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出缺口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通胀为何连续不及预期?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通胀不及预期**:自2月以来美国通胀表现不及预期,3月初以来经济意外指数下跌,4月整体通胀数据进入负值区间;6月CPI同比增速2.67%略高于预期,核心CPI环比增长0.23%低于预期,2月以来核心CPI环比增长未达0.3%预期值,通常在0.1 - 0.25之间波动[1][2] - **关税对美国核心通胀影响**:具有滞后性和传导不充分性,4月加征关税影响6月才体现且不显著,并非所有商品加征同等幅度关税;通过侵蚀贸易链条利润率间接影响总体通胀,2018.4 - 2019.9中美实际有效税率提升部分被PPI和汇率贬值消化,现PPI和汇率无下降空间,压力集中在美国本土[1][4][5] - **美国贸易商应对关税压力方式**:进口前置效应,一季度进口量显著增加,有提前进口、抢库存现象,库存需消化后才看到新加征关税影响;进口替代效应,增加从越南、墨西哥等国进口替代高关税国家产品[1][6] - **商品价格变化趋势**:日频零售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墨西哥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源于美墨加协议下部分商品零关税,占美国进口规模约12.2% - 12.3%,形成进口替代效应[1][7] - **关税对核心通胀传导机制**:存在滞后性,家居陈设等类别因关税涨价但权重小,对整体CPI影响有限,且油价下跌削弱CPI上行压力,除非取消美墨加协议零关税部分,否则通胀压力被削弱[8][9] - **核心CPI分项走势**:核心商品价格上涨,居住服务和非居住核心服务价格下降,2 - 4月供给拉动PCE物价指数上升,需求拉动PCE未显著增长,关税从供给侧推高通胀,对需求侧产生负面影响,居住服务通胀因粘性回落慢[3][10] - **美联储降息情况**:降息取决于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目前政策利率适当,短期内降息可能性不大;9月可能面临经济和通胀边际变化压力支持10 - 15个基点降息,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大仍有一次降息可能;2026年5月新任美联储主席上台后预计全年至少三次降息[3][12][13] - **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走势**:短中期预计先上后下,8月 - 9月初可能有阶段性反弹,交易需注重节奏并警惕波动[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居住服务通胀回落原因**:本身具有粘性与编制方法有关;基数效应使同比有下行空间;房价领先16个月反映地产市场高利率和需求预期偏弱;自住房折算租金变化不大,租金RPR上一期突然下降,居民可选服务消费力减弱[11]
反内卷或渐近提振物价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水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纺织行业、上游资源品、机械器、电力装备、充放电服务、移动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汽车、船舶、基建产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反内卷式竞争对行业及经济影响** - 核心观点:反内卷式竞争以存量过剩产能渐进优化为主,关注产业利用率低、高耗能高污染及高技术产业,对GCI有上拉提振作用,但不同供给改革方案使GCI反弹不同[1][3] - 论据:参照1998年纺织行业、2015 - 2016年上游资源品等行业案例,从历史复盘可知其对GCI有积极影响[3] 2. **PCI相关分析** - 核心观点:供给侧关注供给收缩速度和节律,需求侧关注消化过剩产量意愿和能力及新增产能产量匹配;宏观需求和供需缺口弥合才能改善PCI预警轨迹方向,针对性增量消费政策出台才能判定PCI持续性反弹信号[2][5] - 论据:6月PCI - C区分项行业环比增速有差异,6月通胀数据显示PCI超预期转正、工业品价格有提稳特征,但后续影响待观察;CPI、PPI等数据表现及变化轨迹[2][7] 3. **价格决定因素** - 核心观点:决定价格核心是产出缺口,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分析,不能仅从供给侧产能优化判断价格提稳[6] - 论据:产出缺口体现经济运行途径和资源利用饱和程度[6] 4. **短期通胀情况** - 核心观点:6月通胀有反内卷竞争效益体现,CPI超预期转正、工业品价格提稳,CCI受工业消费价格影响环比增速回暖,CPI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消费品价格无一致性方向,API温和回升,预计2025年GDP平减指数震荡回升[7][9] - 论据:6月统计局披露的CCI、CPI数据及变化情况,消费品价格中汽油、猪肉、蔬菜、水果等价格变化[7][9] 5. **政策对物价及经济影响** - 核心观点:5月以来央行等多部门围绕多维度设定政策,降低利率;下半年宏观逆周期政策保持定力,货币政策可能继续降准降息;政策核心关注就业,围绕四个任务和目标指引[10][11][13] - 论据:已落地的降低培训率、政策利率等政策效果,国内外不确定性及就业压力等情况[10][11][13] 6. **经济走势判断** - 核心观点:上半年经济修复,供给端扩张强于需求侧,全年经济前高后低,量价配置分化,实现GDP 5%左右增长目标难度不大,但价格层面政策影响有限,内生动能修补空间大[14] - 论据:上半年工业政策发力使供给端扩张,需求端不确定性多,出口下半年有压力等情况[14][16] 7. **大类资产展望** - 核心观点:股市大概率结构化行情,短久期下看好部分区域和个券;地产机会少;商品震荡,部分农产品和原油有阶段性机会;黄金关注德国央行增持带来的中长期配置机会,白银有资金流入;美股三季度强四季度弱,美债先下行后上行,美元目前情况待定[17][18] - 论据:基于供给、需求和价格等因素对各类资产的影响分析[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1998年和2015年供给侧政策改革中,政策驱动对价格影响有显著差异,1998年集中在纺织行业[4] 2. 