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冷剂配额
icon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600160):25Q3公司业绩维持高增,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延续
华安证券· 2025-11-03 21:0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延续,认为在供给配额约束和下游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行业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7]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主要受制冷剂业务量价齐升拉动,且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5][6] - 基于盈利预测,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3.94亿元,同比增长13.89%;实现归母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58.29%[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0.62亿元,同比增长21.22%;实现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182.82%[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6.28亿元,同比增长361.51%[6]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制冷剂业务实现营收93.52亿元,同比增长48.01%,是增长主要动力[6] - 其他业务营收情况:石化材料30.27亿元(同比-0.25%)、基础化工产品22.20亿元(同比+8.59%)、含氟聚合物材料13.77亿元(同比+5.50%)、氟化工原料9.93亿元(同比+10.50%)、食品包装材料5.37亿元(同比-26.52%)、含氟精细化学品2.80亿元(同比+19.62%)[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制冷剂产品均价为40553.71元/吨,同比上涨58.14%[6]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2026年我国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为151,416吨,较2025年减少12,157吨,同比下降7.43%,其中R22生产配额削减3000吨,R141b生产配额清零[7] - 需求端:2025冷年我国家用空调累计生产20072万台,同比增长11.1%;销售19569万台,同比增长11.5%[7] - 需求端:2025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7] - 主要制冷剂产品价格:截至2025年10月27日,R22、R32、R125、R134a和R143a价格分别为16000、63000、45500、54000和46000元/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48.39%、+61.54%、+28.17%、+56.52%和+6.98%[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4亿元、57.37亿元、66.66亿元[8]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2倍、17倍、14倍[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64元、2.13元、2.47元[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6.0%、29.0%、29.8%[9]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9.9%、20.5%、19.2%[9]
2026年制冷剂配额分配方案点评:二代制冷剂配额履约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调整灵活度提升
国信证券· 2025-10-27 10: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6年制冷剂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发布,二代、三代制冷剂供给端具备长期约束,看好制冷剂产品景气度延续[3] - 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削减,或将改善R22供需格局[3] - 三代制冷剂品种间调整比例同比提升,企业可根据实际供需更为灵活地调整生产,品种齐全且配额量较高的企业拥有更强的调整灵活性[3]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看好R32、R134a等主流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3][19] - 对应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此外看好液冷产业对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的提升[3][19] 二代制冷剂(HCFCs)配额方案总结 - 2026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5.14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7.97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71.5%和76.1%[5] - 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5年分别削减3000/2910吨,同比减少2.01%/3.60%[5] - R141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清零[5] - 2026年R22生产配额分配约为:东岳集团4.30万吨,巨化股份3.81万吨,梅兰化工3.02万吨,阿科玛0.86万吨,三美股份0.77万吨[5] 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方案总结 - 在2025年配额基础上,增发3000吨R245fa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3000吨)、50吨R41配额(内用生产配额50吨),其他品种配额与2025年保持一致[8] - 不同品种间配额调整需满足不增加总CO2当量且累计调整增量不超过分配方法核定品种配额量30%,较去年比例(10%)提升[8] - 调整次数维持年内两次,调整时间为年中4月30日与8月31日前[8] 主要制冷剂产品价格走势 - R22:2025年Q3均价下滑至3.41万元/吨,较Q2均价下滑429元/吨;10月来价格下滑至1.5-1.8万元/吨,后提升并稳定在1.8-2.0万元/吨[9] - R32:2025年Q3均价达5.9万元/吨,较Q2上涨8534元/吨;当前市场主流成交价维持在6.1-6.2万元/吨[10] - R134a:2025年Q3均价上涨至5.1万元/吨,较Q2价格上涨3360元/吨;当前报价逐步上涨至5.3万元/吨[10] - R410a:2025年Q3均价达5.1万元/吨,较Q2上涨2830元/吨;当前报价跟涨至5.2-5.5万元/吨[10] - R125、R143a、R507二三季度及当前价格维持4.6万元/吨,保持平稳态势[1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3][19] - 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3][19]
永和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5.77%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7:33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1.42%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485.77%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86亿元,同比增长12.04%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220.39% [1] 业绩驱动因素 - 受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影响,产品售价持续上涨,毛利率上升 [1] - 主要聚合物产品的产销规模扩大、优等品率提升 [1] - 公司加强精益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盈利空间 [1]
永和股份:Q3净利1.98亿元,同比增485.77%
格隆汇APP· 2025-10-20 17:26
格隆汇10月20日|永和股份(605020.SH)发布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 1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485.7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86 亿元,同比增长12.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220.39%。受第三代制 冷剂配额影响,产品售价持续上涨,毛利率上升;主要聚合物产品的产销规模扩大、优等品率提升;加 强精益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盈利空间。 ...
