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生态

搜索文档
上海信托携手子公司上信资产、浦耀信晔成功举办“信融共生·聚势赋能”上信股权投资生态大会
投中网· 2025-07-25 16:33
战略谋划 - 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引擎 上海肩负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国家使命 金融行业需探索服务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4] - 黄浦区将通过"制度型开放"与"场景化供给"双轮驱动 筑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竞争力 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黄浦范式 [4] - 国有资本应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挥技术攻关组织者、创新资源整合者、产业布局主导者作用 加快强链补链 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上海信托是浦发"大科创板块"战略出资主渠道 管理上海先导基金、科创基金等"为国担当"任务 旗下上信资产、浦耀信晔是浦发打造科技伙伴生态圈的重要载体 [8] - 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列为战略核心赛道 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控模型、获客体系及产品矩阵 信托的灵活性远超传统银行 为构建开放生态提供独特优势 [8] 医疗创新 - 90%医疗项目因"医、研、资"体系割裂倒在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需建立医疗专利分级评估模型、设立临床转化基金和构建医疗科技IPO培育库 [10] - 呼吁投资机构组建医学顾问委员会 以"临床洞察型资本"穿越需求迷雾 让股权投资成为激活千万科研成果的"星星之火" [10] 信托赋能 - 上海信托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硬科技、生命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 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与服务体系 [12] - 在浦发银行"科创伙伴银行"框架内打造"科创信托共同体" 通过浦耀学堂、熠家族财富研究院夯实生态服务基座 [12] - 不做短期套利投机者 而是做创新路上的"陪跑者"与"赋能者" 通过"投贷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 [12] 生态共建 - 上海信托体系构建股权投资生态 1993年发起上海首个境外上市基金"上海发展基金" 奠定"耐心资本"基因传承 [15] - 旗下上信资产、浦耀信晔等深度参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基金、上海科创母基金、浦东引领区基金等重大战略项目 [15] - 打造硬科技与智能制造、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三大核心战略投资矩阵 被投企业梯次登陆全球资本市场 [15] - 启动LP战略联盟、GP同业联盟、产融伙伴联盟与协同伙伴联盟四大生态联盟 构建"金融+产业+生态"体系 [17] 赋能品牌 - 发布"熠家族财富研究院" 为科创企业家提供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1] - 发布"浦耀学堂" 打造"智枢私塾、观澜论坛、砺刃工坊"三位一体的投资赋能引擎 为生态伙伴提供知识共享与能力提升平台 [21] 思想交锋 - LP代表探讨新周期下长期资本配置策略、风险偏好调整、评价体系优化及如何践行"耐心资本" [26] - GP掌舵人围绕硬科技投资估值逻辑、商业化落地挑战、早期项目陪跑经验、产业资源协同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28] - 科创企业创始人分享AI数字人革命、国产GPU突破和智能传感技术创新等前沿领域实践 [30][32][34] - 硅基智能将数字人克隆成本降至数千元 为超200万数字人植入AI决策脑 [30] - 沐曦MXN系列GPU千卡集群算力效率对标国际旗舰产品 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40% [32] - 帕西尼自研6D触觉传感技术实现0.1毫米工业缺陷检测精度 将高端触觉传感器成本压缩90% [34]
汇智聚力优化创新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5
上海科技创新范式 - 上海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战略使命,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从政策赋能、机制突破、未来布局、生态协同等维度创新实践,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范式 [1] - 上海科技创新新范式核心在于"政策精准性、生态开放性、场景包容性"的深度融合 [1] 基础研究支持 - 上海构建长期稳定支持高风险基础研究机制,2024年修订《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确财政科技资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1] - 基础研究先行区启动建设,设立"探索者计划",引导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基础研究 [1] 创新网络协同 - 上海重点推进区校合作推动"0距离"转化,深化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 [1] - 张江科学城通过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青龙"机器人平台,降低行业研发门槛,吸引智元、傅利叶等企业参与生态共建 [1] 科创融资支持 - 上海构建"双中心"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金融资源配置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赋能科技全生命周期 [2] - 推出"先投后股"试点,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担早期风险,宝山区通过该模式支持20个硬科技项目,撬动社会资金1.5亿元 [2] - 人工智能二期基金、120亿元科创授信等工具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撑,创新"投贷联动"机制引导资本精准支持科创企业 [2] 制度体系改革 - 上海推进赋权改革激发科研活力,扩大"揭榜挂帅"应用范围,试行"以赛选项""以投代评"等筛选机制 [2] - 率先试点科技成果"完全赋权"模式,赋予科研人员对职务科技成果的完全所有权 [2] - 推动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如新微创源设立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投孵联动"加速硬科技项目商业化 [2] 未来发展方向 - 制度改革是动力,通过赋权改革与容错机制建设释放科研活力 [3] - 生态协同是关键,产学研深度融合需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构建创新联合体 [3] - 前瞻布局是基础,未来产业需打造动态管理机制与提高全球化资源适配能力 [3] - 金融赋能是保障,运用全周期资本支持体系降低创新风险 [3] -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等科创生态综合载体将推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3]
