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化压铸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回应小米YU7在国际压铸大赛获奖:将加大研发投入
搜狐财经· 2025-11-13 14:56
公司技术成就 - 小米YU7在北美压铸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压铸大赛中荣获最高级别奖项"最佳结构奖" [1] - 获奖部件为"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打造更安全可靠的用车体验 [1] 获奖技术安全性 - 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是整车碰撞主要传力路径之一 [3] - 该部件可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将冲击力有效传导至车身对侧以提升整体吸能效率 [3] - 技术应用可降低乘员舱所受冲击并增强被动安全性 [3] 技术集成与空间优化 - 该结构实现跨系统高度集成将空调箱压缩机冷媒管路及冷却模块等热管理组件直接挂载于压铸件上 [5] - 技术应用大幅优化前舱空间布局为小米YU7创造出141升超大前备箱 [5] - 空间优化显著提升车辆实用性与储物灵活性 [5] 整车性能表现 - YU7结合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及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设计等技术使整车扭转刚度达到47610N·m/deg [7] - 高刚度车身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有助于提升操控稳定性 [7] - 高刚度车身为智能驾驶系统传感器精度和整车耐久性提供坚实基础 [7]
宜安科技:公司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包等核心部件,已进入特斯拉等客户供应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2:13
公司技术布局与能力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大型镁铝合金压铸设备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拥有6100T、4200T等不同吨位的大型真空压铸设备 [2] - 公司具备从模具开发、压铸成型、精加工、检测等一站式服务能力 [2] 公司生产基地与客户 - 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南布局压铸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效应 [2] - 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包等核心部件 [2] - 公司产品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Thyssenkrupp、Harman等客户供应链 [2] 行业技术趋势 -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车企大规模采用铝合金高压压铸工艺 [2]
投资者提问:公司如何把握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特斯拉、蔚来、小鹏等...
新浪财经· 2025-11-11 12:01
公司技术布局与能力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大型镁铝合金压铸设备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拥有6100T、4200T等不同吨位的大型真空压铸设备 [1] - 公司具备从模具开发、压铸成型、精加工、检测等一站式服务能力 [1] 生产基地与客户网络 - 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南布局压铸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效应 [1] - 公司产品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Thyssenkrupp、Harman等客户供应链 [1] - 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包等核心部件 [1] 行业技术趋势 -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车企大规模采用铝合金高压压铸工艺 [1]
瑞鹄模具20251017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汽车模具制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一体化压铸技术 [2] * 公司:瑞鹄模具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与竞争优势** * 瑞鹄模具深耕汽车装备制造20余年,业务涵盖汽车冲压模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是少数能提供完整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3] * 公司是全球汽车模具龙头企业之一,与奇瑞、未来、理想、小鹏、小米等中国品牌及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厂商有合作关系 [3] **轻量化零部件布局** * 公司与奇瑞深度绑定,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形成铝合金冲压、高压铸造、一体化压铸三大轻量化零部件细分板块 [2][4] * 成立了芜湖瑞鹄汽车轻量化技术有限公司,拓展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和精密成型业务 [2][4] * 一体化压铸业务已覆盖智界S7、智界R7、ES及ET四款车型,并有望应用于奇瑞和华为新车型 [2][5] **技术影响与效益** * 一体化压铸技术可降低成本约40%,降低车重约10%,增加续航里程14% [2][6] * 特斯拉应用该技术后,将Model Y底板总成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 [6] **合作与产能** * 公司与奇瑞在技术、工艺、装备及产业化方面协同合作,共同设立多家合资公司 [2][7] * 公司计划成为奇瑞机器人核心供应商,发力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业务,以提高工厂流转效率 [2][7] * 一体化压铸产能一期已投产,二期正在建设中 [2][7]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预期与增长动力** * 预计未来几年业绩将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毛利率维持在20%以上,净利润维持在10%左右 [4][8] * 增长动力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轻量化技术应用、与奇瑞深度绑定及产能释放 [4][8] * 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有望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4][8]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新能源车轻量化材料,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10-16 