侵权。2022年7月,智洋 创新指控信通电子通过前员工窃取其输电通道导线舞动检测等核心技术,索赔2000万元。智洋创新发布 公告称,指控齐向辉、郭国信、吕昌峰及信通电子侵犯商业秘密,四被告通过串通、勾结的方式窃取其 技术秘密,侵权主观恶意极大,并对其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尽管案件最终撤诉,但暴露技术来源合规 性风险。 此外,公司历史出资问题引发监管关注:1996年成立时,三位创始人通过借款50万元完成验资,验资后 抽回资金并通过垫付运营成本逐步归还。尽管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具合规证明,但该操作仍存在抽 逃出资嫌疑。 此次IPO,信通电子拟募集资金约4.75亿元,拟投资于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 ...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5: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提供工业物联网产品 企业网络产品 数字配电网产品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等 业务覆盖企业网络 数字能源 工业与楼宇IoT 智慧商业 车载与运输五大板块 [8] - 公司采用"自行生产为主 外协加工为辅"的生产模式 销售模式为区域管理为核心 新兴电商平台为辅助的全球销售模式 目前以直销为主 经销为辅 [17][18] - 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通过销售工业物联网产品及相关服务获得利润 目前主要收入为销售产品收入 [19] 行业发展状况 - 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总量超过33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8% 预计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53.3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比重超60% [20] - 2023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超过2.1万亿美元 占全球总投资比重超52% 预计2028年达4.4万亿美元 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5.4% [21] -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 通过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2][23] 细分市场表现 - 企业网络行业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870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1200-155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3%-8.5% 其中网络安全子市场以15%的CAGR领跑 [28][29] - 中国自动售货机2024年需求量达42.95万台 同比增长23% 产量110.95万台 同比增长56%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复合增长率超12% [36][37] - 全球智能交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25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8% [3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54.32万元 同比增长40.86% 其中国内收入6,536.18万元增长29.96% 国外收入8,418.14万元增长50.66% [47] - 工业物联网产品收入8,133.62万元增长39.93% 企业网络产品收入2,342.92万元增长63.67%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收入2,440.13万元大幅增长776.89% [47] - 数字配电网产品收入1,623.57万元减少38.15% 技术服务及其他收入414.07万元减少11.82% [47]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拥有INOS网络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 产品具备高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等特点 [42] - 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IWOS)产品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解决了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行业难题 [43] - 客户覆盖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通用电气 施耐德电气 飞利浦 澳柯玛 农夫山泉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等世界知名企业 [42]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电网2025年电网投资有望首次超过6500亿元 新增投资聚焦优化主电网 补强配电网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32] - 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 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24]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2024年工作要点要求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34]
信通电子深交所IPO提交注册 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中国联通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19:42
公司概况 -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深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招商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4.7496亿元 [1] - 公司系一家以电力、通信等特定行业运行维护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主营业务旨在通过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运行维护环节的综合性智能化运维需求 [1] 产品与客户 - 主要产品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移动智能终端和其他产品 [1] - 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以及为其提供电商平台服务的京东平台等 [1] 行业地位 - 在电力行业,公司与智洋创新合计的市场份额估计超过50%,细分市场集中度较高 [1] - 在通信行业,公司产品预计市场占有率约为40%至50%,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1]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7.82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17亿元、1.24亿元、1.43亿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53,286.0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5,332.46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0.21% [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0,506.14万元,净利润为14,277.98万元 [3]
海康威视2024年营收达924.96亿元,场景数字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巨潮资讯· 2025-04-19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创新业务发展良好占比提升,2025年Q1业绩呈增长态势,同时有股份增持和回购计划 [1][2][3]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同比增长3.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7亿元,同比下降15.1%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15亿元,同比下降13.5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64亿元,同比下降20.20% [1] - 基本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稀释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4%,同比下降4.30% [1] - 总资产1320.16亿元,同比下降4.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6.69亿元,同比增长5.65% [1] 创新业务情况 - 2024年创新业务总收入224.8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4.31% [2] - 海康机器人成国内行业龙头,完成机器人“手、眼、脚”协同战略布局 [2] - 萤石网络成为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 [2] - 海康微影成为国内热成像领域领军企业 [2] - 其他创新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竞争力持续提升 [2]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上升6.41% [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上升9.44% [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56.19% [5] - 基本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稀释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1%,同比增长0.04% [5] 其他情况 - 控股股东中电海康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50.42万股,占总股本0.4387%,成交总金额12.35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