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链
搜索文档
多只稀土ETF涨超3%;沪深300ETF成权益类基金分红大户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8:16
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上涨0.16%至3639.67点 日内最高3645.12点 [1][3] - 深证成指下跌0.18%至11157.94点 日内最高11229.59点 [1][3] - 创业板指下跌0.68%至2342.86点 日内最高2372.68点 [1][3] - 恒生指数上涨0.69% 日经225上涨0.65% 沪深300上涨0.03% [3] - 近5日中证1000上涨3.02% 北证50上涨2.57% 中证500上涨1.79% [3]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单日上涨1.2% 近5日累计上涨4.57% [5] - 美容护理板块单日上涨0.99% 房地产板块单日上涨0.82% [5] - 医药生物板块单日下跌0.92% 近5日累计下跌0.92% [1][5] - 国防军工近5日上涨4.96% 机械设备近5日上涨4.94% [5] - 石油石化近5日下跌1.22% 商贸零售近5日下跌0.72% [5] ETF市场表现 - 商品型ETF平均上涨0.18% 股票型主题指数ETF平均下跌0.23% [8] - 稀土ETF易方达(159715.SZ)单日上涨3.50% 近5日上涨3.84% [1][10][12] - 稀土ETF(159713.SZ)单日上涨3.29% 近5日上涨3.60% [1][10][12] - 黄金ETF基金(159937.SZ)单日上涨0.25% 近5日上涨1.85% [12]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SH)单日上涨1.77% 近5日上涨1.87% [12] 基金产品动态 - 公募基金年内分红1442.5亿元 同比增长40% [1] - 权益类基金分红319.22亿元 同比增长3.25倍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83.94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分红55.54亿元 [1] - 浮动管理费基金首日认购超12亿元 多只基金成立不足两月收益突破6% [2] 成交活跃度 - A500ETF基金(512050.SH)成交42.73亿元 规模141.42亿元 [13][14] - 短融ETF(511360.SH)成交247.89亿元 规模512.50亿元 [15] - 香港证券ETF(513090.SH)成交156.43亿元 规模235.51亿元 [15] - 黄金ETF(518880.SH)成交23.44亿元 规模590.20亿元 [15]
美国想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难,而且越来越难”
观察者网· 2025-08-06 11:21
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依托庞大储量和规模经济建立起完整稀土产业链,成本结构难以被竞争对手超越[1][3] - 中国稀土原料出口从1981年2800吨增长至1995年2.7万吨,首次超越美国并逐步淘汰海外竞争者[3]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冶炼与分离能力以及69%稀土合金冶炼能力,电力成本优势显著[5] - 通过出口配额和出口税政策促使全球磁体制造商将生产线迁往中国,加速下游布局[5] 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1969年发现江西稀土富集矿床,1980年代研发低成本硫酸溶液提取法并全国推广[3] - 从单纯开采精炼国发展为掌握磁体制造技术,中科三环已能生产曾被日本垄断的音圈执行器[5] - 北方稀土2024年建成绿色冶炼升级项目,集成顶尖工艺技术装备实现"三废"循环利用[6] 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 - 美国曾尝试投资15亿美元重启芒廷帕斯矿但2015年因公司破产失败,至今缺乏完整产业链[1][7] -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获五角大楼投资并签下苹果5亿美元磁体供应协议,开始试产车用磁体[7] - 美国通过1.2亿美元贷款支持格陵兰稀土项目,与印度合作回收报废产品中的稀土元素[7] 全球产业格局 - 日本三大磁体制造商主要生产工序在中国完成,显示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8] - 即便其他国家完成基础工作,仍需依赖中国提供的设备进行后续加工[8] - 中国稀土优势源于1980年代起持续的战略投资,非短期可复制的地缘政治资产[1][3]
稀土及稀土永磁优势在我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稀土及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涵盖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材料生产和应用领域[1] * 主要公司包括北方稀土(轻稀土龙头)、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盛和资源(海外布局)、金力永磁(永磁材料龙头)等[3][24][25][26][28]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9900万吨氧化物,中国占比38%(4400万吨)居首,其次为巴西2100万吨、美国1900万吨[3][4][9] * 中国资源分布呈"南重北轻"特点:北方以白云鄂博轻稀土为主,南方以离子型重稀土为主[2][24] * 其他重要产区:澳大利亚莱纳斯(西澳威尔德矿200万吨储量)、缅甸(2024年产3.1万吨)、泰国(1.3万吨)[13][14] 中国产业政策与供给控制 * 实行配额管理制度:2024年开采配额27万吨(轻稀土25万吨/+6.36%,重稀土2万吨持平),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10.43%[1][5] * 组建两大国有集团:北方稀土(占开采配额70%)和中国稀土,推动行业集中化[2][24] * 2025年4月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小贸易商或难获许可证[15]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MP公司**: - 