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兴

搜索文档
2025辽宁省企业大会将在沈阳举办
辽宁日报· 2025-05-11 12:18
大会概况 - 2025辽宁省企业大会将于5月13日至14日在沈阳举办 主题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 [1] - 政企学界将共聚一堂 共谋发展合作 省委省政府将表扬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1] - 2024年首次举办企业大会 对223户在全面振兴首战之年作出贡献的国企民企外企和金融机构进行通报表扬 [1] 大会活动安排 - 5月12日开幕前将举办4场对接活动 涵盖产需产研产融和数字化转型需求 [2] - 5月13日举行交流活动 全国知名专家企业家分享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提出助力辽宁振兴的真知灼见 [2] - 5月14日聚焦四大主题交流:企业数字化转型 管理创新与实践 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会议期间将举办"振兴之路"主题展 呈现辽宁省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 展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 [2] 大会意义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1] - 提振全省企业信心 凝聚振兴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 [1] - 通过表彰优秀企业 营造重企爱企尊企助企兴企的浓厚氛围 [1]
以金融活水浇灌东北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深化合作 - 辽宁省连续3年与22家中央金融机构在京开展对接交流,旨在推动双方合作共促辽宁全面振兴 [1] - 中央金融机构发挥金融"国家队"作用,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同时东北振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机遇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东北三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 - 地方政府需改善营商环境、实施金融失信联合惩戒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2] - 金融机构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助企纾困,并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支持东北重点产业 [2] - 企业需聚焦主业提升诚信度,防止债务违约,加强经营管理 [2] - 需促进政银企信息互通,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 [2]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加大对东北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及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 [2] - 试点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2] 资本市场赋能产业升级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股票发行与并购重组制度 [3]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东北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发债 [3] - 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吸引优质长期资本进入东北,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升级 [3]
跑出新花样,跑出新方向(体育大看台)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42
人机共跑中领略科技加速度 运动员在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中。 赛事组委会供图 2025年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首站现场。 赛事组委会供图 天气渐热,正是跑步好时节。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各类路跑赛事,不仅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还为科技创新拓展了应用场 景,为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欢迎读者跟随本期策划,在奔跑中感受风吹过脸庞的味 道,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 ——编 者 从赛道地形看,全程涵盖了平地、上下坡、拐弯等多种复杂路况,对机器人本体、感知、运控算法等是 一场全方位的考验,长距离还对续航能力提出挑战。 本报记者 潘俊强 机器人也能跑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 不久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共同起跑。报名、抽签、交费…… 记者沉浸式地体验了这场充满未来感的比赛。 "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早晨7点半,发令枪响,机器人与运动员同时冲出起跑线。 去年的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上,人形机器人"天工"前来加油打气。今年,"天工"从啦啦队队员变成 跑者,最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不仅超越了所有参赛机器人,还超过不少人类 ...
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陕西日报· 2025-05-08 07:03
5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四着力"即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产 融合、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培壮县域富民产业,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着力推进乡村建 设,要以优化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为前提、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重点、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 治理为保障,点线面结合、软硬件齐抓,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 环境舒适度;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既注重正向引导,又抓好问题整治,既强化综合施策,又注重 为基层减负,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着力加强要素保障,要围绕资金、人才 等核心资源进行安排部署,引导更多资源要素投向"三农"领域,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各类政策保障,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两强化"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改革驱动。《实施意见》从推动农民稳岗就业、促进农业经营 增效等3方面发力,进行系统部署,通过就业推动、产业带动和改革促动,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提高农民增收能 ...
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举 措,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将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保 质保量、惠及群众。"庄河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东说。 今年,庄河市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监督重点,整合基层监督力 量,组建了14个乡镇监督专班、81个村级监督工作组、669个屯级监督工作队,上下联动,做好监督保 障。 一场春雨拉开了庄河市春耕的序幕。4月底,经翻地机、平地机轮番上阵后,施工人员正往农田里 施撒有机肥,灌排设备在一旁蓄势待发。"今年还能是个丰收年!"望着自家经过改造的高标准玉米田, 庄河市徐岭镇双峰村村民刘洪江满眼期盼。 在去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庄河市又建设43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改造 提升13万亩,涉及14个乡镇街道81个村。 在监督机制保障下,庄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壤改良工程已高质量完成38万亩,灌排渠道开槽 329.5公里、垫层209.4公里、预制槽完成98.9公里,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 "发现问题—提醒督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长效防范,这是我们监督工 ...
