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技术

搜索文档
专家访谈汇总:“芯片女皇”被任命为华为人才“定价”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3 19:16
AI技术赋能传统智能终端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政策与AI双轮驱动"特征,中国"国补"政策推动中端消费市场复苏,AI技术深入应用于PC和手机等终端设备 [1] - 半导体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AI算力需求推动海外算力提升,国内加速自主研发,电子级超纯水材料市场国产化进程加速 [1] - AI技术推动可穿戴产品需求释放,智能硬件商业化进程加速,AI眼镜等新形态产品成为下半年重要驱动力 [1] - 消费电子(尤其是AI赋能的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依然是热点,短期内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带动需求增长 [1] 荣耀公司战略转型 - 荣耀已于2025年6月26日获得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受理,预计至少需要三个月进入下一步 [1] - 阿尔法战略于2025年3月发布,计划从传统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1] - 战略分为三步:从智能手机入手,拓展AI智能体时代技术边界,最终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1] - 推出Magic V5折叠屏手机,定价8999元起,全球最轻薄折叠屏手机,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 [1] - 计划2025年8月推出新小折叠屏手机,欢迎与苹果等品牌竞争 [3] - 2025年一季度市场出货量未进入前五,2024年排名曾达第四 [3]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自动驾驶和Robotaxi服务,多家企业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3] -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启用Robotaxi服务,使用Model Y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 [3] -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在迪拜部署商业化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计划2025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服务 [3] - 预计2026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渗透率有望突破30% [3] - 5G网络普及、路联网系统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优化为Robotaxi提供有利运营条件 [3] 创新药产业发展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多方面支持创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 [4] - 2018-2024年中国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8年的9.6种增至2024年的48种,增长5倍 [4] - 7月3日多只创新药概念股涨幅显著,长春高新午后涨停,神州细胞、九芝堂、华海药业、未名医药等多股涨停 [4] - 港股创新药ETF成交额放量,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为33.99倍,低于历史大部分时间估值水平 [4] 华为人才战略 - 半导体业务部总裁何庭波兼任高级人才定薪科科长,该部门成立于2021年,直属人力资源部 [4] - 何庭波担任多个芯片相关高层职位,包括研发部长、海思总裁、2012实验室总裁等 [4] - 在2019年美国芯片制裁危机中带领海思团队将"备胎"方案转变为战略核心 [4] - 2019年启动"天才少年计划"吸引全球顶尖青年人才,包括智元机器人创始人稚晖君 [5]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615亿元、1647亿元、179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均超20% [5]
上海电信引领双万兆时代,如何重塑城市网络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36
双万兆网络技术发展 - 上海电信与华为合作打造"双万兆"网络布局,推动5G-A和F5G-A技术融合,实现网络速度质的飞跃[1] - 5G-A技术通过三载波聚合等创新使时延降至毫秒级,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部分指标较初期5G增强10倍[7] - F5G-A技术基于50G PON实现有线网络从千兆到万兆的跨越,通过全光连接和边缘AI增强覆盖稳定性[9] 应用场景落地 - 黄浦江游轮实现5G-A网络覆盖,支持8K视频和直播流畅体验[3] - 上海地铁80%路段实现5G-A满格覆盖,车厢内网络体验显著提升[7] - 万兆小区光纤直连房间,全屋Wi-Fi无死角覆盖,支持8K电影、云游戏等应用[3][9] 技术驱动因素 - AI技术发展对网络提出四大要求:万兆带宽、1毫秒时延、高可靠性、泛在连接[5] - 双万兆网络支撑智慧城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AI实时数据分析场景[4] - 5G-A技术赋能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整发车时间优化出行体验[7] 产业生态构建 - 上海电信与华为联合上下游形成完整双万兆生态链,涵盖设备供应、技术方案和场景落地[12] - 产学研用深度联动实现全球领先网络建设,并跑通可复制商业模式[12] - F5G-A技术推动智能家居普及,AI陪伴机器人等设备进入家庭场景[11]
