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AI模型

搜索文档
WRC2025聚焦(2):人形机器人临近“ChatGPT时刻”,模型架构成核心突破口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2 10:11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2 Aug 2025 中国电子 China (Overseas) Technology WRC 2025 聚焦(2):人形机器人临近"ChatGPT 时刻",模型架构成核心突破口 WRC 2025 Focus (2): Humanoid Robots Near the "ChatGPT Moment" with Model Architecture as Key Breakthroughs 姚书桥 Barney Yao 吴叡霖 Louis 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ouis.yl.ng@htisec.com 硬件并非最大瓶颈 当前人形机器人硬件在整机、灵巧手等方面已可满足多数应用需求,虽在量产与工程化方面仍需优化,但 不是制约大规模落地的根本因素。 具身智能 AI 模型是关键短板 RL Scaling Law 有待突破 当前 R ...
未来可征收机器人出厂税 让机器人干活是“我的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0:44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战略重点在于打造更好的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完善的功能和更优质的售后体验,这是立足国内外市场的根本[2] - 公司需提前布局AI、技术、硬件、生产制造和全球市场,以应对未来竞争[2] - 公司50%业绩来自海外市场,2018年已开始全球化布局[10] 机器人价格与市场生态 - 机器人价格将持续下降,部分产品已降价以扩大市场覆盖[3] - 客户采购人形机器人数量显著增加,租赁市场和开发者生态正在形成[3] - 未来机器人可能实现免费使用,前提是技术突破使其能像人类一样工作[4]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机器人硬件能力足够但AI模型能力不足,制约行业发展[5][7] - 具身智能AI模型尚未达到临界点,需实现阶梯式突破[7] - 机器人领域数据训练与实物对齐存在偏差,需开发更高泛化能力的模型[8]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当前机器人主要用于表演和运动(如格斗、春晚节目),因实际劳动场景技术尚未成熟[9][13] - 行业目标仍是让机器人真正投入劳动场景(如工厂、开荒),但需等待技术成熟[4][13] - 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未来2-3年或达几十万台规模[14] 公司管理与上市进展 - 公司管理面临挑战,需提升效率以支持高速发展和人才扩张[12] - 上市被视为公司迈向成熟管理的标志,目前正按流程推进[15]
对话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我把上市当成一次“高考”
搜狐财经· 2025-08-10 15:31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自站上春晚舞台迎来高光时刻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就频繁登上热搜。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在他看来,机器 人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在机器人真的能像人一样干活后,社会对机器人的认知会发生变化。"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硬件能力足够但模型能力欠 缺,这制约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企业想破局还需努力。" 王兴兴展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拍摄) 对于市场十分关注的公司上市问题,王兴兴表示,他把上市当作一次"高考",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阶段的标志,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王兴兴详细阐述了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并分享了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技术瓶颈、市场前景及未来形态的深刻见解。他强调,无论竞争环境如何变化,"把 产品做好"始终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产品是核心,战略布局需前瞻" 王兴兴指出,当前以AI为代表的机器人行业热度高涨,资源与关注度集中,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每家企业而言,最本质的还是把产品做好:更好的产 品、更好的价格、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好的售后体验。"他认为,这是应对国内外竞争、争夺全球市场的"立足之本"。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企业也必须清 晰思考战略方向 ...