获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扩产至1万吨,设定氧化钋最低价110美元/kg[10] - 分离技术落后中国,成本较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11][12] * **澳大利亚莱纳斯**: - 2024年产超1万吨氧化物,获美国2.5亿美元支持建德州分离厂[13] - 2025年首次在中国以外提取重金属锑[13] * 缅甸供应风险:克钦州采矿证可能2025年底到期[14] 供需与价格趋势 * 需求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需求增1.5-2kg)、风电(永磁直驱技术)、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单台需3kg+)[17][20][23] - 稀土永磁毛坯产量:中国2024年超25万吨(上市公司占60%)[19] * 价格现状: - 轻稀土氧化钕52万元/吨,与美国最低价差显著[16] - 历史周期:2010-2012年风电驱动、2020-2022年新能源车驱动[16] 重点企业表现 * **北方稀土**: - 2024年产氧化物1.55万吨、盐类12.5万吨、金属3.7万吨,净利润10亿元[24] - 包销价格连续五季度上涨[24] * **中国稀土**: - 中重稀土龙头,2024年产7000吨,利润随价格上涨转正[25] * **金力永磁**: - 2024年成品产量2.1万吨(毛坯2.5-3万吨),规划扩产至6万吨[28] * **盛和资源**: - 完成对MP子公司收购,获6万吨冶炼分离能力,持有Mountain Pass股权[26] 技术与安全 * 稀土永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需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氢气环境[18] * 中国分离技术全球领先,尤其包钢研究院研发优势[2] 行业风险 * 政策风险:配额管理、出口管制等直接影响供给[37] * 地缘政治:中美贸易博弈影响显著[37] *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需求[37] 未来趋势 * 价格预期持续上涨,中国保持定价权[36] * 潜在需求爆发点: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36] * 海外供给短期难撼动中国主导地位[36]
稀土产业链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稀土ETF(516780)连续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近一个月规模增长超73%
新浪基金· 2025-08-05 11:15
稀土ETF资金流向 - 稀土ETF(516780)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7月31日至8月4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合计1.6亿元 [1] - 截至2025年8月4日 产品份额达14.20亿份 规模达18.91亿元 近一个月规模大涨约73.81% [1] - 近两周(2025年7月21日至8月4日)日均成交额达2.53亿元 兼具规模和流动性优势 [1] 稀土价格及产量表现 - 氧化镨钕7月价格较六月涨幅高达18.9% 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7月小幅上扬 [1] - 轻稀土与中重稀土7月产量环比均实现增长 [1] - 磁材行业部分大厂订单已排产至9月中旬 国内及出口订单均环比走强 [2] 行业供需及政策环境 - 受中美关税冲突及缅甸国内政治冲突影响 上半年国内稀土产品进口量显著下降 [2] - 出口管制陆续放松 行业进入传统消费旺季 下游需求回升带动采购增加 [2] - 供弱需强格局下稀土价格看涨 [2] 指数及成分股结构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覆盖稀土开采、加工、贸易和应用等业务 前五大成份股为北方稀土、包钢股份、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卧龙电驱 [2] - 指数成分股均为业内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 基金管理人背景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 旗下ETF规模达5119亿元(截至2025年8月4日) [2] - 管理人旗下产品包括沪深300ETF(510300)、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红利低波ETF(512890)等标杆产品 [2]
稀土行业深度-稀土产业链-优势在我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03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 占全球38% 位居全球第一 [1][6][10] - 巴西稀土储量2100万吨 美国1900万吨 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 [1][10]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570万吨 越南350万吨 俄罗斯380万吨 印度690万吨 [10][12] 中国稀土产业地位 - 中国实行稀土开采配额管理 2024年总配额27万吨 其中轻稀土25万吨(同比增长6.36%) 中重稀土2万吨 [1][6][15] - 2024年稀土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 同比增长10.43% [15] - 北方稀土在稀土氧化物(15488吨)、盐类(125343吨)和金属(36909吨)产量上领先同业 [16] - 中国形成完整稀土产业链 2024年进口稀土产品13.3万吨(同比下滑28.9%) 出口稀土及制品12.3万吨(金额256亿元 同比增长7.7%) [1][20][21] 海外稀土供给动态 - 美国芒廷帕斯矿2024年生产4.5万吨稀土产品 2025年因关税政策暂停对华出口稀土精矿 [6][22]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2024财年稀土氧化物产量10908吨 错钕氧化物产量5655吨 [26] - 缅甸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3.1万吨 泰国1.3万吨 印度2900吨 俄罗斯2500吨 [34] 稀土永磁产业 - 中国稀土永磁毛坯产量2024年超25万吨 居世界第一 [2] - 