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
搜索文档
今天,游戏板块大涨,锂电龙头股走强
中证网· 2025-09-15 16:27
传媒与游戏行业 - 传媒板块表现活跃 游戏板块大涨 星辉娱乐和完美世界等个股大涨 影视院线板块上涨 幸福蓝海和中国电影等个股大涨 [1] - 2025年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 历时256天 比2024年提前76天 另有10部影片定档2025年国庆档 [1] - EA SPORTS FC PRO冠军杯暨FC PRO足球世界挑战赛于9月9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 [1] - 游戏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新品供给不断释放 行业将延续高景气 景气周期长度或超市场预期 板块估值性价比优势凸显 [1] 锂电与汽车行业 - 锂电产业链表现活跃 汽车整车和一体化压铸等板块上涨 宁德时代盘中涨超14% 收盘上涨9.14% 股价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天赐材料和赣锋锂业等龙头股上涨 [2]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 储能行业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3] - 两部门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明确绿电直连项目费用指标 鼓励新能源就近消纳 [3]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将于9月16日至18日在福建宁德召开 大会将发布一系列创新成果 展现储能产业最新成效 [3]
年内涨幅近40%!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金十数据· 2025-09-15 09:21
黄金价格走势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 [4] - 国际金价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深圳水贝实时金价从8月22日的782元/克涨至9月12日的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 [4] 传统黄金消费市场变化 - 金价高企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传统金柜前客流稀疏,成交量下降 [3][6] - 有黄金店铺店主透露,今年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但租金、电费和人工等成本依然高企 [6] - 金价快速上涨抑制了黄金珠宝的消费需求,不少黄金珠宝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出现闭店 [18] “平替黄金”产品兴起 - 铂金、金包银等“平替黄金”材质因价格亲民吸引年轻顾客,相关店铺客流量翻了好几倍 [3] - 金包银产品外观和真金几乎一样,价格却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具备一定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 [3][7] - 铂金首饰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且有稳定回收市场 [9] “痛金”与情绪消费现象 - “痛金”指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的新兴消费品,在年轻群体中受欢迎 [10] - 市场流行一口价的小克重“痛金”产品,如10元的小金片、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的黄金手机贴,商家以此提升溢价空间和利润 [12][14] - 一款重量仅3毫克的Labubu金箔产品售价10元,单日销售超过15张,小克重产品需求旺盛 [14][17] 大牌仿款流行趋势 - 水贝黄金市场上,老铺黄金、梵克雅宝的标志性产品仿款受到青睐,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够提供此类商品 [16] - 仿款销售方式隐蔽,一般不公开展示,需顾客主动询问,产品重量从9克至20克不等 [16] 黄金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8至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的37%显著增长至2025年的62% [16]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推动小克重“痛金”和非婚嫁场景消费渗透率提升 [17][18]
年内涨幅近40%!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第一财经· 2025-09-14 22:59
黄金价格走势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3] - 国内终端市场同步上涨,水贝实时金价从8月22日的782元/克涨至9月12日的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4] 传统黄金消费市场变化 - 金价高企导致购金客户观望心态浓厚,店铺人流量增加但成交量下降,部分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5] - 传统金柜前客流稀疏,与"平替"产品区域人气攀升形成对比[3] 黄金平替产品兴起 - 金包银产品外观与真金几乎一样,价格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店铺进店量翻了好几倍[3] - 金包银具备一定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但检测难度较高需通过破坏性方式完成全面检测[5] - 铂金首饰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且有稳定回收市场[8] 小克重黄金情绪消费现象 - "痛金"产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在年轻群体中较受欢迎,一般不按克重定价以提升溢价空间[9][11] - 小克重、低总价产品不断涌现,如10元小金片、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的黄金手机贴等[14] - 