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

搜索文档
中国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金融科技ETF(516860)强势涨超3%,东信和平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6-24 13:2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沪指和深证成指涨超1% 创业板指涨超2% 金融科技ETF(516860)涨超3% 最新价报1.32元 成交额超1亿元 盘中交易溢价 [1] - 金融科技ETF近1年累计上涨超86% 成分股中东信和平和恒银科技涨停 指南针涨超14% 财富趋势、银之杰、大智慧、同花顺、京北方、税友股份等跟涨 [1]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将研究制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出台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文件 [1] - 央行会同国家数据局开展"数据要素x"试点 引导金融机构发挥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 增强数据基础能力 激活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数据引擎 [1] - 中国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 反映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金融科技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2] - 央行推出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 行业趋势 - AI agent引领的软件大革命处于从0到1的拐点 AI应用是未来核心主线 金融科技创新机遇打开 国产算力与卫星互联网进入规模落地元年 [2] - 金融科技ETF成分股将持续受益跨境支付业务增长 四方精创作为技术龙头 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5秒到账 [3] - 四方精创深度参与CIPS三期工程 技术适配高频需求 跨境支付业务营收占比有望提升 与华为鲲鹏生态深度绑定 切入银行IT改造市场 [3] 产品结构 - 金融科技ETF包含57只成分股 聚焦电子和非银金融行业 覆盖金融科技全产业链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 包括同花顺(9.8%)、东方财富(9.5%)、恒生电子(8.2%)等 [3] - 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超15% 高于A股科技板块均值 恒生电子研发费用率达40% 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项目 [3]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6月 金融科技指数PE(TTM)为75倍 处于历史前75%分位 [4]
民生证券:AI应用是贯穿未来最核心主线 重点推荐“AI+”主线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0:45
AI应用拐点与软件大革命 - AI Agent推动生成式AI模型向实用化、智能化发展,解决应用局限,引领软件行业从0到1的拐点 [1] - 海外AI应用持续超预期,国内互联网巨头开启Agent超级入口竞争,重塑工作生活场景 [1] - 全球科技巨头同步发力C端与B端:C端聚焦多元化产品与流量争夺,B端依托生态体系构建结果导向商业模式 [1] - AI Agent打开万亿级企业级数字劳动力市场,渗透千行百业 [1] 金融科技创新机遇 - 中国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加速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等金融科技发展,体现政策支持态度 [2] - 央行推出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 [2] - 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支持科技企业融资 [2] 国产算力与卫星互联网发展 - 国产算力发展受大国博弈推动,政策利好催化产业解决"卡脖子"难题 [3] - 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国内政策催化与海外商业化进展共振 [3] - 国产算力与卫星互联网均进入规模化落地元年 [3]
通信行业周报:首批IDCREITs获批,Marvell上调2028年AIDC规模预期,全球AIDC迎共振-20250622
开源证券· 2025-06-22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政策奖励游戏应用AI,Marvell上调2028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期,全球AIDC迎共振,持续看好全球AIDC算力产业链、卫星互联网、6G等七大产业方向 [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投资观点 - 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于2025年6月18日获批,分别是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和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融资压力,提升ROE、实现轻资产运营 [4][13][14] - 2025年6月19日北京出台政策奖励游戏企业应用AI,有望推动AIGC等技术与游戏及电竞行业深度融合,带动一线热点城市的AIDC资源及边缘算力资源需求,拉动国产AI算力产业链需求 [5][16][17] - 2025年6月17日Marvell上调2028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期至940亿美元,较2024年4月预期上调26%,全球算力建设逻辑有望迎来共振强化 [6][18][19] - 投资建议重视七大产业方向,包括AIDC机房建设、IT设备、网络设备、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应用、卫星互联网&6G [20] - 本周(2025.06.16—2025.06.20)通信指数上涨0.44%,在TMT板块中排名第一 [29] 通信数据追踪 - 2025年4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43.9万站,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81亿户,同比增长21.6%,5G手机出货1988.9万部,占比79.4%,出货量同比减少1.7% [30] - 2024年移动云营收达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天翼云营收达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联通云营收达686亿元,同比增长17.1% [44] - 2024年中国移动移动业务ARPU值为48.5元,同比略减1.6%;中国电信移动业务ARPU值为45.6元,同比略增0.4%;2023年中国联通移动业务ARPU值为44.0元,同比略减0.7% [44]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获15亿美元融资 法国政府加码持股30%挑战SpaceX星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8:12
