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
搜索文档
多地多举措发力 稳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人民网· 2025-08-19 13:43
多式联运发展格局 - 浙江已基本形成海铁联运为核心、江海河联运为特色、空陆和公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发展格局 [1] - 江苏聚焦打造沿新亚欧大陆桥、沿江、沿海、沿运河四大铁水联运通道 [2] - 江苏推动铁路专用线和小快灵通港达园内河专支线航道建设 [2]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 浙江计划年内建成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 [2] - 浙江加快推进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铁路专用线建设 [2] - 浙江加快提升空港枢纽功能并打造嘉兴长三角航空物流中心、金丽温航空物流集散中心 [2] 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 浙江重点开发四港智运智慧物流大模型 确保10月底前上线运行 [2] - 江苏加快建成省级多式联运数字化平台 力争9月实现首批功能上线 [2] - 江苏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多式联运业务信息全流程并强化信息互通和单证互认 [2] 联运量量化目标 - 浙江目标年底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达200万标箱 江海河联运量达300万标箱 [1] - 广东设定2027年集装箱铁水联运目标增至120万TEU [3] - 广东要求沿海主要港口大宗物资疏港中绿色运输方式占比稳定在90%以上 [3] 运营模式创新 - 江苏梯度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并加快培育领军型企业 [2] - 重庆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的运输组织模式 [3] - 重庆通过邮运通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交通运输、供销等领域数据贯通与业务融通 [3] 降本增效措施 - 广东以降低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为主要发力点 从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降本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 [3] - 重庆建设改造共配中心实现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统一协作 [3] - 重庆整合村级资源打造覆盖广功能全服务优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站 [3]
安通控股: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20:09
行业环境分析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地缘冲突频发,但集运市场需求仍保持韧性,亚太和新兴市场推动全球贸易量未大幅下滑[3] - 国际集运市场运价高位震荡且波动性显著增加,内贸市场在政策支持与制造业复苏推动下展现较强稳定性与增长潜力[3] -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0.2%,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调降至2.3%[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3] -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一、二季度分别增长5.7%、5.5%,为国内集装箱运输需求提供支撑[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水路货运量48.96亿吨,同比增长4.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3亿TEU,同比增长6.9%[3] - 外贸集运市场受需求波动和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1,252.63点,同比降低19.22%[4] - 内贸集运市场受益于政策支持和供需结构改善,泛亚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PDCI)均值1,195.00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0.62%[5] - 全球制造业虽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恢复力度增强,供应链补库需求逐步释放[6] - 中国制造业PMI连续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带动制造业回暖[7]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84亿元,同比增长24.60%,利润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18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231.4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8亿元,同比增长131.36%,期末总资产145.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2.84亿元[2][10] - 基本每股收益0.1210元/股,同比增长231.5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4%,增加3.13个百分点[2] - 国内海运计费箱量155.73万TEU,同比增长13.94%,集装箱吞吐量828.20万TEU,同比增长13.01%[10] - 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5.03亿元,国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38.47亿元,按板块分类海运业务收入37.22亿元,铁路业务收入1.20亿元,公路业务收入5.08亿元[1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2.33%,财务结构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充裕[18] 业务网络与战略 - 公司在全国设立44个海运网点,覆盖156个业务口岸,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国内116个主要港口位列前三,主营国内航线干线33条[11] - 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共同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精品航线,提升内贸航运服务品质[11] - 与厦门国贸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内贸集装箱物流、海铁联运、供应链金融及数智化联通等领域[12] - 