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化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董明珠:以后我尽量少说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8:32
股东大会概况 - 2024年度股东大会线下参会股东约400人,较去年显著增加,现场氛围热烈[1] - 高管团队变动:董明珠留任董事长,原党委书记张伟接任总裁职位[1] - 独立董事刘姝威卸任前公开评价公司产品及高管团队,建议加强年轻高管曝光度[4][5] 高管团队调整 - 新高管团队普遍具备名校背景及长期内部任职经历: - 总裁张伟(哈尔滨工程大学制冷工程专业,1999年加入)[5] - 总工程师钟成堡(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专业,2008年加入)[5] - 总裁助理白荣耀(南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主导海外市场开拓)[5] - 4月董事会换届新增4名副总裁(刘华、李绍斌、胡余生、王凯),其中3人为工程师背景[6] - 原副总裁舒立志调任非独立董事,邓晓博退出高管名单[7] 产品与技术评价 - 刘姝威高度评价产品耐用性:90年代空调使用20余年未损坏,称"最大缺点是不坏"[4] - 新推珐琅锅定价1600元,获用户认可煲汤效果[4] - 免洗油烟机、电饭锅等产品获消费者主动推荐[4] 格力钛业务进展 - 副总裁方祥建分管后实施改革: - 砍掉磷酸铁锂电池业务,聚焦钛酸锂/储能/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9] - 员工优化至2000余人,目标打造"铁军"团队[9] - 当前运营覆盖240多个城市,技术协同赋能汽车空调/电机/电控等零部件[9][10] - 董明珠强调未影响股东分红及公司效益,需三五年培育期[11] 海外业务策略 - 海外营收占比不足15%,显著低于美的/海信(超40%)[13] - 区域亮点: - 中东自主品牌占比近90%[13] - 加拿大热泵市场占有率50%[13] - 本地化营销策略:赞助西甲球队提升品牌曝光,推动零碳球场建设[13] 管理层战略方向 - 总裁张伟强调延续公司初心,侧重销售/品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13] - 董明珠表态减少公开发声,推动年轻高管走向前台[2][5]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公布,宁德时代挺进前五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3 23:00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核心趋势 -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根据供应商对汽车制造商的年销售额进行排名 不包括售后业务收入和其他公司销售收入 [6] - 行业格局受电动化 智能化及区域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 竞争加剧 [6] - 完整榜单尚未公布 但行业报告 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揭示了关键趋势 [6] 传统巨头凭借战略调整占据主导地位 - 博世保持全球最大供应商地位 2024年汽车业务营收543 72亿美元 同比下降近3% 反映内燃机系统面临的挑战 [9] - 博世正转向电动化和软件定义的出行方式 并在中国建立ADAS相关合作伙伴关系 [9] - 电装以479亿美元销售额排名第二 麦格纳以428 36亿美元排名第三 采埃孚以373 18亿美元排名第四 [10] 中国供应商在关键电动汽车领域表现强劲 - 宁德时代以352 49亿美元营收排名第五 是前五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13] - 比亚迪电子和德赛西威正在重塑信息娱乐和电动汽车零部件领域 [14] - 德赛西威在全球车载娱乐系统销售方面领先 比亚迪信息娱乐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7% [14] 区域动态 - 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实现全球最高营业利润率 2024年息税前利润率为5 7% 电动汽车供应链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出口需求 [15] - 欧洲供应商受产量低迷 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冲击 2024年息税前利润率仅为3 6% [17] - 北美企业改良运营模式取得积极成果 但人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产量停滞 盈利性基本不变 [18] 并购与战略联盟 - 萨玛集团欲收购马瑞利 可能改变前20强格局 使萨玛集团晋升为全球顶级企业之一 [21] - 电装通过新建电动汽车热管理工厂和区块链电池回收系统扩大中国业务版图 [22] 新兴趋势重塑行业 - 电动汽车零部件增长占比超过60% 特斯拉和比亚迪自行生产超过50%的电池组 [23] - 哈曼和松下开发用于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集中式计算平台 [25] - 博世和采埃孚加快在中国研发和生产 以满足对成本效益高且技术先进解决方案的需求 [26] 