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

搜索文档
智荟中欧·北京论坛 | 全球经贸变局下,中企如何以“差异化出海”破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6:29
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 - 全球经贸格局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金融波动、技术变革等多方面挑战,中国企业需关注本地化策略、供应链智能化建设及出海战略[2]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论坛聚焦"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汇集金融界、企业界及学术界代表[2] 供应链与投资策略 - 中国凭借强大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及人力资源优势,可通过精准对接海外市场需求保持竞争力[3] - 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企业需提升国际谈判技巧,把握系统性出海机会[3] - 全球面临投资回报率系统性下降,需反思长期促进增长政策导致的规模膨胀与效率下降问题[3] 数字货币与金融体系 -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稳定币崛起需要国际机构介入管理以实现透明机制[3] - 美国通过《稳定币创新法案》强化美元霸权战略意图,中国需加快数字人民币立法与监管[4] - 人民币稳定币可通过香港先行先试,但重点应加快数字人民币进程以避免国际化受阻[4] - 中国若把握数字美元窗口期,实现数字人民币与数字身份融合应用,可能重塑国际货币格局[5] 贸易表现与经济挑战 - 中国前五月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42%,出口全球份额已超越美国[6] - 国内经济面临消费不足、房地产市场波动、PPI连续下降及货币流动速度放缓等结构性挑战[6] - 需更积极货币政策扭转通缩预期,激活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意愿[6] 企业出海实践 - 本地化是全球化成功关键,需尊重当地文化法规并实现收益共享[7] - 将中国制造优势与数字化管理结合可应对海外运营挑战[7] - 央国企出海六大经验:全球化运筹、差异化定位、专业化管理、一体化协同、本地化立足、低碳化转型[8] 未来发展路径 - 中国企业需超越简单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资本和管理模式深度出海[8] - 宏观政策调整需配合企业寻找全球化新阶段的差异化路径[8]
第五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 举行,中外政商看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1:21
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 全球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 企业全球化发展面临地缘政治 贸易壁垒 金融波动 技术变革等多方面挑战 [1] - 未来全球化是韧性 融合 创新和规则的综合较量 企业需打造更安全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更深厚的本地化运营根基 更强大的数智内核 [1] - 企业需把握区域合作框架机遇 开拓新兴市场 在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中锚定价值 赢得话语权 [1] 国际投资与货币体系 - 从美国到全球都面临投资回报率系统性下降 长期过度依赖促进增长的政策可能导致规模过度膨胀与效率相对下降 [2] -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管理币值稳定性成为系统性需求 [2] - 稳定币崛起创造了传统货币以外的代币形式 其未来管理需国际性机构介入 以算法公开和系统性金融管理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2]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定位 - 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 物流能力 人力资源使其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依然占据优势 [2] - 在"双循环"格局下 需以互利模式更精准对接海外市场需求 提升与世界谈判的技巧 [2] - 中国仍有大量系统性向外发展的机会 可形成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局面 [2] 稳定币监管与发展 - 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及香港《稳定币条例》相继通过 要求持牌经营 足额储备并禁止信贷投放 [3] - 新监管将显著削弱稳定币的"去中心化"属性 强化其作为支付工具的"代币"本质 [3] - 美国推动稳定币发展隐含着巩固美元霸权 抢占加密世界制高点的战略意图 [3] 中欧关系 - 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双方有责任表现出诚意和尊重 [3]
为更激烈的全球经贸扰动未雨绸缪
第一财经· 2025-07-07 08:54
特朗普2.0税改法案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内容包括降低税收、减少开支、增加军费和赤字,该法案被称为"大而美"法案 [1] - 法案体现"小政府"理念,通过减税、去监管、调整社保医保福利要求等措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1] - 法案预计将提升美国边际劳动生产率,抬高经济增长中枢 [1] 美国贸易政策与资本支出周期 - 特朗普政府增加关税旨在为财政开源增收,同时高强度贸易冲突将加速美国进入资本支出周期 [1] - 高关税改变跨国公司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相对价格,使在美国市场投资的边际收益超过跨境贸易的边际成本 [1] - 4月以来贸易战导致美国通胀稳中有降,新增关税增长,但通胀效应可能存在时滞 [2] 全球经贸体系的重构 - 美国对内减税去监管、对外寻求贸易冲突的政策正在改变全球经贸体系的相对价格和相关关系 [2] - 许多国家陷入应激反应模式,主要聚焦于降低贸易冲突损失,而非制定长期博弈策略 [2] - 各国需避免单一冲突回应陷阱,针对美国战略布局制定全方位应对策略 [2] 中国应对策略与改革 - 中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 - "五统一、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系统性改变中国经济社会的相对价格,重塑扩张性制度框架 [3] - 通过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匹配,提升经济社会活动上限空间,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3] - 中国以简政放权、轻税薄赋和市场改革重构经济增长第二曲线 [3]
中国贸促会:4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进一步走高