宇树科技王兴兴:机器人数据关注度有点太高了,最大问题在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21:52
行业观点 - 未来2到5年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 [1] - 当前机器人硬件性能足够但AI能力不足是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 [18] - 行业目前处于类似ChatGPT爆发前1-3年的阶段 技术路线已明确但尚未突破 [18] - 模型架构问题比数据问题更关键 当前对数据关注度过高而忽视模型优化 [20][21] - VLA+RL模型架构仍需升级 视频生成模型可能比VLA模型更具潜力 [21][22] 技术发展 - 机器人运动控制的scaling law尚未突破 每次新动作需从头训练 [23] - 分布式算力将成为重要方向 本地化部署解决延迟和成本问题 [25][26] - 具身智能的临界点将是机器人能自主完成陌生环境下的复杂任务 [19] - 最新技术已实现机器人动作随机组合和抗冲击能力 格斗动作速度提升100% [14][15] - 视频生成世界模型可能成为驱动机器人行动的有效路径 [22] 产品布局 - 四足机器人GO2集成大语言模型 全球出货量领先 [3] - 人形机器人G1低配价格9.9万元 出货量全球领先 [5] - 新款人形机器人R1价格下探至3.99万元 高度可定制化 [5] - 工业级四足机器人持续负载25-30kg 续航6小时 [6][8] - 自研3D激光雷达成本仅1000元 视场角达90×360度 [10] 市场表现 - 2023年春晚16台机器人全自动变队形表演成为科技文化符号 [11][12] - 行业上半年整体增长50-100% 需求端拉动显著 [16] - 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17] -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投入机器人领域 [17] - 客户预付订单促使公司2023年启动人形机器人项目 [4] 研发历程 - 2013-2016年研发投入仅1-2万元 开创低成本高性能方案 [3] - 早期反对人形机器人 因AI突破改变战略方向 [4] - 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 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 [9][10] - 技术路线从固定动作序列发展到随机组合控制 [13][14] - 坚持让机器人"真正干活"的研发理念 [9][13]
对话丨上市就像“高考”、人形机器人AI能力还不够宇树科技王兴兴谈了这十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21:46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公司战略重点聚焦产品力提升,强调更好的产品、价格、功能及售后体验是立足之本,同时需提前布局AI、技术、硬件及全球市场[4] - 50%业绩来自海外市场,2018年起已注重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显著[12] - 产品线管理面临挑战,需提升管理效率以应对人员快速增长和跨产品线协调[12] 机器人行业趋势与技术突破 - 机器人价格下降趋势明确,部分产品已降价以扩大市场渗透,生态体系(如租赁、开发者社区)依赖出货量支撑[5] - 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增速快,全球市场年增长率预计翻番,技术突破可能推动2-3年内单年出货量达几十万台[13] - 硬件能力基本满足但需完善,具身智能AI模型尚未达到临界点,需突破通用泛化性及自主决策能力[7][8] - 机器人领域模型能力优先于数据能力,当前数据训练效果有限,需开发高阶模型实现低数据高泛化[8][9]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短期内表演类场景(如格斗、文娱)更易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实际生产应用(如工厂部署)仍需技术成熟[10][13] - 长期目标为解放生产力,类比电脑发展路径,技术成熟后将逐步渗透实用场景[10] - 提出机器人出厂税设想,认为未来机器人创造价值后可征税,但前提是技术突破使其具备类人工作能力[6] 上市规划与管理升级 - 上市进程按流程推进,视作企业迈向成熟管理的标志,也是对股东的阶段性交代[14] - 管理提升是高速发展期的核心挑战,需优化效率以整合人才与资源[12]
王兴兴最新发言:数据不是机器人规模化的最大挑战
凤凰网财经· 2025-08-09 20:39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每年翻一番 若出现重大技术突破 未来2-3年内可能出现年出货量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台的情况 [1] - 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机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 相当于ChatGPT发布前1-3年的水平 主要瓶颈在于算法能力而非数据量 [1] - 技术进步需要时间积累 类比电脑行业发展历程 需先有硬件产品再逐步开发配套软件 最终实现普及应用 [5] 技术发展路径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将转向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 对当前主流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持怀疑态度 认为其属于"傻瓜式架构" [3] - 更看好由视频生成模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技术路径 认为该方向有望更快实现技术收敛 [3] - 公司致力于用较少数据训练模型 同时实现较高算法能力 以解决当前模型部署后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1] 应用场景探索 - 当前阶段AI技术用于表演展示更容易落地 也更能吸引受众关注 展会上机器人拳击、机器狗爬坡等表演吸引大量参观者 [4] - 长期目标是实现机器人参与实际劳动生产 解放人类生产力 最终愿景是开发通用型AI [5] - 提出创新性设想 未来或可考虑对具备劳动能力的机器人征收"出厂税" 例如将农业机器人的部分产出直接上交国家 [1] 公司发展战略 - 强调技术创新不依赖资源堆砌 中小团队同样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反对"资源为王"的行业观点 [5] - 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将上市视为企业迈向成熟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5] - 核心战略定位明确 始终聚焦于让机器人实际干活的核心目标 而非停留在表演展示层面 [5]
王兴兴:当机器人能大量劳作的时候 机器人企业应缴纳“劳作税”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8:13
行业现状与增长 - 今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行业平均增长幅度在50%—100% [2] - 机器人硬件目前已经够用,未来重点应放在完善硬件细节、降低成本、增加寿命和可靠性 [2] - 机器人AI智能大模型尚未达到临界点,发展进度可能仅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1—3年的水平 [2]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机器人最关键的挑战在于AI智能大模型,而非硬件 [2] - 未来1—5年内可能出现明显技术进步,实现机器人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的"GPT时刻" [3] - 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在于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低成本高寿命硬件、超大批量制造和分布式算力 [3] 产品与商业化策略 - 公司首次亮相两款全新产品:人形机器人R1和四足机器人A2 [5] - 定价策略以低价吸引更多用户,目标是扩大出货量建立生态 [4] - 部分客户正在建立租赁市场等生态体系 [4] 社会影响与政策思考 - 未来机器人可能替代大量人工劳动,建议按劳动价值对机器人征税 [5] - 机器人产生的价值中可以研究直接上交国家的比例 [5] 公司发展 - 公司已开启IPO辅导,将上市视为企业成长的重要节点 [5] - 上市被视为对公司9年多发展的总结和对股东的交代 [5]
王兴兴,谈宇树上市意义!
