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股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持续走强 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0
银行可转债触发强制赎回 - 南京银行公告"南银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8 22元/股的130%即10 69元/股 [1][2]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同样因股价连续15日高于转股价11 35元/股的130%即14 76元/股触发赎回 [2] -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可转债均已触发强制赎回 中信转债 浦发转债将陆续兑付摘牌 [2] 强制赎回驱动因素 - 银行股估值修复是主因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策略推动资金流入高股息 低估值的银行股 [3] - 头部城商行因资产质量优异 利润可观形成股价支撑 [3] - 强制赎回可缓解银行还本付息压力 同时推动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当前部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 [4] 银行可转债市场供给格局 - 新发可转债面临监管约束 需满足转股价不低于净资产 资本充足率等要求 多数银行因破净无法达标 [5] - 未来银行可转债新增供给将持续低位 发行端呈现节奏放缓 规模缩量特征 [1][5] - 存量转债因供给稀缺可能吸引资金追逐 退场速度将加快 [5]
举牌之后继续“买买买” 险资“扫货”银行股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38
险资增持银行股概况 - 中国平安近期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有农业银行H股增至46.58亿股,占比升至15.15%[1] - 平安人寿今年已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从2月17日持股5%(15.39亿股)增至5月12日10.38%(31.91亿股),6月6日进一步增至39.44亿股[2] - 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H股也进行两次举牌,从1月10日持股5.01%(2.3亿股)增至3月13日10.06%(4.62亿股),6月4日进一步增至6.47亿股(14.08%)[2] - 平安人寿对邮储银行H股同样进行两次举牌[3]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获得杭州银行3.626亿股(5.09%),且5年内不得转让[3] 险资青睐银行股原因 - 银行股业绩稳定、股息率较高,符合险资长期配置需求[4] - 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受影响,保险公司需提升权益资产配置[4] - 银行板块静态股息率水平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相较无风险利率溢价持续高位[5] - 银保渠道协同作用对险企业务拓展具有战略意义[6] - 商业银行完善的股权监管制度使其成为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优先选择[6] 行业趋势与战略考量 - 保险公司普遍青睐银行股,今年举牌案例中银行股为主要标的[4] - 新华保险表示投资杭州银行可优化资产配置、促进银保协同、增强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力[4] - 监管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有望成为银行板块持续增量来源[6] - 充足的拨备水平和政策关注有望夯实银行板块盈利基础,资本充足背景下分红率有望稳定[5]
皮海洲:不能将银行存款与买银行股票进行简单的类比
新浪财经· 2025-06-12 16:40
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个月、6个月、1年、2年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至0.65%、0.85%、0.95%、1.05%,3年、5年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和1.3% [1] - 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大关,银行存款收益进一步降低 [1]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 - 银行股近期上演慢牛行情,在国家队资金及ETF基金推动下,五大行等权重股股价表现稳健,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收益丰厚 [2] - 银行股股息率普遍较高,达到4%-5%,部分甚至达到7%-8%,远高于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足1%的水平 [2] - 在银行股慢牛行情中,投资者可同时获得高股息和股价上涨带来的价差收益 [2] 银行股投资局限性 - 银行股高股息需除息处理,投资者实际无法从分红本身获得收益,需依赖股价上涨实现填权才能获利 [3] - 银行股投资需承担股价波动风险,股价下跌时可能导致10%-20%的本金损失 [4] - 当前五大行股价处于历史高位,投资需谨慎防范回调风险 [4][5] 存款与银行股投资比较 - 银行存款利率低但本金安全,银行股投资可能获得更高收益但需承担价格波动风险 [4] - 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方式,不愿承担风险者宜选择银行存款 [4]
险资巨头,“扫货”银行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2:12