21:5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持有、卖出)[1][2][3][4][5]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进入高速增长周期,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和提升车辆续航能力的核心路径[4][6][12][16][28][31][32][33] - 行业技术驱动特征明显,一体化压铸等新工艺推动材料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形成“技术突破-成本下降-规模化应用”的正向循环[10][25][26][31][34] -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中游企业盈利构成挑战,但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2024年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为行业提供强劲需求支撑[18][29][32]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分化,第一梯队企业凭借技术、产能和客户绑定优势主导市场,未来竞争将更加多元化和激烈[42][43][44]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车轻量化材料指密度显著低于传统材料,能通过减重助力车辆降低能耗或提升续航的功能性材料[6] - 行业主要按材料类型分为金属材料(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材料)[7][8][9] 行业特征 - 材料工艺要求高,技术创新驱动明显,新材料的研发(如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如3D打印、一体化压铸)是行业发展关键[9][10][25][26] - 行业竞争多元化,传统材料供应商、专业轻量化材料企业和跨界企业(如航空材料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11][43] - 政策与标准强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设定了明确的轻量化目标(如2025年纯电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并推动相关标准落地[12][28][33][40][41] 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了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启动期(2001-2010年)和高速发展期(2011年至今)三个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兴起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3][14][15][1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面临储量短缺(如中国铝土矿产量从2018年的10,000万吨降至2024年的5,500万吨)和进口依赖(如POE进口依存度约95%)问题,价格波动对中游企业盈利影响显著(铝合金价格波动10%可吞噬中游企业3%-5%净利润)[18][21][22] - 产业链中游是协同关键,加工制造技术要求高,一体化压铸技术革新传统制造流程,材料利用率从60%-70%提升至90%以上[18][24][25][26] - 产业链下游受节能减排政策倒逼(2025年乘用车油耗目标4.6L/100km)和市场需求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预计2025年达1,700万辆)驱动,加速轻量化材料应用[18][28][29][32] 行业规模 - 2024年中国汽车轻量化市场规模为1,630.62亿元,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69%[30] - 市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40.9%)和政策推动轻量化材料从可选转向必选,技术进步(如材料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和消费者对续航需求升级进一步拉动市场增长[31][32][33][34][35]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梯队分布:第一梯队(如旭升集团、拓普集团)凭借全工艺技术和头部客户绑定占据领先地位;第二梯队(如南山铝业、云海金属)在细分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第三梯队为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42] -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竞争格局形成和分化的关键因素,技术壁垒(如一体化压铸设备投入超亿元)使得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但新兴企业的加入也可能使未来集中度逐渐降低[43][44][45] 政策梳理 - 多项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行业发展,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轻量化材料应用列入鼓励类目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设定明确的轻量化系数目标,以及《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等法规倒逼企业采用轻量化技术[12][28][33][40][41] 重点上市公司速览 - 宁德时代:2024年营业总收入3,620.13亿元,毛利率24.44%,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连续7年第一(2023年为36.8%)[48][52][55][57] - 南山铝业:2024年营业总收入334.77亿元,毛利率27.18%,拥有完整的铝产业链布局,境外业务占比53%[48][50][58][59][60][62] - 金发科技:2024年营业总收入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是全球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48][49][62][63][65]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9:35