科创生态优势显著!“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
证券时报· 2025-06-27 08:22
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 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深刻变革下中国经济维持企稳增长态势 源于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转型 [3] - 创新引领作用增强 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动能持续壮大 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8.6%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9.1% 均快于工业整体增速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同比增6.4%超预期 反映国内需求扩大 促消费政策成效显现 [3] 中国科创生态优势 - 全球超半数AI专利来自中国 引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创业生态促进全球转型 [6] - 机器人领域成全球焦点 宇树科技受益于具身智能行业关注及浙江开放营商环境 [8] - 深度原理公司利用本土产业能力实现新材料规模化应用 科技生态具备快速迭代和制造优势 [8] - 工业AI企业黑湖科技选择上海因当地丰富工业创新应用场景 [8] - 生态系统协同能力决定创新成果 新兴产业驱动经济结构变革 形成企业-生态正向循环 [9] 中国企业全球化应对 - 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稳定性 但中国凭借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可找到应对之策 [11] - 中国企业从"世界工厂"向全球视野跨国公司转型 积极参与海外市场 [11] - 晶科能源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向目标市场就近转移供应链并输出人才 [12] - 跨国公司推行"中国+1"战略但中国供应链地位不可替代 多领域占比超80% [12]
科创生态优势显著 “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
证券时报· 2025-06-27 01:54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动能 - 中国经济维持企稳增长态势,增长动能源于向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转型 [2] - 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显著快于工业整体增速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同比增长6.4%,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国内需求扩大 [2] -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商飞等企业崛起,展现强大创新能力 [2] 消费与政策支持 - 中国促消费政策聚焦消费领域,确保长期经济繁荣 [3] - 扩大国内消费需进一步增加就业及医疗教育等社会支出 [3] - 前几季度经济数据表现部分得益于政府促消费政策 [2] 科技创新与AI发展 - 全球超半数AI专利来源于中国,中国引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4] - AI、绿色生态等领域的创业生态促进全球发展和转型 [4] - 宇树科技受益于具身智能行业关注及浙江省开放营商环境 [5] - 深度原理公司利用AI与量子计算开发新材料,如将温室气体转化为能源 [5] 科创生态与企业成长 - 中国科技生态具备快速迭代和制造优势,是创新创业沃土 [5] - 黑湖科技选择上海落地,因当地工业创新应用场景丰富 [5] - 良好科创生态可孵化高成长性企业,形成正向循环 [6] 供应链与全球化挑战 - 地缘政治导致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投资与股权市场 [7] - TCL创始人认为中国创新能力可应对美国贸易限制 [7] - 中国企业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化跨国公司转型 [7] - 晶科能源等企业将业务转移至离目标市场更近地区 [8]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 跨国公司推行"中国+1"战略,但中国在供应链中占比仍超80% [8] - "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其地位不可替代 [8]
泉州和济南谁潜力大?泉州民营经济占优,济南呢?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53
经济总量与质量 - 泉州2024年GDP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为2.0:51.7:46.3,人均GDP14.7万元 [1] - 济南2024年GDP突破1.35万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例为3.3:33.4:63.3,人均GDP14.2万元 [1] - 济南在经济总量与服务业能级方面占优,省会资源集聚效应使其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1] 医疗资源密度 - 泉州拥有三甲医院7家,每千人床位6.8张,医疗辐射闽南地区 [4] - 济南拥有三甲医院25家,每千人床位9.3张,依托黄河流域医疗联盟开展跨省远程会诊 [4] - 济南在高端医疗资源集中度和省会医疗协作网络方面优势明显 [4] 高校与科创实力 - 泉州拥有普通高校12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3%,聚焦纺织鞋服数字化、半导体封装等领域 [6] - 