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保价

搜索文档
「e公司观察」减产保价效果显著的行业特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8:22
三氯蔗糖行业减产保价案例 - 三氯蔗糖价格波动剧烈 2019年每吨25 83万元 2020年每吨23 4万元 2022年因环保政策和运费上涨达到每吨38 63万元 2024年回落至每吨14 16万元 [1] - 2024年8月三氯蔗糖厂家报价降至10万元/吨 较2023年同期下降33 33% 行业平均毛利为-1 6万元/吨 毛利率为-16% [1] - 2023年8月28日金禾实业 康宝生化 科宏生物和新琪安4家主要厂家联合调价 价格从10万元/吨上调至15万元/吨 一个月内推高至20万元/吨 [1] - 近期三氯蔗糖主流报价为19万元—20万元/吨 减产效果明显且经受住时间考验 [1] - 行业成功原因包括玩家少 主要厂家垄断产能 其中一家产能占比突出 带动联合减产 主观愿望强烈且执行容易 [2] PET瓶片行业减产案例 - 华润化学 万凯新材 三房巷和逸盛石化近期缩减20%的PET瓶片产能 涉及产能合计约336万吨 [2] - 企业面临库存压力 行业联合减产以消化库存 上半年亏损促使行业组织行动 [2] - 截至2023年底上述4家公司产能约为1549万吨 行业集中度达80%以上 [2] - 2023年该行业主要企业曾组织限产保价 行业环境恶化后再次联手应对 [3] 行业减产成功的关键因素 - 行业集中度高且企业齐心协力是减产成功的主要因素 若行业分散则头部企业减产效果不佳 [3] - 水泥行业虽集中度不高 但运输距离造成地域性 错峰生产使控产保价成功 [3] - 减产成功关键看企业是否能享受减产成果 [3] - 甜味剂和PET瓶片行业减产效果明显与行业处于上升期有关 需求提升使效果快速显现 [3] - 隐患在于两个行业一边限产一边仍在扩大产能 增速不佳行业化解产能难度更大 [3] 政府主导减产的局限性 - 煤炭 钢铁等行业政府组织减产常需行政手段 但企业执行不彻底 存在阳奉阴违现象 [3] - 企业间不齐心 存在地方保护因素 部分企业趁机渔利 [3]
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居首,赴港IPO加速募资上产能?
新浪财经· 2025-05-24 01:28
行业动态 - 硅料行业前6厂商计划收购剩余产能以"减产挺价",但行业减产共识尚未达成[3] - 2024年光伏行业92家A股上市公司中36家亏损,61家收入同比下降[4] - 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组件价格持续下跌,TOPCon电池片出货占比从23.2%增至67.9%[11][15] 公司概况 - 晶澳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供应商,市场份额12.3%,已实现硅棒至组件的垂直整合[8] - 公司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借壳登陆深交所,股价从峰值57.31元跌至9.67元,市值缩水超80%[5][6] - 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降14.02%,净利润-50.95亿元,毛利率从16.4%骤降至4.3%[8][10]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106.72亿元同比降33.18%,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6.38亿元,毛利率-7.47%[13][14]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58.3%升至2025Q1的76.33%,为同业最高[20][21] - 短期借款增75.19亿元(+768.35%),长期借款增127.65亿元(+864.35%)[20] 市场与产能 - 组件售价从2023年1.47元/W跌至2024年0.92元/W,2025年进一步跌破0.65元/W[11][15] - 2024年硅棒/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利用率分别降至80.5%/69.8%/84.6%/80.0%[17] - 逆周期扩产阿曼6GW电池+3GW组件项目,计划2026年投产[18] 战略举措 - 赴港IPO募资用于海外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偿还3.5%-3.8%利率贷款[4][20] - 研发费用率稳定1.4%左右,但技术人员从2471人缩减至2148人[19] - 机构持股比例从81.45%降至66.62%,基金持股比例从19.92%降至9.67%[7]
硅片价格创年内最大周跌幅,光伏减产保价需更大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5-11 20:06
硅片价格下跌 - N型硅片价格全面下跌,最大跌幅达13.5%,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01元/片(周环比跌9.82%),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12元/片(周环比跌13.85%),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35元/片(周环比跌7.53%)[1][2] - 部分型号硅片价格已低于去年四季度水平,例如N型G12R单晶硅片价格从去年12月中旬的1.16元/片跌至1.12元/片[1][2] - 硅片价格下跌主因包括抢装潮结束后需求退坡、电池与组件价格下跌、电池5月减产不及预期[1][3] 行业供需与减产情况 - 电池片5月排产预计61.7GW,环比下降9%,但多数电池厂家仍维持较高稼动率,减产幅度不及预期[3] - 硅料减产幅度更大,5月多晶硅产量预计降至9.7万吨(环比4月10.2万吨下降0.5万吨)[3] - 若电池、组件价格继续下行,硅片价格大概率延续下跌趋势,但当前价格已跌破部分企业心理价位,后续下跌空间有限[3] 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光伏主产业链21家企业中18家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通威股份亏损26.1亿元,TCL中环、隆基绿能均亏近20亿元(连续6个季度亏损),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亏逾10亿元[5] - 行业资产负债率中位数达73.27%,同比上升4.6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2个百分点,爱旭股份资产负债率高达85.97%[5] - N型G12R硅片价格1.35元/片仅能覆盖头部厂商约80%成本,中小厂商成本覆盖程度更低[6] 行业挑战与对策 - 减产保价效果受挫,硅片价格再度跌破去年四季度水平,暴露行业供需平衡脆弱性[4] - 新政策下5~6月为需求阵痛期,终端需求改善需等待6月集中式项目启动,当前价格稳定更依赖自律减产[6] - 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明确减产执行力度和制造成本透明化,以提升减产保价有效性[6]
国际油价大跌背后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 国际油价自4月开始经历暴跌 WTI油价一度跌破60美元/桶 布伦特油价回落至62 82美元/桶 [2][3] - 油价大跌主要受三重因素影响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欧佩克+"超预期增产41 1万桶/日 投机资本大肆做空导致看跌期权价格飙升10倍 [3][4][5] - 欧佩克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15万桶/日至130万桶/日 并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 1%下调至3 0% [5] 油价下跌原因分析 - "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导致市场对全球贸易萎缩和经济衰退的担忧 冲击原油需求 [3] - "欧佩克+"打破减产保价惯例 超预期增产反映内部利益再平衡 沙特希望夺回市场份额 [4] - 乌克兰危机若解决可能解除对俄制裁 俄石油出口或大幅提高 进一步改变供应格局 [5] 未来油价展望 - 摩根大通下调布伦特及WTI油价预期至66美元/桶和62美元/桶 [7] - 若"欧佩克+"就补偿性减产达成一致 油价或升至70美元/桶 若贸易摩擦持续可能跌至30-40美元区间 [7] - 5月"欧佩克+"内部会议及美伊关系变动是关键观察点 霍尔木兹海峡潜在冲突可能引发油价飙升 [8] 对中国影响分析 - 油价下行将改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年进口5亿吨原油可节省外汇支出逾千亿美元 [9] - 低油价可能延缓能源结构转型进程 削弱绿色转型内生动力 但有利于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成本 [9] - 需加速构建自主可控航运数据系统 防范战略数据外泄风险 同时抓住低油价窗口扩大战略储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