新华财经· 2025-06-27 16:16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 4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31 同比大幅上升37.6% 环比上升16% [1] - 美国政府实施的"对等关税"及多项限制措施是主要推高因素 [1] - 全球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提高89个点 涉华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提高131个点 [1] 国别经贸摩擦表现 - 美国、日本、印度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美国连续10个月居首 [1] - 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同比增长65个点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增长199个点 涉华指数增长200个点 [1] 行业冲突焦点 - 电子、运输设备、轻工、化工、机械设备、医药、有色金属和农业是主要冲突行业 电子行业指数居首 [1] 分项措施数据 - 20国发布105项进出口关税措施 同比增长483% 环比增长250% [2] - 发布24项进出口限制措施 同比增长60% 环比增长50% [2] - 发起22起贸易救济调查 提交96项TBT/SPS通报 发布157项其他限制性措施 [2] 区域连锁反应 - 欧盟进出口限制措施数量环比增长79.3% 同比增长8.3% [2] - 加拿大、印度进出口限制措施数量同比增长100% [2]
“全球经贸摩擦态势显著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6-27 14:24
2025.06. 27 本文字数:201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全球经贸摩擦态势显著加剧 从国别维度观察,在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监测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日本和印度的经贸摩 擦指数位列前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已连续10个月成为经贸限制措施涉及金额最大的国家。 行业层面,电子、运输设备、轻工、化工、机械设备、医药、有色金属和农业等13个主要行业成为经贸 摩擦的焦点领域。其中电子行业摩擦指数最高。 具体数据显示,监测范围内的国家(地区)共出台105项关税措施,同比增长483%,环比增长250%; 发布24项进出口限制措施,同比增长60%;同时发起22起贸易救济调查,并向世贸组织(WTO)提交 96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高居榜首,主要是受美国关税措施影响所致。 同时美方单边措施也产生破窗效应, 各国采取限制措施数量出现明显增长 。"王琳洁介绍,全球经贸摩擦态势显著加剧,欧盟发布关税和限制 类措施数量环比增长79.3%;加拿大、印度相关进出口限制措施数量同比增长100%。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美国政府近期实施的系列关税政策显著加剧了全 ...
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态势显著加剧,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飙升89个点
第一财经· 2025-06-27 13:24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攀升 - 4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攀升至131 涉及金额同比激增37.6% 环比增长16% [1] - 全球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飙升89个点 其中涉华部分增长131个点 [1] - 美国当月经贸摩擦指数同比增加65个点 其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同比激增199个点 涉华关税措施指数增幅高达200个点 [1] 主要国家及行业摩擦情况 - 美国、日本和印度的经贸摩擦指数位列前三 美国已连续10个月成为经贸限制措施涉及金额最大的国家 [3] - 电子、运输设备、轻工、化工、机械设备、医药、有色金属和农业等13个主要行业成为经贸摩擦焦点 电子行业摩擦指数最高 [3] - 监测范围内国家(地区)共出台105项关税措施 同比增长483% 环比增长250% 发布24项进出口限制措施 同比增长60% [3] 涉华经贸摩擦现状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53 处于高位 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4] - 电子、轻工、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纺织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4]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9% [4] 中国外贸韧性表现 - 2025年5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63.94万份 较上年同比增长12.51% [4][5] - 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79.11亿美元 同比增长36.05% 签证份数为23.77万份 同比增长41.68% [5] - 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6.38亿美元 同比增长20.22% 签证份数为22937份 同比增长21.75% [5] 中美工商界合作动态 - 67%在华美企会员公司没有搬迁计划 中国仍是主要投资目的地 [5] - 第三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 参展面积增长10% [6] - 上半年近2500家中国企业赴美参加30多个专业展会 实际展出面积3.2万多平方米 [6] 中美合作平台与活动 - 中美企业合作对接项目(CMP)已举办活动超100场 服务企业近3000家 [7] - CMP推动中美在先进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金融、汽车、消防等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7] - 2024年CMP计划在四川、北京、内蒙古、重庆等地举办聚焦绿色低碳、轨道交通、智能矿业、汽车等行业主题活动 [7]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专访:“我们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访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莱汉·瑟维
新华网· 2025-06-27 13:01
新华社天津6月27日电 专访:"我们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访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莱汉·瑟维 新华社记者宋瑞 眭黎曦 "中国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是在共同创造未来,我们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副董事长 莱汉·瑟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国际社会值得信任的理 想合作伙伴。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24日至26日在中国天津举办。瑟维在论坛期 间对记者说,中国正通过投资、消费和强化伙伴关系提振全球经济,这对长期合作至关重要。"这能培 育未来市场和潜在消费者,让中国与合作国家共同获益。" 谈及近期全球经贸格局动荡,瑟维称之为"巨大干扰"。他说,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 定性正在扰乱全球经济,打击了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全球消费者信心。 然而,挑战也孕育着机遇。瑟维观察到,多边主义虽受冲击,但各国合作意愿并未消退。 瑟维期待,中国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能够助力南非及非洲发展。"如果能从中国汲 取这些经验,将极大助力南非经济发展。" "我们希望看到新的合作关系,"瑟维说,"各国都在寻求投资和贸易伙伴多元化,这有利于鼓励 ...