专访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构建多语种服务体系,力拓半日游项目推向更多城市
北京商报· 2025-07-03 17:02
入境游市场复苏态势 - 中国入境游市场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下呈现强劲复苏 预计2024年将全面恢复至2019年水平 [1] - 携程入境游业务已恢复至2019年70%-80%水平 2025年一季度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00% [3][8] - 东南亚游客因免签政策增长迅速 欧美客源市场恢复相对滞后但消费能力更强 [3][7] 目的地格局演变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国际吸引力持续提升 上海凭借国际化形象和网红资源成为增长亮点 [3] - 成都重庆通过熊猫IP在境外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西部网红城市吸引力显著提升 [3] - 新疆黑龙江等特色目的地崭露头角 冰雪资源对东南亚游客形成独特吸引力 [4] 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 面临航空运力不足和签证便利化挑战 国际航线恢复缓慢导致欧美市场机票价格高企 [5][7] - 公司正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动国际航线恢复 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国际会议会展落地中国 [7] - 重点开发阿拉伯语俄语等小语种服务能力 智能客服已解决80%酒店外宾日均咨询量 [11] 产品服务创新 - 从半日游拓展至全链条服务 覆盖吃住行环节并扩展至所有入境旅客群体 [12] - 在北京上海试点半日游项目 未来将延伸至香港广州成都机场 [12] - 针对中东游客开发特色旅游餐饮体验 通过AI技术提升跨国服务效率 [9][11] 长期发展前景 - 入境游交易额虽低于出境游但增量空间巨大 乐观估计年增长率可达50% [8] - 国际航班恢复和签证优化后 欧美市场将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长点 [7] - 建议引进全球影响力文娱活动 通过长期积累提升国际旅游推广效果 [7]
WAIC 2025医疗健康专场备受瞩目,30余项创新技术重塑行业生态,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早盘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7-03 12:42
市场表现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午间收盘上涨0.68%,跟踪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上涨1.01% [1] - 成分股神州细胞(688520)涨停19.99%,华海药业(600521)涨停10.01%,长春高新(000661)上涨9.05%,君实生物(688180)和人福医药(600079)跟涨 [1] 行业事件驱动 - WAIC2025大会将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医疗与健康板块为核心看点,设置4场论坛聚焦诊疗范式创新、AI药物研发等方向 [1] - 大会将首发"科技基础大模型"等多项技术成果,超30项医疗产品参展,包括阿里"平扫CT+AI"早筛和蚂蚁"AI健康管家"等创新应用 [1]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研发端、准入支付、临床应用多层次政策构建创新药发展闭环体系 [2] - 政策有望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型,促进创新药龙头企业、细分biotech及CXO产业链全面繁荣 [2] 指数与成分股 - 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覆盖前端预防、中端检验和后端治疗领域,这些领域是AI技术应用最活跃的赛道 [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6%,包括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603259)、迈瑞医疗(300760)等 [2] 相关金融产品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0093/C类020094) [3] - 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式基金(A类015139/C类015140) [3]
日媒惊叹小米汽车工厂效率:1000台机器人,76秒一台车