乡村组团也要错位发展(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乡村发展模式 - 天津宝坻区黄庄镇通过三村联建"渔生态小镇",李宦庄村承接竞技垂钓赛事,小辛码头村打造文化体验区,北里自沽村聚焦渔具交易产业,形成垂钓、赏景、餐饮住宿的产业链[1] - 该地区去年举办30余场全国性垂钓赛事,吸引超两万人次参与,成功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1] - 静海区台头镇三村联合发展,北二堡村以码头为核心打造景观,中二堡村建彩绘长廊,南二堡村完善采摘园,提供"三重体验"的旅游服务[2] 产业协同策略 - 乡村发展采用"先抱团、再错位"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静海区三村分别发展码头景观、彩绘长廊和采摘园,形成互补[2] - 广西龙胜梯田通过"农旅共生"模式,将农耕体验、稻穗艺术展、民俗节庆串联,实现单一生产场景向四季消费场景的转化[2] - 产业需构建循环共生生态,例如垂钓赛事带动渔具交易、文化体验和餐饮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内生动能[1][2] 资源整合成效 - 宝坻区利用水域丰沛和交通便利优势,通过整合多村资源弥补配套服务短板,实现"肥水"回流[1] - 静海区弱村借势强村资源(如北二堡村西瓜节流量),强村通过联动弱村扩容发展空间,形成特色互补路径[2] - 跨区域资源联动显著,例如北京钓友组团赴宝坻参与垂钓活动,带动异地消费[1]
干在基层 淬炼真金(感言)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59
深入基层,锤炼本领。乡村是锤炼干部的大舞台,肥沃的土壤也为驻村第一书记成长成才提供了不竭养 分。不少年轻人主动请缨,到落后地区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参与帮扶工作。从 初入村寨听不懂方言,到与乡亲们同吃同住、成为乡村"活地图",他们在担担子中磨砺了干事创业的能 力,交出了一份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乡村全面振兴没有捷径,干在基层,烈火方能炼真金。广大驻村第一书 记和工作队队员在难处蹲苗,在苦中历练,关键时刻挺在前,重要工作抓在手,惠民规划落实处,才能 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带领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7日 06 版) 驻村,是什么体验? 是迎着晨光走过青石板路,在万亩茶园与茶农一起采新茶;是披着晚霞穿梭在沟壑纵横之间,走村串户 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是夜幕降临时与乡亲们围坐一起,共议村寨发展、共话振兴之路。 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2021年设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 以来,5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奋战在乡村一线。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的经纬,带领村 民撸起 ...
五位第一书记的乡情笔记(守望·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59
产业振兴 - 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西高村通过种植富硒红薯实现差异化竞争,价格比普通红薯高出15% [9] - 驻村第一书记张贝贝通过直播销售红薯,累计开展103场直播,销售10万余斤,销售额超过40万元 [9][10] - 重庆市涪陵区二渡村发展研学文旅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 [11][12] 人才振兴 - 重庆市涪陵区二渡村吸引12个年轻创业团队共43人返乡,改善村干部老龄化问题 [11][12] - 大学毕业生练珍金回乡担任村党委委员,负责农业公司运营,优化班子结构 [11] - 创业团队宁恩东返乡打造研学基地,吸引游客并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11][12] 文化振兴 -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组建"1867"歌舞队,旅游旺季单日最高收入超千元 [14] - 黎苗童声合唱团赴法国演出,并在多地标景点进行"快闪"表演 [14] - 2024年毛纳村实现旅游收入851万元,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14] 生态振兴 - 云南省砚山县维摩彝族乡长岭街村种植2300株绿化苗和1400株经济林果苗木,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16][17] - 驻村第一书记潘薏珊推动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森林覆盖率 [17] - 通过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当地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16] 组织振兴 - 江西省横峰县童家村设立"老管热线",全天候受理村民咨询、求助和纠纷调解 [20][21] - 探索"香樟树下说家事"治理模式,组织群众座谈解决矛盾纠纷 [21] - 驻村第一书记管仲贵推动和美乡村项目,改善村庄基础设施 [19][20]
刘宁到郑州中牟新区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5-02 13:44
市场经营管理 - 万邦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节假日期间交易繁忙 强调民生商品保供 确保"菜篮子"供给充足且品种丰富[1] - 提出提升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搭建网络交易平台 规范经营秩序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 科技创新 - 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需提升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 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1] - 强调产学研合作 综合开发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标准研制等功能 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全场景检测和研发服务[1] 文旅融合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建业电影小镇成为全国游客热门目的地 需加强安全保障和景区运营管理[2] - 建议采取预约、限流、错峰措施 动态调整接待能力 同时挖掘历史文化积淀 推出更多"爆款"文旅产品[2] 生态保护 - 雁鸣湖通过水系环境整治和水利工程修复 实现城湖共荣 强调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2]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强科学规划 促进人湖共生[2] 区域经济发展 - 中牟新区需提速郑开同城化发展 构建以先进制造、文旅文创、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 - 强调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新华社· 2025-04-30 16:49
经济发展战略 -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形势变化 把握战略重点 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1] - 统筹谋划关键性因素 巩固拓展优势 突破瓶颈堵点 补强短板弱项 提高质量效益 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 [2] - 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影响 因势利导调整优化经济布局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实体经济为根基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3] -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3] 区域协调发展 - 优化区域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3] - 各地区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 加强规划衔接 体现自身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 [4] - 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 研究推出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 安全与发展 - 统筹发展和安全 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增强维护安全能力 [2] - 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