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H股 - 6月6日中国平安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每股均价5.3126港元,耗资约3.38亿港元,持股增至约46.58亿股 [3] - 中国平安及子公司累计持有农业银行H股比例超42%,其中中国平安、平安资管、平安人寿持股比例分别达15.15%、15.09%、12.03% [3] - 中国平安对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从1月7日的5.05%升至6月6日的15.15%,平安资管从5.03%升至15.09%,平安人寿从5%升至12.03% [3] 险资银行股投资布局 - 中国平安及子公司还增持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分别达54.21%、33.04%、42.23% [3] - 国有大行具有低波动、高分红、低估值特点,平均股息率超5%,显著高于保险产品保证利率2%~2.5% [4] - 险资偏好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分红稳定的核心银行股作为理想投资标的 [4] 险资举牌银行股行业趋势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近20次,超10次涉及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 [6] - 一季度末险资持有银行股278.21亿股,市值2657.8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居行业首位 [6] - 银行股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12%,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只个股创历史新高 [6] - 险资增持银行股主要因股息率、税收优势、流通盘规模及抗周期属性等综合考量 [6]
险资银行板块配置研究:风格匹配,正当其时
平安证券· 2025-06-12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险资投资银行股历史上有三次举牌潮,2020 年以来举牌更温和,多以 OCI 账户配置实现平抑盈利波动和获取稳定股息 [5][8] - 银行板块高股息价值突出,银保渠道协同作用大,优质银行有望成险资优先选择,险资将成板块新增量 [5][26] - 选股考虑股息率、交易成本和基本面稳健性,国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和区域行股息水平较优 [5] - 投资关注“顺周期 + 高股息”,推荐基本面稳健区域行、关注股份行困境反转机会及高股息个体 [5][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险资投资银行股复盘:温故知新,高股息投资趋势正当时 - 险资举牌指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 5%及之后每增持 5%需公告,近 10 年有三次举牌潮,2015、2020、2024 年合计举牌次数占比 63.7% [9][10] - 举牌驱动因素包括资产荒、低利率、政策推动和会计准则变动,新准则使红利类资产更具吸引力,监管政策调整影响险资入市 [12][16][20] - 险资入市持续,银行板块对险资等中长期资金有吸引力,中长期资金或助推板块估值修复 [23] 展望未来:险资入市持续,板块高股息值得关注 - 银行板块静态股息率位于行业第三,分红稳定性领先,经营稳健、资本充足使分红可持续 [26][27][29] - 当下险资举牌银行多为投资回报,监管完善使“野蛮人敲门”举牌难现,银行网点和营销网络助保险产品销售 [31] 选股思路:股息率 + 交易成本 + 基本面表现三轮驱动 - 股息率是核心,A股 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 4.13%,港股股息率优势更突出,部分银行分红稳定且持续提升 [34][37][38] - 交易成本考虑股权分散、市场容量和估值,部分大中型银行和区域行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险资持股涵盖大中小型银行 [41] - 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资本水平影响分红稳定性,部分大中型银行和区域行 ROE 较高,多家银行不良率低、拨备水平高,部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超 14% [45][46] 投资建议:“顺周期 + 高股息”,关注中长期资金入市催化 - 板块股息率相对无风险利率溢价处历史高位,区域行盈利弹性有望释放,预期改善对股份行有催化,板块静态 PB 仅 0.67 倍,安全边际充分 [50] - 推荐基本面稳健区域行(成都、长沙、苏州、常熟、宁波),关注股份行困境反转机会(兴业、招行),高股息个体(工行、建行、上海)配置价值突出 [5][50]
接盘杭州银行外资股权,新华保险称: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
华夏时报· 2025-06-11 20:06
新华保险入股杭州银行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3.296亿股杭州银行股份 交易总价43.2亿元 每股价格13.095元 [2] - 交易完成后 新华保险持股比例从0.5%提升至5.1% 成为重要股东 澳洲联邦银行彻底退出 [2][3] - 新华保险承诺五年内锁定股份 不触及要约收购 杭州银行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3]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新华保险表示看好中国银行业及杭州银行长期发展前景 投资可优化资产配置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 促进银保业务协同 [2] - 杭州银行地处长三角经济腹地 2005年澳洲联邦银行以每股2.5元入股 伴随其营收增长28倍 净利润扩张34倍 [4] - 截至6月11日 杭州银行股价达16.43元/股 远高于澳洲联邦银行初始认购价 外资已收回投入成本 [4] 外资银行战略调整与本土资本填补 - 澳洲联邦银行退出杭州银行但保留齐鲁银行15%股权 反映外资策略从全面布局转向精准卡位 [6] - 外资撤退空白被本土资本快速填补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对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5.09% [6] - 险资持续加仓银行股 包括中国平安增持工行、建行等 大家保险增持兴业银行 瑞众人寿增持中信银行等 [7] 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市场特征 - 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在低利率时代受青睐 当前板块平均股息率约4.3% PB为0.67倍 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7] - 险资加仓银行股三大核心逻辑:抵御利率风险 构建"资本+业务"双纽带 符合监管引导入市政策 [7] - 杭州银行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商行 资产质量优异 增长潜力持续 成为新华保险战略投资选择 [4][5]
股价大涨、险资扫货、提前分红,银行股缘何成为“香饽饽”?