观察者网· 2025-07-03 08:25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正通过部署1000台机器人提升北京工厂自动化水平以应对电动汽车超高需求 [1] - 北京工厂占地72万平方米,涵盖六大工艺流程及销售交付测试全功能 [2] - 计划投资6.4亿元购置50万平方米土地建设第三工厂,第二工厂即将竣工 [7] 制造技术优势 - 采用一体化铝合金压铸技术,使72个焊接部件整合为单个压铸件,生产时间缩短50% [2] - 与特斯拉同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巨型压铸机企业 [2] - 配合激光雷达和AI检测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品控 [2] 生产效率数据 - 当前生产节拍达76秒/辆,日产能约1000辆 [5] - 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节拍为40秒/辆,年产能95万辆 [7] -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SU7车型30周交付周期及YU7上市后的新增订单 [5] 市场表现对比 - SU7上市9个月销量25.6万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在华20万辆销量 [7] - YU7上市3分钟获20万辆订单,定价策略对标特斯拉但更具性价比 [7] - 外媒预测YU7有望成为Model Y级别的爆款产品 [7]
【私募调研记录】煜德投资调研莱特光电
证券之星· 2025-07-03 08:15
莱特光电业务进展 - 公司在OLED终端材料领域构建了覆盖红、绿、蓝三色发光层及空穴传输层等核心材料的产品矩阵 [1] - Red Prime和Green Host材料已实现量产供应 Red Host和Green Prime材料正在推进量产测试 [1] - Blue Prime和Blue Host材料处于客户端验证测试阶段 同时积极推进蓝色磷光与MR-TDF技术 [1] - 利用AI技术深度剖析数据库 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力 推进材料模型研发 [1] 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 - 8.6代线建设将大幅增加OLED有机发光材料需求 拓宽公司业务市场空间 [1] - 叠层OLED技术在多类终端产品中应用 新增CGL层需使用特殊材料 发光层材料用量大幅增加 [1] 国际化布局与研发投入 - 公司为海外市场拓展做准备 推进PCT国际专利布局 多项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 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构建多元化业务体系 [1] 煜德投资背景 - 由长期业绩卓越的基金经理靳天珍创办 打造专家型投研团队和复合型运营团队 [2] - 立足中国证券市场 聚焦A股投资机会 同时在海外市场及对冲基金有适当布局 [2] - 以深度研究为唯一决策导向 通过深入研究发掘中国经济中的商业和投资机会 [2]
以渠道优势见长,数字经期护理公司安雅(Enya)获得数百万美元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03 08:14
公司融资与发展 - 卫生巾品牌安雅获得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500Global [2] - 融资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和开拓中国市场 [2] - 公司预计今年收入增长翻倍,明年收入有望突破千万美元 [1][3] - 公司计划将中国市场份额提升至70%-80% [9] 公司背景与产品 - 安雅成立于2020年,总部在新加坡,已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2] - 产品线包括卫生巾、暖宝宝、月经杯、月经裤等 [4] - 主打产品为100%有机棉卫生巾,通过美国FDA认证 [4][5] - FDA认证标准超国标3倍,需通过16项重金属和3类致病菌0检出测试 [5] - 产品包装设计注重美观和便利性 [6] 市场渠道 - 在东南亚市场主要布局线下渠道,与7-11、屈臣氏等合作 [8] - 即将与山姆超市达成合作 [8] - 已与DKSH达成大额订单合作,覆盖中国主要销售渠道 [8] - 在中国将实施"全域场景渗透"战略,构建三级渠道网络 [11] - 计划进驻超8000家便利店终端 [11] - 同步拓展小红书、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 [13] 中国市场策略 -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应亚洲人体质的卫生巾和暖宝宝 [11] - 后续将推出缓解经期疼痛和焦虑的保健品 [11] - 计划开发微信小程序,结合AI技术提供经期记录和定制化服务 [11] - 中国卫生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0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8% [9] - 行业正经历洗牌期,新品牌朵薇14天冲进行业TOP3 [9] 行业竞争 - 国内市场已有全棉时代等同类品牌 [4] - 3·15晚会曝光卫生用品生产乱象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9] - 新品牌朵薇快速崛起但仍有产品质量质疑 [9] - 行业存在较多变量和不确定性 [10]