部分IP金粒饰品涵盖泡泡玛特、三丽鸥旗下形象,每粒定价799元或899元,Labubu金箔重量低至3毫克价格10元当日销售超15张[14] 大牌仿款销售情况 - 老铺黄金、梵克雅宝标志性产品受到青睐,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提供此类商品,销售方式更为隐蔽[17] - 梵克雅宝仿款重量从9克至20克,选购有母贝的款需增加300多元附加费[18] 黄金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 18至24岁消费者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的37%显著增长至2025年的62%[18]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推动小克重"痛金"和大牌仿款需求旺盛[18] 行业发展趋势 - 金价快速上涨抑制黄金珠宝消费需求,部分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闭店,但仍有企业通过工艺设计和营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19]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新兴经济体持续购入黄金或继续推高金价[19] - 随着工艺提升和"悦己"消费观念深入,黄金珠宝在非婚嫁场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19]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高德扫街榜上线,真实数据重构线下信任格局-20250914
开源证券· 2025-09-14 22: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高德扫街榜上线 依托十亿级用户与庞大真实出行数据 重构线下信任格局 打破美团大众点评主导的到店业务格局[3][23][27] -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包括黄金珠宝 线下零售 化妆品和医美四大投资主线[6][29][30] 零售行情回顾 - 商贸零售指数报收2396.85点 周上涨0.85% 跑输上证综指(上涨1.52%)0.67个百分点 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位[5][12] - 2025年年初至今零售行业指数上涨7.06% 弱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15.48%)[12] - 细分板块中超市板块本周涨幅最大为3.29% 钟表珠宝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涨幅36.28%领跑[14][18] - 个股方面三江购物(+33.4%)新华百货(+14.7%)汇嘉时代(+12.9%)涨幅靠前[5][20][21] 行业动态:高德扫街榜 - 高德地图9月10日发布高德扫街榜 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和出行行为打造的生活服务榜单[3][23] - 榜单包括年度状元榜和以餐饮为主的日更扫街榜 以真实脚步作为参考 引入芝麻信用过滤虚假评论[3][23] - 依托十亿级用户与庞大真实出行数据 基于行为+信用给出真实反馈 商家凭产品力和口碑自然获得曝光[3][27] - 有望重构行业打分信用体系 打破美团大众点评长期主导的到店业务行业格局[3][27] 投资主线及重点公司 投资主线一:黄金珠宝 - 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深度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6][29] - 老铺黄金2025H1营收123.54亿元(+250.9%)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285.8%) 同店收入增长201%[31][38][39] - 潮宏基2025H1营收41.02亿元(+19.5%)归母净利润3.31亿元(+44.3%) 加盟渠道收入增长36.2%[31][41][42] - 周大生2025Q2归母净利润3.42亿元(+31.3%) 受益金价上行和产品结构优化[31][63][64] - 重点推荐老铺黄金 潮宏基 受益标的曼卡龙 菜百股份[6][29] 投资主线二:线下零售 - 关注顺应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零售企业(超市 百货 连锁)[6][29] - 永辉超市2025H1营收299.48亿元(-20.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 门店调改进入阵痛期[31][69][70] - 重点推荐永辉超市 爱婴室 受益标的重庆百货[6][29] 投资主线三:化妆品 - 关注具备差异化且能力持续迭代的优质国货美妆品牌[6][30] - 毛戈平2025H1营收25.88亿元(+31.3%)归母净利润6.70亿元(+36.1%) 线上渠道增长39.0%[31][44][45] - 珀莱雅2025H1营收53.62亿元(+7.2%)归母净利润7.99亿元(+13.8%) 第二梯队品牌彩棠增长21.1%[31][47][48] - 上美股份2025H1营收41.08亿元(+16.0%)归母净利润5.24亿元(+30.7%) 主品牌韩束增长14.3%[31][53][54] - 巨子生物2025H1营收31.13亿元(+21.7%)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20.2%) 可复美品牌增长22.7%[31][50][51] - 丸美生物2025H1营收17.69亿元(+30.8%)归母净利润1.86亿元(+5.2%) 眼部类产品增长76.2%[31][57][58] - 润本股份2025H1营收8.95亿元(+20.3%)归母净利润1.88亿元(+4.2%) 婴童护理系列增长38.7%[31][60][61] - 重点推荐毛戈平 珀莱雅 上美股份 润本股份 受益标的若羽臣[6][30] 投资主线四:医美 - 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的医美产品厂商[6][30] - 爱美客2025H1营收12.99亿元(-21.6%)归母净利润7.89亿元(-29.6%) 产品渠道研发全方位发力[31] - 科笛-B2025H1营收0.66亿元(-31.2%)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两款新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商业化[31][76][77] - 