主要风险与挑战 - 全球产量增长停滞 欧洲和北美产量停滞 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成为增长驱动引擎 [27] - 纯电汽车增长放缓 政府补贴取消和市场犹豫削弱增长势头 [28]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催生本土品牌格局调整和洗牌 [29] - 软件定义汽车模式将在未来几年主导行业发展方向 [30] - 固态电池 4D毫米波雷达和基于AI的ADAS系统对传统技术供应商构成威胁 [31] 地缘政治动态变化 - 地缘政治变化对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显著影响 关税壁垒升高影响零部件和整车贸易 [32] - 核心汽车市场之间的全球贸易秩序和区域型产业链生态开始重塑 [32] 行业变革总结 - 中国供应商挑战电动汽车和智能出行领域的传统巨头 [34] - 欧洲和北美企业通过合作 合并和本地化创新适应形势 [34] - 未来几年可能出现进一步整合 拥抱电气化/智能化的供应商与传统系统供应商差距将拉大 [34]
美媒:本土竞争倒逼在华外国餐饮企业变革
环球网· 2025-06-19 07:1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哈根达斯和星巴克等西方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来自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安踏、李宁等已与消费者建立深厚联系 [1] -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更注重物有所值和情感共鸣,导致跨国公司需调整策略以适应需求变化 [1] - 中国市场成熟度提升,快速增长的机遇减少,消费者品位变化快且品牌忠诚度低,本土企业更能识别并适应这些特点 [2] 跨国公司本地化策略 - 星巴克在中国降低茶饮料和星冰乐价格以应对瑞幸咖啡等本土咖啡连锁的竞争,与美国市场简化菜单的策略不同 [1] - 麦当劳中国菜单包含粥和午餐肉汉堡等本土化产品,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和必胜客提供蛋挞、老北京鸡肉卷等特色食品 [1] - 跨国公司考虑通过股权重组引入本地战略合作伙伴,以应对市场挑战并抓住增长机遇 [2] 合作伙伴关系调整 - 部分国际公司考虑建立新的中国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技能、技术和资本支持 [2] -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并购业务主管指出,本地化策略包括寻找中国合作伙伴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2] - 法国巴黎银行工业与消费者业务主管认为,中国市场的成熟度要求跨国公司采取更灵活的本地化措施 [2]
36氪出海·洞察|解码印尼医疗投资新机遇:政策红利下的本地化策略
36氪· 2025-06-05 19:30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医疗行业 - 2015至2023年中国企业对东南亚医疗市场直接投资累计超66.19亿美元 [2] -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拥有2.8亿人口 2024年医疗保健支出预计达677万亿印尼盾(约470亿美元) [2] - 36氪出海与Lestari合作推出印尼医疗健康市场主题活动 聚焦政策激励与增长潜力 [2] 印尼医疗市场拓展项目 - Lestari推出Indonesia Discovery Program: Health-Tech Edition 2025年7月在雅加达举行为期3天的医疗垂直领域实地考察 [3] - 项目涵盖医疗设备与诊断、数字健康、制药、医院服务等领域 提供与政府高层及行业领袖对话机会 [3] 印尼投资政策与优先领域 - 印尼政府推出"黄金印尼2045愿景" 重点吸引医疗保健等9个优先领域投资 [5] - 修订79项法律的"就业综合法"实现法规统一化 建立在线单一提交系统简化许可流程 [5] - 提供土地保障、一站式服务及下游产业支持 包括原材料获取和本地合作伙伴对接 [5] 企业进入印尼市场的五步法 - 第一步通过印尼全球代表处了解投资政策 第二步成立PT公司需100亿印尼盾(约441万人民币)注册资本 [7] - 第三步通过OSS系统完成商业注册 第四步申请税收优惠 第五步启动运营并获投资部全程协助 [7] 印尼医疗健康市场潜力 - 中产阶级增长推动医疗需求 东部地区基础设施不足创造投资空间 每年超200万人出国就医显示医疗旅游潜力 [8] - 巴厘岛萨努尔经济特区将建设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 允许外国医生执业 [8] 印尼制药与医疗器械产业 - 本土拥有1200家制药分销商、200家制药制造商和800家医疗器械制造商 已能生产38种活性药物成分和8种生物制品 [9] - 政府提供免税期、税收补贴等激励措施 公共采购优先考虑国内供应商以促进本地生产 [9] 医疗设备市场准入要求 - 医疗器械需向印尼卫生部注册并通过安全性评估 进口药品需在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并完成技术转让 [10] - 外国公司需确保五年内实现药品本地生产 [10] 行业资源与本地化策略 - 印尼工业部TKDN认证要求优先使用本地供应链 政府协助利用加里曼丹等地区自然资源支持本土化生产 [9]
性价比大潮下,做中产生意的 MUJI 中国如何重回增长?