液态金属(非晶合金)业务 - 液态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高弹性、耐腐蚀和耐磨损特性 [1] - 聚焦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文体器材四大应用场景 [8][13][59] - 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生产线,具备全制程能力 [5][12][51][56] - 正推进手机中框结构件研发 [1][52] - 与LQMT公司2016年签署平行许可协议 [5][12] - 散热技术拥有专利但尚未商业化应用 [55]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液态金属和镁铝合金可用于机器人结构设计和关节技术 [2][8][19] - 已设立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事业部 [13] - 正与产业链客户合作开发生产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外壳等零部件 [6][13][28] - 相关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未切入北美客户 [33][63] 镁铝合金业务 - 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产品 [17] - 拥有一体化精密铸造工艺和3000T以下半固态压铸产线 [8] - 3000T半固态压铸机目前正在试模阶段 [19] - 受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影响,产品单价下降15%-20% [26] - 墨西哥设厂综合服务北美客户 [8] 医疗器械业务 - 可降解镁界面螺钉产品正在申请注册审批 [4][9][36][62] - 第一款镁骨钉年产能约5万颗 [10][24] - 已于近日收到补正资料通知,需在1年内提交 [19][57][68] - 高纯镁支架、牙膜、脊柱融合器等产品正在研发中 [50] 压铸设备情况 - 6100T压铸机项目仍在与客户洽谈中 [3][7][25][27][71] - 清溪长山头新建厂房预计2027年1月8日竣工 [29]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子公司逸昊金属正在引进战略投资者 [18][41][49][53][64][66][69][70] - 小额快速定增项目已获股东大会授权 [53] - 前实控人李扬德关于LQMT股份转让的承诺仍然有效 [38][39][43][44] 客户与订单情况 - 铰链主轴主要交付给安费诺等铰链组装厂 [11][31][42] - 目前未向蓝思科技供货铰链产品 [30] - 未涉及英伟达相关业务 [48][67] - 镁合金订单充足但受关税影响出现下滑 [32] 研发与专利布局 - 在非晶合金成分、成型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12][51][56] - 已建立液态金属专利护城河 [54] - 子公司德威铸造正研发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COB灯带散热 [11] 业绩与经营状况 - 业绩下降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传导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26] - 目前现金流正常,正通过多种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37][45][58] - 生产经营正常,订单较为充足 [26][32]
铭利达(301268)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8:42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光伏行业去库存周期逐步结束 [2][3] - 三费总金额及占比同比有所下降,通过加强费用管控和提高运营效率实现 [2][3] -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值,毛利率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资产规模增加导致折旧金额增长以及部分项目处于量产前期良率爬坡期 [2][3] - 公司于2024年完成1亿元股票回购,2025年完成6000万元股票回购以稳定二级市场 [11] 业务板块与市场表现 - 压铸和注塑业务因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型材冲压销售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率下降 [2][3] - 新能源汽车和光储行业目前占据公司绝大部分业务比重,消费类电子占比较低 [9] - 在核心客户业务层面,公司大部分均为客户的核心供应商之一,预期订单将持续增长 [2][3] - 结构件行业市场容量非常大,铭利达突出"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能力,其他企业可能专注于某一工艺或行业 [4] 新兴业务与战略布局 - 机器人行业为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整体业务体量有限,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3] - 液冷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已量产产品主要服务于服务器、光源激光和PC电竞领域 [7][8] -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低空经济领域目前涉及较少 [9] - 墨西哥和匈牙利生产基地主要为满足境外新能源汽车、光伏和储能行业头部客户需求,目前产能可满足短期需求,但占整体营业收入比重较小 [5] 研发投入与人才激励 - 研发分为模具研发和结构件产品研发,多条产品线均建立了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10] - 公司于2024年推出三年期股权激励计划,部分激励对象包含现有研发人员,未来将持续实施股权激励政策 [10]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4日)
乘联分会· 2025-09-04 16:38
国内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重庆市追加1.35亿元预算用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其中汽车报废更新3000万元 汽车置换更新1亿元[2] - 安徽省自9月20日起全面免收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的拖车和吊车费用 故障车辆可免费拖移至最近高速出口或服务区[4] - 石家庄市发放第三批20个新能源冷链货车补贴资格 每车可获3.5万元定额补助 申领采用先到先得原则[18][19] 汽车出口与销量表现 - 7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69.4万辆 环比增长12.1% 同比增长25.6% 出口金额达118.4亿美元[3] - 1-7月汽车整车出口416.6万辆 同比增长19.6% 出口金额715亿美元 同比增长9.7%[3] - 欧洲7月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达109万辆 创15个月最大涨幅 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增长52% 纯电动车增长超三分之一[11] - 俄罗斯8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7.6%至122,235辆 前8个月累计销量下降23%至773,264辆[1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 东风汽车全球最大吨位一体化压铸工厂竣工验收 配备16000吨及10000吨压铸双产线 年产可达60万件[6][7] - 蔚来宣布具备无人泊车技术能力 已实现长距离漫游泊车 车位360°识别等功能 正等待法规许可[5] - 地平线征程芯片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突破1000万套的智能驾驶芯片企业 合作超40家车企及400款车型[10] 企业融资与产能建设 - 零跑汽车完成26亿元内资股增发 引入武义县金投 金华产业基金等四家国资股东[8] - 比亚迪计划投资50亿元在合肥 郑州 绍兴等地建设全地形专业赛车场 郑州场地已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9] - 丰田汽车投资6.8亿欧元扩建捷克工厂电池组装设施 捷克政府配套投资6400万欧元[14] 商用车市场进展 - 远程新能源物流车8月终端上险数突破12000台 市场份额超20% 首次跻身油电全榜单前三强[15] - 比亚迪轻卡T5第10000台在淮安工厂正式下线 产品覆盖快递 快运 冷链运输等领域[17] - 湖南汽车制造公司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强化数据安全及全球业务保障能力[16] 国际政策调整 - 印度批准对小型汽车等数百种商品减税 新商品服务税将于9月22日生效 预计减少税收4770亿卢比[13]
