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芯

搜索文档
上海市印发!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国产AI芯片加速商业化落地,科创人工智能ETF近4日吸金7243万元
新浪基金· 2025-10-15 09:08
昨日(10月14日)晚间消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印发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 (2026-2027年)》,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 《行动方案》提出,围绕手机、计算机、眼镜等各类终端产品需求,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 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支持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型存储技术路线,支持近存、存内计算技术发展,支撑芯片平 台算力和功耗水平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芯片,算力达顶级GPU的1000倍以上。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 合集成电路学院,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首次实现了在精度 上可与数字计算媲美的模拟计算系统。该芯片在求解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等关键科学问题时,计算吞 吐量与能效较当前顶级数字处理器(GPU)提升百倍至千倍。 中原证券表示,国内厂商一改在算力芯片领域低调的风格,阿里和华为算力进展及成果相继发布,集中 对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对中国AI和算力产业长期发展给予更加积极的预期。 东方证券指出,多家国产AI芯片性能和商业 ...
人工智能芯片热度不减 融资资金加仓八只活跃股均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33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芯片热度持续高涨,不断吸引着全球目光。 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10吉瓦规模的定制AI芯片和网络系统机 架。根据联合声明,OpenAI将主导芯片和系统设计,博通负责联合开发和部署。两家公司将于2026年 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在全球AI芯片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AI芯片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与潜力,在性能和商业 化落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国芯科技年内累计获调研23次,排在第一。公司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自主AI芯片业务目前 包括AIMCU芯片、AI云安全芯片等,均基于RISC-VCPU技术进行研发。公司定制AI芯片业务目前在手 订单充足。 芯原股份年内累计获调研19次,排在第二。公司已拥有丰富的面向AI应用的软硬件芯片定制平台解决 方案,涵盖如智能手表、AR/VR眼镜、AI PC、AI手机、智慧汽车、机器人,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 性能云侧计算设备。 公司最近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目前,集成了芯原NPUIP的AI类芯片已在全球范围内出货近2亿颗,在 嵌入式AI/NPU领域全球领先。 复旦微电年内累计获调 ...
国产AI芯片加速商业化落地 融资资金加仓这些活跃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2:51
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商业化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AI芯片需求与日俱增。 10月14日早盘,中石科技(300684)大幅高开,并在9时41分左右封住"20cm"的涨停板。截至上午收 盘,公司股价报收47.47元/股,逼近历史高点。 10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亿元至2.7亿元,同比增长74.16% 至104.45%。 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第三季度为消费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公司受益于北美大客户新品发布与新 项目放量,散热材料及组件出货量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AI赋能下的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 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散热解决方案推广及核心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公司业务第二增长 曲线,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发 10GW定制芯片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间,OpenAI与博通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10吉瓦(GW)规模的定制AI 芯片和网络系统机架。根据联合声明,OpenAI将主导芯片和系统设计,博通负责联合开发和部署。两 家公司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受 ...
美联储降息后,最超预期的市场竟是它?