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景气上行与多板块布局助力氟化工龙头成长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26
公司概况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为浙江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氟化工龙头,产品涵盖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等七大类别 [1] - 2013至2024年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8.7%和20.4%,业绩增长稳健 [1] - 2024年公司收入中制冷剂与石化材料占比分别为38%和17%,制冷剂毛利贡献高达64% [1] 三代制冷剂业务 - 2024年中国三代制冷剂进入生产配额管理期,供给集中度提升,主流品种价格价差较2023年大幅上行 [2] - 2025年公司三代制冷剂权益生产配额为27.1万吨,市占率34%位居行业第一 [2] - 公司核心产品R32、R125、R134a的配额占公司总配额比例分别为42%、21%、25%,占国内总配额比例分别为41%、34%、33% [2] 氟聚合物与精细化学品 - 公司PTFE、HFP、FKM、FEP、PVDF产能规模行业领先,其中FKM和PVDF产能国内第一 [3] - 2024年含氟聚合物外销量同比增长7%,但板块均价同比下降17%,行业面临供需压力 [3] - 经过十多年研发,公司已开发出系列电子氟化液产品 [3] 其他业务板块布局 - 公司发展基础化工板块以配套氟化工业务,包括氯碱、煤化工、硫酸化工产品 [4] - 公司VDC/PVDC产能全球首位,正发力PVDC系列产品多元化 [4]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约16亿元建设PTT、PDO项目,推动石化板块向先进特色石化材料转型升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亿元、54.3亿元、65.9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5元、2.01元、2.44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66倍、18.53倍、15.28倍 [4] - 参考可比上市公司2025年平均市盈率22.0倍,给予公司2025年24-25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39.5-41.2元/股 [4]
氟化工行业:2025年9月月度观察:四季度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制冷剂报价持续上涨-20251011
国信证券· 2025-10-11 19:34
行业投资评级 - 氟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核心观点 - 四季度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主流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景气度延续 [1][23] - 供给端受配额政策强约束,二代制冷剂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行业集中度高 [5][8][73] - 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及AI服务器液冷技术发展等因素推动,呈现快速增长 [3][4][69] - 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价格长期上行空间,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高盈利水平 [8][116] - 液冷技术发展趋势明确,将带动上游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提升 [4][69] 按报告目录总结 9月氟化工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9月30日,氟化工指数报1809.47点,较8月末上涨7.61%,显著跑赢大盘及化工板块指数 [1][16] - 氟化工指数跑赢申万化工指数6.39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41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6.97个百分点 [1][16] - 截至10月9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报1193.28点,较8月底上涨4.51% [18] 9月制冷剂行情回顾 - **四季度长协价格落地**:R32长协价格为6.02万元/吨,较三季度上涨9600元/吨,增幅18.97%;R410A长协价格为5.32万元/吨,较三季度上涨3600元/吨,涨幅7.26% [1][23] - **主流产品报价上涨**:R32外贸报价上调至6.2万元/吨,内贸报价提升至6.1-6.3万元/吨;R134a报价区间提升至5.3-5.4万元/吨;R410a跟涨至5.2-5.5万元/吨;R227ea价格维持在7.5-7.7万元/吨 [2][25] - **价格展望**:卓创资讯预计R32在10-12月均价将分别达到6.3万元/吨、6.4万元/吨、6.5万元/吨;R134a在10-12月均价或为5.3万元/吨、5.4万元/吨、5.5万元/吨 [24][25] - **出口数据**:2025年1-8月,R32出口3.94万吨,同比增长19%;R134a出口7.23万吨,同比下降9%;R22出口3.92万吨,同比下降33% [33] 液冷带动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提升 - AI服务器功率密度大幅提升,传统风冷散热达瓶颈,液冷技术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 [4][64][69] - 