钕铁硼为需求最大的永磁材料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机器人等领域 [2][6] - 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公司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上表现突出 [2] 政策与价格动态 - 中国2025年4月对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6][35] - 当前主流稀土产品价格:氧化镨钕52万元/吨 金属镨钕65万元/吨 氧化铽163万元/吨 金属铽204万元/吨 氧化镝710万元/吨 金属镝877万元/吨 [36] 产业链企业布局 - 主要稀土资源企业包括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 [16] - 美国MP公司获得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 计划建设年产7000吨稀土永磁工厂 [22] -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具备10500吨镨钕氧化物分离能力 并实现重稀土镝的提取 [26]
稀土ETF嘉实(516150)红盘蓄势,机构:稀土产品价格合理,有望进一步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34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2.78% 单日成交额1.15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额3.57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2] - 近1周规模增长1.38亿元 份额增长2.94亿份 新增规模与份额均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5.75亿元 [2] - 近1年净值上涨62.04%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5.20%(153/2944)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 [2] 稀土行业政策与供需 - 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项目实施出口管制政策 2024年稀土配额总量27万吨 [3] - 配额中轻稀土占比接近25万吨(同比增长6.36%) 中重稀土2万吨 [3] - 行业从资源开发到稀土永磁产业链具备全球规模与技术领先优势 拥有国际定价权 [3] - 稀土产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存在进一步上涨预期 [3]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占比59.32% 北方稀土以13.22%权重居首 [2][5] - 权重股包括包钢股份(4.78%)、中国稀土(5.63%)、盛和资源(3.87%)、卧龙电驱(4.54%) [2][5] - 中国铝业(4.93%)、领益智造(4.84%)、格林美(4.93%)、厦门钨业(4.18%)、金风科技(4.45%) [2][5] - 单日表现中卧龙电驱涨幅2.67%领涨 盛和资源跟涨1.80% 领益智造(-1.53%)与金风科技(-1.44%)跌幅居前 [5] 稀土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代码011036)参与稀土投资 [6]
太平洋证券:我国稀土规模和技术均全球领先 看好产业链在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下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8-01 15:48
中国稀土资源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达4400万吨,占比38% [1] - 稀土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广泛应用于磁材、靶材和发光材料等领域 [1] - 2024年中国稀土配额27万吨,其中轻稀土25万吨(同比增长6.36%),中重稀土2万吨 [1] - 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项目实施出口管制政策 [1] - 海外稀土开发进展显著,缅甸和泰国有较多稀土产品产出 [1] - 美国MP生产4.5万吨稀土产品,澳大利亚Lynas生产逾1万吨稀土氧化物,并首次在中国以外分离出重稀土Dy [1] 中国稀土永磁技术与应用 - 中国稀土永磁产销量全球第一,技术和规模领先 [2] - 稀土永磁主要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机器人和白色家电等领域 [2] - 新能源汽车和变频家电需求拉动高性能稀土永磁增长 [2] - 未来人形机器人和eVtol发展将进一步增加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 [2] 稀土产品价格与投资机会 - 当前稀土产品价格合理,有望进一步上涨 [1] - 行业看好稀土产业链在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下的投资机会 [1]
稀土产业链,优势在我
太平洋证券· 2025-08-01 14:0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稀土产业链在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下的投资机会 [4] 核心观点 - 中国稀土资源全球第一,储量4400万吨占比38%,2024年轻稀土配额25万吨同比增长6.36%,中重稀土配额2万吨 [4] - 中国稀土永磁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产销量世界第一,主要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机器人等领域 [4] - 稀土产品价格处于合理位置,镨钕氧化物52万/吨,氧化镝163万/吨,有望进一步上涨 [64] -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领域将大幅增加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 [4][115] 稀土资源全球供给 - 全球稀土储量中国第一(4400万吨),巴西(2100万吨)、美国(1900万吨)分列二三位 [16] - 