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
搜索文档
再次超越美国,中国GDP40万亿全球第一,比美国还多10万亿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28
全球GDP格局变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25年GDP将突破40万亿美元,美国为30.51万亿美元,中国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前十大经济体按PPP排名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17.65万亿美元)、俄罗斯(7.19万亿美元)、日本(6.74万亿美元)、德国(6.16万亿美元)、印度尼西亚(5.01万亿美元)、巴西(4.96万亿美元)、英国(4.50万亿美元)、法国(4.45万亿美元)[8] - 中美两大经济体总量超过全球三分之一,亚洲GDP全球占比预计升至48.6%,经济增长重心向东方倾斜[8][10] 购买力平价(PPP)评估方法 - PPP通过剔除汇率波动和物价差异,衡量一国真实产出和服务能力,采用“菜篮子”法比较不同国家购买同样商品所需本地货币[4] - 该算法对以实体产业为根基的经济体更为公平,能更接近真实地呈现实体财富价值,剥离金融市场影响[6][8] 中国经济结构优势 - 中国实体产业根基雄厚,钢铁产量占全球六成以上,水泥产量占据半壁江山,家电产量约占全球三成,粮食和蔬菜等基础物资产出稳居世界首位[6] - 在科技领域,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5%,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0亿美元,占全球三成份额[12] - 贸易多元化成效显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外贸总值42.2%,对东盟、中东、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2.5%、15.8%和10.3%[14] 美国经济面临挑战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每年债务利息支付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日均利息支出约27亿美元[14] - 通货膨胀侵蚀民众购买力,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汽油价格飙升15%,尽管消费支出占GDP超过70%,但零售销售额和耐用品消费出现环比下滑[16] 新兴经济格局与发展模式 - PPP预测预示以实体经济、产业韧性和普惠增长为核心价值的衡量标准正在形成,强国定义将更侧重于提供稳定、有形价值的能力[18][20] -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5.34%,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体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紧密相连的发展模式有效性[20]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贸区,亚洲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基石和压舱石[18][19]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网· 2025-10-20 14:20
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了人民 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 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始 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 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竭的澎湃动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万众期待、举世瞩 目的历史性盛会,将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 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 ...
回望“十四五”,想起总书记这句话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人民日报· 2025-10-20 10:37
核心观点 -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为吉林市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1][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石油吉林石化启动总投资339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 在166公顷土地上进行深度转型 [2] -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核心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乙烯产能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2] - 吉林建龙钢铁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企业热轧效率提升17.1% [3][5]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 吉林市着力捋清可转化科技成果清单与企业需求清单 实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6项 [6] - 吉林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9% [6] - 吉林化纤集团通过多家低空经济企业碳纤维材料端供应准入 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宽 [6] 国家工业发展背景 - "十四五"以来 中国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至40.5万亿元 [6]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6]
区块链+实体经济:一场颠覆性的商业革命正在上演?
搜狐财经· 2025-10-20 08:02
区块链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渗透与应用 - 区块链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覆盖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物流运输到金融结算等多个环节[1] -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通过打破信息孤岛,使核心企业的信用可沿供应链逐级传递,让每一笔交易都变得透明可追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症结[3] - 具体应用案例包括:云南咖啡豆从种植到消费的全过程信息被不可篡改地记录在区块链上,消费者可扫码追溯其“前世今生”[3];长三角地区的跨境贸易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上链,将通关流程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大幅提高效率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6] 链上数商生态的共建与推动力量 - 链上数商生态的建设由政府、企业、技术提供商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形成前所未有的合力[4] - 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技术公司则提供底层支撑[4] 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挑战 - 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应用场景碎片化、人才储备不足等突出挑战[7] - 技术创新需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在农产品溯源领域,曾因农户信息化水平有限导致源头数据采集困难,使项目陷入困境[7] 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前景与发展方向 - 随着链上数商生态逐渐成熟,未来将出现更多如“区块链+农业”、“区块链+制造”、“区块链+物流”等创新组合[9] - 区块链技术创造实实在在价值的方向已经明确,但这场变革不会一蹴而就[9]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16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守牢实体经济根基 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石油吉林石化启动总投资339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 在166公顷土地上进行深度转型 实现炼油向化工 化工向材料 材料向中高端的转变 [2] -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核心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今年8月一次开车成功 使公司乙烯产能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2] - 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智改数转 在生产车间部署机器人 无人车等智能装备 企业热轧效率提升17.1% [3] 优势产业壮大与创新 - 吉林市通过捋清可转化科技成果清单与企业需求清单 实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6项 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9% [4] - 吉林化纤集团产品通过多家低空经济企业碳纤维材料端供应准入 市场进一步拓宽 [4] 实体经济宏观背景 - 十四五以来 中国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至40.5万亿元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4]
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13:06
金融总量支持 - 过去5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超过500万亿元 [5] 金融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3] 科技金融发展 - “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4]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普惠金融服务 - “十四五”期间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 [4]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 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72.3% [4] 消费金融提振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金融市场地位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5] - 行业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底气更足 [5]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 | 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08:57
金融总量支持 - 过去5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超过500万亿元 [5] 信贷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科技金融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或高科技含量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4] - 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72.3% [4] 消费与服务行业支持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金融市场地位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5]
“十四五”亮点丨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08:49
金融总量支持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5] 信贷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 [4]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4]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普惠与小微企业金融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 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72.3% [4] 消费与服务行业金融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社会融资结构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6:09
金融总量与货币环境 - 9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为8.4%,狭义货币M1增速提升至7.2%,M2-M1剪刀差收窄至近四年最低,表明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经济活动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处于高位 [1]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3万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48.32%,为历史较低水平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高达11.46万亿元,同比多增4.28万亿元,成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支撑 [2] - 实体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规模合计约为2.19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反映企业融资渠道拓宽 [2] 信贷投向与利率水平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融资成本保持低位 [4] - 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70.39万亿元,金融总量已非常庞大,政策重心转向关注信贷结构优化和资金配置效率 [4] 政策展望与流动性管理 - 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操作、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 [5][6] - 四季度央行或将结合降准等政策工具,通过恢复国债买卖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6] - 未来评价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更侧重于利率等价格工具,而非单纯追求贷款数量增长,支持服务将转向更加精准与更有效率 [4][6]
2025年三季度全市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推进会召开 彭华松主持会议并讲话
长沙晚报· 2025-10-17 10:26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核心为动员全市各级部门奋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以立“军令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抢时间、拼进度、补短板、见成效 [1] - 会议强调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1] 制造业发展策略 - 狠抓招商引资,需加强精准施策、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措施更实、方式更优、效果更好 [1] - 狠抓项目建设,需打好项目签约落地“组合拳”,跑出项目开工建设“加速度”,按下项目投产达效“快进键” [1] - 狠抓企业服务,强化梯度培育,优化服务保障,实化政策支持,主动上门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1] 工作目标与要求 - 四季度被定位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冲锋冲刺季、决战决胜期 [1] - 工作目标是将项目投资效益最大限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全力支持企业稳健运行、发展壮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