朗姿股份2025H1医美业务营收13.33亿元(-6.1%) 非手术类项目营收11.60亿元(-3.8%)[31][81] - 重点推荐爱美客 科笛-B 受益标的锦波生物[6][30] 其他重点公司 - 赛维时代2025H1营收32.34亿元(+31.8%)归母净利润1.18亿元(+63.3%)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31][35][36] - 吉宏股份2025H1营收32.34亿元(+31.8%)归母净利润1.18亿元(+63.3%)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增长52.9%[31][66][67] - 豫园股份2025H1营收191.12亿元(-30.7%)归母净利润0.63亿元(-94.5%) 珠宝时尚业务营收127.91亿元(-37.5%)[31][73][74] - 老凤祥2025H1营收333.56亿元(-16.5%)归母净利润12.20亿元(-13.1%) Q2营收158.35亿元(+10.5%)[31]
年内涨幅近40%!在全国最大黄金集散地,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21
黄金价格变动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 [2] - 水贝黄金价格从782元/克涨至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 [2][4] -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同步迅速拉升 [2] 消费市场转向 - 黄金每克价格暴涨55元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传统金柜客流稀疏 [1][4] - 购金客户产生观望心态,成交量下降,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 [4] - 纯黄金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金店转向金包银业务 [4] 平替产品兴起 - 铂金、金包银等材质因价格亲民吸引年轻顾客,金包银价格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 [1][4] - 金包银店铺进店量翻了好几倍,产品具备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 [1][4] - 铂金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首饰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7] 新兴消费现象 - 小克重"痛金"(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和大牌仿款悄然流行 [8][14] - "痛金"一般不按克重定价,商家利润相对更高,通过线上直播或引入产品提升溢价空间 [10] - 大牌仿款销售方式更为隐蔽,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够提供梵克雅宝等仿款商品 [14] 产品特征与销售 - 金包银产品标明金、银重量和总重,并附有鉴定证书,但检测难度较高需通过破坏性方式 [5] - 低总价黄金产品不断涌现,如10元一片的小金片、价格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一个的黄金手机贴 [12] - Labubu金箔产品重量低至3毫克,价格仅10元,当日已经销售超过15张 [12] 消费群体变化 - 年轻消费者金饰拥有率较高,18至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显著高于2019年的37% [14]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小克重"痛金"和大牌仿款需求旺盛 [15] - 黄金珠宝首饰在非婚嫁场景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5] 行业动态与风险 - 部分优秀企业凭借工艺设计和营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但不少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闭店 [15]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金价或将继续被推高 [15] - "痛金"和仿款产品多数涉及IP或版权问题,罗湖区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侵权产品 [16]
打造郑州都市圈消费新地标,中牟何以能?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5
河南日报记者 齐亚琼 通讯员 曹悦熠 牛宁 秋意初显,中牟新区各大商圈人气不减。在杉杉奥特莱斯充满花园景致的街区里,游客悠闲漫步,孩子 们欢笑嬉戏;天泽城、世纪城等商圈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从"瓜蒜之乡"到"幻乐之城"和"时尚地标", 如今这里已成为郑州都市圈极具活力的商业新高地。 近年来,中牟新区以发展特色商业经济为抓手,通过精准分析消费趋势,创新设计差异化沉浸式消费场 景,全力支持杉杉奥特莱斯、天泽城、世纪城等一批重点商圈,打造出品牌稀缺性、场景沉浸感和人文 关怀度三张闪亮的商业名片,成为河南省消费品牌集聚区和郑州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新标杆。 "首店经济"魅力绽放 在商业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中牟新区另辟蹊径,将"首店经济"和"旗舰店矩阵"作为破解同质化难题的金 钥匙。 "支持商业企业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探索建设首发经济集聚区,多维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首发平台,是 中牟新区推动商业经济发展提升的重点创新方向。"中牟新区工信商务局负责人介绍。 品牌稀缺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使中牟从"品牌追随者"转变为"品牌策源地",构建了坚实的商业护城河, 成为吸引全省消费力的品牌高地。 "商业+文旅"催生消费新体验 与八大主题乐园做邻居 ...
影视版块持续爆火,能否诞生下一个十倍股?