融资情况 -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正从法国政府及其他投资者处筹集13.5亿欧元(15亿美元),用于扩充卫星机队并打造可与星链抗衡的服务 [1] - 法国政府将注资7.17亿欧元,持股比例翻倍至近30% [1] - 现有投资者包括巴蒂太空、达飞海运和战略投资基金也将参与本轮融资,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1] - 巴蒂太空在融资后持股比例将降至19% [1] - 英国作为现有投资者仍在讨论潜在投资,尚未承诺注资 [2] 战略意义 - 法国政府将欧洲通信卫星公司视为维护欧洲主权的战略资产,以及欧洲大陆最有实力挑战星链的竞争者 [1] - 法国财政部称此次融资标志着公司战略与财务规划的关键阶段,加速减债并增强财务灵活性 [1] - 法国财政部长表示通过此次增资,公司开启了新篇章 [2] 业务发展 - 公司需通过融资维持并扩展其OneWeb服务,以获得与星链竞争的机会 [1] - 公司最终需在2032年前筹集40亿欧元,用于更新OneWeb近地轨道卫星并参与欧盟"虹膜2号"服务建设 [2] - 首席执行官需找到提升收入的途径,以确保卫星通信业务的可持续性 [2] - 法国武装部队与OneWeb签订为期10年的协议,价值可能高达10亿欧元 [2] - 分析师指出该协议可能促使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与公司达成类似合同 [2]
“群星”闪耀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速升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07:50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北京商业航天领域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国内领先,"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未来将从技术攻关、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发力建成全球影响力高地 [1]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 [2][3]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链条,国内最全 [3] 火箭与卫星技术突破 - 火箭领域:可重复火箭实现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一次性火箭2024年发射12次占全国五分之一,中科宇航入选轻舟货运飞船主选火箭,星河动力十日内三连发 [2] - 卫星领域:累计发布10多个商业卫星星座规划,银河航天建成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并开展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攻关,2024年5月完成我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海外试验(泰国) [2] - 地面系统:航天驭星为全国一半以上商业卫星提供在轨运管服务 [3] 银河航天核心技术与市场布局 - 技术成果:成功发射25颗先进卫星,包括全球首颗高频低轨毫米波卫星、中国首款柔性太阳翼卫星等,建成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具备年产百颗卫星的批产能力 [6] - 产品矩阵:覆盖卫星宽带通信、SAR、导航增强、频谱感知、光学遥感等领域,拥有微波通信载荷、相控阵天线等核心部件批量研制能力 [6] - 国际合作:在泰国、阿联酋、沙特等市场建立多层次合作,部分项目已落地 [7] 商业航天未来趋势 - 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卫星互联网加速6G时代到来,实现"空天地一体网络"覆盖 [7]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开启大众消费市场元年,银河航天已发射两颗手机直连试验星并加速后续研发,聚焦相控阵天线、星上大能源等核心技术攻关 [7][8] - 行业进入"太空新基建时代",通过工业化批产和生态协同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 [8]
“基金 + 链式”,成都打出招商创新 “两张牌”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25
基金与政策支持 - 成都市发布"链主基金行动计划"和"投资成都政策包",创新"链主基金+园区载体"招商新模式,推动链主企业供应链本地化 [1] - 构建"天使+科创+重产+并购+S"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基金群规模超1700亿元,覆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先进能源等重点产业 [3][4] - 力争到2030年底形成总规模超600亿元的12只链主基金矩阵,覆盖12条制造业产业链,首只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链主基金规划规模10亿元 [3] -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对新设或迁入金融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 [4] 重大项目签约 - 16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先进能源、新型材料等领域,签约金额825.3亿元,累计达成310个合作项目 [5] - 卫星整星产业链主企业与供应链企业集中签约,包括"星算"计划全球总部项目(含研发、制造、运营中心)和天津讯联科技研发制造项目 [5] - 新美集团全球微短剧总部基地项目将建立全球首个"微短剧行业大模型",天府清控科技产业园项目打造"一总部四中心" [6] 产业招商模式 - 采用"'基金+链式'"招商模式,设立重点产业链链主基金,构建"链主基金+园区载体"资本招商新模式 [6] - 通过生态伙伴大会、供应链大会等活动实施生态招商,动态完善链主企业供应链地图和招商"全景图" [6]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3天一颗星!——从“造星工厂”到太空织网的“银河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12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采用十万级洁净车间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卫星制造,自动焊机实现毫伏级电压精度焊接,自动贴片机达到0.05毫米级精度嵌入电池片 [2] - 公司年产150颗卫星的能力已接近13年前全球年均卫星发射总量 [2] - 公司完成第四代Q/V天线研制和在轨验证,实现Q/V天线年产百副,并批量研制星载毫米波AiP瓦式多波束相控阵天线 [5] - 灵犀03星采用单层柔性太阳翼技术,厚度仅1毫米,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在轨展开后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 [6]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脉动生产线将单星研制周期压缩至4个月 [8] - 供应链从2018年的100余家传统航天配套企业拓展至1300余家企业,其中半数以上为民企 [8] - 公司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开发航天级轻量化材料,提升产品溢价 [8] 卫星编队与监测能力 - 公司首创"车轮编队"技术,四颗InSAR卫星以"一主三辅"编队升空,在500公里轨道上保持几十米的编队精度 [8][9] - 2024年11月交付的8颗SAR卫星组网实现全球地表形变毫米级监测 [9]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泰国曼谷实现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海外应用,为偏远区域提供高速网络 [11] - 2025年2月与泰国True集团合作加强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同年4月发射两颗具有手机直连功能的试验星 [11]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发射更多卫星,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构建空间信息走廊 [11]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公司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推动卫星制造从定制化手工作坊转向数字化生产线 [2][12] - 公司目标覆盖全球26亿未联网人口区域,推动卫星面向大众消费市场 [11][12]