预计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19-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4% [65][69] - 液冷技术发展将带动上游氟化液(如全氟聚醚、氢氟醚、全氟胺、六氟丙烯低聚体)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 [4][69] 国家方案发布与配额分析 - 生态环境部发布《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HCFCs生产和使用量在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 [70][73] - 2025年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分别削减18%/28%;R141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57%/68% [73] - 三代制冷剂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内用配额18.45万吨,增加4.25万吨;巨化股份(含飞源化工)生产配额占比达45.82% [74][77] - 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内用配额8.04万吨,减少2241吨 [77] 下游需求跟踪 - **空调排产**:2025年10月空调总排产556.5万台,同比下滑11.5%,但较上期预测上调11.9个百分点;11月排产同比下滑8.4%,较上期预测上调9.2个百分点 [3][4][86] - **空调出口**:1-8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4781万台,同比增长2.0%;10月出口排产596万台,同比下滑9.4%,下滑幅度逐步收窄 [3][4][86] - **汽车市场**: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2.6%;1-8月汽车整体出口426.49万辆,同比增长13.1% [89] - **冰箱市场**:2025年1-8月我国冰箱累计出口5487万台,同比增长1.5%;10月内销排产445万台,较去年实绩下降0.5%;出口排产418万台,下降4.4% [95] 含氟聚合物市场 - 主要品种PTFE、PVDF、FEP近期价格成本端支撑有限,供需矛盾突出 [103][104] - PTFE悬浮中粒售价3.7-4.0万元/吨;涂料级PVDF报价3.4–4.0万元/吨,锂电级PVDF主流价格4.3–5.5万元/吨;FEP挤出料主流报价4.35–4.50万元/吨 [103][104][105] 行业要闻与公司动态 - 永和股份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7.64%-506.85%,业绩增长主因制冷剂供需优化、价格上行及产业链协同 [115] - 东阳光集团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交易总金额280亿元,布局算力服务领域 [114] - 和远气体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项目(阶段性)竣工,项目总投资20.19亿元,产品线涵盖氟、硅电子特气等 [112][113]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8][116][117] - 重点公司包括巨化股份(2025年预测EPS 1.52元,PE 27.33倍)、东岳集团(2025年预测EPS 1.23元,PE 10.46倍)、三美股份(2025年预测EPS 3.45元,PE 17.86倍) [9][118]
含氟制冷剂及液冷行情更新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氟化工制冷剂 特别是三代制冷剂(HFCs)如R32 R134a R125等 以及四代制冷剂(HFOs)如454B 1233ZD[1][3][7] - 公司包括国内外制冷剂生产企业(如SRF GFL 阿克玛 霍尼韦尔) 空调制造商(如格力 美的) 以及环保回收企业(如奥宏山东环保)[9][16][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制冷剂市场行情与价格** - 2025年制冷剂市场受益于配额执行和需求增长(家电以旧换新 出口) 价格自2023年四季度持续上涨[1][3] - 当前三代制冷剂价格高位运行:R32外贸5.9-6万元/吨 内贸6.2-6.25万元/吨 R134a外贸4.85-4.95万元/吨 工厂报价5万元左右[5][6] - 四季度空调长协价格预计上涨 F32或涨至6万元/吨 R410A或接近15万元/吨[20] - F32毛利率超过60%-70% 是头部企业重要利润来源[28] **2 供需与产能情况** - 各企业实际产能普遍高于配额20%-30% 但有效产能受限(装置重启成本高)[10] - 2026年F32配额预计增长30% 但有效切换仅15%左右 供不应求状态可能持续[10][12] - 印度对中国HFC制冷剂反倾销(关税1000-2000美元/吨) 但自身产能不足(R32年产量不到3万吨)[9][15] - GFL工厂事故导致1.5万吨F32产能短期无法恢复 影响印度供应和出口[9] **3 技术发展与替代趋势** - 高GWP向低GWP切换意愿降低(如227ea价格涨至7万多元) 四代替代品无法完全替代[10] - 液冷技术发展迅速 R13C等三代半制冷剂需求增量明显 未来3年需求或达1万吨[3][25] - 欧美推进四代五代制冷剂(如阿克玛在美国转型生产1233ZD 年产量1.5万吨)[16] - 国内已有工程公司采用四代制冷剂进行暖通改造 但前期成本较高(需更换压缩机 换热器等)[21][22] **4 库存与市场分布** - 国内库存合理(贸易商库存满足1个月多需求 零售端满足半个月到1个月)[5] - 海外库存分化:中东库存偏高 欧美部分产品(如R143a)库存较低[5][8] - 454B在美国售价高(每瓶10公斤约1250美元) 但在中国售价不高(空调仍以R32为主)[7] **5 政策与环保影响** - 2026年中国预计延续HCFC和HFC总量控制和削减政策[2] - 全球气候变暖推动制冷剂需求增长 尤其第三世界国家(非洲 