格林大华期货中国宏观经济半年报:全球经贸关系演化带来不确定
格林期货· 2025-06-26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基建、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增速均低于4月;5月消费增长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但或难持续;5月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保持韧性;预期中国经济二季度平稳运行;中美6月伦敦经贸会谈细节落实或需多轮谈判,全球经贸关系演化给下半年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面临挑战 [83] 各方面数据总结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低于市场预期4.0%,1 - 4月为4.0%;广义基建投资(含电力)同比增长10.42%,1 - 4月增长10.85%;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6%,1 - 4月增长5.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1 - 4月增长8.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1 - 4月下降10.3% [4] - 6月底前“两重”项目要全部下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台渐近 [4]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 - 1 - 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3.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6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6] 房地产市场 - 1 - 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53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1 - 4月同比下降2.8%;销售额34091亿元,下降3.8%,1 - 4月下降3.2% [9] - 5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环比均下降0.5%,降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 [12] - 6月1 - 2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26万平米,同比下降6%;6月13日国常会指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4] - 全国二手房价格仍在磨底,今年降速较去年变缓;一线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4月以来小幅下行 [16] 社会消费品零售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市场预期4.9%,4月同比增长5.1%;1 - 5月同比增长5.0%;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6% [19] -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同比涨幅较大;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 [2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94%,4月是0.46%,2017 - 2019年5月均值是0.47%;今年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24] 服务零售 - 2025年1 - 5月服务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1 - 4月是5.1%;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增势较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比1 - 4月加快0.2个百分点 [26] 服务业生产指数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4月同比增长6.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较快 [29] 进出口 - 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6.2%,前值8.1%;进口同比下降3.4%,预期同比增长0.3%,前值同比下降0.2%;贸易顺差1032.2亿美元,前值961.8亿美元 [32] - 5月中国出口东盟同比增长14.84%,出口欧盟同比增长12.02%,出口美国同比下降34.52%,出口韩国同比下降1.17%,出口日本同比增长6.16% [35] - 5月中国出口前五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之外同比增长11.69%,快于整体出口增速 [38] 工业增加值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略高于市场预期5.7%,4月同比增长6.1%;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41] - 5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5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43]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4月为97.2% [46] 失业率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9] - 5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 - 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9%,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25 - 29岁录得7.0%,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30 - 59岁劳动力失业率录得3.9%,低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 [52] CPI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与市场预期和前值相同;1 - 5月平均比上年同期下降0.1%;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5%,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 [54] - 5月CPI环比下降0.2%,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3%,服务价格环比持平,核心CPI环比持平 [57] - 5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2%,居住价格环比持平,交通通信价格环比下降1.2%,医疗保健价格环比上涨0.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环比上涨0.1%,衣着价格环比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8%,其他用品及服务环比上涨0.7% [60] - 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下行放缓,6月汽油最高零售指导价上调,有利于推动消费物价环比回升 [63] PPI - 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低于市场预期下降3.2%,前值下降2.7%;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0% [67] - 5月PPI环比下降0.4%,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0.4%;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6% [68] - 6月南华工业品指数较5月末小幅反弹,预期6月PPI同比仍在偏低位置,未来3个月同比降幅将缩窄 [70] 社融规模与信贷 - 5月社融规模增加2.29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2.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14633亿元,同比多236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960亿元,同比少增2237亿元 [72] - 5月信贷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62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80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7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新增746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826亿元 [74] 货币供应量与贷款余额 -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略低于市场预期8.1%,4月末为8.0%;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市场预期1.8%,4月为同比增长1.5% [76] - 5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 [79]
中信期货年中策略会:全球经贸格局面临深刻变革
国际金融报· 2025-06-25 00:14
宏观展望 - 全球经济面临贸易碎片化、地缘冲突、气候危机三重挑战,多边合作与包容性增长是关键 [1] - 中国经济在政策组合拳支撑下展现韧性,出口和内需政策逐步落地,资本市场与房地产支持政策频繁出台 [1] - 美元可能进入长周期走弱过程,贵金属和铜等强金融属性商品将首先受益 [4] 中美经贸关系 - 特朗普关税政策旨在产业保护与促进美国制造业,但破坏全球产业链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2] - 中国应对策略包括市场多元化、产能出海、高水平对外开放及经济结构调整 [2] - 中美谈判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减轻贸易战影响并推动贸易回归正常化 [3] 资本市场 - 美股处于高位震荡阶段,高估值风险较大,资本流出美股寻找新机会的趋势明显 [3] - A股与港股成为全球估值洼地,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国际投行对A股和港股持积极看法 [3] - 特朗普关税战引发资本对美元资产质疑,美国曾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3] 大宗商品 - 房地产行业对大宗商品需求预计还有1至2年拖累期,煤价已触及边际成本线,相关商品进入磨底阶段 [3][4] - 过去两年贵金属和铜等供给缺乏弹性的大宗商品整体上涨 [4] - 美元弱势周期可能带动新兴市场需求上升,推动产能过剩商品需求回升,未来或出现"美元鲸落、万物而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