科创100ETF(588120)涨超1%,AI与卫星互联网等方向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4:36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拟设立"科创成长层"以优化市场分层结构 [1] - "科创板八条"政策实施后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披露数量达105家 [1] - 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参与18起重大重组 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并购技术密集型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1] 科创100行业重点方向 - AI+领域国产大模型持续迭代 技术性能提升且训练成本下降 未来5年行业复合增速预计达32 1% [2] - 卫星互联网作为6G时代关键基础设施 国内三大万星星座进入密集发射期 相控阵天线 激光通信等载荷技术成为低轨卫星标配 [2] - 低空经济在政策驱动下进入规划建设期 eVTOL从货运向客运演进 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2] - 科技逆全球化背景下CAE EDA 高端科学仪器等卡脖子领域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CAE软件国产化率不足5% 高端仪器进口依赖度超70% [2] 科创100指数概况 - 科创100指数由科创板市值较大 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组成 反映科创板代表性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3] - 指数成分股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 [3]
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0.8%,结构性复苏下聚焦AI与低空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4:28
科创板市场分层优化 - 科创板拟设立"科创成长层"以优化市场分层结构 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1] - 金融机构加强对科创企业的定向服务 推动产融对接 [1] 科创创业50行业复苏方向 - AI+领域: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策略实现技术突围 未来5年复合增速达32 1% [1] - 卫星互联网:全球进入密集发射期 国内三大万星星座加速部署 相控阵天线和激光通信为核心载荷技术 [1] - 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eVTOL将成为重要载体 [1] - 替代领域:CAE软件国产化率不足5% 科学仪器进口依赖度超70% 技术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1] 科创板盈利前景 - 科创板营收及毛利率已现底部特征 行业盈利弹性有望逐步释放 [1] 科创创业50指数构成 - 科创创业50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精选50只战略新兴产业证券 聚焦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成长性行业 [2] - 指数成分股具有较大平均市值 通过季度调整机制保持动态优化 [2]
SpaceX 组网引发连锁反应,AI 如何重塑卫星与车路云网络版图?
36氪· 2025-06-18 11:49
星链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 - SpaceX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组网成功,普通手机无需改造即可连接卫星互联网,已有300多颗具备该功能的卫星在轨运行[1][5] - 该技术突破对传统通信行业构成降维打击,尤其是对依赖地面基站的5G网络形成挑战[1] - 美国运营商T-Mobile已推出卫星互联网服务,高端套餐用户免费开通,其他套餐用户每月额外支付10-15美元[6] 卫星互联网与传统通信网络对比 - 传统地面基站网络存在成本高昂与覆盖受限两大硬伤,全球仍有32%人口(约26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3] - 星链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总成本约2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00亿元),远低于中国5G建设投入的7300亿元,且能实现真正全球覆盖[4] - SpaceX凭借可回收火箭技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2024年发射134次,超过其他国家总和[6] 卫星互联网在车联网领域的应用 - 低轨卫星通信成功验证网联自动驾驶系统,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小于100毫秒,满足自动驾驶需求[9][10] - 汽车因天线尺寸更大、仰角范围更广,成为卫星通信的理想载体,应用前景远超手机端[15]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实现汽车直连卫星网络,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也在布局该领域[15] 卫星互联网与6G技术融合 - 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成为6G时代"泛在连接"的核心支撑技术[12] - 中国信通院明确星地一体融合组网是6G关键技术,将构建空基、天基、地基网络深度融合的全球通信体系[13] - 卫星互联网可弥补5G在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方面的商业化不足,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发展[11][12] 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格局 - 中国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组建中国星网统筹产业发展,2024年底完成"国网"星座首次批量组网[14] - G60星座于2024年8月发射首批18颗组网卫星,显示中国在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实质阶段[14] - 卫星互联网应用从传统通信向汽车、智慧城市、应急救灾等领域拓展,成为各国战略竞争高地[14][15] 卫星互联网与AI技术融合趋势 - SpaceX计划2026年部署集成AI加速芯片的第三代星链卫星,实现星上数据预处理与边缘计算[19] - 中国星网规划引入联邦学习技术,提升卫星群协同训练效率[19] - 未来AI网络将具备全域感知、云端认知推理和边缘实时交互三大特征,推动网络从连接工具向智能体跃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