与辽宁港口股份、广州港股份、信风海运物流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构建南北物流大通道[12] - 国际航线上运营16艘集装箱船舶,总运力71.66万载重吨,主要用于对外期租[13] - 设有铁路网点8个,覆盖哈尔滨、吉林、西安、昆明、贵阳等关键区域,铁路直发线路21条,海铁线路227条,涉及业务铁路站点254个,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295个城市[14] - 与国铁集团签订多式联运"一单制"合作协议,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自有运力153.01万载重吨,占总运力66.93%,加权平均外租运力75.60万载重吨,内贸集运市场投放加权平均运力156.95万载重吨[21] - 在全球集装箱船舶企业中综合运力排名第25位,位居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企业前三甲[2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招航物流持有公司13.8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其合伙人包括招商局港口集团、中航信托、泉州交发置业等央企与地方国企[18] - 中外运集运计划自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60亿元,不超过7.20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17] - 中国外运计划自2025年7月31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亿元,不超过6.00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17]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招商轮船旗下的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及招商滚装70%股权[16] 投资与资产 - 公司投资不超过12.10亿元建造20GP和40HC集装箱,已与10家中标对象签署合同,总价款11.18亿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33.96亿元,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增加,应收票据0.56亿元,主要系已背书未到期应收票据[24] - 货币资金受限部分包括国内信用证保证金0.3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0.21亿元、银行保函保证金6.46万元[25]
宁波舟山港新增海铁联运货运专列 目的地也门亚丁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7:07
物流通道建设 - 义乌至宁波舟山港直达亚丁港的海铁联运货运专列于8月18日首发 采用铁路加海运无缝衔接模式 实现高效物流 [1][3] - 出口货物在义乌即可办理预放行和预配载等口岸手续 通关时间明显缩短 [3] - 义乌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线路成为浙江省运量最大的海铁联运线路 [3] 货物运输规模 - 首批运输货物为100个标准箱的义乌日用小商品 [1] 未来发展计划 - 当地正加快推进义乌至宁波至埃及塞得西港等新通道建设 探索高效低成本优质服务的出口物流路径 [3]
青岛港1-7月累计出口商品车同比增23%
格隆汇APP· 2025-08-18 16:56
港口业务表现 - 山东港口青岛港1-7月累计出口商品车同比增长23%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617% [1] - 工程车出口同比增长35% [1] - 创新多式联运体系降低物流成本超10% [1] 汽车行业出口数据 - 全国1-7月汽车出口总量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1] - 商用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6%和3.9%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4.6% [1] 航线网络拓展 - 2025年新增青岛至北非、印巴、中北美、东南亚及巴西等件杂货航线 [1] - 采用"铁路干线+公路短倒"双引擎集港模式提升效率 [1]
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5
交通大市场建设进展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7.5%和33.6% [1]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1] 基础设施联通重点 - 重点推进干线铁路 高速公路 内河高等级航道等战略性通道建设 [2] - 需打通省际"断头路" 消除瓶颈路段和航道主要瓶颈 [2] - 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 破除区域间基础设施瓶颈 [2] 多式联运发展 - 推动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 加强枢纽节点集疏运体系建设 [2] - 促进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健全流通规则和标准 [2] - 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 降低物流成本 [2] 跨领域协同发展 - 推动交通与旅游 电商 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 [3] - 培育自动驾驶 低空经济 无人配送等新兴消费场景 [3] - 加强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 乡村旅游 电商入村协同 [3] 市场制度优化 - 清理交通领域歧视性市场准入限制 推动跨区域执法统一 [3] - 对网约车 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 [3] - 整合交通数据资源 依法开放基础设施网络等公共数据 [3]
小清河济南港至尼日利亚阿帕帕港“河海联运”外贸业务成功试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0:38
此次运输是济南港上半年开通至孟加拉吉大港航线后开辟的第二条"河海联运"外贸业务航线,该航线较 传统"公海联运"运输可降低约15%的物流成本,为纺织品货物依托济南港班轮实现常态化"河海联运"奠 定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今年以来,济南港发挥港口区位和规模优势,对接上下游市场,大展内河集装箱业务,开辟外 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并成功引入莫来沙、耐火砖、减水剂、粮食等15个新货种,并完成集装箱装运,推 动了内河航运"散改集"绿色转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于泊升 8月10日,装载着纺织品的外贸集装箱在小清河济南港完成集港装船,将沿小清河到潍坊港转运至尼日 利亚阿帕帕港,在当地临港产业园进行深加工。 下一步,济南港将发挥公铁水空"四港合一"多式联运功能优势,在持续拓展内外贸集装箱业务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协同,与京杭运河沿线港口建立有效衔接,合力构建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京清运河物流大 通道"。 ...