2024年中国稀土配额27万吨,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同比增长10.43% [27] - 海外供给增加:美国MP年产4.5万吨,澳大利亚Lynas年产1万吨稀土氧化物,首次实现中国外重稀土镝提取 [4][46] - 东南亚地区产量显著:缅甸3.1万吨、泰国1.3万吨稀土氧化物 [51] 稀土永磁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永磁产量全球第一,2024年毛坯产量超25万吨,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产量均超2万吨 [88] - 专利方面:原始专利已到期,工艺专利对国内市场无限制,出口需注意规避日本市场 [79] - 工艺流程: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稀土金属和能源是主要成本项 [82] 主要应用市场 - 汽车领域: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750万辆,纯电动车单车需2-3kg稀土永磁 [93] - 风电领域: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114GW,半直驱技术将增加稀土永磁需求 [99] - 消费电子: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2亿部,TWS耳机3.3亿部,笔记本电脑2.06亿台 [106] - 新经济领域:人形机器人单台需求量大,eVTOL采用多电机模式推动需求增长 [115] 重点上市公司 - 北方稀土: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1.55万吨,盐类12.5万吨,金属3.7万吨,营收329.66亿元 [123] - 中国稀土:掌控全国70%中重稀土储量,2024年营收30.27亿元,亏损2.87亿元 [129] - 金力永磁:2024年产能3.8万吨,产量21597吨中国第一,营收67.73亿元 [150] - 正海磁材:2024年产量20781吨行业前二,产能3万吨,营收55.39亿元 [155] - 中科三环:烧结钕铁硼产能2.5万吨,2024年营收67.51亿元,净利润0.12亿元 [158]
中美稀土战争持续!美国大力开采稀土!中国稀土武器是否会失效
搜狐财经· 2025-07-28 18:06
美国稀土产业投资与进展 - 五角大楼向MP Materials投资4亿美元成为最大股东并提供1.5亿美元贷款扩大稀土分离能力 [3] - 苹果公司宣布5亿美元投资协议 美国稀土自救行动从政府扩展至企业界 [5] - MP Materials位于德克萨斯州的Independence工厂开始生产钕和镨金属 系美国几十年来首次实现稀土本土精炼 [8] 美国稀土产能现状 - 加州Mountain Pass矿山稀土含量超7% 2024年产超45000公吨稀土氧化物精矿 占全球产量15% [7] - 该矿山曾为1960-1990年代全球主要稀土来源 现重新焕发活力 [7] - MP Materials计划2027年通过回收原料生产稀土元素 再生磁体将开始发货 [22]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掌握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和70%产能 在产业链中下游拥有绝对主导权 [10] - 引入稀土出口追踪系统 要求生产商提交交易量及客户信息等额外数据 [12] - 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稀土需求激增 2025年钕铁硼材料需求增长预计超6万吨 [12]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氧化镨钕供应短缺7000吨 全球镨钕氧化物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24][25] - 永磁材料占全球稀土消费26% 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增长领域 [12] - 中美经贸磋商就稀土出口许可标准达成新进展 双方认可合作必要性 [20] 产业技术壁垒与成本挑战 - 稀土分离提纯属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 美国缺乏长期技术积累 [18] - 中国已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成本控制能力远超其他国家 [18][20] - MP Materials曾80%收入依赖对华出口精矿 现已停止向中国出货 [16] 全球产业链重构动态 - 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与MP Materials签署协议 将在沙特建立稀土供应链 [22] - 美国海外新稀土矿未来2-3年实际放量缓慢 规模化供应需3-4年时间 [25] - 全球稀土产业向多元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合作与竞争并存成新常态 [29]
中国稀土出口暴增660%,特朗普苦求多次后直接懵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09:16
稀土出口动态 -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达353吨 环比5月增长660% [1] - 5月出口量仅几十吨 当前增量对美国工业需求仍属杯水车薪 [10] - 出口产品以永磁材料为主 军工级核心稀土材料仍严格管制 [12]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美国依赖中国稀土加工技术 全球唯一掌握完整产业链 [6] - 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动用《国防生产法》拨款扶持本土企业 [8] - MP材料公司获4亿美元补贴 目标年产1000吨磁体但面临中国竞争 [14] 中国战略布局 - 将稀土提取分离技术列入《禁止出口技术目录》 [18] - 推出全球首个稀土永磁体碳足迹标准 建立环保贸易壁垒 [19] - 取消公开稀土开采配额 强化市场定价权与战略不确定性 [21] 产业博弈逻辑 - 通过可控出口压制美国本土投资 破坏其产业链重建计划 [14][16] - 稀土出口激增与美放宽AI芯片出口存在潜在交换关系 [23] - 采用"精准投食"策略替代硬性断供 维持长期竞争优势 [10][12][16] 技术垄断优势 - 中国独占稀土提纯分离技术 矿石加工能力全球唯一 [6] - 建立"开采-加工-标准"全链条控制体系 [18][19][21] - 通过技术封锁+环保标准构建双重护城河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