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化AI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AI不是短跑比赛
虎嗅APP· 2025-11-13 17:47
AI行业发展阶段与战略重心转变 - 2023年为AI模型年,2024年为AI应用年,当前年份为AI成效年,行业从追求用户规模和装机量转向关注垂直场景的实际进展和深度渗透[2] - AI大模型产业尚未迎来真正爆发期,渗透深度和营收转化仍处于前夜阶段,领先公司战略重心从单一KPI转向追求垂直场景的“小成功”[2] - 公司AI战略从播种进入育苗阶段,不急于追求短期收获,而是坚持长期主义[3][7] - 公司展现赶赴AI“大集”的态度,回应外界关于竞争掉队的舆论[4] 技术原爆点与用户需求深度结合 - ChatGPT并非真正原爆点,用户互动数据表现平平:平均每次互动5-6轮,持续时间6-15分钟,App停留时间15分钟,每周活跃仅2-3天[10] - 模型能力改善的同时错误暴露指数级增加,舆论对AI生成内容态度从惊奇转向质疑[10] - AI技术原爆点关键在于未来势能而非初期规模,需要与用户需求和行为深度交织[11] - Gemini市场份额从6.4%翻倍至12.9%,而ChatGPT从87%降至74%,核心变量在于场景结合[11] - 公司AI搜索月活达3.82亿,环比增长18.6%,产品逻辑重构为直接展示富媒体内容[12] AI价值实现路径:服务化与长期积分 - AI更深刻价值在于服务化而非单纯产品化,可类比云储存行业发展历程[14] - Dropbox上市后市值增长乏力,近两个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而苹果软件服务收入过去五年翻倍,近期增长率保持13%[14][15] - 英伟达上市26年来95%市值过去3年增长,体现基础技术需通过时间积分体现价值[15] - 公司避免App思维定势,打造AI全栈能力而非单点应用突破[16] 具体业务进展与能力内化 -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里程超2.4亿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超1.4亿公里,累计提供1700万次出行服务[18] - 业务覆盖全球22城,周订单超25万单且100%为全无人订单,展现长期潜力[18] - 提出“内化AI能力”概念,强调AI与各行各业原生结合,推动生产力革命[20] - 公司技术布局全面涵盖AI搜索、无人驾驶、智能云、芯片、大模型、数字人等领域[25] 行业投资泡沫与实施挑战 - AI领域存在巨大投资泡沫,OpenAI相关交易达1万亿美元量级,资金基础转为持有的英伟达股份和债券[22] - 当前498家AI创业企业达独角兽估值,1300家达1亿美元估值,远超十年前移动互联网时期140家独角兽的规模[22] - 95%的企业引入AI工具后未获得正收益,AI需要切入契合场景并形成新流程[23] - AI投资繁荣背后下游市场存在明显摩擦和消化不良现象[23]
从自动生成笔记,到视障者的 “眼睛”,百度用 AI 内化重构人与科技的关系
犀牛财经· 2025-11-13 17:27
作者:Colin 2025年,是人工智能(AI)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年。 从海外到国内,从学习到娱乐再到科研和企业经营,AI应用产品的无处不在,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福布斯》杂志中,曾经预测,到了2026年,AI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将日益清晰,并持续为人类创造新的可能,包括推动医疗与教育水平提升、助力科学 发展,以及优化日常事务和提升生活品质等。 而眼下上述关于AI的展望,正与百度AI在物理世界上,所实现的成果遥相呼应:无论是用户使用百度网盘AI笔记功能提升学习效率,还是在精学时,使用 文心一言更清晰地掌握知识点,或是利用商家智能体生成数字员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亦或是特殊人群通过萝卜快跑,感受无障碍出行体验… … 换而言之,AI早已不再是单薄的工具,而是物理世界中,维系人们生活运转和情感所需的切实存在。当"人机协同"成为大势所趋时,百度持续探索智能上限 的同时,也在通过AI内化能力,让更多个体能够享受到AI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与温度。 当AI企业们在技术上你追我赶时,站在行业前沿的百度,不断深入到用户的工作、生活场景中,润物无声地,引领行业和人们,掀开人机共处的AI世界新 篇章。 从浅层解答,到深层的方案直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