声动活泼· 2025-02-26 12:55
无印良品中国市场表现 - 2005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前期凭借消费升级需求迅速崛起 2018年中国门店销售额首次下降 2022年重回增长轨道 [1] - 2023年9月至12月 中国区同店销售额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 2024财年中国营收达55亿元 占公司整体营收近20% 成为仅次于日本的最大海外市场 [1] - 2021年启动加速开店计划 从每年新增20-25家提升至40-50家 2023年5-6月在武汉、合肥等城市连续开出17家新店 [1] 门店扩张策略 - 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拓展 目前在中国约有400家门店 通过增加门店数量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销售额 [2] - 2023年12月密集新开5家店 带动已有门店和电商营收增幅单月提升超10% [2] - 2025年1月在中国大陆新开6家门店 [3] 门店类型创新 - 推出服装加化妆品专门店、生活杂货小型店等新型门店 [3] - 计划2024年夏季在中国开设"无印良品500"低价小型店 70%商品价格低于500日元(约23元人民币) 面积约330平方米(标准店的1/6) [3][4] - "无印良品500"主要布局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 目标将消费者光顾频率从每月1次提升至每周1次 [4] 本土化策略 - 2019年中国事业部独立 组建本土商品开发团队 推出符合中国标准的1.5米/1.8米床 [5] - 食品、手机周边、宠物用品等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开发 成为销售主力 中国市场50%商品采用本土设计或中国限定元素 生活杂货和食品品类本土开发率达70% [5] - 供应链本土化提升议价能力 产品价格下降 拖鞋价格从99元降至30-50元 [5][6] 即时零售布局 - 2022年6月首次入驻即时零售平台(美团闪购) 上线4000多款商品 最快30分钟送达 [8]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 3公里外订单占比近45% 深夜订单近15% 打破线下门店时空限制 [8] - 入驻一周后订单量达首日68倍 即时零售客单价是门店的1.5倍 [8] 市场竞争挑战 - 中国市场定价仍比日本高25%-30% 与电商品牌和白牌商品相比缺乏价格优势 [10] - 简洁设计风格易被复制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白牌商家分流明显 [10] - 商品种类跨度大 面临名创优品等杂货店和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的双重竞争 [10] - 品牌定位从"精致中产"转向降价策略 可能丧失原有调性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局面 [11] - 淘宝官网存在商标混淆问题 消费者需排除相似名称店铺干扰 [11]
对话熊猫外卖创始人:美团饿了么的经验在海外有一半无法复制丨小猎犬号
晚点LatePost· 2024-12-04 22:52
7 年,我在 10 个国家给全球华人送外卖。 1831 年底,普利茅斯德文港,一位高瘦的年轻人登上小猎犬号(HMS Beagle)。他刚从剑桥毕业,希望出海看看世 界,回来按照家里的安排当个牧师,安稳度过一生。 5 年时间,小猎犬号横跨大西洋抵达巴西,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向西抵达澳新再经好望角回到英国。那 位年轻人随船穿越风暴、染病倒下数十天、看着多个同伴病逝。但途中的观察和笔记让他不再相信神六天创造万物的 "真 理",逐渐形成物竞天择的理论,写成了《物种起源》。 "没什么比地壳表面更变幻无定,哪怕是风",达尔文从安第斯山脉探险返回后写下如此诗意的文字。他在智利南部看着当 地人把牛群赶进群山,踏遍每一条有牧草的深沟,并因此不用什么仪器就发现了矿藏。 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惊险旅程常被用来比喻今天的出海进程,当中暗含着必须先人一步的焦虑。但达尔文那趟不怎么着急也 没有杀戮的旅途可能是更准确的隐喻——走出舒适区,接触不同的文化,在新环境里成长,创造新东西。 我们把《小猎犬号》作为《晚点》出海内容的栏目名,讲述企业出海进程中发生的商业故事,还有创业者不停进化的潜 能。 文丨 陈晶 编辑丨管艺雯 对许多从未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