长沙晚报· 2025-06-11 19:4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股价持续高涨,中证银行指数收涨0.49%,盘中触及7916.59点新高,A股42只银行股中39只上涨,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领涨2.83%和2.14% [2]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2%,工商银行领涨 [3] - 银行类ETF成为资金涌入热门标的,招商银行ETF优选年内涨超18%,近10家ETF基金年内涨超10%,跨AH两市银行ETF优选(517900)放量收涨0.59%并获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累计约5700万 [3] 资金动向与机构布局 - 险资年内已对银行股进行10次举牌,5月有4次举牌行动,平安人寿增持405.8万股招行H股,持股比例突破14% [3] - 公募基金和险企等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推动银行板块走牛,中信证券认为2-3季度银行股绝对价值仍将延续 [5] - 兴业基金指出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率代表且公募基金欠配,有望持续获得机构资金流入 [5] 分红情况 - 17家有分红计划的银行中12家已完成派息,4-5月成为分红"提前批",本周6家银行实施分红 [4] - 长沙银行派现16.89亿元,重庆银行派现8.62亿元,长沙银行分红率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 [4] 行业逻辑与前景 - 银行板块走牛逻辑包括长期资金配置需求、高股息低估值吸引避险资金、宏观政策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5] - 政策短中期对银行板块息差有呵护,银行板块经营稳定性有望提升 [5]
恒丰银行总行最新组织架构
数说者· 2025-06-10 22:33
恒丰银行股权结构演变 - 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烟台住房储蓄银行,2003年改制为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2019年前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持股20.59%,第二大股东新加坡大华银行持股13.16% [1] - 2019年中央汇金注资后持股53.95%成为最大股东,山东金资持股32.37%为第二大股东,总行迁至济南 [1] - 2024年中央汇金划转150亿股至山东金资,后者持股升至46.61%成为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40.46%退居第二,银行性质变更为山东省属国有银行 [1] 恒丰银行经营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1.54万亿元,同比增长6.64% [1] - 2024年营业收入257.75亿元,同比增长1.98%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4.54亿元,同比增长5.99% [1] 组织架构与分支机构 - 总行设25个部门,分为业务管理、产品管理、风险管理、综合管理、共同资源及专营机构6大板块 [2] - 在15个省份设有分行,拥有1家子公司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及5家村镇银行 [3] - 全集团员工数量12323人 [3] 行业比较数据 - 主要商业银行2024年末组织架构图包含六大行及12家股份行 [7] - 2024年业绩点评覆盖六大行、12家股份行、城商行及农商行 [9] - 行业分析主题包括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经营数据、六大行不良贷款分析及商业银行类型研究 [10]
又双叒新高!银行股火爆行情持续,还有可转债触发强赎
第一财经· 2025-06-10 21:28
银行股表现 - 6月10日银行股逆势上行,中证银行指数收涨0.49%,盘中触及7916.59点新高 [1][2] - 当天42只银行股中39只上涨,民生银行(2.83%)、浙商银行(2.14%)领涨,21只银行股年内涨幅超10% [2] - 银行板块与美容护理、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位列年内行业涨幅前四,招商银行ETF优选年内涨超18% [2] - 银行股高股息特性受避险资金青睐,目前股息率中位数超4% [3] 银行转债动态 - 南银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成为年内第4只被强赎的银行可转债,总额200亿元 [1][6][7] - 南银转债转股价格8.22元/股,触发赎回价为10.69元/股,当前转股率已超75% [6][7][8] - 年内预计至少6只银行转债退场,存量规模或从1700亿元降至1000亿元左右 [7][8] - 银行转债转股率提升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成银转债、苏行转债转股率均超99% [7][8] 分红派息情况 - 17家银行已宣布年度分红安排,12家实施完毕,部分银行分红时间较往年提前 [3] - 分红密集期为6-7月,历史数据显示板块在此期间表现相对稳定 [3] - 银行是A股最慷慨的上市公司群体,分红派息安排对股价形成支撑 [3]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预测二至三季度银行股绝对价值仍将延续 [1][4] - 险资、公募基金等长线配置需求仍有空间,资金面波动仅影响短期股价 [4] - 银行转债退出加速导致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大额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 [8]
保险资金加速“扫货”银行股:新华人寿保险43亿战略投资杭州银行背后的资产配置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6:42
这一系列变动,不仅直接影响了杭州银行的股东结构,也折射出当前保险资金在银行业布局上的新动向,以及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战略调整的一个侧面。观 察近期市场,保险资金增持银行股权的操作并不鲜见,它们寻求的是与保险业务协同的金融资源,或是长期稳健的资产配置标的。杭州银行的此次交易,便 是这一宏观趋势下的一个具体例证,其背后既有交易双方的商业考量,也与中国银行业整体股权结构的演变相呼应。而澳洲联邦银行的退出,则加入了近年 来部分外资银行调整在华布局的行列,为其他类型投资者提供了进入的机会,同时也促使国内银行在竞争格局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杭州银行的这次股 东变更,正是这一系列市场动态中的一个缩影。 股权易主背后的战略考量 保险资金加速布局银行业股权的态势日益明显,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寻求长期稳定回报、优化资产配置的背景下,保险资金正积极通过协议转让、 认购定增等多种方式,增持国内优质银行股份。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保险资金对银行业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也预示着银行股权结构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优化 调整。 一个具体的例证来自杭州银行(600926)。6月9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