2025年新一轮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聚焦机械器和电力装备行业,一到五月高技术级装备制造用电量领先、第三产业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呈倍数增加[15] 3. 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平稳,预计分别增长4%和4.7%,下半年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有下行压力,5月有转口抢出口特征,结构上汽车、船舶、基建产品出口表现较好,基建产品出口比重超六成[16][17]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Taylor:软着陆风险加大,英国经济(增速)放缓。担心通胀可能低于目标。更大的降息幅度不一定是必要的、可取的。不在(提前)预设的(利率)路径上,必须看数据。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裂痕。经济存在闲置产能,产出缺口显现。潜在通胀压力正转向下行。担忧能源价格产生第二轮传导效应。通胀回落进程仍在持续。量化紧缩(QT)仍是可行选项。像利率一样,QT没有在预设的路径上。
快讯· 2025-07-02 17:53
英国经济与通胀 - 英国经济增速放缓 软着陆风险加大 [1] - 通胀可能低于目标 潜在通胀压力转向下行 [1][2] - 通胀回落进程持续 但担忧能源价格产生第二轮传导效应 [2] 货币政策与利率 - 更大的降息幅度不一定是必要的或可取的 [1] - 利率路径不预设 必须依据数据决定 [1] - 量化紧缩(QT)仍是可行选项 但同样不预设路径 [2] 劳动力市场与经济产能 - 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裂痕 [1] - 经济存在闲置产能 产出缺口显现 [1]
能源价格拖累,5月份CPI环比下降0.2%
第一财经· 2025-06-09 11:11
CPI走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 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反映国内需求拉动作用增强[2][4] 食品价格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 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4] - 猪肉价格上涨3.1% 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8.3% 降幅扩大3.3个百分点[4] - 鸡蛋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抵消水果价格上涨影响[4] PPI走势 - 5月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3%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2][7]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石油开采业价格下降5.6% 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下降3.5%[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7] 行业价格分化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 衣着/日用品/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0.1%[8] - 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集成电路封装/飞机制造上涨3.6% 可穿戴设备上涨3.0%[8] - 新能源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光伏设备价格下降12.1% 锂离子电池下降5.0% 降幅分别收窄0.4/0.3个百分点[8]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加力实施 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价格呈向好态势[7] - 新一轮增量政策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推动价格合理回升[5][9] - 二三季度CPI或继续负增长 PPI全年为负概率较大[9]
美联储会议纪要:贸易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拖累比预期更大
快讯· 2025-05-29 02:15
美联储会议纪要经济影响分析 - 贸易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拖累超出预期 工作人员下调2025年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 较3月份预测更低[1] - 贸易政策导致生产率增长放缓 潜在GDP增长在未来几年将降低[1] - 需求拖累效应早于供应反应 预测期内产出缺口显著扩大[1] 劳动力市场预测 - 劳动力市场将大幅走弱 失业率年底高于自然失业率水平[1] - 失业率在2027年前持续高于自然失业率[1]
日本央行:产出缺口可能在预计的三年期末有所改善。
快讯· 2025-05-01 11:14
日本央行产出缺口预测 - 日本央行预计产出缺口将在未来三年期末有所改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