格隆汇APP· 2025-10-05 17:58
港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在美联储降息后出现显著上涨,恒生指数单月暴涨突破26000点,创近四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涨幅达4% [2] - 南向资金9月净买入超1600亿元,全年净买入破万亿元,创历史天量,资金主要流向互联网、AI及高股息板块 [2][5] - 此轮行情由美联储降息、AI业绩爆发以及极低估值三重因素驱动,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近十年30%分位,估值极具吸引力 [2][6]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标志着全球流动性转向,资金开始从美元资产流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4] - 港股市场因兼具“便宜”与“成长”特性,成为全球流动性转向后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4] 科技公司AI战略与投入 - 阿里巴巴将业务聚焦于“电商+云+AI”,其AI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并宣布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0][15] - 百度AI云、昆仑芯、无人驾驶三大新业务在第二季度收入突破100亿元,获得ARK基金年内7次加仓 [10] - 京东集团目标未来三年持续投入人工智能,以形成万亿元人工智能生态规模,并开放其场景与供应链数据 [15] - 腾讯控股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SaaS+AI”、大模型技术“三大升级”助力AI落地 [15] 自研芯片的深层原因 - 自研芯片能使AI推理服务成本直接降低50%,在大规模应用阶段至关重要 [11] - 针对自身业务定制的芯片比通用GPU效率更高、延迟更低 [12] - 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掌握核心芯片能力关乎供应链安全与发展命脉 [13] - 能为开发者提供优质算力服务的公司,更有可能赢得AI时代的生态竞争 [14] 公司近期动态 - 腾讯计划通过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筹资90亿元,以支持其快速增长的AI布局 [15] - 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多个方面 [15]
研报掘金|国泰海通:百度依托自研AI模型加强赋能多项业务 维持“增持”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30 23:36
AI模型技术进展 - 百度自研AI模型文心X1.1相较X1版本,事实性提升34.8%、指令遵循提升12.5%、智能体提升9.6% [1] - 文心X1.1在基准测试中整体效果与GPT-5、Gemini 2.5 Pro看齐 [1] 业务发展及市场表现 - 百度在中国移动AI集采项目中标份额第一,订单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 [1] - 萝卜快跑加速了出海业务扩张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百度2025年收入预测至1307亿元,2026年收入预测至1385亿元,2027年收入预测至1492亿元 [1] - 修订百度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76亿元,2026年预测至202亿元,2027年预测至298亿元 [1] - 基于SOTP估价法,调整百度目标价至176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1]
存储芯片狂飙!A股三大指数创新高,投资风口已至,别错过
搜狐财经· 2025-09-30 17:28
【盘面分析】 外盘金融市场轮番新高,这与9月份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有关,随着国庆节8天长假的来临,机构资金开始进行减仓避险。一方面是过节期间外围市场走势变 化多端,适当减仓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先涨后跌的行情大家也看得多了。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抽离,随着A股市场在3900点附近久攻不上,一些大资金也会开 始布局海外市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10月份将会是3季度业绩报的密集发布期,再加上政策利好逐渐显现,依然要根据市场风向来进行参与A股市场 的新方向布局。 骑牛看熊发现无论后续中美关系走势如何,我国国产芯片替代趋势明确。海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英伟达芯片出货量持续上调,AI 的大趋势无需 质疑。近期,华为、海光、昆仑芯等多家国产AI 芯片企业在技术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突破,其产品在性能和性价比上进一步提升。国产AI 芯片大时代已 经来临,国产AI 产业链从上游先进制程到先进封装,到下游字节阿里腾讯的模型加速迭代升级已经实现全产业链打通,我们坚定看好国产AI 算力设施的加 速突破。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两市开盘红盘个股涨多跌少,题材板块方面能源金属、工业金属、存储芯片等板块表现较强,养殖业、酿酒、证券等板块表现较差 ...