“公铁接力”助推“常州制造”一路畅行
新华日报· 2025-08-13 07:13
新能源整车运输方案优化 - JSQ专列每节车厢可搭载7-9辆商品汽车,整列最多可装载约200辆家用汽车,相比公路运输需要30辆轿运车大幅提升效率 [1] - 常州市交通运输局为新能源车企打造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方案,在市区新货场增加堆放量至300台,解决临时堆放空间不足问题 [2] - 短线公路+长线铁路"接力"方案可节省运输成本1000元/台,按理想汽车全年产量估算可降低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3] 政府跨部门协同解决运输难题 - 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协调发放全市首张白天运输通行证,允许轿运车在非高峰时段通行 [2] - 运输路线设计尽量减少大型车辆拐弯次数,优化短驳路线方案 [2] - 比亚迪常州基地即将获得类似通行证,方案正在向其他企业推广 [3] 常州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企业百家行"活动,已服务企业上百次,走访理想汽车、比亚迪等重点新能源企业 [1][3] - 常州正在申报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试点,重点优化动力锂电池和大型储能柜运输标准 [3] - 政府计划持续强化跨部门协同,助力"常州制造"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进入市场 [3]
东西部(舟山—达州)大宗物资产业联盟江海联运首单开行
新华财经· 2025-08-12 22:54
运输模式创新 - 东西部舟山达州大宗物资产业联盟启动江海联运首单业务 运输9100余吨澳大利亚铁矿石至重庆万州港并通过铁路转运至达州钢厂[1] - 新运输模式实现海运转江运无缝衔接 节省协调等待时间约1周并降低物流成本6%以上[1] - 联盟由8家企业发起并扩展至10家 重点优化粮食矿石等大宗物资的多式联运模式[1] 区域合作发展 - 达州与舟山协同整合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 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联通陆上丝绸之路[1] - 合作推动物流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为达州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提供新动力[1]
四川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22:19
项目概况 - 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首列国际货运列车满载柴油机、硫酸铵等出口货物驶向广西钦州 [1] - 项目为内江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的标志性项目,位于物流港核心区,接轨于内昆铁路内江南站,紧邻绵泸高铁白马北站 [3] - 项目总占地522.2亩,总投资约8.47亿元人民币,设计年货运吞吐量为267万吨,分两期建设 [3] - 本次开通的一期工程占地约322.5亩,建设内容包括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等设施,布局1条到发线和2条装卸线 [3] 运营数据与效率 - 项目一期从开工建设到投用历时近18个月,预计每年可实现货运吞吐量178万吨、处理8万个标准集装箱 [3] - 首发国际货运列车共装载54个标准集装箱,总货值约1500万元人民币 [3] - 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50小时可运抵广西钦州港,再经海运抵达越南、柬埔寨、缅甸等RCEP成员国港口 [3] - 项目推行全流程智慧调度,确保货物快进快出 [3]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项目填补了内江无大型现代铁路货场的空白,为内江造乃至川渝造产品驶向世界搭建直达通道 [4] - 项目将与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江公路物流园协同联动,打造公铁水空立体物流网,通过多式联运拓展开放版图 [3] - 项目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使内陆城市更高效地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协作 [4] 区域开放与贸易网络 - 截至目前,内江已与17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与18个国外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4] - 内江已开通中老、中缅等15条国际班列线路,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老班列和成渝主轴跨境公路班车 [4]
铁水联运“一单制”产品发运量超一万标箱 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央视网· 2025-08-07 10:59
截至8月5日,铁路95306平台上,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发运量累计达到10028标箱。自今年2月28日国铁集团与4家航运企业签 订多式联运"一单制"合作协议以来,多式联运"一单制""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创新服务模式,已从试运阶 段进入常态化运营。25个铁路物流中心的60个铁水联运项目成功上线运营。 目前,铁水联运"一单制"业务已覆盖营口港、天津港、京唐港、日照港、钦州港等主要铁水联运通道起运港,常态化运营水运 航线超过200条。 据了解,国铁集团下一步将加快构建东北经营口港至华东华南、西北经天津港至沿海枢纽、山东经日照港至东南西南沿海等五 条核心铁水联运通道,推动铁路与航运衔接更加通畅,联运版图不断扩大,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持续增运上量,进一步助力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铁路95306平台上,铁水联运"一单制"产品发运量已经突破一万标箱,助力有效降低全社 会物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