泰瑞机器: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5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泰瑞机器2025年半年度报告,总结关键要点。报告内容显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注塑机和压铸机设备的制造商,以下是详细分析: 行业概况与竞争格局 - 中国注塑机产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产量的70%,在塑料机械行业占据主导地位[3] - 压铸机行业受汽车产销增长和一体化压铸技术推广驱动,未来5年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3] - 欧洲及日本企业占据高端注塑机市场领先地位,国内企业如海天国际、震雄集团、伊之密和泰瑞机器正向高端领域转型[3] - 国际压铸机市场由瑞士布勒、日本东芝等企业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如力劲科技、伊之密、海天金属正逐步缩小技术差距[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塑料注射成型设备制造商和方案解决服务商,专注于注塑机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6] - 主要产品包括NEO系列和Dream系列注塑机,涵盖肘杆式、二板式、全电动和多组分注塑机[7][8][9] - 公司启动"一体化高端压铸装备项目",定位大型中高端压铸装备产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压铸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6] - 推出全球首台压铸注塑一体机IKON 500,采用压铸与注塑双工艺一体化成型技术,面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框架、车身结构等核心应用场景[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收入增长[17] - 营业成本3.90亿元,同比下降3.75%,主要由于原材料降本[17] - 利润总额6720万元,同比增长3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0万元,同比增长27.09%[2] - 研发费用3405万元,增长6.37%,主要由于研发人力投入增加[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7万元,同比下降178.15%,主要因境外长账龄销售额增加导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17] 技术创新与荣誉 - 公司形成以中大型注塑机技术、全电动直驱式技术、MultiMold多色大师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17] - "塑料高性能精准注射成型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5] - NEO·M2720s水平转盘多组分注塑机荣获2023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NEO·H500b转模芯多层注塑机荣膺2024年度荣格技术创新奖[17] - 参与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包括ISO国际橡塑机械标准《ISO20430-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安全要求》[17]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拥有葡萄牙、墨西哥、韩国、巴西、德国、美国6家海外孙公司,产品横跨五大洲[17] - 积极参与2025年巴西、墨西哥塑料工业展览会、南非塑料橡胶展览会等国际展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15] -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但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升值导致汇兑损益增加,财务费用为-1786万元,同比增加1994.58%[17] - 应收账款5.03亿元,较期初增加19.81%,主要因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及大客户,订单量大及回款周期长所致[18] 生产能力与投资 - 公司具备铸件生产加工和机身焊接加工能力,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零部件供应[17] - 总部大楼及智慧工厂项目已投入3.48亿元,项目进度100%;大型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投入3.92亿元,项目进度85%[19] - 货币资金7.60亿元,较期初减少7.98%;交易性金融资产258万元,较期初减少94.96%,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18] 下游应用市场 - 注塑机和压铸机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配件、家用电器、3C、包装及仓储物流等行业[10] - 汽车行业轻量化和环保化趋势推动"以塑代钢"需求,为注塑机市场带来增量机会[10] - 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10] - 家电行业绿色环保化、轻量化、功能多元化等趋势推动注塑机和压铸机需求增长[10] - 3C产品轻量化、薄型化趋势推动镁合金材料应用,增加对压铸机和精密注塑机的需求[10]
日媒惊叹小米汽车工厂效率:1000台机器人,76秒一台车
观察者网· 2025-07-03 08:25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正通过部署1000台机器人提升北京工厂自动化水平以应对电动汽车超高需求 [1] - 北京工厂占地72万平方米,涵盖六大工艺流程及销售交付测试全功能 [2] - 计划投资6.4亿元购置50万平方米土地建设第三工厂,第二工厂即将竣工 [7] 制造技术优势 - 采用一体化铝合金压铸技术,使72个焊接部件整合为单个压铸件,生产时间缩短50% [2] - 与特斯拉同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巨型压铸机企业 [2] - 配合激光雷达和AI检测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品控 [2] 生产效率数据 - 当前生产节拍达76秒/辆,日产能约1000辆 [5] - 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节拍为40秒/辆,年产能95万辆 [7] -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SU7车型30周交付周期及YU7上市后的新增订单 [5] 市场表现对比 - SU7上市9个月销量25.6万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在华20万辆销量 [7] - YU7上市3分钟获20万辆订单,定价策略对标特斯拉但更具性价比 [7] - 外媒预测YU7有望成为Model Y级别的爆款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