国泰海通:调整百度集团-SW(09888)目标价至176港元 评级“增持”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7:06
公司AI技术进展 - 公司自研AI模型文心X1.1相较X1版本实现显著提升,其中事实性提升34.8%、指令遵循提升12.5%、智能体提升9.6% [1] - 文心X1.1在基准测试中的整体效果与GPT-5、Gemini 2.5 Pro看齐 [1] 市场竞争力与业务拓展 - 公司在中国移动AI集采项目中中标份额第一,订单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 [1] - 萝卜快跑业务加速了出海扩张 [1] 财务预测调整 - 机构上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至1,307亿元人民币、1,385亿元人民币及1,492亿元人民币 [1]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修订至176亿元人民币、202亿元人民币及298亿元人民币 [1] 投资观点 - 基于SOTP估价法,机构将公司目标价调整至176港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1]
百度集团-SW(09888.HK):AI驱动多业务破局 开启价值重估新周期
格隆汇· 2025-09-29 12:22
核心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百度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美股和港股目标价91% 基于SOTP估值法认为公司有五项AI驱动业务贡献估值弹性 并通过多重方式解锁隐藏资产价值 [1][2] 财务健康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百度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规模为2343亿元 扣除有息负债后净现金规模为1506亿元 [1] - 计入携程7%股权投资及无重大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后 可较快变现的类净现金部分达1843亿元 [1] AI业务估值分析 - 萝卜快跑Robotaxi业务全球领先 对标Waymo和特斯拉 获得约2000亿元估值 [2] - 百度AI商业化产品包括商家智能体和数字人 2025年预计至少百亿元级收入 获得400亿元估值 [2] - 百度生态内AI驱动SaaS软件包括百度网盘/文库/爱企查等 年化收入约100亿元 获得400亿元估值 [2] - 百度智能云AI驱动差异化竞争 收入利润高质量增长 获得760亿元估值 [2] - 昆仑芯作为自研国产AI芯片 内部全面使用并获外部客户认可 获得950亿元估值 [2] 估值提升策略 - 公司将通过财报信息披露 扩大投资者群体 强化股东回报 资本运作等方式激活隐藏资产价值 [2] - 该组合拳策略可为二级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为长期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 推动公司估值修复 [2]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收入和利润预期 [2] - 上调美股目标价91%至189美元 上调港股目标价91%至183港元 [2] - 基于SOTP估值法对应美股和港股均为27倍2025年非通用准则市盈率和23倍2026年非通用准则市盈率 [2] - 较当前美股有38%上行空间 较当前港股有35%上行空间 [2]
聊一聊AI ASIC芯片
傅里叶的猫· 2025-09-29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 AI ASIC作为专用芯片,在AI推理时代凭借高能效、低成本和软硬件协同优势,成为大厂应对算力需求爆发和降低TCO的关键路径 [2][4][5][6] - AI推理需求随模型能力提升和Token消耗快速增长而爆发,推动AI ASIC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AMD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250亿美元 [9][10][11] - 海外云服务厂商自研AI ASIC已形成成熟模式,以谷歌TPU为代表,通过与博通等设计服务商合作实现快速迭代和商业化 [16][17][20][21] - 国内AI云市场集中度提升推动头部云厂商自研AI ASIC需求,百度、阿里等公司产品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国产ASIC产业链迎来战略机遇 [24][25][26][27][28] ASIC与GPU技术对比 - ASIC与GPU架构相似但定位不同:ASIC为特定场景定制,采用脉动阵列等架构优化矩阵运算,实现高能效和低功耗;GPU需兼顾图形渲染等通用场景,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存储瓶颈 [4] - 谷歌TPU v5能效比为英伟达H200的1.46倍,在BERT推理中每瓦性能提升3.2倍;亚马逊Trainium2训练成本降40%,推理降55%,10万卡集群可节省12亿美元初始投资 [4] - ASIC优势源于3D堆叠优化算力密度、DVFS降低闲置功耗、HBM3e内存突破带宽瓶颈(达1.2TB/s) [4] 大厂自研ASIC动因 - 核心驱动力为降低TCO:自研可规避外采芯片的厂商利润,英伟达FY2025毛利率75.5%、净利率57%,数据中心芯片利润约582亿美元 [6][8] - 应对内部AI需求爆发,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如谷歌TPU整合TensorFlow实现极致性能 [5] - 减少外部依赖,保障供应链安全 [5] - 自研投入包括设计团队收购(如亚马逊3.5亿美元收购Annapurna Labs)、外部服务商NRE费用及IP采购,规模起量后单颗芯片研发成本显著摊薄,谷歌2023年TPU超200万颗,年研发20亿美元,单颗摊薄1000美元 [7][8] AI推理需求增长 - 推理收入模型为(价格/token)×(吞吐量, tokens/秒),硬件性能直接决定token生成速度,低成本高效的AI ASIC在推理场景优势显著 [9] - ChatGPT C端周活跃用户截至2025年7月达7亿,占全球成年人10%,OpenRouter统计显示API Token日消耗量从2024年9月不足0.5T升至2025年8月近5T,一年内翻近10倍 [10] - OpenAI于2025年9月成为博通定制AI ASIC第四位客户,订单近百亿美元 [10] AI ASIC产业链环节 - 产业链分为前端(需求定义、架构设计)和后端(设计实现),云厂商多与设计服务商合作,定制芯片包括计算、存储、网络IO和封装四部分IP [13] - 国际设计服务商以博通、Marvell为主导,提供完整IP解决方案;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 [14][16][28] - 关键IP包括处理器IP(如CPU/GPU)、接口IP(如SerDes)、内存IP(如HBM),SerDes技术直接影响Die-to-Die及芯片间通信效率,是AI算力关键瓶颈 [14][33] 海外云厂商自研案例 - 谷歌TPU迭代至第七代Ironwood,支持主动检索和协作推理,提供4614 TFLOPS FP8算力、192GB HBM3e内存、7.3TB/s带宽,SuperPod支持9216颗芯片互联 [18][20] - 博通作为核心服务商,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前三季137亿美元,其优势包括完整IP体系(21000专利)、多代TPU设计经验、3.5D SOIC封装技术、高速互连与CPO技术 [21][23] - 谷歌TPU成功源于架构创新(脉动阵列)、系统级思维(TPU Pod集群)、与博通合作降低风险和成本 [20] 国内ASIC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总Token消耗达10.2万亿,环比增长363%;中国AI云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518亿元,2025-2030年CAGR 26.8% [24] - 市场格局集中,CR5超75%,头部云厂商阿里云(占比35.8%)、火山引擎(14.8%)、华为云(13.1%)等均布局自研AI ASIC [24] - 百度昆仑芯第三代P800已部署万卡集群,中标中国移动10亿元集采大单;阿里平头哥PPU关键指标超英伟达A800,签获16384张卡订单;字节自研训练+推理芯片预计2026年前量产 [25][26] 国内ASIC服务商分析 - 芯原股份为国内第一设计IP厂商,拥有6类处理器IP及1600+数模混合IP,5nm系统级芯片一次成功,未来增长点来自AI ASIC、AIGC芯片等 [29][31] - 翱捷科技第一大股东为阿里巴巴,2025上半年芯片定制及IP授权服务收入约1.44亿元,通过创新架构为系统厂商提供合规ASIC [29][32] - 灿芯股份第一大股东为中芯国际,主打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优化高速接口IP以适配AI推理场景 [29][32]
百度昆仑芯交流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24
昆仑芯业务 - 百度持有昆仑芯59.45%的股权 [1] - 昆仑芯在中国移动十亿级集采项目中三个标包份额分别为70%、70%和100% [1] - 昆仑芯客户拓展取得突破,进入腾讯、Oppo、Vivo及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 [1] - 昆仑芯预计2025年收入达55亿元 [2] 核心业务运营指标 - 截至2025年6月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达7.35亿,同比增长5% [1] - 百度搜索服务正应用AI技术改造以提升广告投放效率 [1] - 截至2025年7月百度智能云连续第六年位居中国AI公有云市场份额榜首,在48个中标项目中位居双第一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订单超220万单,同比增长148% [1] - 截至2025年6月萝卜快跑业务落地16个城市,累计订单突破1400万单,位居全球第一 [1] 关联公司爱奇艺 - 爱奇艺收入主要来自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和内容发行三个板块 [2] - 2025年8月广电总局印发二十一条政策,被视为行业重大利好 [2] 市场估值 - 百度当前账面现金为300亿美元 [2] - 预计2026年百度净利润为200亿元,给予18倍PE估值对应3600亿元 [2] - 昆仑芯给予40倍PS估值为2200亿元,百度持股对应1320亿元 [2] - 百度总估值近5000亿元,而截至2025年9月25日其最新收盘价对应市值不到3300亿元,表明仍有50%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