济南拥有普通高校52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支撑创新 [6] - 济南在高校集群与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占优,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500亿元 [6] 产业竞争力 - 泉州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为根基,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光伏储能,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 [9] - 济南拥有中国重汽、浪潮集团、华熙生物三大千亿级集群,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近50万辆 [9] - 济南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层级方面领先,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技术含量全面占优 [9] 交通枢纽地位 - 泉州依托福厦高铁、泉州港形成"海铁联运"骨架,2024年货物吞吐量1.2亿吨 [11] - 济南坐拥济南港、济南西站,高铁运营里程520公里,多向辐射高铁网与黄河水运协同 [11] - 济南在内河航运与高铁网络密度方面优势突出 [11] 旅游业与城市品牌 - 泉州以"宋元海洋贸易遗产"为核心,2024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 [13] - 济南以"泉城山水"为品牌,趵突泉年游客量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200亿元 [13] - 济南在旅游收入规模与文化IP影响力方面更具优势 [13] 民生福祉与城乡均衡 - 泉州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万元,城乡收入比2.3:1 [15] - 济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万元,城乡收入比2.0: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 [15] - 济南在人均收入水平与社会保障完整性方面占优 [15] 城市实力 - 泉州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34.6万人,城镇化率71.19% [17] - 济南建成区面积86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25.4万人,城镇化率76.2% [17] - 济南在城市规模与城镇化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17] 产业转型潜力 - 泉州聚焦纺织鞋服智能改造、半导体材料、海上风电等,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8.3% [19] - 济南重点发展空天信息、生物医药、量子科技,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 [19] - 济南在前沿产业布局与科研转化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19] 高光时刻总结 - 泉州在民营经济活力、海洋经济韧性方面独具优势 [21] - 济南在科创生态、高端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领先 [23] - 济南当下综合实力更胜一筹,但泉州的转型潜力值得期待 [25]
127岁顶级985,专业做VC,专心做生态
36氪· 2025-05-06 11:27
北京大学校庆与历史贡献 - 北京大学迎来127周年校庆,自1898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旗帜,为国家培育无数人才 [1] -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孕育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鲁迅"立人"思想,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1] - 北大在科技领域贡献显著,参与"两弹一星"科研攻关,培养出于敏、王选、屠呦呦等杰出科学家 [1] 北大校友在科技与商业领域成就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康德新药董事长李革、蔚来创始人李斌、新东方俞敏洪等均为北大校友 [2] - 风险投资领域北大校友云集,包括松禾资本厉伟、真格基金王强、IDG资本崔广福等 [2] - 创投圈已形成"北大系天团",校友们在资本领域推动创新创业 [3] 北大校友企业IPO案例 - 胜科纳米创始人李晓旻(北大微电子专业)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半导体检测领域标杆企业 [4][5] - 图达通(激光雷达制造商)创始人鲍君威(北大物理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5.5亿港元 [7] - 纳芯微(芯片企业)由北大校友王升杨创立,已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现计划赴港发行H股 [7] 北大校友在创投领域的布局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北大社会学系)2016年成立蔚来资本,投资宁德时代、图达通等企业 [9][10][11] - "并购女王"刘晓丹(北大政治学/法学)创办晨壹投资,参投比亚迪半导体等龙头企业 [12] - 峰瑞资本李丰、华盖资本许小林等众多顶级投资人均为北大校友 [13] 北大在创投领域的机构布局 - 2018年北大开始筹备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20年正式成立"元培基金" [15][16] - 2023年成立燕缘创投,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早期项目投资 [16] - 燕缘创投已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国测量子等北大科研团队项目 [17] 北大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 2025年北大提出"涵育一流生态,服务科教强国"发展主题,推进有组织科研和转化 [18][20] -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试点"拨改投"模式,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9] - 筹建燕缘孵化器,计划举办燕缘国际科创大赛,打造系统化科创资源平台 [21] - 北大校友会推动"燕缘科创生态"建设,邀请校友参与科创领域共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