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31省份消费三季报:西部发力 服务、乡村消费“上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00:40
全国消费总体态势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1] -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9] - 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096元,增长4.1%,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9] 省份社零增速排名 - 共有14个省份社零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个省份增速超6%[1] - 海南以8.6%增速领跑全国,内蒙古社零增速为7.2%,山西、河南、陕西社零增速分别为6.6%、6.2%、6.1%[4] - 北京、天津是全国仅有的社零负增长省份[6] 消费大省社零规模排名 - 社零规模排名前十的省份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安徽、湖南[3] - 江苏、广东、山东为社零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省份,分别为34,788.3亿元、34,254.07亿元、30,386.1亿元[6][2] - 浙江、四川、河南社零规模在2万亿元梯队[6] - 四川社零总额超越河南,位列全国第五,是前十名中唯一的排名变化[3][7] 消费结构升级与亮点品类 - 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较快[9] - 体育、娱乐、化妆品、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等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10] - 湖北限额以上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4%、59.9%[11] - 江苏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53.7%、53.5%[7] - 广东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出现两位数增长[7] 政策拉动效应(以旧换新) - 内蒙古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5.8%和91.2%,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5.7%[5] - 山西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9%,新能源汽车增长29.8%[5] 服务消费与文旅市场 - 青海限额以上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3.7倍[11] - 重庆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17.6%[11] - 山西重点监测景区接待人数10,138.3万人次,增长18.7%;经营收入67.0亿元,增长17.0%[12] - 湖北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87%、1.56倍[13] 数字化消费趋势 - 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16.2%[7] - 山东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7.1%[7] 乡村消费潜力 - 江苏乡村消费增速高出城镇1.4个百分点,贵州高出城镇1.7个百分点,云南、内蒙古均高出城镇0.8个百分点[14] - 内蒙古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前三季度增长7.9%[14] - 乡村消费主要由大宗商品换新和日用消费升级拉动,显示从基础型转向改善型的特征[14] 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 7个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1,575元的全国平均水平[8] - 上海、北京、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0,892元、37,246元、35,151元,位列前三[8] - 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8,700元、27,912元、27,823元、25,998元[8]
31省份消费三季报:西部发力,服务、乡村消费“上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01
全国消费总体概况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 [1] -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 [1][12] 各省份社零规模与增速排名 - 社零规模排名前十的省份为:江苏(34788.3亿元)、广东(34254.07亿元)、山东(30386.1亿元)、浙江(28408亿元)、四川(21170.5亿元)、河南(21049.93亿元)、湖北(19533.95亿元)、福建(18653.65亿元)、安徽(17859.7亿元)、湖南(15464.3亿元) [2][3][8] - 四川社零总额超越河南,位列全国第五,为前十名中唯一排名变化 [3][9] - 共有14个省份社零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个省份增速超6%:海南(8.6%)、内蒙古(7.2%)、山西(6.6%)、河南(6.2%)、陕西(6.1%) [1][5] - 北京、天津是全国仅有的社零负增长省份 [8] 消费结构升级与政策拉动效应 - 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等支出增长较快 [3][12]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096元,增长4.1%,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12]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显著拉动相关商品消费,如内蒙古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5.8%,通讯器材类增长91.2%,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5.7% [7] - 山西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9%,新能源汽车增长29.8% [7] 重点省份消费亮点 - 海南因自由贸易港建设及旅游转化,消费增长领跑全国,但三季度增速有放缓趋势 [6] - 江苏消费升级趋势清晰,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零售额增长53.7%,智能家电零售额增长53.5% [9] - 广东升级类消费强劲,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等商品零售额出现两位数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16.2% [9] - 山东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7.1%,体现数字化消费趋势 [10] 服务与文旅消费活跃度 - 体育、娱乐、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 [13] - 湖北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9.4%,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59.9% [14] - 文旅消费市场旺盛,山西重点监测景区接待人数增长18.7%,经营收入增长17.0% [15] - 湖北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87%、1.56倍,文旅融合新业态迭出 [16] 乡村消费与县域市场潜力 - 乡村消费增速普遍快于城镇,如江苏乡村消费增速高出城镇1.4个百分点,贵州高出1.7个百分点,云南、内蒙古均高出0.8个百分点 [17] - 内蒙古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9%,增速突出 [17] - 乡村消费由大宗商品换新和日用消费升级拉动,显示从基础型转向改善型的特征 [17] - 县域市场扩容有望使乡村消费成为新增长曲线 [19]
财政部:截至8月底国家财政共拿出约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5:51
财政支持政策与成效 - 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1] - “十四五”以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1] -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释放乡村消费潜能[1] 具体补贴与金融支持措施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直接补贴[1] - 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使资源精准投向消费领域[1] 免税与进出口政策优化 - 完善免税店政策体系,鼓励更多国货“潮品”走出去[1]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起退点,提高现金退税金额,推动扩大入境消费[1]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杭州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55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于9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启动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1] - 活动将从9月持续到11月底 期间各地各部门将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庆丰收促消费活动 [5] 历史成效 - 金秋消费季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 通过搭建展销平台和线上线下联动方式 累计带动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 [3] - 该活动已成为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3] 参与机构举措 -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发布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 [5] - 淘天集团等6家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流量扶持入驻支持等惠农措施 [5] - 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发布助农专项贷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助农举措 [5] - 天津沈阳武汉广州成都兰州等36个大中城市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5] 浙江实践成果 - 通过打造"浙农优产 百县千品"产销对接平台 培育单产超10亿元以上的全产业链达148条 [7] - 依托美丽乡村美丽田园打造百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和万个景区村 吸引城市居民入村消费 [7] - 2023年7月启动"和美乡村避暑天堂·乡村消费季"行动以来 已吸引2500多万人次到浙江乡村休闲观光 乡村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7] 未来发展策略 - 以融合打造乡村消费新热点 推进乡村资源与电商直播文旅体验商贸节庆赛事经济跨界融合 打造沉浸式多元化消费新场景 [9] - 以数字拓宽乡村消费高速路 完善"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体系 发挥电商生态优势推动名优特新产品和休闲路线触网上云 [9] - 深入实施品牌培育提升工程 推动土特产品牌IP建设强化乡村文化赋能 提升产品附加值 [9]
消费新观察|“村”游正流行 激发乡村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04 07:10
文章核心观点 依托产业融合与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挖掘释放乡村消费潜能,成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途径,如成都岷江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样板 [1][8]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 “五一” 小长假 “乡村漫步” 旅游方式在成都火速 “升温” [1] - 岷江村酒店、民宿、餐厅在小长假前已预定满,人气旺吸引投资,充满消费活力 [2] - 2025 年岷江村预计全年游客量达 15 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 200 万元 [7] 岷江村旅游特色 - 环境优美,有酒店民宿、咖啡馆、火锅店、坝坝茶馆等,配套服务完善,消费场景丰富 [1] - 颇具文化内涵,有留灯书屋、非遗体验馆等,形成融合业态 [2] - 定期开展国学课、艺术展、公益讲座等活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场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