36氪· 2025-09-12 18:20
影视行业市场热度变化 - 2024年A股影视板块仅4只个股上涨[6] 但年内多只个股涨幅显著:柠萌影视上半年扭亏为盈0.11亿元后股价累计涨超70%[8] 慈文传媒无作品产出仍涨58.8%[8] 稻草熊娱乐净利润同比下滑118.42%但股价涨20%[10] - 政策与档期刺激成为关键驱动因素:广电总局"21条"政策取消剧集制作限制后多家公司涨停[11] 暑期档超预期票房及中秋国庆档期预热推动院线板块热度升温[11]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万达、中影、大地等头部院线占据超四成市场份额[12] 资金流向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份额稳定增长的企业[12] 国内外影视企业对比 - 奈飞财务与市值表现显著优于国内企业: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超40%[15] 2022年至今累计上涨7倍[15] 市值约为国内影视公司的百倍以上[17] 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23] 每股收益7.19美元(同比增长47.3%)[23] 自由现金流22.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5] - 商业模式差异体现在内容战略:奈飞通过增加广告、打击共享账户、提升会员定价提升盈利[17] 且原创内容占比超60%[30] 国内平台依赖日更模式但内容库深度不足[28][29] - 用户规模与技术应用形成护城河:奈飞全球用户数超3.016亿[19] 通过数据驱动内容推荐模型(如《纸牌屋》上线首月新增300万用户)[35] 并持续加大内容投入(2024年预算突破200亿美元)[35] 内容为核心竞争力 - 优质内容决定行业长期价值:奈飞现象级爆款(如《鱿鱼游戏》《甄嬛传》)证明内容具备穿越周期能力[18] 乐视仅凭《甄嬛传》维持收益[18] 用户付费动机完全基于内容质量[18] - 国内内容供给存在结构性短板:平台因优质内容不足被迫采用日更模式[29] 电影市场年轻人进场率下降且投资减少[31] 行业缺乏工业化制作体系与技术赋能[32][36] - 破局需构建工业化流程:需借鉴好莱坞工业化体系[32] 结合数据驱动制作与宣发(如奈飞通过AI技术优化内容库)[20][35] 头部企业需打破传统框架以持续产出优质内容[36]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长内容价值重获认可:电影与长剧集承载更多情绪消费[37] 公共影响力与长尾效应日益突出[38] 投资逻辑从"赌爆款"转向业绩确定性及技术赋能[39] - 市场机会向头部集中:影视行业头部企业伴随观众注意力回流迎来发展机遇[40] 但需通过可持续内容供应彻底转变投资逻辑[40]
影视版块持续爆火!能否诞生下一个十倍股?
格隆汇APP· 2025-09-12 15:45
影视行业热度提升 - 2024年影视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年初哪吒2热映带来影视股集中爆发 [2][3] - 《南京照相馆》点燃暑期档 "21条"政策出台拯救影视市场 未上映的《731》收获4000万预售票房再次点燃板块 [4][5] - 柠萌影视上半年扭亏为盈仅盈利0.11亿元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70% 慈文传媒无作品产出但股价涨58.8% 稻草熊娱乐净利润同比下滑118.42%却股价上涨20% [9][11] 行业结构变化 - 院线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万达/中影/大地等头部院线占据超四成市场份额 [13] - 资金流向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市场份额稳定增长的头部院线企业 [14] - 广电总局取消剧集制作限制后 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出现涨停 [12] 奈飞成功模式分析 - 奈飞股价自年初累计上涨超40% 2022年至今上涨7倍 [16] - 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超出预期2282万美元 每股收益7.19美元同比增长47.3% 超出预期0.10美元 [28] - 产生2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较去年同期的12.1亿美元大幅增长 [29] - 2025年用户数超3.016亿 占据全球最大流媒体市场份额 [24] - 原创内容占比超60% 《西线无战事》《犬之力》等作品提名奥斯卡奖 [33][34] 内容为核心竞争力 - 奈飞通过增加广告/打击共享账户/提升会员定价提升营收 国内平台正采取类似策略 [17] - 平台现象级爆款繁多 内容潜力无限 [20] - 采用数据驱动的内容推荐模型预测用户偏好 《纸牌屋》上线首月新增用户300万 全球播放量突破10亿次 [42] - 内容投入持续加大 2015年预算50亿美元 2020年170亿美元 2024年预计突破200亿美元 [42] 国内行业困境 - 国内影视公司多数在亏损线挣扎 奈飞市值约为国内公司的百倍以上 [21][30] - 视频平台内容库缺乏深度 被迫采用日更模式维持用户留存 [32][33] - 用户增长见顶 市场饱和 年轻人进场率下降 中老年人成为影院主力 [36] - 平台内容缺乏深度与院线投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37] 破局方向 - 需建立工业化制作体系 利用技术推动优质内容产出 [38] - 好莱坞成功基于工业化制作体系 奈飞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体系 [39][40] - 长剧和电影具有更大的公共影响力和穿越周期能力 长尾效应愈发突出 [45] - 投资逻辑正从"赌爆款"转向业绩确定性和技术赋能 [46]