东南亚等)[29] - 国内制冷剂回收发展(奥宏环保年回收HCFC-22约3000吨 目标提升至1万吨) 但当前实际回收量仅千吨级[18][19] **6 需求驱动因素**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和稳定维修市场支撑需求 即使政策退坡也不会断崖式下跌[3][28] - 空调出口强劲(墨西哥 土耳其 海湾六国等) 海外建厂(海尔 格力等)保障冷媒需求[24] - 汽车保有量增长(约3亿台)带动R13C需求(年需求3500-4000吨)[27] - 数据中心液冷需求增长(如吉隆坡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单控制室需40吨制冷剂)[26] **其他重要内容** - 配额交易市场活跃度下降但透明度提高 未来交易成本预计上升(摩擦成本降低但总成本上升)[13] - 下游客户通过参股或合资向上延伸可能性小(空调厂家尝试长协未果)[14] - 中国在制冷剂领域具备生产稳定性 价格优势(低于欧美产品) 但面临贸易壁垒(反倾销等)[18]
氟化工行业:2025年8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20250903
国信证券· 2025-09-03 10:05
行业投资评级 - 氟化工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 [1]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二代制冷剂R22预计2025年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保持供需紧平衡 [7] - 液冷技术带动上游氟化液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 [4][70] - 氟化工龙头企业凭借配额优势、技术先进性和产业链完整性,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 [7][126] 8月氟化工行业整体表现 - 氟化工指数报1681.54点,较7月末上涨16.75%,跑赢申万化工指数7.77pct、沪深300指数6.42pct、上证综指8.78pct [1][15] - 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报1132.98点,较7月底上涨2.20%;制冷剂价格指数报1954.94点,较7月底上涨3.71% [16] 制冷剂行情回顾 - R32报价提升至6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5000元/吨;R134a报价提升至5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000元/吨 [24] - R32预计9-11月均价分别为6.2万元/吨、6.3万元/吨、6.4万元/吨;R134a预计9-11月均价分别为5.2万元/吨、5.3万元/吨、5.4万元/吨 [2] - 2025年1-7月R32出口3.21万吨,同比增长13.0%;R134a出口6.13万吨,同比下降9.0% [35] - 2025年7月R32出口均价46576元/吨,R134a出口均价44598元/吨 [2][35] 液冷带动需求提升 - 液冷技术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趋势 [70] - 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或突破1000亿元,2019-2027年复合增速51.4% [66][72] - R134a可用于双相冷板式冷却液,巨化股份拥有R134a配额7.65万吨(占比37%),昊华科技5.42万吨(占比26%),三美股份4.99万吨(占比24%) [4][70] - 氟化液(全氟聚醚、氢氟醚等)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关注新宙邦、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等 [70] 政策与配额调整 - 2025年HCFCs生产总量削减基线值67.5%,使用总量削减73.2%;R22内用生产配额同比削减28% [74] - 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 [77] - 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 [122] 下游需求跟踪 - 2025年9月空调内销排产572万台,同比下滑6.3%;出口排产502.5万台,同比下滑16.6% [4][88] - 2025年1-7月空调累计出口4492万台,同比增长4.2%;汽车出口365.36万辆,同比增长12.1% [3][94] - 2025年1-7月冰箱累计出口4766万台,同比增长2.0% [99] 重点公司业绩 - 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20] - 东岳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53.28% [120] - 三美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 [120]
制冷剂高景气:配额驱动,量价齐升
市值风云· 2025-06-11 18:06
氟化工产业链 - 氟化工产品主要分为无机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 含氟制冷剂是有机氟化物的重要分支 [2] - 氟化工产业链始于萤石 萤石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 与稀土齐名 [2] - 2018年起我国从萤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2024年净进口量达110万吨 同比激增72% [2] - 萤石价格长期上涨 主因是国家强化矿山监管导致供应趋紧 直接影响下游含氟化合物成本结构 [2] 制冷剂行业现状 - 第一代制冷剂因破坏臭氧层已在全球淘汰 第二代制冷剂在欧美基本淘汰 在我国实行配额生产并持续减产 [3] - 第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基线值从2013年42 6万吨降至2025年16 4万吨 [4] - R22占第二代制冷剂配额的91% 是主流品种 [4]