新浪科技· 2025-08-09 16:13
今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媒体群访。深入分析"机器人如何免费""中国 智造出海突围""上市能否重塑行业格局"等议题。 以下是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情况下进行编辑): 提问:宇树科技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机器人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王兴兴:毋庸置疑,目前智能机器人行业,尤其AI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大家目前关注度非常非 常高,不过这个有好处也有坏处,关注度高,大家都获得的资源相当于比较多啊,当然竞争也会更加激 烈,其实对于每家企业,包括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要要把产品做好,这是最本质的,比 如说有更好的产品,然后更好的价格,然后功能更加完善,那么它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觉得这是对 于每家企业最根本的形象问题。 企业要花足够时间把它打磨好,这个我觉得最根本这样的话,你无论面对国内国外的竞争,包括在未来 的时候,你的企业能在这么全球这么大的一个蛋糕里面分一杯羹,我觉得这是立足之本的一件事。 另外的话作为肯定要想好一些战略方向,这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很多情况下,包括你做产品也好, 做技术也好,我过去最大的一个经验心得,还是要你要看到未来,要提前在AI领域、技术领域, ...
首发对话实录|王兴兴,聊宇树科技上市意义!
新浪财经· 2025-08-09 14:29
文 | 新浪科技 罗宁、 李思阳、 张奥 今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媒体群访。深入分析 " 机器人如 何免费 "" 中国智造出海突围 "" 上市能否重塑行业格局 " 等议题。 以下是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情况下进行编辑): 提问:宇树科技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机器人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王兴兴 : 毋庸置疑,目前智能机器人行业,尤其 AI 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大家目前 关注度非常非常高,不过这个有好处也有坏处,关注度高,大家都获得的资源相当于比较多 啊,当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其实对于每家企业,包括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 要要把产品做好,这是最本质的,比如说有更好的产品,然后更好的价格,然后功能更加完 善,那么它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觉得这是对于每家企业最根本的形象问题。 企业要花足够时间把它打磨好,这个我觉得最根本这样的话,你无论面对国内国外的竞争, 包括在未来的时候,你的企业能在这么全球这么大的一个蛋糕里面分一杯羹,我觉得这是立 足之本的一件事。 另外的话作为肯定要想好一些战略方向,这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很多情况下,包括你做 产品也好,做技术也好,我过去 ...
王兴兴,聊宇树科技上市!
新浪科技· 2025-08-09 14:14
今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今年以来首次接受媒体群访。深入分析"机器人如 何免费""中国智造出海突围""上市能否重塑行业格局"等议题。 以下是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情况下进行编辑): 提问:宇树科技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机器人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王兴兴:毋庸置疑,目前智能机器人行业,尤其AI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大家目前关注度非常非常 高,不过这个有好处也有坏处,关注度高,大家都获得的资源相当于比较多啊,当然竞争也会更加激 烈,其实对于每家企业,包括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要要把产品做好,这是最本质的,比 如说有更好的产品,然后更好的价格,然后功能更加完善,那么它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觉得这是对 于每家企业最根本的形象问题。 企业要花足够时间把它打磨好,这个我觉得最根本这样的话,你无论面对国内国外的竞争,包括在未来 的时候,你的企业能在这么全球这么大的一个蛋糕里面分一杯羹,我觉得这是立足之本的一件事。 另外的话作为肯定要想好一些战略方向,这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很多情况下,包括你做产品也好, 做技术也好,我过去最大的一个经验心得,还是要你要看到未来,要提前在AI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