国脉科技上半年预盈超1.25亿元创新高 投资收益连增四个季度股价12个月涨超93%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 25亿元至1 56亿元 同比增长60 52%至100 33% 扣非净利润6700万元至8800万元 同比增长3 58%至36 05%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 49亿元 创六年新高 净利润1 69亿元 同比增长61 41% 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 18亿元 同比增长2 46% 净利润9138万元 同比增长55 82% 创单季度新高 [1] - 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3362万元至6462万元 同比预增75%至236% 净利润连续10个报告期增速超35% 连续4个报告期增速超50% [1] 业务概况 - 国内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外包服务提供商 主营业务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 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 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 教育服务 [2] - 连续多年在"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获得"中国通信技术服务金奖" 与IBM 爱立信等国际厂商竞争 [2] 增长驱动因素 - 业务持续向好发展 在养老 身联网和AI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和创新促进业务协同生态建设 [2] - 经营效率提升 闲置资金管理策略实现收益增长 [2] - 期间费用率从2021年的41 54%持续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2 09% [2] 财务指标 - 投资收益连续四个季度增长 2024年第二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623 9万元 886 1万元 3040万元和1660万元 同比增幅分别达103 22% 238 7% 297 33%和172 89% [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18 23%持续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13 55% [3]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日上午收盘 股价报11 82元/股 过去12个月累计涨幅超93% [3]
英媒:“知识型外包”或成非洲就业“金矿”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56
行业概况 - 非洲BPO行业当前从业者约100万,仅占全球总数的2%,但增长迅猛,预计到2028年年均增速将达14%,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肯尼亚增速更高达19% [1] - 全球对AI训练、数据标注等数字劳动力需求激增,外包业务正加速向非洲转移,BPO行业为非洲年轻人打开了新的就业通道 [1] - 非洲具备年轻人口充沛、英语普及率高、地理位置便利(时区与欧美重叠)等天然优势,且成本优势显著,肯尼亚BPO员工月薪约233美元,远低于欧美甚至菲律宾 [1] 市场机遇 - 欧美多地劳动力短缺推动企业寻找新人力资源,德国已举办对接会推动本国企业与非洲外包公司合作 [2] - 肯尼亚计划7月出台国家级BPO政策,目标5年内新增百万岗位,数字经济官员强调需"有的放矢地扶持外包产业" [1] - 行业从简单数据标注转向语言审核、AI辅助决策等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复杂及需情绪判断的任务仍依赖人工服务,相关岗位薪资和稳定性更高 [2] 挑战与转型 - 非洲BPO行业超4成岗位面临被AI机器替代的风险,部分岗位如内容审核、数据标注存在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2] - 行业领先企业已拒绝低端内容审核业务,转向"知识型外包",布局AI与计算机方向,如肯尼亚企业家穆古雷的公司 [2] - 非洲需通过人才升级和教育投入才能真正掌握BPO行业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杨凌】智能“神器”显威力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0
光伏智能喷灌机技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德兰教授团队研发的光伏智能喷灌机通过太阳能驱动和机械导航技术实现精准灌溉 顶部太阳能板将强光转化为清洁电力 底部导航轮可沿渠道自主穿梭 双喷头形成30米至50米水幕半径 [1] - 该设备解决了传统漫灌的痛点 包括水资源浪费和灌溉不均问题 在复杂地形中能自动调整喷洒角度和路径 节水率超过40% [1] -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 支持单机作业或组合覆盖连片农田 集成光伏驱动、机械导航等创新技术 尤其适合干旱地区及丘陵、梯田等复杂地块 [1] 节水效益与运营数据 - 在1000亩农田的示范基地应用中 光伏智能喷灌机相比传统漫灌每年可节省8万立方米水资源 相当于160个标准游泳池蓄水量 [2] - 示范基地展示了7种节水灌溉设备组成的"科技矩阵" 体现夏季作物管理的技术迭代 [2] 未来技术升级方向 - 团队计划引入AI技术升级 通过地埋管道替代明渠供水 实现耕地零占用与智能调控的无缝衔接 推动灌溉技术进入4 0时代 [1] - 下一步将搭建智能灌溉云平台 整合气象监测、土壤墒情与作物生长数据 为夏季作物定制灌溉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