永和股份(605020):制冷剂高景气业绩延续高增,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逐步修复
国海证券· 2025-04-29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上行,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制冷剂高景气延续,2025Q1 业绩同比提升;公司制冷剂配额处于行业前列,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6][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4 月 25 日,永和股份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6.1 亿元,同比上升 5.4%;实现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同比上升 36.8%;ROE 为 2.5%,同比增长 2.1pct;销售毛利率 17.7%,同比增长 3.1pct;销售净利率 5.5%,同比增长 1.3pct [4] - 2024Q4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27 亿元,同比+7.6%,环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05 亿元,同比+385.0%,环比+210.5% [5] - 公司发布 2025 年一季度报告,2025Q1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38 亿元,同比+12.4%,环比-7.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97 亿元,同比+161.7%,环比-7.1% [5] 投资要点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上行,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因新建生产装置建成达产、产销量扩大,以及制冷剂供需结构改善、产品价格上升;氟碳化学品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营收逆势增长且盈利能力逐季修复;2024 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50%/5.45%/1.60%/2.26%,同比分别-0.12/-0.51/+0.42/+0.20pct [7] - 制冷剂高景气延续,2025Q1 公司业绩同比提升,利润同比提升系第三代制冷剂按配额生产,产品售价上涨、毛利率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0.25 亿元,同比+94.97%;2025Q1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46.83 亿元,同比+64.39%;2025Q1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55%/5.95%/1.59%/2.06%,同比分别+0.02/-0.78/-0.12/-0.39pct,环比分别+0.20/+1.13/+0.30/-0.29pct [10] - 2025 年度公司共获得 HCFCs 和 HFCs 制冷剂配额为 6.14 万吨,其中 HFCs 产品配额为 5.82 万吨,总配额量位于行业前列;2024 年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通过产能规模化释放与成本管控实现营收逆势增长,自 2024 年第四季度起部分产品价格企稳,板块盈利能力逐步修复;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含氟精细化学品年产能 0.70 万吨,已实现 HFPO、全氟己酮的技术突破并量产,未来有望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11]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50.12、54.33、58.5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1、5.89、6.80 亿元,对应 PE 分别 20、17、15 倍 [11] 分产品经营数据 - 氟碳化学品板块 2024 年生产量 16.61 万吨,同比-18.3%,外销量 10.31 万吨,同比-9.2%,销售均价为 23743 元/吨,同比+14.3% [9] - 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 2024 年生产量 4.99 万吨,同比+29.0%,外销量 3.86 万吨,同比+40.6%,销售均价为 40924 元/吨,同比-16.5% [9] - 化工原料板块 2024 年生产量 38.30 万吨,同比-13.1%,外销量 24.01 万吨,同比+13.6%,销售均价为 1815 元/吨,同比-29.6% [9]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同比+5.4%,归母净利润同比+36.8%,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资产负债率下降,年末资产周转率为 66.36%,销售毛利率为 17.7%,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5.8 亿元,研发费用达 1.04 亿元 [23][24][29][35] - 2025 年 Q1 营收同比提升 12.4%,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 161.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0.3 亿元 [33][34][44]