LABUBU火爆服贸会,给山东文创带来三重启示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09:5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凭借"丑萌"设计及IP故事化策略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 体现情绪消费崛起及文创产业转型趋势 [4][5][10][14] - 中国文创产品出海步伐加快 2024年全球文化贸易额超1万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9% 差异化战略成为关键成功因素 [14][15] 行业趋势 - 情绪消费成为Z世代核心消费态度 近六成青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月均支出949元 较2024年增长16.2% [9] - 全球文化贸易额从2000年1500亿美元扩大至2024年超1万亿美元 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9% [14] - 文创产业转向注重情绪价值供给 IP故事化及文化内核提炼成为提升产品热度的关键策略 [9][12][13] 产品策略 - LABUBU通过"丑萌"反美学设计击中年轻人审美 形成个性表达与社交认同的文化现象 [4][6][8] - 泡泡玛特在服贸会推出巧克力、冰淇淋等延伸产品 现场销售火爆 [5] - IP角色配备鲜明性格设定与故事背景 LABUBU家族构建包含爱情、亲情的沉浸式故事宇宙 [11] - 差异化战略应用于国际市场 如在泰国推传统服装限定款 新加坡推人鱼限定款 均获成功 [14] 案例实践 - 司书胜艺术工作室将"丑萌"元素融入传统茶宠 均价400元产品在线上及服贸会现场双渠道热销 [8] - 刘氏泥塑通过讲述"崂山蛇仙"传说增强消费者共鸣 提升购买意愿 [11] - 宝宝巴士动画及周边行销110多个国家 发现不同市场对IP角色偏好存在显著差异 [14] 发展建议 - 文创企业需关注年轻群体审美倾向 通过现代转译传统文化符号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情感联结的产品 [8][13] - 出海企业需洞察海外文化需求 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推动"文化出海"模式创新 [15] - 应打造既有中国韵味又具全球表达的文创产品 实现从有形消费向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升级 [15]
“换装棉娃”快速成长
新华网· 2025-09-12 07:47
市场概况与规模 - 棉花娃娃消费市场在短短数年间从十亿元级跨越至百亿元级 [1] - 截至2025年9月2日,抖音棉花娃娃相关话题播放量达119.5亿次,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达66.6亿次 [2] - 淘宝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棉花娃娃品类成交同比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近30天在线新品增加量超50%,新品成交额翻番增长 [4] 消费群体与核心驱动力 - 当前核心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Z世代女性、二次元爱好者及追求"养成感"的学生群体 [3] - 情绪价值是核心驱动力,消费者愿意为能带来积极情绪体验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5] - 棉花娃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兼具可玩性、陪伴性和社交属性,方便携带并形成紧密社群 [5] 产品特点与市场演变 - 棉花娃娃是以棉花为主体材质制成的玩偶,常见尺寸为10厘米至20厘米,主要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大类 [2] - 2021年之后,更能彰显个性的无属性娃娃迅速出圈 [2] - 娃衣等衍生品类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引擎,并逐渐跳出小众赛道走进大众视野 [5] 行业挑战与知识产权 - 原创棉花娃娃生产周期长,有的长达半年 [6] - 市场扩大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难题,盗版娃娃低价抄袭原创设计,分流客源并拉低消费体验 [6] - 原创商家正通过申请外观专利、品牌商标及建立常态化打假机制来应对 [7]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拥有更强供应链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的专业品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8] - 与热门IP的联名合作将是市场重要推动力,同时行业需致力于孵化原创IP以构建更稳固的品牌价值 [8] - 行业需要加强自律,抵制炒价、维护版权,以营造更健康的市场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